A. 英語python是什麼意思
英語python是什麼意思?
英語python的意思是巨蛇,大蟒。我們通常所說的Python是一種廣泛使用的解釋型、高級編程、通用型編程語言。
Python由吉多·范羅蘇姆創造,第一版發布於1991年。可以視之為一種改良(加入一些其他程式語言的優點,如物件導向)的LISP。Python的設計哲學強調代碼的可讀性和簡潔的語法(尤其是使用空格縮進劃分代碼塊,而非使用大括弧或者關鍵詞)。
相比於C++或Java,Python讓開發者能夠用更少的代碼表達想法。不管是小型還是大型程序,該語言都試圖讓程序的結構清晰明了。
與Scheme、Ruby、Perl、Tcl等動態類型編程語言一樣,Python擁有動態類型系統和垃圾回收功能,能夠自動管理內存使用,並且支持多種編程範式,包括面向對象、命令式、函數式和過程式編程。其本身擁有一個巨大而廣泛的標准庫。
Python 解釋器本身幾乎可以在所有的操作系統中運行。Python的其中一個直譯器CPython是用C語言編寫的、是一個由社群驅動的自由軟體,目前由Python軟體基金會管理。
相關推薦:《Python教程》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關於英語python是什麼意思的詳細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有關python教程請關注環球青藤其它相關文章!
B. 用英語翻譯『請問『python』是什麼意思。』謝謝了
what ' s the meaning of 'python'?
C. 關於python的書有哪些
1、《「笨辦法」學Python》
為什麼把它作為推薦給Python入門自學者的第一本書?因為它足夠有趣吸引人。一開始我們都是憑著興趣學習的,如果在剛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就看深奧難讀的書,很容易就從入門到放棄。而且這本書里每一章知識講完後,都會配有相應的練習小題,幫助初學者在學中練,練中學,進一步鞏固相關知識點。總之,這本書以習題的方式引導學習者一步一步學習編程,從簡單的列印一直講授到完整項目的實現,讓初學者從基礎的編程技術入手,最終體驗到軟體開發的基本過程。可以說,這本書是零基礎入門Python的不二之選!
2、《Python快速編程入門》
這本書是一本Python基礎教程,因此全部內容定位於Python的基本知識、語法、函數、面向對象等基礎性內容。在夯實基礎後,該書後一章設置了游戲開發的綜合訓練,幫助初學者更好掌握相關知識。除此之外,本書附有配套視頻、源代碼、習題、教學課件等資源。總之, 本書既可作為高等院校本、專科計算機相關專業的程序設計課程教材,也可作為Python編程基礎的學習教材,是一本適合廣大編程開發初學者的入門級教材。
3、《Python高手之路(第3版) 》
本書不適合零基礎學習者,適合有一定Python基礎的學習者閱讀。因為該書完全從實戰的角度出發,介紹了需要系統掌握的Python知識。更為難得的是,本書結合了Python在OpenStack中的應用進行講解,非常具有實戰指導意義。此外,本書還涉及了很多高級主題,如性能優化、插件化結構的設計與架構、Python 3的支持策略等。因此,本書適合初中級層次的Python程序員閱讀和參考。
4、《Python演算法教程》
本書最大的優點簡單概括起來就是知識點清晰,語言簡潔。書中用Python語言來講解演算法的分析和設計,主要關注經典的演算法,幫助讀者理解基本演算法問題和解決問題打下很好的基礎。本書概念和知識點講解清晰,語言簡潔,因此適合對Python演算法感興趣的初中級用戶閱讀和自學,也適合高等院校的計算機系學生作為參考教材來閱讀。
5、《Python核心編程(第3版)》
本書涵蓋了成為一名技術全面的Python開發人員所需的一切內容,因此是每個想要精通Python的工程師必須要學習和了解的內容。在本書中,Python開發人員兼企業培訓師Wesley Chun會幫助學習者將Python技能提升到更高的水平。而且書中講解了應用開發相關的多個領域,可以幫助讀者立即應用到項目開發中。
6、《精通Python自然語言處理》
眾做周知,自然語言處理是計算語言學和人工智慧之中與人機交互相關的領域之一。本書是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的一本綜合學習指南,該書介紹了如何用Python實現各種NLP任務,以幫助讀者創建基於真實生活應用的項目。全書共10章,分別涉及字元串操作、統計語言建模、形態學、詞性標注、語法解析、語義分析、情感分析、信息檢索、語篇分析和NLP系統評估等主題。本書適合熟悉Python語言並對自然語言處理開發有一定了解和興趣的讀者閱讀參考。
以上就是推薦的Python入門到精通的所有書籍,相信總有一本適合你。但想要快速入門Python開發,僅靠看書怎麼夠,畢竟編程最重要的就是練習。
D. Python的關鍵字與符號的中英文對照與意義
python精要參考,
這是我覺得最精簡,最方便的書了
http://www.google.com/search?source=ig&hl=zh-CN&rlz=&=&q=python%E7%B2%BE%E8%A6%81&btnG=Google+%E6%90%9C%E7%B4%A2&meta=lr%3D
沒別的意思,這是我覺得除了python官方文檔最好的一本中文書了
因為你要中文,其實英文有一些不錯的書,官方文檔就很好
中文很多書只知道到處英文書籍+翻譯,質量參差不齊.
拜師就不用了,有問題問吧,很多高人呢
E. python實現過哪些有趣的語義分析項目
該數據集包含數據有150行*5列。前4列分別是:花萼的長度、寬度,花瓣的長度、寬度;最後一列是花的分類,總共分3類。
F. Python自然語言處理的內容簡介
《Python自然語言處理》准備了充足的示例和練習,可以幫助你:
從非結構化文本中抽取信息,甚至猜測主題或識別「命名實體」;
分析文本語言結構,包括解析和語義分析;
訪問流行的語言學資料庫,包括WordNet和樹庫(treebank);
從多種語言學和人工智慧領域中提取的整合技巧。
顯示全部信息
目錄
Preface
1.Language Processing and Python
1.1 Computing with Language: Texts and Words
1.2 A Closer Look at Python: Texts as Lists of Words
1.3 Computing with Language: Simple Statistics
1.4 Back to Python: Making Decisions and Taking Control
1.5 Automatic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1.6 Summary
1.7 Further Reading
1.8 Exercises
2.Accessing Text Corpora and Lexical Resources
2.1 Accessing Text Corpora
2.2 Conditional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2.3 More Python: Reusing Code
2.4 Lexical Resources
G. Python中文分詞的原理你知道嗎
中文分詞,即 Chinese Word Segmentation,即將一個漢字序列進行切分,得到一個個單獨的詞。表面上看,分詞其實就是那麼回事,但分詞效果好不好對信息檢索、實驗結果還是有很大影響的,同時分詞的背後其實是涉及各種各樣的演算法的。
中文分詞與英文分詞有很大的不同,對英文而言,一個單詞就是一個詞,而漢語是以字為基本的書寫單位,詞語之間沒有明顯的區分標記,需要人為切分。根據其特點,可以把分詞演算法分為四大類:
基於規則的分詞方法
基於統計的分詞方法
基於語義的分詞方法
基於理解的分詞方法
下面我們對這幾種方法分別進行總結。
基於規則的分詞方法
這種方法又叫作機械分詞方法、基於字典的分詞方法,它是按照一定的策略將待分析的漢字串與一個「充分大的」機器詞典中的詞條進行匹配。若在詞典中找到某個字元串,則匹配成功。該方法有三個要素,即分詞詞典、文本掃描順序和匹配原則。文本的掃描順序有正向掃描、逆向掃描和雙向掃描。匹配原則主要有最大匹配、最小匹配、逐詞匹配和最佳匹配。
最大匹配法(MM)。基本思想是:假設自動分詞詞典中的最長詞條所含漢字的個數為 i,則取被處理材料當前字元串序列中的前 i 個字元作為匹配欄位,查找分詞詞典,若詞典中有這樣一個 i 字詞,則匹配成功,匹配欄位作為一個詞被切分出來;若詞典中找不到這樣的一個 i 字詞,則匹配失敗,匹配欄位去掉最後一個漢字,剩下的字元作為新的匹配欄位,再進行匹配,如此進行下去,直到匹配成功為止。統計結果表明,該方法的錯誤率 為 1/169。
逆向最大匹配法(RMM)。該方法的分詞過程與 MM 法相同,不同的是從句子(或文章)末尾開始處理,每次匹配不成功時去掉的是前面的一個漢字。統計結果表明,該方法的錯誤率為 1/245。
逐詞遍歷法。把詞典中的詞按照由長到短遞減的順序逐字搜索整個待處理的材料,一直到把全部的詞切分出來為止。不論分詞詞典多大,被處理的材料多麼小,都得把這個分詞詞典匹配一遍。
設立切分標志法。切分標志有自然和非自然之分。自然切分標志是指文章中出現的非文字元號,如標點符號等;非自然標志是利用詞綴和不構成詞的詞(包 括單音詞、復音節詞以及象聲詞等)。設立切分標志法首先收集眾多的切分標志,分詞時先找出切分標志,把句子切分為一些較短的欄位,再用 MM、RMM 或其它的方法進行細加工。這種方法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分詞方法,只是自動分詞的一種前處理方式而已,它要額外消耗時間掃描切分標志,增加存儲空間存放那些非 自然切分標志。
最佳匹配法(OM)。此法分為正向的最佳匹配法和逆向的最佳匹配法,其出發點是:在詞典中按詞頻的大小順序排列詞條,以求縮短對分詞詞典的檢索時 間,達到最佳效果,從而降低分詞的時間復雜度,加快分詞速度。實質上,這種方法也不是一種純粹意義上的分詞方法,它只是一種對分詞詞典的組織方式。OM 法的分詞詞典每條詞的前面必須有指明長度的數據項,所以其空間復雜度有所增加,對提高分詞精度沒有影響,分詞處理的時間復雜度有所降低。
此種方法優點是簡單,易於實現。但缺點有很多:匹配速度慢;存在交集型和組合型歧義切分問題;詞本身沒有一個標準的定義,沒有統一標準的詞集;不同詞典產生的歧義也不同;缺乏自學習的智能性。
基於統計的分詞方法
該方法的主要思想:詞是穩定的組合,因此在上下文中,相鄰的字同時出現的次數越多,就越有可能構成一個詞。因此字與字相鄰出現的概率或頻率能較好地反映成詞的可信度。可以對訓練文本中相鄰出現的各個字的組合的頻度進行統計,計算它們之間的互現信息。互現信息體現了漢字之間結合關系的緊密程度。當緊密程 度高於某一個閾值時,便可以認為此字組可能構成了一個詞。該方法又稱為無字典分詞。
該方法所應用的主要的統計模型有:N 元文法模型(N-gram)、隱馬爾可夫模型(Hiden Markov Model,HMM)、最大熵模型(ME)、條件隨機場模型(Conditional Random Fields,CRF)等。
在實際應用中此類分詞演算法一般是將其與基於詞典的分詞方法結合起來,既發揮匹配分詞切分速度快、效率高的特點,又利用了無詞典分詞結合上下文識別生詞、自動消除歧義的優點。
基於語義的分詞方法
語義分詞法引入了語義分析,對自然語言自身的語言信息進行更多的處理,如擴充轉移網路法、知識分詞語義分析法、鄰接約束法、綜合匹配法、後綴分詞法、特徵詞庫法、矩陣約束法、語法分析法等。
擴充轉移網路法
該方法以有限狀態機概念為基礎。有限狀態機只能識別正則語言,對有限狀態機作的第一次擴充使其具有遞歸能力,形成遞歸轉移網路 (RTN)。在RTN 中,弧線上的標志不僅可以是終極符(語言中的單詞)或非終極符(詞類),還可以調用另外的子網路名字分非終極符(如字或字串的成詞條件)。這樣,計算機在 運行某個子網路時,就可以調用另外的子網路,還可以遞歸調用。詞法擴充轉移網路的使用, 使分詞處理和語言理解的句法處理階段交互成為可能,並且有效地解決了漢語分詞的歧義。
矩陣約束法
其基本思想是:先建立一個語法約束矩陣和一個語義約束矩陣, 其中元素分別表明具有某詞性的詞和具有另一詞性的詞相鄰是否符合語法規則, 屬於某語義類的詞和屬於另一詞義類的詞相鄰是否符合邏輯,機器在切分時以之約束分詞結果。
基於理解的分詞方法
基於理解的分詞方法是通過讓計算機模擬人對句子的理解,達到識別詞的效果。其基本思想就是在分詞的同時進行句法、語義分析,利用句法信息和語義信息來處理歧義現象。它通常包括三個部分:分詞子系統、句法語義子系統、總控部分。在總控部分的協調下,分詞子系統可以獲得有關詞、句子等的句法和語義信息來對分詞歧義進行判斷,即它模擬了人對句子的理解過程。這種分詞方法需要使用大量的語言知識和信息。目前基於理解的分詞方法主要有專家系統分詞法和神經網路分詞法等。
專家系統分詞法
從專家系統角度把分詞的知識(包括常識性分詞知識與消除歧義切分的啟發性知識即歧義切分規則)從實現分詞過程的推理機中獨立出來,使知識庫的維護與推理機的實現互不幹擾,從而使知識庫易於維護和管理。它還具有發現交集歧義欄位和多義組合歧義欄位的能力和一定的自學習功能。
神經網路分詞法
該方法是模擬人腦並行,分布處理和建立數值計算模型工作的。它將分詞知識所分散隱式的方法存入神經網路內部,通過自學習和訓練修改內部權值,以達到正確的分詞結果,最後給出神經網路自動分詞結果,如使用 LSTM、GRU 等神經網路模型等。
神經網路專家系統集成式分詞法
該方法首先啟動神經網路進行分詞,當神經網路對新出現的詞不能給出准確切分時,激活專家系統進行分析判斷,依據知識庫進行推理,得出初步分析,並啟動學習機制對神經網路進行訓練。該方法可以較充分發揮神經網路與專家系統二者優勢,進一步提高分詞效率。
以上便是對分詞演算法的基本介紹。
H. 英語python supports objects怎麼翻譯
python supports objects可以翻譯為「python支持對象。」
重點單詞:python:英[ˈpaɪθən]美[ˈpaɪθɑːn]
n. 蟒,蚺蛇;(計算機)巨蟒語言(一種高級通用編程語言)
詞形變換: 復數 pythons 。
相關短語:
python reticulatus網紋巨蛇 ; 蟒蛇皮 ; 網紋蟒蛇
Calabar Python橡皮蟒
Python anchietae安哥拉蟒
Reticulated python網紋蟒 ; 網紋蟒蛇
雙語例句:
!
一隻非洲岩蟒竟然成為了兩只非洲豹的玩具!
InaPythonprogram,youaccesseachclassas aPythonmole.
在python程序中,您將以python模塊的形式使用這些類
Whyis thepythonprotectedfrom gettingsometypeofheart disease?
為什麼巨蟒可以遠離一些種類的心臟病呢?
I. Python中,已經得到一個包含所有單詞的詞典,如何統計詞典中的單詞在每一句話中出現的次數
眾所周知,英文是以詞為單位的,詞和詞之間是靠空格隔開,而中文是以字為單位,句子中所有的字連起來才能描述一個意思。例如,英文句子I am a student,用中文則為:「我是一個學生」。計算機可以很簡單通過空格知道student是一個單詞,但是不能很容易明白「學」、「生」兩個字合起來才表示一個詞。把中文的漢字序列切分成有意義的詞,就是中文分詞,有些人也稱為切詞。我是一個學生,分詞的結果是:我 是 一個 學生。
中文分詞技術屬於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范疇,對於一句話,人可以通過自己的知識來明白哪些是詞,哪些不是詞,但如何讓計算機也能理解?其處理過程就是分詞演算法。
現有的分詞演算法可分為三大類:基於字元串匹配的分詞方法、基於理解的分詞方法和基於統計的分詞方法。
1、基於字元串匹配的分詞方法
這種方法又叫做機械分詞方法,它是按照一定的策略將待分析的漢字串與一個「充分大的」機器詞典中的詞條進行配,若在詞典中找到某個字元串,則匹配成功(識別出一個詞)。按照掃描方向的不同,串匹配分詞方法可以分為正向匹配和逆向匹配;按照不同長度優先匹配的情況,可以分為最大(最長)匹配和最小(最短)匹配;按照是否與詞性標注過程相結合,又可以分為單純分詞方法和分詞與標注相結合的一體化方法。常用的幾種機械分詞方法如下:
1)正向最大匹配法(由左到右的方向);
2)逆向最大匹配法(由右到左的方向);
3)最少切分(使每一句中切出的詞數最小)。
還可以將上述各種方法相互組合,例如,可以將正向最大匹配方法和逆向最大匹配方法結合起來構成雙向匹配法。由於漢語單字成詞的特點,正向最小匹配和逆向最小匹配一般很少使用。一般說來,逆向匹配的切分精度略高於正向匹配,遇到的歧義現象也較少。統計結果表明,單純使用正向最大匹配的錯誤率為1/169,單純使用逆向最大匹配的錯誤率為1/245。但這種精度還遠遠不能滿足實際的需要。實際使用的分詞系統,都是把機械分詞作為一種初分手段,還需通過利用各種其它的語言信息來進一步提高切分的准確率。
一種方法是改進掃描方式,稱為特徵掃描或標志切分,優先在待分析字元串中識別和切分出一些帶有明顯特徵的詞,以這些詞作為斷點,可將原字元串分為較小的串再來進機械分詞,從而減少匹配的錯誤率。另一種方法是將分詞和詞類標注結合起來,利用豐富的詞類信息對分詞決策提供幫助,並且在標注過程中又反過來對分詞結果進行檢驗、調整,從而極大地提高切分的准確率。
對於機械分詞方法,可以建立一個一般的模型,在這方面有專業的學術論文,這里不做詳細論述。
2、基於理解的分詞方法
這種分詞方法是通過讓計算機模擬人對句子的理解,達到識別詞的效果。其基本思想就是在分詞的同時進行句法、語義分析,利用句法信息和語義信息來處理歧義現象。它通常包括三個部分:分詞子系統、句法語義子系統、總控部分。在總控部分的協調下,分詞子系統可以獲得有關詞、句子等的句法和語義信息來對分詞歧義進行判斷,即它模擬了人對句子的理解過程。這種分詞方法需要使用大量的語言知識和信息。由於漢語語言知識的籠統、復雜性,難以將各種語言信息組織成機器可直接讀取的形式,因此目前基於理解的分詞系統還處在試驗階段。
3、基於統計的分詞方法
從形式上看,詞是穩定的字的組合,因此在上下文中,相鄰的字同時出現的次數越多,就越有可能構成一個詞。因此字與字相鄰共現的頻率或概率能夠較好的反映成詞的可信度。可以對語料中相鄰共現的各個字的組合的頻度進行統計,計算它們的互現信息。定義兩個字的互現信息,計算兩個漢字X、Y的相鄰共現概率。互現信息體現了漢字之間結合關系的緊密程度。當緊密程度高於某一個閾值時,便可認為此字組可能構成了一個詞。這種方法只需對語料中的字組頻度進行統計,不需要切分詞典,因而又叫做無詞典分詞法或統計取詞方法。但這種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會經常抽出一些共現頻度高、但並不是詞的常用字組,例如「這一」、「之一」、「有的」、「我的」、「許多的」等,並且對常用詞的識別精度差,時空開銷大。實際應用的統計分詞系統都要使用一部基本的分詞詞典(常用詞詞典)進行串匹配分詞,同時使用統計方法識別一些新的詞,即將串頻統計和串匹配結合起來,既發揮匹配分詞切分速度快、效率高的特點,又利用了無詞典分詞結合上下文識別生詞、自動消除歧義的優點。
到底哪種分詞演算法的准確度更高,目前並無定論。對於任何一個成熟的分詞系統來說,不可能單獨依靠某一種演算法來實現,都需要綜合不同的演算法。筆者了解,海量科技的分詞演算法就採用「復方分詞法」,所謂復方,相當於用中葯中的復方概念,即用不同的葯才綜合起來去醫治疾病,同樣,對於中文詞的識別,需要多種演算法來處理不同的問題。
J. 如何用 Python 中的 NLTK 對中文進行分析和處理
我感覺用nltk 處理中文是完全可用的。其重點在於中文分詞和文本表達的形式。
中文和英文主要的不同之處是中文需要分詞。因為nltk 的處理粒度一般是詞,所以必須要先對文本進行分詞然後再用nltk 來處理(不需要用nltk 來做分詞,直接用分詞包就可以了。嚴重推薦結巴分詞,非常好用)。
中文分詞之後,文本就是一個由每個片語成的長數組:[word1, word2, word3…… wordn]。之後就可以使用nltk 裡面的各種方法來處理這個文本了。比如用FreqDist 統計文本詞頻,用bigrams 把文本變成雙片語的形式:[(word1, word2), (word2, word3), (word3, word4)……(wordn-1, wordn)]。
再之後就可以用這些來計算文本詞語的信息熵、互信息等。
再之後可以用這些來選擇機器學習的特徵,構建分類器,對文本進行分類(商品評論是由多個獨立評論組成的多維數組,網上有很多情感分類的實現例子用的就是nltk 中的商品評論語料庫,不過是英文的。但整個思想是可以一致的)。
另外還有一個困擾很多人的Python 中文編碼問題。多次失敗後我總結出一些經驗。
Python 解決中文編碼問題基本可以用以下邏輯:
utf8(輸入) ——> unicode(處理) ——> (輸出)utf8
Python 裡面處理的字元都是都是unicode 編碼,因此解決編碼問題的方法是把輸入的文本(無論是什麼編碼)解碼為(decode)unicode編碼,然後輸出時再編碼(encode)成所需編碼。
由於處理的一般為txt 文檔,所以最簡單的方法,是把txt 文檔另存為utf-8 編碼,然後使用Python 處理的時候解碼為unicode(sometexts.decode('utf8')),輸出結果回txt 的時候再編碼成utf8(直接用str() 函數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