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python利用while循環語句完成小華今年12歲,他媽媽比他大20歲,
xiaohua=12
mama=xiaohua+20
cnt=0
while True:
xiaohua+=1
mama+=1
cnt+=1
if mama==xiaohua*2:
print("經過%d年後,媽媽年齡比他大1倍\n"%(cnt))
『貳』 有父子倆,今年他們的年齡相差26歲,5年後他們的平均 年齡31歲,父親今年幾歲
您好! 父親今年39 歲。
解: 設 父親今年是 x 歲,兒子今年是y 歲,根據題意,可以列出以下2個方程式
x - y = 26 …… 1
(x+5 +y+5)/2 =31 …… 2
由1式得到 y= x - 26 將y=x -26代入 2式 後 計算,得到 x =39 ,再計算y ,y=13
答:父親今年是39歲。
『叄』 父親是兒子現在的年齡時,兒子已7歲,而當兒子是父親現在的年齡時,父親已73歲,問父子兩人相差多少歲
如果用小學數學的思維,要求出:兒子與父親的歲數之差。父親是兒子現在的年齡,即,父親現在的年齡減去這個歲數差等於兒子現在的年齡,再拿兒子現在的年齡減去這個歲數差等於7;兒子是父親的年齡,即,兒子現在的年齡加上這個歲數差,等於父親現在的年齡,再加上這個歲數差,等於73。可知,7和73的差是兒子與父親歲數差的三倍,求出這個歲數差是22。
用方程的求法是:設兒子x,父親y,方程組:x-(y-x)=7 y+(y-x)=73。求解x=29,y=51。
『肆』 編寫python程序小華今年 12 歲,他媽媽比他大 20 歲,編寫程序計算多少年後他媽媽年齡比他大一倍
pip install sympy
設定方程來解:from sympy import *
x = Symbol('x') # 定義未知數x
expression = Eq(32+x, (12+x)*2) # 定義方程
result = solve(expression, x) # 解方程
print(result)
(4)python計算父子年齡差擴展閱讀:
Python在執行時,首先會將.py文件中的源代碼編譯成Python的byte code(位元組碼),然後再由Python Virtual Machine(Python虛擬機)來執行這些編譯好的byte code。這種機制的基本思想跟Java,NET是一致的。然而,Python Virtual Machine與Java或.NET的Virtual Machine不同的是,Python的Virtual Machine是一種更高級的Virtual Machine。
『伍』 怎麼計算年齡差
計算年齡差的方法有三種:
一、周歲
1、過完生日
年齡=當年年份-出生年份(如:2021-1995=26);
2、沒過生日
年齡=當年年份-出生年份-1(如:2021-1995-1=25)。
二、虛歲
年齡=當年年份-出生年份+1(如:2021-1995+1=27)。
因為人一出生就是1虛歲0周歲,過完春節是2虛歲0周歲,再過完生日是2虛歲1周歲。從1995年出生到2020年過完當年生日為止,一共過了2020-1995=25個生日,所以是25周歲。
(5)python計算父子年齡差擴展閱讀:
中國在習慣上常用的年齡計算方法,按出生後所經歷的日歷年頭計算,即生下來就算1歲,以後每過一次新年便增加1歲。一般按農歷新年算,也有按公歷算的。例如,12月末出生的嬰兒,出生後就算1歲,過了公歷1月1日或當地農歷新年又算1歲。這樣,嬰兒出生才幾天,已算虛歲2歲了。這種虛歲計算方法計算簡單,但是不科學。
例如,1990年7月1日零時進行人口普查登記,一個1989年12月15日出生的嬰兒,按虛歲計算是2歲,實際剛剛6個多月,還未過一次生日,按周歲計算應為不滿1周歲,即0歲。周歲年齡比虛歲年齡常常小1~2歲,它是人口統計中常用的年齡計算方法。
『陸』 用python做(統計老人年齡(60歲以上)從鍵盤輸入,人員的年齡存放在列表、統計出的各年齡(每1
摘要 python根據出生日期計算年齡的代碼,運行後會提醒用戶輸出出生的年月日,然後輸出年齡,可以改寫為一個通用函數
『柒』 父子年齡計算
兒2歲——兒現在——父現在——父62歲。年齡差永遠不變,從62到2歲,中間共間隔3個年齡差,所以:(62-2)÷3=20,兒子20+2=22 ,父22+20=42
『捌』 python處理學生基本信息,分別統計其中男女,年齡大於18歲的。輸出這些結果。要怎麼寫呢
students = {'姓名': '李曉', '性別': '男', '年齡': 19}, {'姓名': '楊柳', '性別': '女', '年齡': 18}, {'姓名': '許可', '性別': '女', '年齡': 20}, {
'姓名': '王小小', '性別': '女', '年齡': 19}, {'姓名': '陳欣', '性別': '女', '年齡': 19}, {'姓名': '張一帆', '性別': '男', '年齡': 18}
print(students)
over18 = [stu for stu in students if stu['年齡'] > 18]
for gender in ['男', '女']:
print('*' * 70)
print(gender)
for name in [stu['姓名'] for stu in over18]:
print(name)
『玖』 年齡差和年齡和的公式
幾年後年齡=大小年齡差÷倍數差一小年齡,
幾年前年齡=小年齡一大小年齡差÷倍數差.
1、計算年齡其實就是計算當前日期和出生日期之間的差值
2、SQL計算時間差值使用的函數是:Datediff()
定義和用法:
DATEDIFF() 函數返回兩個日期之間的天數。
語法:
DATEDIFF(datepart,startdate,enddate)
startdate 和 enddate 參數是合法的日期表達式。
datepart 參數可以是下列的值:
datepart--縮寫
年--yy或yyyy
季度--qq或q
月--mm或m
年中的日--dy或y
日--dd或d
周--wk或ww
星期--dw或w
小時--hh
分鍾--mi或n
秒--ss或s
毫秒--ms
微妙--mcs
納秒--ns
『拾』 兩個人差幾歲怎麼算
計算年齡差的方法有三種:
一是過完生日:年齡=當年年份份-出生年份(如2022-1995=27)。
二是沒過生日:年齡=當年年份-出生年份-1(如2022-1995-1=26〉。
三是虛歲:年齡=當年年份-出生年份+1(如2022-1995+1=28)。
因為人一出生就是1虛歲0周歲,過完春節是2虛歲0周歲,再過完春節是2虛歲1周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