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android卡片堆疊

android卡片堆疊

發布時間:2022-08-11 21:01:28

❶ OPPOA57能用電信卡么

可以使用電信手機卡,oppoA57手機是全網通的機型,支持電信的CDMA網路制式,可以直接安裝電信手機卡使用的,但不能同時安裝兩張電信手機卡使用的。

oppoA57手機支持的網路制式和頻段參考如下:

4G網路

移動TD-LTE,聯通TD-LTE,聯通FDD-LTE,電信TD-LTE,電信FDD-LTE

3G網路

移動3G(TD-SCDMA),聯通3G(WCDMA),電信3G(CDMA2000),聯通2G/移動2G(GSM)

支持頻段:

2G:GSM 800/900/1800/1900
2G:CDMA BC0
3G:WCDMA B1/2/5/8
3G:TD-SCDMA 1900/2000
3G:CDMA2000:BC0
4G:TD-LTE B38/39/40/41
4G:FDD-LTE B1/3/5/8

(1)android卡片堆疊擴展閱讀:

OPPO A57是OPPO推出的中端手機,採用5.2英寸屏幕,內置3GB RAM+32GB ROM,支持128GB存儲卡擴展。配備前置1600萬+後置1300萬像素攝像頭,擁有2900mAh電池,運行Android6.0.1系統,有金色和玫瑰金色、黑色三種顏色。

❷ 誇克app是幹嘛用的

誇克APP是手機上的一款網頁瀏覽器。兼容Android和iOS雙平台,藉助該軟體用戶可以在手機上瀏覽各種網站,進行娛樂辦公,是追求極速智能搜索的先行者,為用戶的信息獲取提供極速精準的搜索體驗。

誇克瀏覽器的特點

誇克瀏覽器在視覺風格上和Chrome瀏覽器有著些許的相似,主界面Logo搜索/地址框快速導航標簽自上而下一字排開,下方分別為標簽頁管理和菜單按鈕,除此之外並無其他不必要的信息造成過多的視覺干擾。

標簽頁管理、菜單和快速導航編輯頁面也都採用了卡片堆疊效果,輕巧靈動無論是陰影還是動效都不會留下半點廉價感,在滾動瀏覽網頁的過程中,網頁標題欄將會縮小,多標簽管理和菜單按鈕也會隨之隱藏,為網頁內容留出了足夠的展示空間。

❸ OPPO A57手機可以使用電信卡嗎

您好 OPPO A57手機是全網通版手機,可以支持三大運營商的手機卡,當然也可以支持電信手機卡。

❹ 蘋果和安卓哪個好的個人感受

兩家公司雖然最終的結果方案不同,但是產品設計的出發點和原則都是十分類似的。他們都強調個性化推送,簡潔的布局,輕量短促的交互。都認為智能手錶不應成為用戶的另一個信息干擾源,而是應該讓用戶更好地沉浸在現實物理世界中,既能永遠在線,又避免做“低頭族”式的信息奴隸。總結起來,Apple Watch 和 Android Wear 交互設計的共同點就是:智能推送、輕量交互、高易讀性。 蘋果Apple Watch:個人化、整體性、輕交互 蘋果強調 Apple Watch 是有史以來最為“個人”的設備,讓用戶可以最簡單的方式獲取最個人的數據。你只需要“瞥一眼” 手腕就可以掌控所有信息,免去了頻繁掏手機的麻煩。蘋果強調了三點交互原則: 個人化 (Personal):因為手錶是最貼近人體、最“無感”的智能設備,因此天然具備充當個人與虛擬世界交互入口的潛質。每當用戶抬起手腕的時候,蘋果手錶能夠自動呈現相關信息提醒和個人健康數據。 整體性 (Holistic):從 iPhone5 和 iOS7 開始,蘋果開始追求軟硬體結合的一體化極致體驗。Retina 視網膜屏,渾圓過渡的鵝卵石狀外殼,數字錶冠 [digital Crown] 和內置的 Taptic 精確震動引擎都是這一理念的在手錶上的進一步實踐。蘋果建議開發者在開發手錶 App 時候盡量使用黑色背景,並把 UI 元素盡量布局到屏幕邊緣,也是為了從視覺上模糊屏幕軟體與表殼硬體之間邊界。 輕交互 (Lightweight):蘋果認為手錶上的交互應該是快速便捷、無需復雜輸入和操作的。通過抬起手腕,提醒會自動顯示,手腕放下的時候,提醒自動消失,用戶無需額外的觸摸交互。掃視界面 [Glance] 把所有重要信息集中在一屏之內展示,並提供快速的操作入口以便某些場景下的進一步交互。 谷歌Android Wear:自動觸發、快速瀏覽、智能搜索 Android wear 的設計邏輯與蘋果基本類似, 其設計願景稍稍有所不同是: 自動觸發 (Launched automatically): Andorid Wear 可通過識別時間、位置和用戶身體狀態在最合適的時間通過卡片的形式向用戶推送最相關的信息內容。 快速瀏覽 (Glanceable):谷歌認為用戶在安卓手錶上獲取信息的體驗應該和用傳統手錶看時間一樣優雅和精準,只需要眼角餘光一瞥,一切盡在掌握。只有這樣,用戶才能更快速地回到現實生活中,活在當下,享受生命每一刻。 智能推送與搜索 (Suggest and Demand):基於 Google Now 的引擎,安卓手錶力圖成為用戶最隨身的智能助手。谷歌的賬號服務系統可以學慣用戶的喜好,只推送最相關最及時的資訊。只可惜目前谷歌的服務在中國大陸無法使用,大大降低了安卓手錶的實用性。 零打擾 (Zero or low interaction):很多時候 Android Wear 會自動識別你的需求,幫你自動輸入內容,用戶僅需要確認或者取消。UI 元素採用大塊點擊,大動作滑動和手勢識別,並不需要精確的觸摸操作。谷歌打了個有趣的比喻,說每次推送消息給用戶,就好像現實生活中有人突然拍一下你的肩膀一樣,是種很親密的行為。但如果這樣的行為被濫用,用戶很快就會厭煩,並且將你拋棄(Android Wear 可以自定義哪些 App 有許可權推送消息到手錶上)。 UI交互架構:Android的“二維卡片” vs 蘋果“立體空間” 安卓手錶系統的設計風格延續了谷歌 Material Design 的原則,色彩鮮明細膩,強調卡片式的交互結構。安卓系統採用情景式卡片 [Contextual Cards] 推送,卡片又分為兩大類:一種是標準的通知卡片 [Bridge notification],只提供信息,無需進一步交互。比如簡訊、天氣、新聞等;另一種是可執行卡片 [Actionable cards/Contextual notification], 如可隨時暫停的計時器,音樂播放控制器等。 卡片上內嵌了可點擊操作的按鈕,用戶除了閱讀,還可以進行進一步的快速交互;當同一程序向用戶推送了多條信息,這些信息會自動組合成堆疊卡片 [Card Stacks],用戶可點擊或收攏。在用戶有主動搜索的需求時,還可以通過語音詢問或者從命令列表中選擇預制的快捷命令進行搜索,安卓稱之為線索菜單 [Cue Cards]。 那麼問題來了, 這么小的屏幕,這么多的卡片,用戶又如何瀏覽和選擇?安卓為此制定了 2D Pickers [二維選擇] 的法則,即縱向上下滑動在不同種類的卡片間快速切換。而從右向左滑動可以進入某個具體應用卡片的詳情進行進一步操作,如查看詳情、快速回復、在手機上打開等。從左向右滑動則是返回前一張卡片,直到退出返回默認表盤界面。卡片一旦退出,則自動刪除不再出現。 當然,除了情景卡片和線索菜單,安卓也給開發者提供了全屏“沉浸式”交互的可能,如果開發者認為確有必要,可以給用戶提供入口,進行全屏交互。 與安卓類似,蘋果也提供了卡片式的頁面模式 [Page-Based]。用戶可以在不同的頁面之間左右切換瀏覽。這樣的方式簡單明了,但當頁面數量較多的時候,來回頻繁切換也會影響效率。因此蘋果建議開發者盡可能的減少頁面數量。 層級模式 [Hierarchical ] 是蘋果與安卓最大的不同。在層級模式中,通過菜單導航欄引導用戶快速找到相應功能,用戶可隨時點擊左上角的返回按鈕或者從屏幕左邊緣向右滑動返回上一層級界面。可以想見,對於相對復雜的用戶場景,這種模式比扁平的頁面模式更為高效。 除此以外,蘋果提供了壓力觸摸 [Force Touch] 操作,相當於給同一界面賦予一個快捷操作菜單。在特定界面,只要手指用力按壓屏幕,這個快捷菜單就會浮現。這樣做既保證了界面布局的簡潔完整,也不影響單手指操作的效率。另一個亮點是通過快速撥動數字錶冠 [Digital Crown], 用戶可以在不同 App 和層級界面中進行瀏覽和進行 Zoom-in-and-out 式的縮放操作,進一步提升了交互的空間層次感。 人機交互:Android“少即是多” vs 蘋果“軟硬體一體化” 谷歌 Android Wear 的操作強調簡單的大動作觸摸,比如上下左右的滑動,點擊等。用戶基本上不需要做太復雜和精確的點擊就能完成大部分交互。手勢感應:當用戶手腕抬起的時候,屏幕會自動點亮,一段時間之後自動熄滅,這是通過內置的重力和角度感測器實現的。這個設計咋一看十分巧妙和人性化,但實際使用中發現體驗卻不盡如人意,誤觸發或者不觸發的情況時有發生。 好在你可以通過設置屏幕休眠模式來避免這樣的煩惱,但這相應地也會影響待機時間。另一個實用的手勢是用手掌蓋住整個表盤,此時系統會返回主頁並熄滅屏幕,這是通過表殼上的光學感測器來實現的。Moto360,LG G Watch 和華碩的 Zen Watch 上都支持這一手勢,尤其是華碩 Zen Watch 上,當有手機來電的時候用手掌蓋住表盤可以快速讓手機靜音,這在開會和上課的時候很實用。 Android Wear 的強大之處就在於內置了谷歌 Now 智能語音引擎。任何時候用戶只要說“Ok, Google” 或通過點擊屏幕喚醒,並說出自己的需求,谷歌就會返回相關的搜索結果或者啟動相關的程序。可惜目前 Android Wear 不支持中文,谷歌的服務在大陸也不可用。好消息是,用戶可以通過下載出門問問 Andorid Wear 版本實現類似功能。 蘋果的交互方式比安卓要更為豐富。除了支持與安卓類似的基本交互和 Siri 語音助手,蘋果手錶還提供了壓力觸摸,數字錶冠,Taptic 震動引擎等幾個新穎獨特的交互方式。壓力觸摸讓用戶可以便捷的喚醒快捷菜單;數字錶冠則賦予了手錶經典操作語義以新的含義,方便用戶快速瀏覽長內容,精準定位和縮放,也避免了手指對屏幕的遮擋;Taptic 引擎則可以給用戶精確微妙的震動提示,在不同場景下給用戶更貼心的體驗,比如心跳傳遞等。 另外,即使是同一手勢,蘋果的考慮也更細致。Apple Watch 可以根據用戶手臂抬起的時間長短,顯示不同詳細程度的信息。當用戶手腕剛剛抬起的時候,手錶自動點亮並顯示短通知 [Short look], 此時界面只有最簡潔的信息;而當用戶手腕持續抬起不動,短通知就會自動切換到長通知 [Long Look],把同一條提醒的細節進一步,提供按鈕以便用戶進一步交互操作。 總結:安卓簡單易用 vs. 蘋果豐富強大 為了手錶換手機?換嗎? 兩相比較,兩大巨頭的設計理念基本相同,但具體的解決方案有所差異。安卓的交互邏輯簡單易懂,風格偏向扁平;蘋果的交互相對豐富多元,強調空間的層次感。蘋果略顯復雜的交互方式雖然有一定的學習成本,但習慣之後可能會更為高效。筆者本人就更加期待蘋果的這套交互系統。當然,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孰強孰弱,還有待真機體驗。 另外悲催的一點,是目前這兩個系統的手錶不能相互兼容,安卓和蘋果的用戶如果真的喜歡上對方的手錶,那恐怕就要換一台手機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今後果粉和安卓粉互黑時又多了一個槽點。 獨立的智能手錶?不,是更加便捷的信息交互界面。 目前,谷歌和安卓手錶目前本質上都是一個信息展示的界面,大部分數據運算都是在手機上進行的。開發者需要在手機 App 中嵌入支持手錶功能的擴展包。實際使用中,用戶在手錶上啟動程序,然後通過藍牙和手錶管理模塊 (蘋果是 WatchKit Extension, 安卓是 Google play service) 調用手機上對應的程序進行後台運算,再返回結果到手錶上進行顯示。換句話說,現在的智能手錶,如果離開了手機和藍牙連接,就不再那麼“智能”了。 為什麼兩家公司都採用了這樣的做法?我們認為既有技術上的約束,也有商業上的考慮。 首先是為了降低手錶功耗,延長電池續航能力。續航能力是目前用戶對於可穿戴設備關注的焦點。Moto 360 和 LG G watch 目前實測待機時間基本在一天到一天半左右。蘋果 CEO 庫克也閃爍其詞的間接承認蘋果手錶的待機時間大概不會超過 1~2 天。這樣的約束下,電池電量能省一點就是一點。 把軟體功能做輕,也有利於“試水”和驗證市場。智能手錶作為一個新的品類,目前還未經過市場和用戶的檢驗。到底有多少用戶願意買單,市場能否逐步上量成熟,都還是未知數。與其做一個大而全的萬能俠,不如先做個輕量化的探路者。 不過蘋果也給自己留了個後路,稱明年稍晚些時候會提供手錶原生軟體 (Native Apps) 的開發工具。也就是說,在技術和架構上,蘋果是預留了開發手錶原生 App 的介面的。但開放這個介面的前提,是智能手錶這個新品類得到用戶和市場的認可。若將來電池耗電的瓶頸能夠解決,用戶單獨佩戴智能手錶的習慣逐漸形成,智能手錶才有必要越來越獨立於手機存在,才有必要讓更多手錶的本地應用出現。 反思:還有第三種可能嗎? 或許蘋果和谷歌的這些努力都不入您法眼。那麼,就沒有別的選擇了嗎?當然不是!如果你喜歡超長待機,簡單可靠,可以選擇 Pebble Watch。其電子墨水像素風簡潔可愛,同時兼容安卓和 iOS 簡訊郵件提醒,待機可長達一周,可謂宅男賣萌利器;如果你是運動和數據控,則可以試試微軟最新的運動手環。雖丑、但全能。自帶 n 個感測器、又具備簡單的手機信息推送功能,給你全方位掌控的快感;如果你認為智能手錶一定要獨立於手機存在,則可以去試用一下三星的 Gear S,超大麴面屏幕,自帶上網功能,可隨時隨地接打電話,逼格爆棚;如果你思來想去,還是喜歡傳統手錶的造型,則可以關注一下 Withings 的 Activity,或許能滿足保守悶騷的您的“顏控”欲… … 在與用戶的交談中,我們也發現,其實手錶的交互也不一定非要那麼的“輕”。很多用戶其實更願意去“玩”手錶,比如換裝各種個性化表盤,加裝“反人性的”輸入法,在手錶上玩小游戲等。 再往前展望,其實智能手錶還有很多巨大的潛能,比如針對手勢開發的體感游戲,比如把手錶作為隨身控制器,去和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互動,控制智能汽車,管理智能家居設備等等。或許未來的智能手錶真的能取代手機,成為“去 App 化”的下一個互聯 / 物聯網入口... ... 真是越想越激動呢。 未來將會有更多的領域進入智能化。

❺ Android Wear對比Apple Watch 誰是最好的手錶

  1. 這個要取決於你正在使用的手機。無法斷言哪個平台更勝一籌,因為它們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

  2. 他們都強調個性化推送,簡潔的布局,輕量短促的交互。都認為智能手錶不應成為用戶的另一個信息干擾源,而是應該讓用戶更好地沉浸在現實物理世界中,既能永遠在線,又避免做「低頭族」式的信息奴隸。總結起來,Apple Watch和Android Wear交互設計的共同點就是:智能推送、輕量交互、高易讀性。

  3. 蘋果強調Apple Watch是有史以來最為「個人」的設備,讓用戶可以最簡單的方式獲取最個人的數據。你只需要「瞥一眼」 手腕就可以掌控所有信息,免去了頻繁掏手機的麻煩。蘋果強調了三點交互原則:

個人化 (Personal) :因為手錶是最貼近人體、最「無感」的智能設備,因此天然具備充當個人與虛擬世界交互入口的潛質。每當用戶抬起手腕的時候,蘋果手錶能夠自動呈現相關信息提醒和個人健康數據。

整體性 (Holistic):從iPhone5和iOS7開始,蘋果開始追求軟硬體結合的一體化極致體驗。Retina視網膜屏,渾圓過渡的鵝卵石狀外殼,數字錶冠[digital Crown]和內置的Taptic精確震動引擎都是這一理念的在手錶上的進一步實踐。蘋果建議開發者在開發手錶App時候盡量使用黑色背景,並把UI元素盡量布局到屏幕邊緣,也是為了從視覺上模糊屏幕軟體與表殼硬體之間邊界。

輕交互 (Lightweight):蘋果認為手錶上的交互應該是快速便捷、無需復雜輸入和操作的。通過抬起手腕,提醒會自動顯示,手腕放下的時候,提醒自動消失,用戶無需額外的觸摸交互。掃視界面[Glance]把所有重要信息集中在一屏之內展示,並提供快速的操作入口以便某些場景下的進一步交互。

4. 谷歌Android Wear:自動觸發、快速瀏覽、智能搜索

Android wear的設計邏輯與蘋果基本類似, 其設計願景稍稍有所不同是:

自動觸發 (Launched automatically): Andorid Wear可通過識別時間、位置和用戶身體狀態在最合適的時間通過卡片的形式向用戶推送最相關的信息內容。

快速瀏覽 (Glanceable):谷歌認為用戶在安卓手錶上獲取信息的體驗應該和用傳統手錶看時間一樣優雅和精準,只需要眼角餘光一瞥,一切盡在掌握。只有這樣,用戶才能更快速地回到現實生活中,活在當下,享受生命每一刻。

智能推送與搜索 (Suggest and Demand):基於Google Now的引擎,安卓手錶力圖成為用戶最隨身的智能助手。谷歌的賬號服務系統可以學慣用戶的喜好,只推送最相關最及時的資訊。只可惜目前谷歌的服務在中國大陸無法使用,大大降低了安卓手錶的實用性。

零打擾 (Zero or low interaction):很多時候Android Wear會自動識別你的需求,幫你自動輸入內容,用戶僅需要確認或者取消。UI元素採用大塊點擊,大動作滑動和手勢識別,並不需要精確的觸摸操作。谷歌打了個有趣的比喻,說每次推送消息給用戶,就好像現實生活中有人突然拍一下你的肩膀一樣,是種很親密的行為。但如果這樣的行為被濫用,用戶很快就會厭煩,並且將你拋棄(Android Wear可以自定義哪些App有許可權推送消息到手錶上)。

安卓手錶系統的設計風格延續了谷歌Material Design的原則,色彩鮮明細膩,強調卡片式的交互結構。安卓系統採用情景式卡片[Contextual Cards]推送,卡片又分為兩大類:一種是標準的通知卡片[Bridge notification],只提供信息,無需進一步交互。比如簡訊、天氣、新聞等;另一種是可執行卡片[Actionable cards/Contextual notification], 如可隨時暫停的計時器,音樂播放控制器等。

卡片上內嵌了可點擊操作的按鈕,用戶除了閱讀,還可以進行進一步的快速交互;當同一程序向用戶推送了多條信息,這些信息會自動組合成堆疊卡片[Card Stacks],用戶可點擊展開或收攏。在用戶有主動搜索的需求時,還可以通過語音詢問或者從命令列表中選擇預制的快捷命令進行搜索,安卓稱之為線索菜單[Cue Cards]。

❻ 產品原型工具有哪些

產品原型工具有Pixso協同設計,PencilProject等,其中推薦選擇Pixso協同設計,該工具不僅是一站式產品設計協作工具,更是一款專業的UI/UX設計工具。更多矢量網格、布爾運算、樣式創建、智能排版等高階功能,組件級自動布局,增加或刪除內容都無需手動調整,智能排版,且自適應不同屏幕尺寸。使設計師真正專注於創造本身。

Pixso通過內網本地伺服器部署,確保團隊敏感數據和核心業務數據私有化,直接在原型基礎上,快速邀請團隊成員開啟設計協作,自動生成切圖標注,打開瀏覽器就能獲取CSS、iOS、Android代碼片段,還能根據團隊配置,進行定製化功能開發,自定義管理許可權,規避數據泄露風險。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產品原型工具的相關信息,推薦選擇Pixso協同設計。該工具無縫銜接以往工作,支持Sketch、XD、SVG等文件導入導出,自由進行Sketch的文件格式轉換。並且,文件自動保存到雲端,一鍵回溯到任意歷史版本,再也不用擔心文件丟失。素材庫集成眾多大廠優秀的設計系統,所有UI設計師均可直接拖拽復用,從此省去大量模塊化設計環節的重復勞動。

❼ 安卓7.0和ios哪個流暢

相信大家身邊都有這樣的朋友,他們僅憑印象交流,經常把話題「聊死」。例如,筆者和同樣關注數碼產品的朋友交流時,每當談到安卓手機的快速發展,或者拿安卓手機和iPhone比較的話,他們經常會直指安卓手機的「硬傷」,也就是流暢度不如iPhone,並且用久會卡。 由於Android系統本身底層的機制(安卓程序都是運行在JAVA虛擬機上的,更耗內存並且容易生成系統垃圾),以及很多應用不夠規范,安卓手機的確一直以堆疊硬體來解決系統運行的問題,並且很多入門級安卓手機的體驗的確很糟糕,因此久而久之很多人就給「卡慢頓兼發熱」劃上等號。 實際上,隨著安卓系統版本的迭代,谷歌從Android 4.4開始就已經對安卓系統底層進行了更改和持續優化,並且加上不斷增強的硬體規格,現在多數中高端安卓手機的系統流暢度並不輸於iPhone。值得一提的是,得益於豐富的Android定製系統,安卓手機還有很多差異於iPhone的功能,甚至現在iOS系統都已經反過來「抄」Android系統。 華為早在之前的EMUI 5.0定製系統已經提供了「久用不卡」的體驗,而這就是基於軟體層面優化獲得的成果。EMUI 5.0通過人工智慧學習系統和增加文件系統技術進一步提高了系統的運行流暢程度。其中,人工智慧學習系統可以掌握用戶的使用習慣,有針對性地分配性能資源,從而做到越來越流暢。增強文件系統則可以減少文件碎片,保證手機久用不卡。 由於這是軟體底層的技術,需要花一定的時間才能感受得到,因此我就不再過多講述了。值得一提的是,筆者在使用華為nova 2系列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實用的功能,並且這些功能也體現了華為在定製系統上面做了很多優化。 精簡交互,智能管理 近年來,消費者對系統穩定性和流暢性的訴求逐步增強,因此不少定製系統都採用了輕量化的設計風格,也就是剔除大部分華而不實的功能,減少應用預裝等等。實際上,這些調整隻能降低系統的「體量」,並不能有效地提高系統的交互效率。在這一方面,華為nova 2系列卻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 華為nova 2系列預裝基於Android 7.0深度定製的EMUI 5.1系統,著重簡化了系統的操作邏輯,也就是精簡操作時系統的響應步驟。官方稱在華為nova 2系列的系統中,90%的常用操作都能在3步以內完成。 舉個例子來說,華為nova 2系列連接電腦的時候,會直接彈窗給我們選擇「訪問數據」或「僅充電」。如果是其它安卓手機的話,在連接電腦的時候,需要手動打開下拉菜單才能進行這步操作。除此之外,華為nova 2系列的系統中處處都隱藏著類似一步直達的操作。由於簡化了很多操作步驟,以及採用彈窗取代頁面切換的方式,這讓華為nova 2系列的系統體驗更暢順。 此外,主菜單界面負一屏的「信息中心」能夠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這個「信息中心」和黑莓BlackBerry Hub相似,能夠集中管理手機的推送信息。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情景智能」還能提供智能的管理服務。形象點來說就是,它不是簡單地提醒你收到了信息,而是能夠識別簡訊的內容,然後給你列出關鍵信息。 舉個列子來說,當你購買機票和火車票的時候,「情景智能」通過App或簡訊可以獲取關鍵的信息並自動生成卡片信息,這些信息打開「信息中心」就可以一目瞭然。此外,它還能幫你規劃到機場或火車站的路線,如果自己開車的話,打開信息卡片就可以直接導航。 社交分享更便捷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社交分享已經成為智能手機使用的主要場景,因此具有強大的社交分享性能已經是智能手機的必備素質。至於這方面,我發現華為nova 2系列也有很好的表現。 例如,華為nova 2系列也支持應用分身功能,可以在一部手機當中同時登陸兩個微信、微博和QQ等主流社交軟體的賬號。 除此之外,華為nova 2系列支持指關節截圖,用指關節輕敲屏幕可以進行截圖或錄屏。試想一下當你在看連續劇的時候,看到精彩的畫面想截圖卻無法下手的尷尬情況,如果是一般手機的話,你需要調整姿勢同時按下電源鍵和音量減速鍵,這時候通常會誤操作,不但截不到圖,而且還有可能退出視頻播放軟體。然而,如果使用華為nova 2系列的指關節截圖,就明顯輕松很多了。 文件分享方面,華為nova 2系列帶來了創新的HUAWEI Share功能,通過藍牙和WiFi兩種方式與另一台華為手機相連,可以相互分享文件,速度遠快於藍牙傳輸。這個功能的實用性在於可以快速分享大體積的文件。 更安全的體驗環境 有沒有發現,手機安全問題已經變得非常關鍵,畢竟手機匯集了我們很多重要的信息。值得一提的是,華為nova 2系列在這方面也作了詳細的考慮。 譬如,關於支付安全的問題,華為nova 2系列內置了「支付保護中心」,可以提供支付軟體一個更加安全的運行空間,並對支付軟體進行安全監測。這項功能的使用方法非常簡單,只需要把常用的支付軟體添加進去即可,真可謂「一勞永逸」。 除了支付安全,華為nova 2系列也做了關於隱私保護的功能。例如,華為nova 2系列和很多手機一樣支持「應用鎖」功能,也就是可以給特別敏感的應用加密,打開應用的時需要指紋或密碼驗證。 雖然這項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隱私的安全,但有時朋友或同事想借你手機玩一下還是挺尷尬的。因此,華為nova 2系列還提供了一個「隱私空間」的功能。 也就是說,華為nova 2系列可以增一個訪客模式,切換到該模式後手機的重要信息和資料將會被隱藏。值得一提的是,手機可以通過不同指紋的指紋識別進入到對應的模式,非常方便。這樣的話,同事或朋友問你藉手機的時候就不再那麼尷尬了。 以上提到的只是華為nova 系列功能亮點的一小部分,實際上該機還有很多值得關注的地方,由於文章篇幅的原因,筆者在這就不再過多介紹了。總而言之,華為nova 2系列的系統體驗真的有不少驚喜。這部新機能取得目前的市場口碑,並不令人意外。

❽ 誇克是什麼軟體

誇克是一款搜索軟體,也是一個瀏覽器。

不過這個瀏覽器比較簡約,就像是QQ和微信一樣,都可以聊天社交。此外誇克之所以叫誇克,是因為誇克是最小的單位,誇克本身這個軟體也不大、而且誇克既然最小,那也沒什麼雜質,而且誇克這個軟體也沒廣告,所以叫誇克。

誇克瀏覽器的特點

誇克瀏覽器在視覺風格上和Chrome瀏覽器有著些許的相似,主界面Logo搜索/地址框快速導航標簽自上而下一字排開,下方分別為標簽頁管理和菜單按鈕。

標簽頁管理、菜單和快速導航編輯頁面也都採用了卡片堆疊效果,輕巧靈動無論是陰影還是動效都不會留下半點廉價感,在滾動瀏覽網頁的過程中,網頁標題欄將會縮小,多標簽管理和菜單按鈕也會隨之隱藏,為網頁內容留出了足夠的展示空間。

❾ 已經使用 Material Design 設計規范的 iOS 應用有哪些

自學筆記就該這么做!今天分享@東門王三 同學關於Material Design的自學成果,他的學習筆記嚴謹有序,觸類旁通,從Material Design到其他系統的設計規范都有所研究,還認真地做了思維導圖,同學們可以邊學習邊借鑒他的自學方法,一舉兩得呦。 想讀好書的同學,可直接到:設計師圖書導航 挑選。 @東門王三 :隨著Android系統從Android 4.4逐步升級到Android L。Material Design作為Android Design演進的最新標准規范,也推出其完整的設計規范。Holo Themes作為之前Android Design的官方推薦的示例主題已經被廣泛應用到各個應用的設計當中,盡管絕大部分應用沒有完全符合設計規范,但是可以看到這一年來這些應用都在向規范去努力。 從整體的概述來看Material Design,谷歌從開篇就表達期望打造一個全新的底層設計規范,繼而用這個規范去統一各平台間、各種交互間的用戶體驗。 Material Design的設計主要基於三個原則: Material is the metaphor 谷歌認為現實世界中的材質觸感是可以通過紙片的隱喻來表達,通過在設計上運用符合運動規律的動畫交互、通過光影打造設計層次的關系可以創造全新的虛擬交互空間,並且這個空間是符合現實規律的。這也就是文檔中提到的對於紙墨的研究。 Bold, graphic, intentional 在視覺上,谷歌不僅要求生動形象,更要求設計時要確認設計的目的,摒棄僅僅為了美觀而設計,強調視覺設計要為用戶使用提供指引,凸現頁面當下的核心功能。文檔中谷歌提到這部分借鑒傳統的印刷設計。 Motion provides meaning 交互動畫的目的就是吸引用戶的注意,表達當下頁面發生的變化,同時和對視覺要求一樣,一定要有意義。 設計規範文檔非常細致,就不一一,以下是個人在具體的章節,認為是重點的學習摘要。大家可以參考: 作者的總結實用全面,建議同學們下載高清大圖學習:微盤下載 近期在學習Material Design的設計規范同時,對其他的系統的設計規范的演進歷史進行了一些了解。有一些個人不成熟的想法與各位分享,歡迎各位拍磚: 各種設計規范的邏輯 每種系統的都期望構建一個合理的虛擬世界運行機制,而設計規范就是這個世界運行的准則,讓無數的應用可在虛擬世界中的合理運行,讓用戶在使用中可以清晰理解。 Skeuomorphism Design(iOS1-6): 擬物化的設計,在iOS1-6的演進中,一直備受推崇。這類設計風格的初衷是盡可能的去符合用戶的心理模型,降低用戶的認知成本。在這個狀態下,手機就像是一個裝著各種器物的箱子,而箱子中的器物就是各個完全擬物的app。擬物化的設計就是完全將現實層級的交互關系搬到手機上。 比如iBooks在設計風格上就是完全擬物化現實中書架與書籍的邏輯,這樣完全符合用戶的心理預期,簡單易懂容易上手: iBooks 而下面這個豆瓣廣播截圖也充分反映了,擬物化設計在符合用戶心理模型上的天生優勢。 豆瓣廣播 隨著擬物化的發展,一些弊端也逐漸顯現: 現實的層級關系復雜,通過手機屏幕的二維空間沒辦法完全模擬; 隨著科技發展,部分物品已逐漸不為人所知,再執迷擬物,會出現反向的認知問題; 又比如錘子時鍾的秒錶計時器,相信很多人是沒見過實物的,更不清楚其實際的操作步驟。對於這類人使用該app的學習成本與擺上幾個button的設計,區別是不大的。 錘子時鍾APP 擬物化對ui的要求極高,設計者的負擔沉重,設計門檻也很高; 擬物化的圖標更適合滑鼠點擊操作,而隨著觸摸屏的普及,扁平化的大范圍觸碰操作更適合觸摸屏的交互。 Flat Design(iOS 7、8/WP): 至於近期火熱的扁平化,iOS 7與WP盡管在視覺上看起來有些類似,但是在交互的隱喻上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WP的Flat Design,除了在視覺上將圖標拍扁,同時交互的邏輯層次上也呈現扁平化。之前的邏輯層次是“我的電腦—C/D/E盤—文件夾—各個文檔軟體”,而現在扁平化的邏輯層次是所有的均可在一個邏輯層次上,不去特意考慮模擬現實世界已有的邏輯,他即是全新的邏輯。這就像是被拆開打散排列放置的套娃,這時它只是排列的娃娃,而不能被稱作“套娃”。 Win8 而iOS7、8的Flat Design,在視覺上與WP的設計風格類似,但是在交互上,iOS7、8通過大量的縮放、模糊、透視,用毛玻璃的風格打造了一個全新的具有位置縱深感的虛擬世界,它通過景深來控制交互的層級。同時也通過Z軸角度的變換,保證了層級的扁平。 Cards Design(webOS)、Material Design(Android): webOS中的卡片系統,把每個程序用卡片的形式作隱喻,在多任務的操作中配合手勢區域的交互手勢,讓多任務操作非常便捷。同時在webOS 2.0時期,將卡片的隱喻繼續發揚,在多任務中引入堆棧概念,把各個應用任務用撲克牌手牌似的形態堆疊。進一步提升了操作的體驗。 webOS 谷歌在收掉webOS一票人後,Android也融入了一些卡片的理念。此次的Material Design個人的看法就是將卡片設計進一步的規范,並且擴展到整個系統層面。原來webOS是整個應用被隱喻成了卡片,而Material Design把系統內的各種設計都規范成了一種變形的紙片。然後,谷歌在套用現實中紙墨的物理模型進行交互——“既然沒辦法完全在手機上用app完全模擬現實世界的邏輯層次,我把app規范到紙片上,完全模擬紙片的邏輯交互層次,還不行嗎?” 通過紙張的摺痕來分區,盡管是兩塊不同的內容,在邏輯上這兩塊的關系還是很緊密的,在表現上仍是一張紙。 通過邊線的陰影表達這是兩張紙,邏輯上這兩塊的關系是獨立的,上層的紙片聯動肯定不會干擾下層的的紙片。 內容主體的紙片可以在工具欄紙片下部上下移動。 菜單欄是一張全新的小紙片,貼在現有的紙片層次之上。 浮動按鈕,是一張圓形的紙片,貼在除了系統bar之外的所有的紙片層次之上。 以上是程序界面整體的邏輯層級關系,同時將這些層次區分出來的方式就是通過紙片邊緣的陰影。 Cards的陰影表現 FAB的陰影表現 Right Nav的陰影表現 簡而言之,Material Design的紙張設計首先是將界面集成到紙片上,再通過陰影來區分多層的紙張,最後進一步通過紙片的拼貼提供了多平台統一且多樣的交互可能。 規范的目的 個人認為各種平台(iOS、Android、WP……),以及各類基於Android深度定製的ROM(miui、flyme、ColorOS……)都制定規范的目的莫不有三: 統一約束第三方應用的設計與交互體驗感受,降低用戶學習使用成本; 統一跨平台的使用體驗,降低用戶跨平台學習使用成本; 提供規范統一的介面,降低開發者的設計成本。 當下國產機很少有使用原生系統的機器,基本都會刷基於Android系統二次開發的廠商定製ROM,比如miui、flyme、ColorOS、Funtouch OS……這些ROM都對Android原生系統進行了深入的定製,其中部分ROM更是私自替換了原生系統中的控制項,這也就造成了完全按照設計規范設計的應用在這些被替換了控制項的ROM中安裝後,反而不倫不類。 Android手機與蘋果手機相比型號眾多,機器性能層次不齊,這也就造成了無法提供統一的交互體驗。可能看似優雅的交互動畫,可能在低端機器上呈現的效果一塌糊塗。本來像水一樣流暢的tab頁間的滑動操作,在低端機器上體驗感覺像泥石流一樣。 另外個人認為,系統ROM、系統商店、應用APP之間還存在一種生態。以魅族的flyme系統、魅族應用商店、適配sb欄的應用為例:flyme系統中含有比較特殊的smart bar的設計,如果應用不單獨適配,在flyme系統中使用很難保證統一的體驗。如果某應用單獨適配了smart bar版本,作為利益的交換,魅族應用商店會給予一定的廣告位推介。這個生態很明顯會促進一種規范的推進。尤其在像蘋果iOS這種封閉的系統中,如果不越獄APP Store是唯一的更新途徑,獲得蘋果應用商店的青睞,符合iOS的設計規范顯得尤為重要。而谷歌商店在國內基本被閹割,加上各類手機助手的亂入,這種生態完全是不存在的。這也造成Android規范推廣的困難。 既然是規范,也就是意味著這是指導建議,沒有強制性的舉措讓開發者去遵守。加上Android系統的開放性,完全按照規范去設計的應用可謂寥寥無幾。而且就算開發者主觀想遵守設計規范,就Android當下的亂象,也不是很好的解決方案。同時每個應用都有自身需要實現的價值,在規范與自身需求實現的平衡上,這也是很重要的。 比如說此次微信5.4的更新,又返回到了底部Tab欄的iOS風格,盡管底部的Tab欄也支持滑動,很明顯地可以看出微信的團隊在這個設計上做了妥協。微信團隊肯定認定自身業務數據的重要性遠比遵守所謂的規范要重要的多得多。 所以個人認為所謂的設計規范,只是一本“考試大綱”,而不是“考試答案”。 完全按照規范,可以做到80-89分優良設計,卻很難在符合自身應用的情況下做到令人驚艷的90分以上的設計,當然依照規范也很難設計出不及格的作品。 回到自身產品,作為一個大眾化的工具型產品,直觀與易用性是最重要的。如果設計規范中的某種設計適用到產品某項功能中非常合拍,那是非常好的選擇。如果某種符合業務需求的簡單設計不符合設計規范,但這種規范不影響用戶理解使用,不遵循規范也未嘗不可。為了降低用戶的學習使用成本,讓所有應用遵循設計規范顯然是不現實的,但是我們的設計完全可以去借鑒當下使用廣泛的應用,比如騰訊系、阿里系、360系的產品,他們廣闊裝機量培養的用戶使用習慣是根深蒂固,很難被替代的。借鑒他們的某些操作最簡單的達到我們的目的,不失為一種方式。 所有的設計都是為了輔助產品需求的實現,同時保證用戶的優良體驗。如果設計僅是為了符合規范,這也就失去設計本質的意義。

❿ 三星旗艦是不是全家都不擅長續航

【Galaxy S6評測 最美三星旗艦可戰iPhone?】作為全球唯一掌握著上游全產業鏈優勢的手機廠商,三星電子在屏幕、晶元製造、電池、攝像頭感測器等方面擁有領先的技術。由於產業上的巨大優勢,三星電子也一直把它的科技研發輸出到它的消費類電子產品中,其中智能手機Galaxy S系列也被冠以安卓旗艦,機皇等一系列頭銜,當然曾經它們的萬年大塑料也引來了反對者的吐槽。隨著國產手機競爭力加強,蘋果大屏手機的上市,三星中高端三個產品線市場份額不斷下滑,2015年這個敏銳的巨頭終於意識到了危機,意識到了這是個看臉的時代。於是在中低端手機上先試水金屬加玻璃的搭配,並在今年帶來了它史上最美的旗艦手機三星Galaxy S6,下面讓我們來體驗一下這款天生就與iPhone為敵的安卓旗艦手機。 三星Galaxy S6硬體配置: 三星Galaxy S6配置 手機型號三星Galaxy S6 CPU三星Exynos 7420 八核1.5GHz+2.1GHz 64位 GPUMali-T760 RAM3GB LPDDR4 ROM32/64/128GB 不支持存儲卡擴展 屏幕5.1英寸 2560x1440解析度 Super AMOLED 攝像頭1600萬+500萬像素 OIS光學防抖 系統Touchwiz UI基於Android 5.0.2 尺寸重量143.4x70.5x6.8mm 138g 電池容量2550mAh 不可自由更換 網路制式Nano-SIM 支持2G/3G/4G LTE 特色功能按壓式指紋 2K屏 上市價格5288元 ※三星Galaxy S6外觀評測:最美的三星旗艦? 小編手中這款三星Galaxy S6 是典雅金色,由於採用雙鏡面+金屬中框材質,整機的質感優異。在光線照射下會反射出不同的光影效果,屬於稍微給點光線就會亮瞎你的眼的機型。 Galaxy S6正面是一塊5.1英寸Super AMOLED材質2K級別屏,ppi達到驚人的577,貌似是全球第一。2560*1440的解析度用在屏幕尺寸5.5寸以內手機上,細膩度就不談了,你唯一需要當心的是它耗不耗電,好在OLED對此有一定的免疫力。雖然色彩方面三星的AMOLED一直在進步,但是看慣了IPS屏幕的用戶第一眼還是感覺這塊屏幕有點驚艷,沒錯就是艷。 屏幕上方區域,依然是開孔的重災區,三星LOGO、金屬聽筒防塵網、5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光線感測器、距離感應器還在屬於它們的位置上。我想如果配上一個前置LED閃光燈應該會更加熱鬧。不過對比前面幾代旗艦,三星S6上的排列明顯和諧了許多,實在不算丑了。 可以看到三星S6屏幕黑邊控制的很出色,比起某些手機亮屏後的驚人的黑邊顯得厚道許多,不過這么窄的邊框,一天總有那麼幾次的誤觸也是高顏值背後付出的代價。 三星S6底部則配備了一顆指紋識別Home鍵,還是那個熟悉的橢圓形,不同的是從S5的觸摸式改為按壓式的,體驗好了不止一點。這個微微凸起的實體Home鍵採用一圈金屬包邊,精緻的讓人忍不住想多點幾下。 手機背面是三星Galaxy S6的地標性建築,一顆碩大突起的攝像頭,如火山般奔放,旁邊則是單LED閃光燈和兩顆心率感應器。對於這種前凸後翹的造型,大家請腦補一下,三星的設計師要不要這么拼?鑒於1600萬像素加上OIS光學防抖帶來的旗艦級拍照畫質,我們就不過多吐槽了。 Galaxy S6機身頂部配備了降噪麥克風、紅外遙控器發射器,所以你就不需要另外購買格力遙控器手機神馬的了。 底部是3.5mm耳機口、microUSB數據充電口、主麥、揚聲器口。揚聲器開口放在底部,手機平放的時候聲音不會受到遮擋。當然旁邊的那四道塑料帶是所有金屬邊框手機不可避免的礙眼存在,不過延伸到機身正面,特別是晚上暗光下看起來比較奇怪。 左邊是獨立的音量加減鍵,圓潤的造型用手劃過並不突兀,位置稍稍靠上。 右側是開機鍵和卡槽位,卡托和手機邊框契合的十分完美,三星S6的這套模具還是十分精細的。不過個人還是覺得音量鍵和電源鍵放在同一邊使用起來比較方便,你覺得呢? 三星Galaxy S6的卡槽支持兩張nano SIM卡,不是一大一小使用起來略有不便,該機支持全網通4G網路,高端產品就是這么任性。 機身金屬邊框有道切邊,握起來稍有點稜角,不至於讓玻璃機身的手機更滑。Galaxy S6金屬邊框採用了航空鋁CNC切削工藝,再輔以陽極氧化上色,不容易隨著歲月的摩擦而出現掉色的情況。 玻璃面板邊上有微微的2.5D水滴效果,更加凸顯了Galaxy S6整機流光溢彩的效果。 然而三星Galaxy S6外觀的最大缺點當然是後面板比有著鍍膜的正面屏幕更加容易沾染指紋,我想處女座內心一定是糾結的,擦還是不擦,戴套還是不戴套,貼膜還是不貼膜,is a question!而且本人手上這台S6正面玻璃面板下角有微微的下陷,細看才能看出來,小細節方面有所欠缺,這又是一個對處女座不利的消息。 總之瑕不掩瑜,Galaxy S6這款三星2015上半年的旗艦突破了塑料機身,外觀上已經讓人感到足夠的驚艷,具備了和iPhone一拼的實力,能有效提高用戶的購買欲。 ※三星Galaxy S6性能評測:無愧於頂級機皇 看完了外觀表現,再讓我們好好的瞧一瞧它的內在性能。硬體上三星Galaxy S6的最大亮點當然是自家的Exynos 7420晶元,採用Cortex-A53和Cortex-A57的八核混合架構,基於三星乃至業界最先進的14nm FinFET製造工藝,讓這顆原本有望成為電老虎的CPU發熱量得到較好的控制。64位的處理器配上64位安卓5.0系統性能充分表達,再加上低功耗LPDDR4 3GB RAM和Mali-T760 MP8 GPU,三星 S6跑分得到爆發式的增長。 安兔兔跑分: 三星S6安兔兔跑分 安兔兔的測試總成績是67146分,這個分數超出其他安卓機型一大截,包括高通驍龍810的機型都被它遠遠的甩在後面。一直抱著高通大腿,動不動就跑個分的小米第一次被碾壓還真有點不適應。 魯大師跑分: 三星S6魯大師跑分 魯大師的測試總成績是64025分,也屹立在性能排行榜的巔峰。 視頻兼容性: 安兔兔視頻兼容性測試得分高達980分,三星Galaxy S6比排行榜上的其他機型也高出許多,主流的視頻全面支持。 續航能力測試: 三星Galaxy S6電池測試 運行安兔兔電量測試,選擇40%的中間檔位,經過1小時44分鍾的測試,電量降低了41%。雖然處理器採用了14nm的先進工藝,但是配置了2K屏電池容量只有2550mAh的三星S6續航成績只能算中等水平,也是在意料之中。 三星S6採用一體化機身導致不支持更換電池,也不支持Micro-SD卡擴展,所以讓我們看看S6新機初始內存空間,以及搞機幾天後的剩餘容量。32GB的存儲空間初始可用容量在25GB以上,對於大部分人是足夠了,當然任性的同學還是64GB容量給力。 ※三星Galaxy S6拍照評測:iPhone 6雙倍的像素 手機拍照功能的好壞不單單要看拍的好不好,能不能拍到才是第一要務,所以拍照啟動速度快不快,拍照體驗是否流暢直接影響著用戶攝影的慾望。老對手iPhone相機的好不止在於它拍的畫質好,而且好用,抓起來就拍,沒有過多的腦細胞傷害。三星Galaxy S6再這個方面也像老對手蘋果學習了一把,得益於硬體優化和DDR4存儲速度的提高,三星Galaxy S6的相機啟動和相片儲存速度已經和iPhone 6/6 Plus不相上下,而且快速的雙擊home鍵被賦予了啟動相機這個很實用的功能,使得相機的冷啟動速度在0.7秒之內,比iPhone 6Plus還要迅猛。 硬體方面三星Galaxy S6使用的感測器是來自索尼的IMX240感測器,具備1600萬像素,相比於S5還加入了光學防抖鏡頭模組,光圈也被增大到F/1.9(僅比LG G4的F 1.8光圈小),加上三星一貫優秀的拍照演算法,軟硬體都達到當前安卓旗艦的標桿水準。 前置拍照具有多種模式 Galaxy S6前置攝像頭為500萬像素,擁有8級的美顏功能,廣角自拍模式可以拍出自拍桿的效果也十分實用。間隔模式則適合擺各種賣萌造型四連拍。 後置拍照界面以及設置菜單 Galaxy S6支持1080P解析度60fps以及最高達到4K解析度的視頻拍攝,並有自動追焦,視頻防抖等功能。 可擴展相機模式 Galaxy S6具有專業拍照模式,提供手動調節曝光補償,手動對焦等功能,不過不能手動調節快門時間和光圈大小。此外S6還內置多種好玩的模式,例如全景模式、慢動作、快動作、虛擬的3D拍照效果等。除了內置的幾個模式,三星Galaxy S6還有個專門的應用商店下載擴展的功能,大大豐富了Galaxy S6相機的可玩性。 Galaxy S6的拍照畫質怎麼樣: 三星Galaxy S6遠景照片 遠景100%放大 由於連續的陰雨天,天空也是灰濛蒙的,但是可以看到三星Galaxy S6無愧於1600萬像素,照片解析力很高,遠景畫面放大後的照片細節並沒有明顯丟失,字體依然清晰可辨。 三星Galaxy S6近景照片 近景100%放大 通過近景樣張來看,三星Galaxy S6的色彩表現稍稍偏向艷麗,一貫的討好眼球。整個畫面的表現很乾凈明亮,即使放大到100%顯示,噪點也不明顯,字體細節也有很多的保留。 三星Galaxy S6微距照片 微距100%放大 微距方面三星Galaxy S6的自動對焦非常快速,細節表現到位,色彩表現也不錯。同時F1.9大光圈的背景虛化效果明顯,過渡十分自然。並且可以使用專業模式的手動對焦更好的調節對焦距離。 三星Galaxy S6室內照片 室內100%放大 在室內環境光線環境下,Galaxy S6曝光和白平衡表現准確,雖然照片放大後有細微的噪點,不過不影響整體畫質。 三星Galaxy S6夜景照片 夜景100%放大 許多手機的相機表現是白天一條龍晚上一條蟲,到了晚上各種雜光亂入,噪點橫飛,曝光也嚴重不足。三星Galaxy S6的得益於1.9的大光圈和光學防抖加之良好的演算法優化,實拍樣張比實際肉眼可觀的亮度還高一點,良好的光線寬容度表現,使得暗部和亮部的細節沒有丟失太多,整個畫面很純凈,觀感討喜,只有100%放大照片時候才可以看到一些噪點。 三星Galaxy S6的全景照片,真正的360無死角的全景,效果還是讓人相當震撼的。 更多拍照樣張: 從以上實拍樣張可以看出三星Galaxy S6在白平衡,色彩表現、解析力各方面都達到了頂級水準。當然S6色彩依然偏艷麗,夜晚亮度更強,這種調教拍出來的照片卻更加符合大部分人的審美,直出的效果更好。總體而言,Galaxy S6的拍照表現令我們頗為驚艷,絕對是安卓手機中的佼佼者。 ※三星Galaxy S6系統UI評測: 有改變但還不夠好 三星Galaxy S6搭載的是基於Android 5.0.2深度定製系統TouchWiz。對比之前的TouchWiz,今年功能做了很大的精簡,去掉了很多奇葩的功能比如眼球。更多保留了Android 5.0的Material Design設計方格,讓今年的Galaxy S6系統 UI視覺效果比之前有了很大不同。 傳統的分級桌面 Galaxy S6桌面採用雙層分級設計,目前國產手機基本已經不用了,國外廠商使用的還比較多。桌面依稀可見原本的味道,比如右下角的抽屜按鈕。扁平化的圖標設計和多彩的配色,看起來更加時尚。 鎖屏畫面 水滴效果的動畫解鎖,玩起來比較酷炫,解鎖界面還增加了Android 5.0的通知Banner,點擊即可查看相關的通知。 下拉菜單/後台管理 下拉菜單採用單層設計,頂部一排10個常用開關,滑動可以查看更多,但是底部的通知欄色彩顯得不那麼統一,比例也有種不協調的感覺。Galaxy S6後台採用Android 5.0原生的卡片堆疊式效果,十分流暢,增加了一鍵清理功能。 撥號界面/簡訊界面 三星Galaxy S6的撥號界面與簡訊界面,很明顯的多彩配色+扁平化圖標,顯得比較清爽。 設置菜單 怎麼讓用戶用起來更加方便,Galaxy S6系統設置的分類功能圖標採用不同的配色,看起來更加明目。設置菜單頂部有個快捷設置區域,可以顯示多達9個的圖標,方便用戶快速定位常用的功能。 三星Galaxy S6系統的第三方應用都可以卸載,自家的部分應用也可以卸載或者凍結,讓人感受到三星的系統功能也在由繁到簡的轉變。 三星Galaxy S6的的一些內置功能還是比較實用的,比如S健康就可以實時的跟蹤你的健康數據,包括睡眠,走路,騎車等數據,設定一個每日的運動目標達到督促和獎勵的效果。當然心率功能可以測量並且記錄每天的健康數據,騎車、跑步等卡片設定一個目標就可以有目的性的進行運動鍛煉了。 評測總結: 經過幾天的體驗,三星Galaxy S6的強大性能,牛X的拍照以及可以裝X的外觀都給小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系統方面三星雖然也在不斷求變,變得更加簡單易用,不過還是顯得誠意不夠。系統人性化、美觀度等方面依舊和國產的MIUI,FLYME等優秀的UI有著不小的差距。2015年對於三星來說是變革的一年,,匯集自家全產業鏈的優勢打造出來的一款全新的旗艦Galaxy S6,技驚四座。三星Galaxy S6是一款頂級的手機,好在它售價是沖著iPhone而來~,不過我們的某米某煤也應該拿出更炫的黑科技武器防禦了。

閱讀全文

與android卡片堆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十三排電影院坐第幾排 瀏覽:122
尼故福利院 瀏覽:602
哪有好看的電影網站 瀏覽:773
紅顏薄命女斗小說 瀏覽:940
法國電影戀愛love2012電影完整版 瀏覽:459
在線影視 不卡 瀏覽:168
老男孩韓國完整版百度網盤 瀏覽:485
用箱子運水怪結果被放出來了電影 瀏覽:519
徐錦江空中飛人片名 瀏覽:164
手機免費在線看福利電影 瀏覽:457
羅麗星克萊爾經典 瀏覽:342
台灣紅羊有哪些經典電影 瀏覽:568
免下載你懂的 瀏覽:975
新建文件夾1女演員三位 瀏覽:740
不用下載就能看的視頻網站 瀏覽:330
我一個神偷硬生生把國家偷成強國 瀏覽:600
樣子是五歲小男孩和郭富城演的 瀏覽:460
韓國演員也美娜 瀏覽:898
陸離是哪部小說的主角 瀏覽:49
華娛開局佟麗婭 瀏覽: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