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單片機雙晶振

單片機雙晶振

發布時間:2023-08-25 01:15:05

單片機上為什有兩個晶振,分別的作用是什麼

在某些單片機應用中,可能存在兩個晶振,分別稱為系統時鍾晶振和外設時鍾晶振。這是因為在單片機中,不同的模塊可能需要慶察不同的時鍾頻率來運行,因此需要使用多個晶振以滿足這些需要。

系統時鍾晶振是單片機內部系統的主時鍾源,它負責控制整個系統的時鍾頻率。這個晶振的頻率一般比較高,通常在幾十MHz到幾百MHz不等。它和CPU以及各種匯流排之間相互配合,從而協同工作。

外設時鍾晶振則通常敏差巧用於單片機的內部外設模塊,如定時器、計數器、串口等,這些模塊可能需要與外部設備進行通信或者控制。使用外設時鍾晶振,可以讓這些外設模塊在獨立的時鍾頻率下運行,從而提高了整個系統的靈活性和可靠性。一般來說,外設時鍾晶振的頻率比較低,橋鍵通常在幾十kHz到幾十MHz不等。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單片機內部採用不同的電路處理不同的任務,因此外設時鍾晶振和系統時鍾晶振的頻率不應相同,否則系統可能會出現問題。

Ⅱ 單片機的兩個晶振引腳該怎麼接才能工作

18引腳,19引腳分別接晶體兩腳,然後晶體兩腳分別接一個電容到GND,就可以動作了。
單片機(Microcontrollers)是一種集成電路晶元,是採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把具有數據處理能力的中央處理器CPU、隨機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多種I/O口和中斷系統、定時器/計數器等功能(可能還包括顯示驅動電路、脈寬調制電路、模擬多路轉換器、A/D轉換器等電路)集成到一塊矽片上構成的一個小而完善的微型計算機系統,在工業控制領域廣泛應用。從上世紀80年代,由當時的4位、8位單片機,發展到現在的300M的高速單片機。
晶體振盪器是指從一塊石英晶體上按一定方位角切下薄片(簡稱為晶片),石英晶體諧振器,簡稱為石英晶體或晶體、晶振[1];而在封裝內部添加IC組成振盪電路的晶體元件稱為晶體振盪器。其產品一般用金屬外殼封裝,也有用玻璃殼、陶瓷或塑料封裝的。

閱讀全文

與單片機雙晶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讀取加密信息失敗怎麼回事 瀏覽:508
編譯過程之後是預處理嗎 瀏覽:349
安卓是基於什麼做出來 瀏覽:598
視頻字幕提取APP怎麼使用 瀏覽:57
js通過ip地址連接伺服器嗎 瀏覽:846
java數字金額大寫金額 瀏覽:856
人人影視路由器固件編譯 瀏覽:965
照片通訊錄簡訊怎麼從安卓到蘋果 瀏覽:456
邏輯開發編譯環境 瀏覽:670
ce自己編譯 瀏覽:896
javaexe進程 瀏覽:478
電腦wechat是什麼文件夾 瀏覽:956
單片機moc3041 瀏覽:786
at命令串口助手 瀏覽:749
吸血app怎麼關閉 瀏覽:35
雲伺服器地圖不見了怎麼辦 瀏覽:240
mc伺服器應該叫什麼名字 瀏覽:607
推拉門增加密封性 瀏覽:731
伺服器搬家需要什麼 瀏覽:541
普通電腦如何添加伺服器 瀏覽: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