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ndroid系統開發要用哪些知識
android 技術內幕系統卷
第1章 准備工作 /1 1.1 深入認識android /2 1.1.1 android的系統構架 /2 1.1.2 android的初始化流程 /5 1.1.3 各個層次之間的相互關系 /8 1.1.4 android系統開發(移植)和應用開發 /11 1.2 獲取和編譯android的源碼 /13 1.2.1 環境配置 /13 1.2.2 獲取android源碼 /14 1.2.3 編譯android的源碼及其工具包 /16 1.2.4 運行android系統 /21 1.3 開發環境搭建 /23 1.3.1 應用開發環境搭建 /23 1.3.2 源碼開發環境搭建 /26 1.4 android源碼結構 /32 1.5 小結 /33 第2章 android的內核機制和結構剖析 /34 2.1 linux與android的關系 /35 .2.1.1 為什麼會選擇linux /35 2.1.2 android不是linux /35 2.2 android對linux內核的改動 /37 2.2.1 goldfish /37 2.2.2 yaffs2 /38 2.2.3 藍牙 /39 2.2.4 調度器(scheler)/39 2.2.5 android新增的驅動 /40 2.2.6 電源管理 /41 2.2.7 雜項 /41 2.3 android對linux內核的增強 /42 2.3.1 alarm(硬體時鍾)/43 2.3.2 ashmem(匿名內存共享)/46 2.3.3 low memory killer(低內存管理)/52 2.3.4 logger(日誌設備)/56 2.3.5 android pmem /65 2.3.6 switch /79 2.3.7 timed gpio /88 2.3.8 android ram console /94 2.4 小結 /99 第3章 android的ipc機制--binder /100 3.1 binder概述 /101 3.1.1 為什麼選擇binder /101 3.1.2 初識binder /102 3.2 binder驅動的原理和實現 /102 3.2.1 binder驅動的原理 /102 3.2.2 binder驅動的實現 /103 3.3 binder的構架與實現 /132 3.3.1 binder的系統構架 /132 3.3.2 binder的機制和原理 /133 3.4 小結 /150 第4章 電源管理 /151 4.1 電源管理概述 /152 4.2 電源管理結構 /152 4.3 android的電源管理機制 /153 4.4 android電源管理機制的實現 /154 4.5 小結 /187 第5章 驅動的工作原理及實現機制 /188 5.1 顯示驅動(framebuffer)/189 5.1.1 framebuffer的工作原理 /189 5.1.2 framebuffer的構架 /190 5.1.3 framebuffer驅動的實現機制 /190 5.2 視頻驅動(v4l和v4l2)/201 5.2.1 v4l2介紹 /201 5.2.2 v4l2的原理和構架 /201 5.2.3 v4l2的實現 /202 5.3 音頻驅動(oss和alsa)/208 5.3.1 oss與alsa介紹 /208 5.3.2 oss的構架與實現 /209 5.3.3 alsa的構架與實現 /213 5.4 mtd驅動 /214 5.4.1 mtd驅動的功能 /214 5.4.2 mtd驅動的構架 /215 5.4.3 mtd驅動的原理及實現 /215 5.5 event輸入設備驅動 /223 5.5.1 input的系統構架 /223 5.5.2 event輸入驅動的構架 /224 5.5.3 event輸入驅動的原理 /224 5.5.4 event輸入驅動的實現 /225 5.6 藍牙驅動(bluetooth)/235 5.6.1 bluetooth驅動的構架 /235 5.6.2 bluez的原理及實現 /237 5.7 wlan驅動(wi-fi)/244 5.7.1 wlan構架 /244 5.7.2 wi-fi驅動的實現原理 /245 5.8 小結 /245 第6章 原生庫的原理及實現 /246 6.1 系統c庫(bionic libc)/247 6.1.1 bionic libc功能概述 /247 6.1.2 bionic libc實現原理 /248 6.2 功能庫 /258 6.2.1 webkit構架與實現 /258 6.2.2 多媒體框架與實現 /275 6.2.3 android sqlite框架及原理 /285 6.3 擴展庫 /289 6.3.1 skia底層庫分析 /289 6.3.2 opengl底層庫分析 /299 6.3.3 android-openssl實現及運用 /306 6.3.4 freetype及font engine manager /317 6.3.5 freetype結構體系和渲染流程 /317 6.4 原生服務 /328 6.4.1 audioflinger實現 /328 6.4.2 surfaceflinger實現 /341 6.5 小結 /353 第7章 硬體抽象層的原理與實現 /354 7.1 硬體抽象層的實現原理 /355 7.1.1 android hal構架 /355 7.1.2 android hal的實現 /357 7.2 android overlay構架與實現 /361 7.2.1 android overlay系統構架 /361 7.2.2 overlay hal框架與實現 /362 7.2.3 overlay與surfacefinger /369 7.3 android camera 構架與實現 /375 7.3.1 android camera系統構架 /375 7.3.2 camera hal框架與實現 /377 7.3.3 camera本地實現 /385 7.4 android audio hal實現 /394 7.4.1 audio hal框架 /395 7.4.2 android默認的audio hal實現 /398 7.4.3 mp功能的audio hal實現 /400 7.4.4 基於a2dp的藍牙音頻設備hal實現 /402 7.4.5 模擬器上的audio hal實現 /403 7.5 android ril實現 /404 7.5.1 android ril構架 /404 7.5.2 radiooptiongs實現 /407 7.5.3 libril庫實現 /409 7.5.4 reference-ril庫實現 /415 7.5.5 rild守護進程實現 /418 7.5.6 request流程分析 /423 7.5.7 response流程分析 /427 7.6 android sensor hal實現 /434 7.6.1 android sensor構建 /434 7.6.2 sensor hal介面 /435 7.6.3 sensor hal實現 /438 7.7 android wifi hal實現 /441 7.7.1 android wifi系統構架 /441 7.7.2 wpa_supplicant框架 /442 7.7.3 wifi hal實現 /444 7.8 android藍牙本地實現 /447 7.8.1 android藍牙構架 /447 7.8.2 bluez結構體系 /448 7.8.3 bluez適配層 /452 7.9 android 定位實現 /453 7.9.1 定位系統構架 /453 7.9.2 gps hal實現 /454 7.10 android power hal實現 /459 7.11 android vibrator hal實現 /461 7.12 小結 /462 第8章 dalvik虛擬機的構架、原理與實現 /463 8.1 dalvik虛擬機概述 /464 8.1.1 什麼是dalvik虛擬機 /464 8.1.2 dalvik虛擬機的功能 /464 8.1.3 dalvik虛擬機與java虛擬機的區別 /465 8.2 dalvik構架與實現 /466 8.2.1 dalvik系統構架 /466 8.2.2 dx和dexmp工具 /468 8.2.3 .dex文件格式解析 /470 8.2.4 dalvik內部機制 /487 8.2.5 dalvik進程管理 /492 8.2.6 dalvik內存管理 /501 8.2.7 dalvik載入器 /509 8.2.8 dalvik解釋器 /517 8.2.9 dalvik jit /519 8.3 jni的構架與實現 /523 8.3.1 jni構架 /523 8.3.2 jni實現 /524 8.4 小結 /526 第9章 android 核心庫 /527 9.1 android核心庫簡介 /528 9.2 android系統api /529 9.2.1 android包 /529 9.2.2 android資源包 /529 9.2.3 apicheck機制 /529 9.3 小結 /532 後記 /533
B. 目前熱招的Android技術崗位有哪些
學Android開發可以任職哪些崗位?Android熱門就業崗位總結:
Android手機軟體研發工程師、Android手機游戲開發工程師、Android手機游戲策劃師、Android手機游戲移植工程師、Android測試工程師 、Android架構師、Android主要應用方向、Android應用軟體開發 、跨平台移動軟體開發、手機游戲開發軟體移植。
1.Android開發工程師
崗位職責:
1、Android智能手機平台應用軟體的分析、設計、編碼和測試
2、智能手機應用相關的技術研究
3、從事與商品化相關的技術支持
任職資格:
1、計算機、通信、電子等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一年以上工作經驗
2、熟悉Linux操作系統
3、具有J2ME或Java開發經驗,熟悉ANDROID手機軟體架構,熟悉Android平台MMI軟體開發
4、了解基本軟體開發流程,了解Clear Case/Clear Quest/UML等開發工具
5、具有良好的英文文檔編寫能力
符合以下條件者優先:
- 有智能手機開發經驗者優先
- 有Linux手機平台開發經驗者優先
1、計算機相關專業畢業。
2、兩年以上嵌入式系統開發經驗,一年以上的ANDROID手機平台經驗。
3、要求熟悉ANDROID手機軟體架構,精通ANDROID平台MMI軟體開發,能獨立進行應用程序開發和移植。
4、要求熟悉基本無線協議(如:GSM/GPRS/CDMA和SDL)。
5、喜歡挑戰高難度項目。
6、有較好的學習能力、溝通能力,能承受一定的工作壓力。
7、具備良好合作態度及團隊精神,並富有工作激情、創新力和責任感。
2.Android軟體開發工程師
崗位職責:
1.Android手機應用軟體設計;
2.Android手機應用軟體開發;
3.Android手機軟體功能測試與驗證;
任職要求:
1.掌握Android平台應用軟體開發技術;
2.熟悉Adodb AIR編程技術者優先考慮;
3.熟悉c++/Java編程技術;
4.掌握Android系統網路編程能力;
5.Android系統軟體開發一年以上工作經驗者優先考慮;
6.工作積極、認真、刻苦,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
3.Android應用開發工程師
職位描述:
負責Android平台下應用的開發。
職位要求:
1、計算機或相關技術專業的本科及以上學位(或同等學歷);
2、豐富的C,C++或Java的編碼技能;
3、對軟體產品有強烈的責任心;
4、熱愛設計編寫程序,對IT行業充滿激情,有獨立的用代碼解決問題的能力;
5、熟悉Android應用開發框架,能獨立開發高性能的Android應用;
6、熟悉Android平台架構,有Android源碼二次開發經驗者優先;
7、有APP作品者優先。
4.Android手機游戲開發工程師
主要職責:
1.對游戲有高度熱忱,工作態度積極,重視團隊合作與溝通。
2.系統學習過軟體開發,熟悉J2ME/J2SE程序設計,Java編程基礎扎實
3.對數據結構、圖形學、游戲演算法有一定心得
4.對C / C++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了解
5.精通基於Android SDK的應用程序開發,能獨立進行各種應用程序開發和移植。
6.有一年以上手機游戲開發經驗。
7.思維敏捷,邏輯清楚,學習能力強
8.本科計算機軟體相關專業優先考慮;有完整手機游戲開發經歷者優先考慮;有Android游戲移植經驗者優先
5.Android中間層開發工程師
工作職責:
1. 能獨立設計優化和移植HAL層外設模塊,如Camera、Gsensor、WiFi、藍牙等模塊
任職資格:
1. 熟悉JAVA/J2ME語言
2. 精通C/C++編程,具有良好的編碼規范;
3. 熟悉嵌入式Linux操作系統,Linux驅動開發;
4. 熟悉Android的架構層次、代碼結構;
6.Android人機交互分析工程師
工作職責:
1. 負責分析Android產品人機交互響應時間和影響因素,如按鍵響應,虛擬鍵盤響應,觸控響應,打開/關閉程序響應,上網響 應,開關機響應;
任職資格:
1. 熟悉JAVA/J2ME語言;
2. 熟悉C/C++語言;
3. 精通Android開發平台及Framework框架原理
4. 有較強的獨立分析能力和創新意識;
7.Android系統工程師
崗位職責描述:
1. 與驅動工程師配合,將Android系統移植到特定硬體平台上;
2. 與UI軟體開發工程師配合,設計和修改相關軟體,給上層UI開發提供支持;
3. 與測試部門溝通,解決相關Bug;<br>4.根據項目計劃,發布整合好的軟體版本;
職位需求:
1. 計算機或相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
2. 年以上實際工作經驗;<br>2.熟悉Java/C/C++,熟悉Linux;
3. 有Android相關開發經驗的優先考慮;
4. 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較強的的代碼閱讀及分析能力;
5. .誠實正直,任勞任怨,工作積極主動,有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和溝通能力。
以上是我們為大家總結的關於Android開發行業的幾類具體崗位職責及職位需求,希望能夠對那些剛剛想從事Android開發的人能有些參考建議。
C. 關於6739 Android_O一些Camera問題簡單匯總
(1)、前後攝像頭出現連接不上CCT,或者調試過程中斷開
有以下兩種改法可供參考:
1)
文件路徑:alps\vendor\mediatek\proprietary\custom\mt6739\cgen\cfgfileinc\CFG_Camera_File_Max_Size.h
相應的宏修改為: #define MAXIMUM_NVRAM_CAMERA_FEATURE_FILE_SIZE (5344)
2)、
(2)、預覽或者錄像被設置為固定幀率30幀
修改config文件 如
其中5000是最低幀率5幀的意思。
(3)、錄像模式如果打開eis模式界面會變暗
修改下面兩個文件:
文件路徑:
alps\vendor\mediatek\proprietary\hardware\mtkcam\legacy\platform\mt6739\v1\adapter\MtkDefault\MtkDefaultCamParameter.cpp
修改方法:
把
//if(mpParamsMgr->getRecordingHint() && mpParamsMgr->getVideoStabilization())
改為
if(mpParamsMgr->getRecordingHint() && mpParamsMgr->getVideoStabilization() && (!isEisWithDfr))
文件路徑:
alps\vendor\mediatek\proprietary\custom\mt6739\hal\camera\camera_custom_eis.cpp
修改方法:
把
bool GetEisLinkWithDfr()
{
return true; // true : dynamic frame rate off when eis on; false : dynamic frame rate on when eis on
}
改為
bool GetEisLinkWithDfr()
{
return false; // true : dynamic frame rate off when eis on; false : dynamic frame rate on when eis on
}
(4)、概率性拍照的時候預覽變暗
alps\vendor\mediatek\proprietary\hardware\mtkcam\legacy\platform\mt6739\core\featureio\pipe\aaa\state_mgr\aaa_state_precapture.cpp
IAeMgr::getInstance().setExp(m_SensorDevId, 3000);
目前實踐證明:第一種改法有效,第二種改法無效。
(5)、開啟閃光燈拍照拍出來的照片是黑色的
修改的文件在turning文件夾裡面
(6)、調整ISP參數後須要恢復出廠設置之後才可以連接上工具
修改路徑:
vendor/mediatek/proprietary/hardware/mtkcam/legacy/platform/mt6739/core/featureio/drv/nvram/nvram_drv.cpp
修改方法:
if( a_eNvramDataType==CAMERA_DATA_PDC_TABLE)
{
err = readDefaultData(a_eSensorType, u4SensorID, a_eNvramDataType, a_pNvramData);
if (err != NVRAM_NO_ERROR)
logE("read default PDC Table error!");
return err;
}
下面加一段:
if( a_eNvramDataType==CAMERA_NVRAM_DATA_FEATURE)
{
err = readDefaultData(a_eSensorType, u4SensorID, a_eNvramDataType, a_pNvramData);
if (err != NVRAM_NO_ERROR)
logE("read default Feature Table error!");
return er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