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單片機矩陣參考文獻

單片機矩陣參考文獻

發布時間:2025-08-25 16:42:30

❶ 匯編語言設計的單片機4*4矩陣鍵盤

/* 實驗目的:1.掌握鍵盤掃描的原理以及十/十六進制的轉換
* 2.了解單片機輸入和輸出的過程,以及如何對數據進行採集的
* 實驗內容:鍵盤渣凱上對應有16個按鍵,從0到F,按下相應的鍵會在數碼管上顯示相應的數字,
* 其中K0到K15是採用4*4的方式連接的
*/
;******************************************************************
; 0 1 2 3 ---P20
; 4 5 6 7 ---P21
; 8 9 A B ---P22
; C D E F ---P23
; | | | |
; P24 P25 P26 P27
;******************************************************************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030h
MAIN:
MOV DPTR,#TAB ;將表頭放入DPTR
LCALL KEY ;調用鍵盤掃描程序
MOVC A,@A+DPTR ;查表後將鍵值送入ACC
MOV P0,A ;將Acc值送入P0口
CLR P1.3 ;開顯示
LJMP MAIN ;返回調用子程序反復循環顯示

KEY: LCALL KS ;調用檢測按鍵子程序
JNZ K1 ;有鍵按下繼續
LCALL DELAY2 ;無鍵按下調用延時去抖動程序
AJMP KEY ;返回繼續檢測有無按鍵按下
K1: LCALL DELAY2
LCALL DELAY2 ;有鍵按下繼續延時去抖動
LCALL KS ;再一次調用檢測按鍵程序頃脊
JNZ K2 ;確認有按下進行下一步
AJMP KEY ;無鍵按下返回繼續檢測
K2: MOV R2,#0EFH ;將掃描值送入 R2暫存
MOV R4,#00H ;將第一列的列值00H送入R4暫存,R4用於存放列值。
K3: MOV P2,R2 ;將R2的值送入P2口
L6: JB P2.0,L1 ;P2.0等於1跳轉到L1
MOV A,#00H ;將第一行的行雀梁滲值00H送入ACC
AJMP LK ;跳轉到鍵值處理程序
L1: JB P2.1,L2 ;P2.1等於1跳轉到L2
MOV A,#04H ;將第二行的行值送入ACC
AJMP LK ;跳轉到鍵值理程序進行鍵值處理
L2: JB P2.2,L3 ;P1.2等於1跳轉到L3
MOV A,#08H ;將第三行的行值送入ACC
AJMP LK ;跳轉到鍵值處理程序
L3: JB P2.3,NEXT ;P2.3等於1跳轉到NEXT處
MOV A,#0cH ;將第四行的行值送入ACC
LK: ADD A,R4 ;行值與列值相加後的鍵值送入A
PUSH ACC ;將A中的值送入堆棧暫存
K4: LCALL DELAY2 ;調用延時去抖動程序
LCALL KS ;調用按鍵檢測程序
JNZ K4 ;按鍵沒有松開繼續返回檢測
POP ACC ;將堆棧的值送入ACC
RET

NEXT:
INC R4 ;將列值加一
MOV A,R2 ;將R2的值送入A
JNB ACC.7,KEY ;掃描完成跳至KEY處進行下一回合的掃描
RL A ;掃描未完成將A中的值右移一位進行下一列的掃描
MOV R2,A ;將ACC的值送入R2暫存
AJMP K3 ;跳轉到K3繼續
KS: MOV P2,#0FH ;將P2口高四位置0低四位值1
MOV A,P2 ;讀P2口
XRL A,#0FH ;將A中的值與A中的值相異或
RET ;子程序返回
DELAY2: ;40ms延時去抖動子程序8*FA*2=40ms
MOV R5,#08H
L7: MOV R6,#0FAH
L8: DJNZ R6,L8
DJNZ R5,L7
RET

TAB:
DB 0C0H;0
DB 0F9H;1
DB 0A4H;2
DB 0B0H;3
DB 099H;4
DB 092H;5
DB 082H;6
DB 0F8H;7
DB 080H;8
DB 090H;9
DB 088H;A
DB 083H;b
DB 0C6H;C
DB 0A1H;d
DB 086H;E
DB 08EH;F
END

❷ 單片機獨立鍵盤和矩陣鍵盤的對比,他們的優缺點是什麼

獨立按鍵:

優點:可以直接讀取,檢測佔用時間較少,不受其它因素影響。

缺點:佔用IO口資源較多,每一個按鍵都獨佔一個IO口。

矩陣鍵盤:

優點:佔用IO口資源較少。

缺點:必須掃描檢測按鍵情況,程序復雜,佔用時間較多。

(2)單片機矩陣參考文獻擴展閱讀:

在鍵盤中按鍵數量較多時,為了減少I/O口的佔用,通常將按鍵排列成矩陣形式。在矩陣式鍵盤中,每條水平線和垂直線在交叉處不直接連通,而是通過一個按鍵加以連接。這樣,一個埠(如P1口)就可以構成4*4=16個按鍵,比之直接將埠線用於鍵盤多出了一倍,而且線數越多,區別越明顯。

❸ 單片機匯編矩陣鍵盤實驗(掃描法)

關於掃描按鍵的原理,可以看下面這篇文章。

本文以循序漸進的思路,引導大家思考如何用最少的IO驅動更多的按鍵,並依次給出5種方案原理圖提供參考。在實際項目中我們經常會遇到有按鍵輸入的需求,但有的時候為了節省資源成本,我們都會選擇在不增加硬體的情況下使用最少的控制器IO驅動更多的按鍵,那麼具體是怎麼做的呢,下面我們就以用5個IO引腳為例,講下怎麼設計可以實現更多的按鍵?共有5種設計思路,下面依次介紹。

思路一

首先通常想到的可能是下面這樣的設計:

這樣我們可以先識別K01、K02、K03、K04、K05,若沒有按鍵按下然後再和思路四的設計一樣去識別其他按鍵。但這樣存在一個問題,如果IO1配置為0,IO5讀到0,那麼怎麼知道是K51按下還是K05按下呢,這里只需要在程序里做下判斷,先判斷下是不是K05按下,若不是就是K51,因為按鍵K01、K02、K03、K04、K05在5個IO口都為讀取的情況下,就可以識別,不需要掃描識別處理,相當於這5個按鍵優先順序高與其他按鍵。

總結

綜合上述,5個IO口最多可以識別25個按鍵,思路五程序上處理比較麻煩,若實際中只按思路四設計,也可識別20個按鍵,那麼如果有N個IO口可識別多少按鍵呢?這里給出如下公式:

假設有N個IO口按照思路三可以識別N*(N-1)/2個;

按照思路四可識別N*(N-1)個;

按照思路5可以識別N*(N-1)+N個。

最後再說下,如果實際設計時,還是按思路四設計好,軟體也沒那麼麻煩。如果是你的話你會選擇哪種方法呢?你還有沒有其他的設計方法呢?

❹ 單片機 行列矩陣鍵盤

這是一種常見的4*4矩陣鍵盤掃描按鍵的方法。其原理是先把4條列線設置為低電平,然後掃描行線,如有按鍵被按下,必定有一條行線為低電平。再把為低電平的行線設置為低電平,然後掃描列線,如有按鍵被按下,必定有一條列線為低電平。

在倒數第3句,P3=x;這里的x中的值是對應行線為低電平,其他7位為高電平。x是P3和0x0f按位或,也就是高四位(行)不變,低四位(列)全置1。但key_code重新讀取P3後,由於前面的操作中把高四位(行)的某一條線置為低電平,按下的鍵導致與該行線接觸的列線必定被拉低為低電平,所以這里key_code的低四位不是1111,而是有一位是0,這樣結合高四位的值就可以確定鍵碼了。

在51單片機中需要注意,雖然向單片機的引腳輸出1,但接著讀回的數據完全受引腳外部電平控制。原則上讀取51單片機的I/O之前必須向向對應I/O寫1,而讀回的數據完全決定於引腳外接電平。這意味著,即使輸出信號,如果外部電平未改變,讀取的數據可能仍然是之前的值,因此在讀取I/O之前應確保輸出高電平。

此外,為了確保准確讀取按鍵狀態,通常在掃描行線和列線時,需要快速切換電平,以避免讀取錯誤的電平狀態。例如,在設置行線為低電平後,應立即掃描對應的列線,然後再快速恢復行線為高電平,繼續下一個行線的掃描。

在實際應用中,還需要注意按鍵的抖動問題,這可能會導致誤觸發。可以通過軟體延時或硬體去抖動電路來解決這個問題。軟體延時通常是通過增加讀取按鍵狀態之間的延時來實現,而硬體去抖動電路則是在按鍵兩端並聯一個電容和電阻,利用RC電路的充放電特性來濾除抖動。

總的來說,4*4矩陣鍵盤的掃描方法需要精確控制電平切換和讀取時機,同時還需要考慮按鍵抖動的影響,以確保按鍵檢測的准確性。

閱讀全文

與單片機矩陣參考文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帶小孩煩躁如何解壓 瀏覽:335
華為手機內視頻怎麼加密 瀏覽:930
釣魚黑坑下什麼app 瀏覽:940
windows軟體編譯為linux程序 瀏覽:270
方舟編譯支持應用 瀏覽:422
華為雲伺服器可以遠程別的電腦嗎 瀏覽:9
單片機百度百科 瀏覽:232
安卓回聲效果發簡訊怎麼弄 瀏覽:169
windows7文件夾屬性沒有位置 瀏覽:949
單片機632什麼意思 瀏覽:121
奢侈品哪個app買最便宜 瀏覽:667
編譯原理意思 瀏覽:331
哪裡下載帶有加密版志願二維碼 瀏覽:395
python讀串口 瀏覽:177
Pdf修改文本 瀏覽:664
電力行業縱向加密技術原理 瀏覽:51
活塞壓縮機基礎 瀏覽:710
么解手機的壓縮包 瀏覽:771
如何開通加密貨幣 瀏覽:150
北京修理伺服器雲主機 瀏覽: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