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Android UI 的設計規則
一. Launcher(啟動圖標):
1.在背景下易見;
2.尺寸 Phone: 48*48 dp
Google Play: 512*512 pixels
3.風格:任意輪廓。三維,正視圖,稍微透視看起來像從頂部往下看(使用戶有深度感)。
二. Action Bar(工具欄):工具欄圖標為圖片按鈕
1.尺寸: phone下為32*32dp
2.焦點區比例: 光學直角區可為24*24dp
3.風格: 象形,平淡,不要太詳細,光滑曲線或尖銳的形狀。若圖片偏窄,可轉動45度角以填充焦點區,筆畫寬度與空白寬度至少為2dp
4.顏色: #333333 激活:60%不透明 禁用:30%不透明
#FFFFFF 激活:80%不透明 禁用:30%不透明
三. Small/Contextual Icons(小的上下文圖標):用於為動作和狀態提供特殊項目
1.尺寸: 16*16dp
2.焦點區域與比例: 全部為16*16dp, 光學直角區域為12*12dp
3.風格: 中性,平淡,簡單。填充的形狀比簡單的筆畫易見。使用簡單的視覺暗示以便用戶能輕易讀懂。
4.顏色: 使用少量的非中性顏色。激活時與背景形成對比。
四. Notification Icons(通知圖標)
1.尺寸: 必須為24*24dp
2.焦點區域與比例: 全部區域24*24dp 光學直角區域22*22dp。
3.風格: 平實簡單,與啟動圖標一樣使用視覺暗示。
4.顏色: 全白,也可以使其根據系統變暗。
專題二、設計原則:
一. 使用戶著迷:
1.用驚艷吸引人:漂亮界面、動畫、聲音……
2.實際對象比按鈕和菜單更有趣:使用戶能直接觸摸和控制App中的對象
3.使成為自己的:既有默認的,又可以進行自定義設置
4.了解學慣用戶所需:學慣用戶愛好與習慣,而不是要求用戶單調的做
二. 讓生活簡單化:
1.保持簡潔:用短語
2.圖片比文字更快:用圖片解釋想法
3.替用戶做決定,但最終決定權在於用戶:不是一開始就問,先猜測,允許撤銷
4.只顯示用戶正需要的:將任務和信息分塊,隱藏不是必須的選項
5.用戶一直要知道自己在哪:在屏幕間用切換顯示關系,提供任務反饋
6.從不丟失:保存用戶花時間創建的,並讓他們可以從任何地方接入,記住設置、個人觸摸和創建
7.看起來一樣,功能也一樣:外觀、模式差不多的操作都要相近
8.重要的時候才打擾用戶:一個好的個人助手,會避免掉不重要的事情,使用戶能集中精力
三. 讓用戶興奮起來:
1.給用戶所有地方都能使用的技巧:使應用程序簡單易學
2.不是我的錯:紳士的讓用戶做修正,如果出錯,給出恢復指導但省略科技細節
3.給出鼓勵(回饋):將復雜任務切成易於完成的小步驟,在用戶動作後給出回饋,例如一個光暈
4.為用戶完成繁重的事務:使新手做他們認為自己不會做的事情,而且做得像專家一樣。例如多種照相功能的快捷鍵使業余愛好者通過簡單幾步就能完成
5.讓重要的事情更快:將App中最重要的部分更容易找到,更快使用,像照相機的快捷鍵、音樂播放器的暫停鍵等。
專題三、書寫風格:
一. 使用戶著迷:
1.保持簡潔:簡明、簡單、精確
2.保持簡單:使用簡短單詞、動詞和名詞
3.友好:用第二人稱你稱呼用戶,使用戶感覺安全、快樂和激情
4.重要的事放在前
5.避免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