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單片機無線通信方式
多年前就有個東西叫做電子標簽,可以參考這個。
大概原理是電子標簽其實是個超低功耗的有源射頻卡,間歇性的發送自身的ID信息,當然這個范圍是比較小的,讀卡器對附近的這些電子標簽進行統一識別和管理。
可以考慮用TI的成熟方案,與單片機的介面簡單,集成度高,而且功耗超低,一顆紐扣電池可以用2年。
詳細的方案設計和應用常式,在TI網站很多,在射頻晶元欄目里。
㈡ 兩塊單片機進行無線通信,無線模塊如何選擇
一個發送,一個接收。
關於315M無線模塊,一般是一個串列的DATA口,超再生接收模塊也是這樣一個DATA數據口,不過兩者對通信數據(理解為通信波形)不是一致的,像直接使用串列口的話很難或者說基本不可能做到,數據的一致。
也就是串口設置不會讓發送的數據解調出來。說白了,調制與解調不可能都用串口那種很死的通信碼來實現。調制和解調不是一摸一樣的規則。
(2)單片機主從機之間用無線連接擴展閱讀:
無線數傳模塊的發射功率不大,體積較小,與有線連接的串列通信相比有如下的3點不同。
參數匹配問題:有線連接的通信程序中數據幀幀格式、串口速率可設置靈活,連接線本身對這兩個參數無太大限制。
而數傳模塊的串口幀格式、串口速率一般相對固定,如串口幀格式可設置從成(1,8,1)或(1,9,1),串口數據傳輸速率固定為4800bit/s或9600bit/s等,使用無線模塊的通信程序在這兩個參數上應與模塊一致。
延時問題:如果是設備A發出數據,設備B接收數據。
有線連接時發端發出數據的時刻與收端收到數據的時刻一般認為是無時間間隔的;而無線模塊在發送數據時要進行收發轉移及時鍾同步,無線通信時設備A發出數據的時刻與設備B收到數據的時刻有時間間隔,這個時間間隔就叫延時時間,記為T。
㈢ 如何用nrf24l01實現單片機與單片機之間的無線通信
想nRF24L01與計算機連接,中間必須使用單片機。單片機負責操作nRF24L01,並通過串口等方式與計算機通訊。
如想直接接計算機請選用nRF24LU1
㈣ 兩個單片機之間的無線傳輸
選擇通訊模塊完成傳輸
1:用rf905進行數據傳輸,兩塊單片機都通過串口將數據發送給905,然後通過905發送出去。
2:用PT2262發也可以,如果你不考慮成本的話,你可以用51的一個埠控制一個繼電器當按鍵用
建議nrf24l01這個模塊,spi協議,程序不是很難寫
㈤ 單片機要實現從機和主機的通訊要怎麼實現
單片機串口通訊,如果是一對一單片機串口通訊 可以互為 主從機,如果是多機通訊 那麼只能一個單片機為 主機、其餘單片機 為 從機,主機TXD-所有從機RXD、主機RXD-所有從機TXD,如果用無線通訊串口透傳模塊,多機通訊也可以互為 主從機。
㈥ 無線傳輸模塊怎麼用,怎樣和單片機連接
有很多種連接方式,通過串口和SPI都可以連接單片機。串口線屬於對等式連接,收發交叉連接就可以;SPI屬於主從式連接,MISO,MOSI,SCK,NSS,這4根線一一對應,直接連通,就可以通信啦。
㈦ 怎麼實現51單片機和51單片機間的無線通信
兩個以上51單片機的無線通信,硬體需要無線模塊(或者wifi模塊)+單片機,軟體可以與單片機串口通信基本類似。
㈧ 想要通過無線實現單片機之間的互相通信,該選擇什麼樣的無線模塊
NRF24L01我們學生最用的價格便宜,資料眾多。樓主要一對多通信,它不能自動組網要軟體設置地址。
㈨ 單片機與電腦怎樣實現無線通訊
沒那麼簡單。首先你要有usb
的電路才能接入電腦usb插口。這需要硬體。所以最好買現成的單片機板。兩邊也需要軟體來處理。不是初學者能做的。
㈩ 單片機主從機之間通信
可以使用串口通信,你看一下資料就知道了,單片機一般至少都有一個串口的,每個串口至少有一個TX(發送)和一個RX(接收)引腳,用來在通信中接收和發送,兩個單片機的RX和TX交叉相接通過編程就可以完成通信了(可以使中中斷接收模式來提高接收響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