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安裝linux時,下面哪些分區不是必須劃分的
僅對於不知道怎麼分區的用戶而言,高級用戶應該明白自己需要什麼,例如確定自己使用的BIOS可能無法讀取100GB後的位置或是要使用LVM等。
linux社區的一個問題是,很多老舊的資料還在網上傳來傳去。其中一些真的需要更新了,例如給/boot專門分一個100MB的分區這種做法。
曾經給/boot一個很小的分區是有十分充足的理由的,因為在二十幾年前,BIOS只能認一個1024柱面的硬碟,如果啟動文件放在0-1023(從0開始數,共1024個柱面)之外,BIOS就無法讀取啟動所需的文件,從而無法啟動。為了兼容這種BIOS,就需要在磁碟前端分出一個小分區專門來存儲啟動文件。
但是現在,應該是找不到那麼古老的主板了,即使能找到,也無法安裝現在的linux了。
100MB的boot分區,有什麼害處呢?
太小了,放不下現在啟動所需的文件了。現在的linux,留下兩個內核是很正常的,如果新內核有什麼問題,還可以用老內核。這台機器上現在有兩個版本的linux內核(3.13.0-85 和 4.4.0.21),一共多大呢?
代碼:
ls -al –block-size=M /boot
total 98M
看上去兩個內核100MB勉強夠用,但是現在的啟動文件是越來越大的,例如3.13的initrd是29M,但4.4的initrd有35M,下一次升級內核,100MB就不夠用了。
另外在Debian系的Linux發行版上,還有另一個問題,老舊的內核不會被自動清除。上次手動清理冗餘內核的時候,/boot已經達到了700+MB。/boot分區滿了,內核就無法安裝,引發問題。
所以,不要劃分/boot分區。
另外,使用gpt的硬碟那個EFI system partition不是boot分區,不要搞混了。
『貳』 linux 分區有什麼好處哪些是必要的
分區這件事對於電腦而言,可有可無,但是對於用戶卻是有用的。分區的目的是便於管理。這么說估計你不明白,我舉個例子。為什麼我們的家要分割出那麼多的空間,有廚房,有餐廳,有卧室,有衛生間,有客廳。和到一起不好嗎?對於房屋來說,分割空間用的是牆壁,房屋中砌起一堵牆用什麼?鋼筋水泥,也有的是用磚壘的。如果,所有的小區,每戶人家裡面,所有空間的分割全部推到,卧室和廚房,以前一牆之隔,現在把牆拆了。廚房和衛生間原來也有間隔,現在也推了不要。只要一進門,屋中的一切全部一覽無余完全暴露。好不好?肯定不好。因為不方便。分了以後,找起東西來相對而言較為便利。要找什麼,可以去相應的空間去找。比如說要做飯了。找大米,找案板,菜刀切菜切肉。大米在哪?案板在哪?刀具在哪?到廚房找,一般都能找到。要是沒有這種分門別類的意識,東西隨手放置。那就麻煩了。沒准衣櫃裡面能掏出5斤豬肉,馬桶旁邊找出2袋大米。要燒菜了,發現沒油了。想起來了,前些天從超市買了一桶5升的金龍魚調和油呢!放哪去了?那就滿屋子轉吧。
電腦也一樣,如果不分區,東西亂放。找起來很麻煩的。比如說,要看電影了。如果分區,那麼可以這樣,把某個區專門的用於放置從網上下載的各種資源。這個區裡面再建立幾個不同的目錄。這個目錄是放置下載的電影的,那個目錄是放置音樂的。再有一個目錄專門用於放置下載回來的各種安裝程序的。等等。要用的時候,一目瞭然。想看電影了。去相應磁碟分區找相關的目錄。裡面全是下載回來的各個影片。效率很高。如果,不分區,那就麻煩了。電腦是長期使用的工具。如果不分區,沒有分門別類的思想,那很有可能資源信息隨意亂放。東一榔頭西一棒子。隨意亂來了。今後有需要的時候,很不方便。一台電腦裡面,目錄,文件等等加起來上萬甚至上十萬都是稀鬆平常的。在這么多的東西裡面找一個自己想要的,花多少時間?效率太低了。所以說分區,對於用戶來說是有用的。也是必要的。但是電腦不是,對它來說,東西資源放置的再亂,它也能找到。這是因為它和人類關於尋找資源的方法不一樣。人用眼睛看。它不是。它有專門的方法尋找判斷。所以說,這與電腦來說,磁碟是否分區,以及使用過程中是否注意分類存儲信息資源對它來說,一點關系也沒有。
所以,不管你是什麼系統,Linux也好,Windows也罷甚至於用Solaris,分區對於用戶來說都是有意義的有價值的。
那些分區必要?答案是根分區。沒有C盤,windows無法安裝,沒有根分區,linux安裝也不能進行。linux系統啟動時。要是發現根出問題了,肯定報錯,而且是大錯。此外還有一個分區,有時也是必須的。就是所謂的EFI引導分區。這個分區,只有當電腦採用UEFI引導加GPT磁碟分區模式時才是必須的。如果採用了較為傳統的BIOS引導加MBR磁碟分區模式,則這個分區根本用不上。但是不管怎麼樣,根分區必須一定百分百的不能少。
『叄』 安裝linux至少需要哪兩個分區作用分別是什麼
一個為根分區,一個為交換分區。
1,/,根分區,一般所有文件都放在根目錄下。
2,swap,虛擬內存,交換分區,一般大小為機器內存的1-2倍。
起碼有如上兩個分區才可以安裝linux系統。建議再增加一個/boot分區,200M左右即可。
作用:
Swap分區在系統的物理內存不夠用的時候,把物理內存中的一部分空間釋放出來,以供當前運行的程序使用。那些被釋放的空間可能來自一些很長時間沒有什麼操作的程序,這些被釋放的空間被臨時保存到Swap分區中,等到那些程序要運行時,再從Swap分區中恢復保存的數據到內存中。
Swap分區,即交換區,系統在物理內存不夠時,與Swap進行交換。 其實,Swap的調整對Linux伺服器,特別是Web伺服器的性能至關重要。通過調整Swap,有時可以越過系統性能瓶頸,節省系統升級費用。
根分區在Linux操作系統中,除/boot目錄外的其它所有目錄都對應於該分區.因此,用戶可通過訪問除/boot目錄外的其它所有目錄來訪問該分區。
(3)linux分區必須擴展閱讀:
linux其他分區作用:
/home分區,是用戶的home目錄所在地
/var/log分區,是系統日誌記錄分區
/tmp分區,用來存放臨時文件。
/bin分區,存放標准系統實用程序。
/dev分區,存放設備文件。
/opt分區,存放可選的安裝的軟體。
/sbin分區,存放標准系統管理文件。
/usr分區,是red hat linux系統存放軟體的地方
/boot分區,它包含了操作系統的內核和在啟動系統過程中所要用到的文件
『肆』 安裝LINUX操作系統至少需要分幾個區
linux一般要有以下三個分區:「/boot」引導分區格式ext3、「/」根分區,基本上很多目錄設備都是掛載在此分區,「swap」
1.
boot
linux硬碟系統,它的引導文件很小很小,這個boot掛載點,大家分
100m,就足夠了(這個基本上能算是定論!不管你硬碟多大,就分這么多,足夠足夠了!等你安裝完了系統,去看看它,其實就占
45m——50m)
小知識:boot掛載點,並不是必須的。但是私人建議,如果你要做雙系統,最好是單獨分出來,等你安裝grub引導器的時候,把它安裝到boot上,就是雙系統了,這樣做,目的就是更明確,更方便。
2.
/
(有些linux發行版,這個也寫做:/root,功能道理是一樣的)
剛才說過了,得大點,至少5g以上
3.
swap
有一個不成文的小規律:
計算機內存,小於
1g的,swap分
512m;內存大於
1g的,分
1g就行。
以上分區,出了swap是不能更改格式,其他都是以ext3為主的!
『伍』 安裝linux時各目錄必須是主分區嗎
所謂主分區,擴展分區,邏輯分區等等是較為傳統的MBR硬碟模式下才有的概念,在近些年逐步興起的GPT模式下,就沒有了擴展分區。擴展分區的概念不存在了,邏輯分區的概念也就跟著煙消雲散。
至於linux下各個目錄是否一定要是主分區,回答是不一定。在傳統的BIOS+MBR模式下,linux的各個分區,從總體而言,既可以是主要分區,也可以是擴展分區。
象我的電腦分區:
標示著擴展473 GB的白色長方塊下方有16 GB FAT、62 GB NTFS等小方塊,其中最後一個寫著329 GB ext4。下面寫著分區類型:LINUX,設備:/dev/sda9,掛載點:掛載到/。這說明16 GB FAT、62 GB NTFS直到329 GB ext4在內5個小方塊都是屬於擴展分區的。而下面的分區類型linux,掛載點:/的提示說明linux的根分區是在擴展分區中的。既然,它可以在擴展分區中,那麼就說明了安裝linux時所有分區必須是主分區的提法是不對的。它可以是主分區,也可以不是。
此外,還要說幾句,你的表達有問題。你問「安裝linux時各目錄必須是主分區嗎?」嚴格的說這句話不對。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問:在安裝linux時,遇到分區時,那些類似於/opt 、/home 、swap還有根分區這些東西是不是只能在硬碟的主要分區中?但是這種表達是有問題的。linux下可以沒有/opt分區,沒有/boot分區,但是肯定會有/opt目錄, /boot目錄。home也一樣,沒有/home分區,也能有/home目錄。SWAP交換分區,情況特殊,無論它有沒有,都看不到/swap這個目錄。實際上,對於linux來說,分區的真正的名稱應該是/dev類似於/sda8、/dev/sda9這樣的。而通常說的/boot 、/home、/opt等等目錄是掛載點。這是用掛載點的目錄名稱來指代真實的分區名稱。
我把電腦中的win7下的C盤掛進來,執行mount,能看到這樣一行:
/dev/sda1 on /media/4E0C17AE0C178FD7 type fuseblk (rw,nosuid,nodev,allow_other,default_permissions,blksize=4096)
/dev/sda1就是我的電腦中win7下的C盤。如果我要在linux下訪問它,linux會將它掛載到/media目錄下的4E0C7...那個目錄下面。以後,我進入/media/4E0C17AE0C178FD7這個目錄就等於進入了C盤。
『陸』 安裝linux系統必要的分區是什麼
除了/,其它的都不是必須的。linux也可以使用邏輯分區,但那樣的話/boot分區最好在前面,不一定要求是第一個分區,如果新的Linux,一般連在前面這點也不用考慮了。
『柒』 linux對系統剛創建的分區想要使用必須經過哪些步驟
無論是哪個版本的 Linux 系統,要想使用之前首先要將硬碟分為幾個分區(通常大致可分為如下幾個分區:/、/tmp、/usr、/var、/home),其中 /home 分區一般是供用戶使用的,系統管理員把用戶的賬號建立在該子目錄下面(例如:/home/user1),用戶只能夠對 /home/user1下面的子目錄及其所有文件具有完全讀寫許可權(可讀、可寫、可執行),對除此之外的其它任何目錄最多隻具有可讀、可執行許可權(即使是這些許可權,也需要看其它文件屬主的具體設置),不具有可寫許可權。
『捌』 linux 一般怎麼分區呢 哪些分區時必須的呢
根目錄/ 和交換分區swap時必須的,其他的比如家目錄/home 可以獨立於根目錄,因為自己的配置文件一般放在家目錄,這樣要重裝的時候不用再備份配置程序。
『玖』 linux在創建linux分區時一定要創建 兩個分區嗎
不是,對於使用較為傳統老式的BIOS+MBR模式的電腦,只要有根分區就可以了。其他的都是可有可無。
對於近些年來興起的UEFI+GPT模式的電腦,除了根分區之外,還有一個 EFI系統分區也是必須的。這個分區,通常被稱為/boot/efi
『拾』 Linux系統必須至少要創建哪些分區
1、
SWAP分區
,根據內存大小和應用分區,2G-8G
2、/根分區,一般20G-50G足夠了
3、應用分區,根據需求建分區,1G-
2T
,太大了格式化都要
等很久
哦,超過2T得用GPT分區了
比如你要安裝oracle,你就給oracle程序和數據各建一個大一點的分區
比如你的應用指定要安裝在opt下,你就建一個大一點的/opt分區
比如你要你要
建網站
,你可以根據網站路徑建一個分區
比如你的軟體都存放在/usr下,你就單獨給/usr分個大一點的分區
比如你要建N個用戶,都存放在/home目錄,你就建個大/home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