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linuxreadonly文件

linuxreadonly文件

發布時間:2022-05-24 04:03:02

linux下root用戶用vim編輯器打開文件進行編輯,提示該文件為readonly

那是因為文件的屬性是只讀屬性,可以讓Vim編輯器強制寫入,強制寫入針對的就是只讀屬性的文件,但是必須對文件有寫入許可權。你是root用戶編輯文件的,有寫入許可權,你就用強制寫入好了,強制寫入的Vim命令是:w!或者:wq!,就是保存文件的命令後面加上一個英文感嘆號。

② Linux新手配置NFS伺服器時進入vi,到最後一行,直接按i輸入然後出現warning:changing a readonly file

出現warning:changing a readonly file是設置錯誤造成的,解決方法為:

1、NFS服務端安裝nfs-utils軟體yum install nfs-utils -y。

③ 如何快速解決linux只讀系統Read-only file system

文件系統很復雜,因此易於發生錯誤。可以用fsck命令檢查文件系統是否正確和有效。它可以根據指令修復找到的小錯誤,並將未修復錯誤報告用戶。幸運的是,文件系統的代碼非常有效,所以根本極少出現問題,並且問題通常原因是電源失敗、硬體失敗、或操作錯誤,例如沒有正常關閉系統。

具體如下:

1、簡介

Linux操作系統是基於UNIX操作系統發展而來的一種克隆系統,它誕生於1991 年的 [Linux桌面] 10 月5 日(這是第一次正式向外公布的時間)。以後藉助於Internet網路,並通過全世界各地計算機愛好者的共同努力,已成為今天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一種UNIX 類操作系統,並且使用人數還在迅猛增長。

2、基本信息

Linux[2]操作系統是UNIX操作系統的一種克隆系統,它誕生linux系統於1991 年的10 月5 日(這是第一次正式向外公布的時間)。以後藉助於Internet網路,並通過全世界各地計算機愛好者的共同努力,已成為今天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一種UNIX 類操作系統,並且使用人數還在迅猛增長。

3、分區規定

設備管理在 Linux 中,每一個硬體設備都映射到一個系統的文件,對於硬碟、光碟機等,IDE 或 SCSI 設備也不例外。Linux 把各種 IDE 設備分配了一個由 hd 前綴組成的文件;而對於各種 SCSI 設備,則分配了一個由 sd 前綴組成的文件。

④ linux只讀文件怎麼修改編輯

1.使用許可權將文件可讀寫:

sudo vim/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2.修改文件

vim/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3.按住按鍵i,表示插入,改完設定的參數值

4.按住esc按鈕,按住:wq!,再按住enter鍵結束

⑤ 如何改何整個LINUX的readonly狀態

sudo chmod 777 /.../file 如果是系統文件,修改文件後要改回readonly

readonly:sudo chmod 440 /.../file

⑥ linux系統文件只讀怎麼辦

1、打開linux系統,在linux的桌面的空白處右擊。
2、在彈出的下拉選項里,點擊打開終端。
3、在終端窗口中輸入chmod666+需要改成可讀可寫的文件名命令,回車即可。

⑦ linux系統磁碟為什麼突然變成Read-only file system

這種情況通常都是由於系統發現磁碟硬體故障或文件系統中文件被損壞之後而採取的保護機制導致的。為了保護數據不破壞分區中已有內容,Linux在掛載文件系統時就只用read-only只讀方式載入了。至於掛載的文件系統為什麼會莫名地變成以只讀方式掛載的具體原因,這就不知道了。可能的原因有:
1 2 3 系統文件損壞; 磁碟有壞道; fstab文件配置錯誤,如分區格式錯誤錯誤(將ntfs寫成了fat)、配置指令拼寫錯誤等。
如果能夠確認數據和系統的文件沒有被損壞,修復fstab文件配置後只要重新R/W載入或reboot就能夠恢復正常。
1 2 #以讀寫方式重新掛載文件系統 mount -o remount rw /
如果機器上有重要文件,在重新載入文件系統前可以用scp命令將其備份到遠程主機上:
1 scp -r import_dir/import_file user@host:backup_dir
之所以使用scp -r命令備份重要目錄/文件到遠程主機上,而不用tar命令打包壓縮後再傳輸,因為在用tar命令打包壓縮文件/目錄時會涉及到寫磁碟操作,這會引起Read-only file system的錯誤。
如果是文件系統有問題,那就需要在umount狀態下執行fsck命令來檢查文件系統並修復文件系統中的錯誤。
1 2 3 nohup fsck -y /dev/VolGroup00/LogVol00 > /dev/shm/fscklog & # 檢查好後重啟 reboot
如果是磁碟硬體損壞,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換一個新硬碟。如果你覺得舊硬碟扔了可惜,還可以將它低格之後,再重新安裝系統,系統重新安裝後,磁碟會重新分區。
如果僅僅是想將數據備份出來而且機器又在身邊的話,你可以用live-cd從光碟啟動系統,然後直接備份。當然此時你也可以修改硬碟中的配置文件,如/etc/fstab。

⑧ linux里的文件,如何設置為只讀許可權文件

需要准備的材料分別是:電腦、linux連接工具。

1、首先連接上linux主機,進入等待輸入指令的linux命令行狀態。

⑨ linux如何給文件設置只讀許可權

可以用chmod 命令修改文件許可權。
chmod命令是非常重要的,用於改變文件或目錄的訪問許可權。用戶用它控制文件或目錄的訪問許可權。該命令有兩種用法。一種是包含字母和操作符表達式的文字設定法;另一種是包含數字的數字設定法。
用法:
文字設定法:
chmod [who] [+ | - | =] [mode] 文件名¼
命令中各選項的含義為:
操作對象who可是下述字母中的任一個或者它們的組合:
u 表示「用戶(user)」,即文件或目錄的所有者。
g 表示「同組(group)用戶」,即與文件屬主有相同組ID的所有用戶。
o 表示「其他(others)用戶」。
a 表示「所有(all)用戶」。它是系統默認值。
操作符號可以是:
+ 添加某個許可權。
- 取消某個許可權。
= 賦予給定許可權並取消其他所有許可權(如果有的話)。
設置mode所表示的許可權可用下述字母的任意組合:
r 可讀。
w 可寫。
x 可執行。
X 只有目標文件對某些用戶是可執行的或該目標文件是目錄時才追加x 屬性。
s 在文件執行時把進程的屬主或組ID置為該文件的文件屬主。方式「u+s」設置文件 的用戶ID位,「g+s」設置組ID位。
t 保存程序的文本到交換設備上。
u 與文件屬主擁有一樣的許可權。
g 與和文件屬主同組的用戶擁有一樣的許可權。
o 與其他用戶擁有一樣的許可權。
文件名:以空格分開的要改變許可權的文件列表,支持通配符。
在一個命令行中可給出多個許可權方式,其間用逗號隔開。例如:chmod g+r,o+r example使同組和其他用戶對文件example 有讀許可權。
數字設定法:
數字表示的屬性的含義:
0表示沒有許可權
1表示可執行許可權
2表示可寫許可權
4表示可讀許可權
然後將其相加。所以數字屬性的格式應為3個從0到7的八進制數,其順序是(u)(g)(o)
如果想讓某個文件的屬主有「讀/寫」二種許可權,需要把4(可讀)+2(可寫)=6(讀/寫)

⑩ Linux虛擬機中出現 已選定選項 readonly(請加!強制執行

問題原因:系統沒有正常關機,導致虛擬磁碟出現文件系統錯誤。

解決方法:使用fsck手動修復,具體操作如下:

重啟系統後使用root進入單用戶模式,運行

fsck.ext3
-y
/dev/vda3

說明:ext3的文件系統使用fsck.ext3,ext4文件系統使用fsck.etx4。/dev/vda3是系統/根分區。運行完畢後,reboot重啟系統就恢復正常。20多台出問題的都是這樣修復的,無失敗案例。fsck.ext3開始進入掃描、修正文件系統,這個過程有時很快,有時比較長,中間有數次停頓的過程,只需等待即可,千萬不要以為死機而重啟伺服器。修正完文件系統後,如果沒有提示重啟系統,也需要reboot來重啟系統。

擴展知識:fsck簡介

fsck不僅可以對文件系統進行掃描,還能修正文件系統的一些問題。注意的是fsck掃描文件系統時一定要在單用戶模式、修復模式或把設備umount後進行。建議在單用戶模式下運行。如果掃描正常運行中的系統,會造成系統文件損壞。

文件系統掃描工具有fsck、fsck.ext2、fsck.ext3、fsck.ext4、fsck.msdos、fsck.cramfs、fsck.ext4dev、fsck.vfat。最好是根據不同的文件系統來調用不同的掃描工具,比如ext3的文件系統使用fsck.ext3,ext4文件系統使用fsck.ext4等。

/dev/vda3是ext3的文件系統,這里介紹fsck.ext3的參數:

fsck.ext3

[語法]
fsck.ext3[必要參數][選擇參數][設備代號]

[功能]
fsck.ext3命令:針對ext3文件系統進行檢測修復

[執行許可權]
root

[參數]

必要參數

-a非互交模式,自動修復
-c檢查是否存在有損壞的區塊。
-C
fsck.ext3命令會把全部的執行過程,都交由其逆向敘述,便於監控程序
-d詳細顯示命令執行過程
-f強制進行檢查
-F檢查文件系統之前,先清理該保存設備塊區內的數據
-l把文件中所列出的損壞區塊,加入標記
-L清除所有損壞標志,重新標記
-n非交互模式,把欲檢查的文件系統設成只讀
-P
設置fsck.ext2命令所能處理的inode大小為多少
-r交互模式
-R忽略目錄
-s順序檢查
-S效果和指定「-s」參數類似
-t
顯示fsck.ext2命令的時序信息。
-v顯示詳細的處理過程
-y關閉互動模式

選擇參數

-b指定分區的第一個磁區的起始地址/Super
Block
-B
設置該分區每個區塊的大小
-I設置欲檢查的文件系統,其inode緩沖區的區塊數目
-V顯示版本信息

閱讀全文

與linuxreadonly文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無錫代碼編程培訓班 瀏覽:627
eps圖形數據加密 瀏覽:928
沒有滴滴app怎麼打車 瀏覽:100
大數乘法java 瀏覽:1000
如何登錄伺服器看源碼 瀏覽:525
如何做伺服器端 瀏覽:156
注冊伺服器地址指什麼 瀏覽:433
文本命令行 瀏覽:97
撲克牌睡眠解壓 瀏覽:194
rc4演算法流程圖 瀏覽:159
胡蘿卜解壓方法 瀏覽:35
掃描pdf格式軟體 瀏覽:877
程序員在銀行開賬戶 瀏覽:516
android資料庫下載 瀏覽:750
中午伺服器崩潰怎麼辦 瀏覽:425
產品經理和程序員待遇 瀏覽:442
解憂程序員免費閱讀 瀏覽:109
錄像免壓縮 瀏覽:508
總結所學過的簡便演算法 瀏覽:362
南昌哪些地方需要程序員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