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无线通信的编译环境

无线通信的编译环境

发布时间:2022-07-20 07:37:41

㈠ 什么是DSP编译环境

[编辑本段]数字信号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是一门涉及许多学科而又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的新兴学科。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的发展。数字信号处理是一种通过使用数学技巧执行转换或提取信息,来处理现实信号的方法,这些信号由数字序列表示。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数字信号处理已经在通信等领域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德州仪器、Freescale等半导体厂商在这一领域拥有很强的实力。
[编辑本段]DSP微处理器
DSP芯片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是一种独特的微处理器,是以数字信号来处理大量信息的器件。其工作原理是接收模拟信号,转换为0或1的数字信号,再对数字信号进行修改、删除、强化,并在其他系统芯片中把数字数据解译回模拟数据或实际环境格式。它不仅具有可编程性,而且其实时运行速度可达每秒数以千万条复杂指令程序,远远超过通用微处理器,是数字化电子世界中日益重要的电脑芯片。它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和高运行速度,是最值得称道的两大特色。 DSP微处理器(芯片)一般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在一个指令周期内可完成一次乘法和一次加法; (2)程序和数据空间分开,可以同时访问指令和数据; (3)片内具有快速RAM,通常可通过独立的数据总线在两块中同时访问; (4)具有低开销或无开销循环及跳转的硬件支持; (5)快速的中断处理和硬件I/O支持; (6)具有在单周期内操作的多个硬件地址产生器; (7)可以并行执行多个操作; (8)支持流水线操作,使取指、译码和执行等操作可以重叠执行。 当然,与通用微处理器相比,DSP微处理器(芯片)的其他通用功能相对较弱些。 DSP优点: 对元件值的容限不敏感,受温度、环境等外部参与影响小; 容易实现集成;VLSI 可以时分复用,共享处理器; 方便调整处理器的系数实现自适应滤波; 可实现模拟处理不能实现的功能:线性相位、多抽样率处理、级联、易于存储等; 可用于频率非常低的信号。 DSP缺点: 需要模数转换; 受采样频率的限制,处理频率范围有限; 数字系统由耗电的有源器件构成,没有无源设备可靠。 但是其优点远远超过缺点。
[编辑本段]DSP技术的应用
语音处理:语音编码、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音增强、语音邮件、语音储存等。 图像/图形:二维和三维图形处理、图像压缩与传输、图像识别、动画、机器人视觉、多媒体、电子地图、图像增强等。 军事;保密通信、雷达处理、声呐处理、导航、全球定位、跳频电台、搜索和反搜索等。 仪器仪表:频谱分析、函数发生、数据采集、地震处理等。 自动控制:控制、深空作业、自动驾驶、机器人控制、磁盘控制等。 医疗:助听、超声设备、诊断工具、病人监护、心电图等。 家用电器:数字音响、数字电视、可视电话、音乐合成、音调控制、玩具与游戏等。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举例: CT机示例CT:计算机X射线断层摄影装置。(其中发明头颅CT英国EMI公司的豪斯菲尔德获诺贝尔奖。) CAT:计算机X射线空间重建装置。出现全身扫描,心脏活动立体图形,脑肿瘤异物,人体躯干图像重建。 心电图分析。
基于DSP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传统的视频监视系统是简单的非智能闭路电视(CCTV)系统,其缺点十分明显。这样的系统或者需要安保人员实时监视画面以捕捉关键事件,或者需要在事后对视频记录进行回放并进行人工分析,耗时耗力,成本高而效率低。近几年,DSP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方面的应用不断完善,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模拟非智能系统。 iSuppli公司2006年的一份分析报告曾指出,IP视频监控系统市场到2010年将增长近十倍。 IP监控的创新技术之一是“智能摄像机”,它拥有强大的数字信号处理器,能探测威胁并触发自动响应。可见,DSP芯片是智能监控的核心。
基于DSP的语音实时变速系统
在外语多媒体教学中,要求对语速进行快慢控制,以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然而,传统的语音变速产品往往在教师改变语速的同时,也改变了原说话者的语调,不能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因此,语音变速系统应当具备调整语速的同时,还需要保证原说话者语调保持不变的特点。基于DSP(TMS320C5409)的语音实时变速系统能够任意调整语音语速,达到外语多媒体教学的需求。
[编辑本段]DSP发展轨迹
DSP产业在约40年的历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DSP意味着数字信号处理,并作为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广为流行;随着这个时代的成熟,DSP进入了发展的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DSP代表数字信号处理器,这些DSP器件使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接下来又催生了第三阶段,这是一个赋能(enablement)的时期,我们将看到DSP理论和DSP架构都被嵌入到SoC类产品中。” 第一阶段,DSP意味着数字信号处理 。 80年代开始了第二个阶段,DSP从概念走向了产品,TMS32010所实现的出色性能和特性备受业界关注。方进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新兴的DSP业务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究竟向哪里拓展是生死攸关的问题。当设计师努力使DSP处理器每MIPS成本降到了适合于商用的低于10美元范围时,DSP在军事、工业和商业应用中不断获得成功。到1991年,TI推出价格可与16位微处理器不相上下的DSP芯片,首次实现批量单价低于5美元,但所能提供的性能却是其5至10倍。 到90年代,多家公司跻身DSP领域与TI进行市场竞争。TI首家提供可定制 DSP——cDSP,cDSP 基于内核 DSP的设计可使DSP具有更高的系统集成度,大加速了产品的上市时间。同时,TI瞄准DSP电子市场上成长速度最快的领域。到90年代中期,这种可编程的DSP器件已广泛应用于数据通信、海量存储、语音处理、汽车电子、消费类音频和视频产品等等,其中最为辉煌的成就是在数字蜂窝电话中的成功。这时,DSP业务也一跃成为TI最大的业务,这个阶段DSP每MIPS的价格已降到10美分到1美元的范围。 21世纪DSP发展进入第三个阶段,市场竞争更加激烈,TI及时调整DSP发展战略全局规划,并以全面的产品规划和完善的解决方案,加之全新的开发理念,深化产业化进程。成就这一进展的前提就是DSP每MIPS价格目标已设定为几个美分或更低。
[编辑本段]DSP未来发展
1、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内核结构进一步改善,多通道结构和单指令多重数据(SIMD)、特大指令字组(VLIM)将在新的高性能处理器中将占主导地位,如Analog Devices的 ADSP-2116x。ADSP产品 2、DSP 和微处理器的融合: 微处理器是低成本的,主要执行智能定向控制任务的通用处理器能很好执行智能控制任务,但是数字信号处理功能很差。而DSP的功能正好与之相反。在许多应用中均需要同时具有智能控制和数字信号处理两种功能,如数字蜂窝电话就需要监测和声音处理功能。因此,把DSP和微处理器结合起来,用单一芯片的处理器实现这两种功能,将加速个人通信机、智能电话、无线网络产品的开发,同时简化设计,减小PCB体积,降低功耗和整个系统的成本。例如,有多个处理器的Motorola公司的DSP5665x,有协处理器功能的Massan公司FILU-200,把MCU功能扩展成DSP和MCU功能的TI公司的TMS320C27xx以及Hitachi公司的SH-DSP,都是DSP和MCU融合在一起的产品。互联网和多媒体的应用需要将进一步加速这一融合过程。 3、DSP 和高档CPU的融合: 大多数高档GPP如Pentium 和PowerPC都是SIMD指令组的超标量结构,速度很快。LSI Logic 公司的LSI401Z采用高档CPU的分支预示和动态缓冲技术,结构规范,利于编程,不用担心指令排队,使得性能大幅度提高。Intel公司涉足数字信号处理器领域将会加速这种融合。 4、DSP 和SOC的融合: SOCSOC(System-On-Chip)是指把一个系统集成在一块芯片上。这个系统包括DSP 和系统接口软件等。比如Virata公司购买了LSI Logic公司的ZSP400处理器内核使用许可证,将其与系统软件如USB、10BASET、以太网、UART、GPIO、HDLC等一起集成在芯片上,应用在xDSL上,得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因此,SOC芯片近几年销售很好,由1998年的1.6亿片猛增至1999年的3.45亿片。1999年,约39%的SOC产品应用于通讯系统。今后几年,SOC将以每年31%的平均速度增长,到2004年将达到13亿片。毋庸置疑,SOC将成为市场中越来越耀眼的明星。 5、DSP 和FPGA的融合: FPGA是现场编程门阵列器件。它和DSP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可实现宽带信号处理,大大提高信号处理速度。据报道,Xilinx 公司的Virtex-II FPGA对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的处理可提高30倍以上。它的芯片中有自由的FPGA可供编程。Xilinx公司开发出一种称作Turbo卷积编译码器的高性能内核。设计者可以在FPGA中集成一个或多个Turbo内核,它支持多路大数据流,以满足第三代(3G)WCDMA无线基站和手机的需要,同时大大WCDMA无线基站节省开发时间,使功能的增加或性能的改善非常容易。因此在无线通信、多媒体等领域将有广泛应用。
[编辑本段]Windows系统DSP
DSP版本=授权提供版(Delivery Service Partner),类似于OEM版,比正式版便宜一点。

㈡ 短距离无线通信详解的图书目录

第1章 短距离无线通信概论
第2章 无线开发环境的建立
第3章 编译/开发环境的建立
第4章 双龙下载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方法
第5章 ATMega8单片机实验基础
第6章 无线芯片CYWM6935介绍
第7章 迈向无线的第一步——简单数据收发
第8章 无线连接的必经过程——绑定
第9章 无线数据可靠性传输技术之数据纠错
第10章 无线数据可靠性传输技术之数据应答和数据重发
第11章 无线数据可靠性传输技术之跳频与载波监听
第12章 无线设备共存及其抗干扰的方法
第13章 无线系统最大距离的设计要点
参考文献
……

㈢ 433M无线模块--Arino

433m无线模块
数据发射模块的工作频率为315M,采用声表谐振器SAW稳频,频率稳定度极高,当环境温度在-25~+85度之间变化时,频飘仅为3ppm/度。
433M发射模块主要技术指标:
1、通讯方式:调幅AM
2、工作频率:315MHz/433MHz
3、频率稳定度:±75kHz
4、发射功率:≤500mW
5、静态电流:≤0.1μA
6、发射电流:3~50mA
7、工作电压:DC 3~12V
特别适合多发一收无线遥控及数据传输系统。声表谐振器的频率稳定度仅次于晶体,而一般的LC振荡器频率稳定度及一致性较差,即使采用高品质微调电容,温差变化及振动也很难保证已调好的频点不会发生偏移。
发射模块未设编码集成电路,而增加了一只数据调制三极管Q1,这种结构使得它可以方便地和其它固定编码电路、滚动码电路及单片机接口,而不必考虑编码电路的工作电压和输出幅度信号值的大小。比如用PT2262或者SM5262等编码集成电路配接时,直接将它们的数据输出端第17脚接至数据模块的输入端即可。
数据模块具有较宽的工作电压范围3~12V,当电压变化时发射频率基本不变,和发射模块配套的接收模块无需任何调整就能稳定地接收。当发射电压为3V时,空旷地传输距离约20~50米,发射功率较小,当电压5V时约100~200米,当电压9V时约300~500米,当发射电压为12V时,为最佳工作电压,具有较好的发射效果,发射电流约60毫安,空旷地传输距离700~800米,发射功率约500毫瓦。当电压大于l2V时功耗增大,有效发射功率不再明显提高。这套模块的特点是发射功率比较大,传输距离比较远,比较适合恶劣条件下进行通讯。天线最好选用25厘米长的导线,远距离传输时最好能够竖立起来,因为无线电信号传输时收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一般实用距离只有标称距离的一半甚至更少,这点需要开发时注意。
数据模块采用ASK方式调制,以降低功耗,当数据信号停止时发射电流降为零,数据信号与发射模块输入端可以用电阻或者直接连接而不能用电容耦合,否则发射模块将不能正常工作。数据电平应接近数据模块的实际工作电压,以获得较高的调制效果。
发射发射模块最好能垂直安装在主板的边缘,应离开周围器件5mm以上,以免受分布参数影晌。模块的传输距离与调制信号频率及幅度,发射电压及电池容量,发射天线,接收机的灵敏度,收发环境有关。一般在开阔区最大发射距离约800米,在有障碍的情况下,距离会缩短,由于无线电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折射和反射会形成一些死区及不稳定区域,不同的收发环境会有不同的收发距离。
这里介绍一种市场上最常用的433M发射芯片XC4388。该芯片包括了一个功率放大器,单稳态电路和一个由由内部电压控制振荡器和循环过滤的锁相环。单稳态电路用来控制锁相环和功率放大器,使其在操作时可以快速启动。XC4388具备自动待机功能,待机电流小于1uA;所需外部器件很少,频率范围为250MHz~450MHz。

㈣ 无线通信原理

无线通信主要包括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微波是一种无线电波,它传送的距离一般只有几十千米。但微波的频带很宽,通信容量很大。微波通信每隔几十千米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卫星通信是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在地面上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或移动体之间建立微波通信联系。

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是无可争议的。如今每一天大约有15万人成为新的无线用户,全球范围内的无线用户数量目前已经超过2亿。这些人包括大学教授、仓库管理员、护士、商店负责人、办公室经理和卡车司机。他们使用无线技术的方式和他们自身的工作一样都在不断地更新。 从七十年代,人们就开始了无线网的研究。在整个八十年代,伴随着以太局域网的迅猛发展,以具有不用架线、灵活性强等优点的无线网以己之长补"有线"所短,也赢得了特定市场的认可,但也正是因为当时的无线网是作为有线以太网的一种补充,遵循了IEEE802.3标准,使直接架构于802.3上的无线网产品存在着易受其他微波噪声干扰,性能不稳定,传输速率低且不易升级等弱点,不同厂商的产品相互也不兼容,这一切都限制了无线网的进一步应用。
这样,制定一个有利于无线网自身发展的标准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到1997年6月,IEEE终于通过了802.11标准。 802.11标准是IEEE制定的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是对网络的物理层(PH)和媒质访问控制层(MAC)进行了规定,其中对MAC层的规定是重点。各厂商的产品在同一物理层上可以互操作,逻辑链路控制层(LLC)是一致的,即MAC层以下对网络应用是透明的(如图一所示)。这样就使得无线网的两种主要用途----"(同网段内)多点接入"和"多网段互连",易于质优价廉地实现。对应用来说,更重要的是,某种程度上的"兼容"就意味着竞争开始出现;而在IT这个行业,"兼容",就意味着"十倍速时代"降临了。 在MAC层以下,802.11规定了三种发送及接收技术:扩频(SpreadSpectrum)技术;红外(Infared)技术;窄带(NarrowBand)技术。而扩频又分为直接序列(DirectSequence,DS)扩频技术(简称直扩),和跳频(FrequencyHopping,FH)扩频技术。直序扩频技术,通常又会结合码分多址CDMA技术。根据预测,今后几年,无线网在全世界将有较大的发展,单只美国无线局域网销售额就将从1997年的2.1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8亿美元。
无线通信的应用
这一应用已深入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日常使用的手机、无线电话等,其中3G、WLAN、UWB、蓝牙、宽带卫星系统、数字电视都是21世纪最热门的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

㈤ 现在的无线电通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与有线传输相比,无线传输具有许多优点。或许最重要的是,它更灵活。无线信号可以从一个发射器发出到许多接收器而不需要电缆。所有无线信号都是随电磁波通过空气传输的,电磁波是由电子部分和能量部分组成的能量波。

每一种无线服务都需要专门设计的天线。服务的规范决定了天线的功率输出、频率及辐射图。天线的“辐射图”描述了天线发送或接收的所有电磁能的三维区域上的相对长度。“定向天线”沿着一个单独的方向发送无线电信号。这种天线用在来源需要与一个目标位置(如在点对点连接中)通信时。定向天线还可能用在多个接收节点排列在一条线上时。或者,它可能用在维持信号的一定距离上的强度比覆盖一个较广的地理区域更重要时,因为天线可以使用它的能量在更多的方向发送信号,也可以在一个方向上发送更长的距离。

㈥ 无线通信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起什么作用

无线通信系统(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也称为无线电通信系统,是由发送设备、接收设备、传输媒体(无线信道)三大部分组成的,利用无线电磁波,以实现信息和数据传输的系统。其各部分的作用如下:

1、发送设备

(1)变换器(换能器):将被发送的信息变换为电信号。例如话筒将声音变为电信号。

(2)发射机:将换能器输出的电信号变为强度足够的高频电振荡。

(3)天线:将高频电振荡变成电磁波向传输媒质辐射。

2、传输媒体——电磁波

在自由空间中, 波长与频率存在以下关系: c = f λ式中: c为光速, f 和λ分别为无线电波的频率和波长, 因此, 无线电波也可以认为是一种频率相对较低的电磁波。 对频率或波长进行分段, 分别称为频段或波段。

不同频段信号的产生、放大和接收的方法不同, 传播的能力和方式也不同, 因而它们的分析方法和应用范围也不同。无线电波只是一种波长比较长的电磁波, 占据的频率范围很广。

电磁波从发射机天线辐射后,不仅电波的能量会扩散,接收机只能收到其中极小的一 部分,而且在传播过程中,电波的能量会被地面、建筑物或高空的电离层吸收或反射;或在大气层中产生折射或散射,从而造成强度的衰减。

根据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所发生的现象 , 电波的传播方主要有绕射(地波),反射和折射(天波),直射(空间波) 。决定传播方式的关键因素是无线电信号的频率。

沿大地与空气的分界面传播的电波叫地表面波,简称地波。绕射传播。传播途径主要取决于地面的电特性。地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能量逐渐被大地吸收,很快减弱(波长越短,减弱越快),因而传播距离不远。但地波不受气候影响,可靠性高。

超长波、长波、中波无线电信号,都是利用地波传播的。短波近距离通信也利用地波传播。

天波:利用天空的电离层折射和反射而传播的电波,也叫天空波。电离层只对短波波段的电磁波产生反射作用,因此天波传播主要用于短波远距离通信。

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传播距离远,同时产生中间静区地带,二是传播不稳定,随昼夜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短波通信要经党更换波段,以保证质量。

空间波又称为直射波,是由发射点从空间直线传播到接收点的无线电波。直射波传播距离一般限于视距范围。在传播过程中,它的强度衰减较慢,超短波和微波通信就是利用直射波传播的。

在地面进行直射波通信,其接收点的场强由两路组成:一路由发射天线直达接收天线,另一路由地面反射后到达接收天线,如果天线高度和方向架设不当,容易造成相互干扰(例如电视的重影)。

限制直射波通信距离的因素主要是地球表面弧度和山地、楼房等障碍物,因此超短波和微波天线要求尽量高架。

3、接收设备

接收是发射的逆过程

(1)接收天线:将空间传播到其上的电磁波→高频电振荡。

(2)接收机:高频电振荡 电信号。

(3)变换器(换能器):将电信号 所传送信息。

(6)无线通信的编译环境扩展阅读

无线通信系统按照无线通信系统中关键部分的不同特性,主要有以下一些类型:

1、按照工作频段或传输手段分类

有中波通信、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等。所谓工作频率,主要指发射与接收的射频(RF)频率。射频实际上就是“高频” 的广义语,它是指适合无线电发射和传播的频率。无线通信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开辟更高的频段。

2、按照通信方式来分类

主要有(全) 双工、半双工和单工方式。所谓单工通信,指的是只能发或只能收的方式;半双工通信是一种既可以发也可以收但不能同时收发的通信方式;而双工通信是一种可以同时收发的通信方式。第一个图的例子是半双工方式,将天线开关换成双工器就成了双工方式。

3、按照调制方式的不同来划分

有调幅、调频、调相以及混合调制等。

4、按照传送的消息的类型分类

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也可以分为话音通信、图像通信、数据通信和多媒体通信等。

各种不同类型的通信系统,其系统组成和设备的复杂程度都有很大不同。但是组成设备的基本电路及其原理都是相同的,遵从同样的规律。本书将以模拟通信为重点来研究这些基本电路,认识其规律。这些电路和规律完全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类型的通信系统。

java的编译环境是什么

JDK(Java Development Kit,Java开发包,Java开发工具)是一个写Java的applet和应用程序的程序开发环境。它由一个处于操作系统层之上的运行环境还有开发者编译,调试和运行用Java语言写的applet和应用程序所需的工具组成。

JDK(Java Development Kit)是Sun Microsystems针对Java开发员的产品。自从Java推出以来,JDK已经成为使用最广泛的Java 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JDK包含的基本组件包括:

·javac – 编译器,将源程序转成字节码
·jar – 打包工具,将相关的类文件打包成一个文件
·javadoc – 文档生成器,从源码注释中提取文档
·jdb – debugger,查错工具

JDK中还包括完整的JRE(Java Runtime Environment,Java运行环境),也被称为private runtime。包括了用于产品环境的各种库类,以及给开发员使用的补充库,如国际化的库、IDL库。

JDK中还包括各种例子程序,用以展示Java API中的各部分。

从初学者角度来看,采用JDK开发Java程序能够很快理解程序中各部分代码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理解Java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JDK的另一个显着特点是随着Java (J2EE、J2SE以及J2ME)版本的升级而升级。但它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就是从事大规模企业级Java应用开发非常困难,不能进行复杂的Java软件开发,也不利于团体协同开发。

JDK一般有三种版本:

SE(J2SE),standard edition,标准版,是我们通常用的一个版本
EE(J2EE),enterpsise edtion,企业版,使用这种JDK开发J2EE应用程序,
ME(J2ME),micro edtion,主要用于移动设备、嵌入式设备上的java应用程序

㈧ 编程中的编译系统是什么编译环境又什么什么编译程序又是什么

编译系统指处理器所处的系统,编译器字长和处理器是要保持一致的;
编译环境应该指哪一种编译器;
编译程序是你编译的对象或者叫输入程序了,比如*.c *.cpp

㈨ 无线信号受哪些环境影响

随着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局域网络在家庭,中小办公室以及企业当中的应用得到了迅猛发展。但由于无线局域网技术本身的限制,目前家庭用户在部署无线局域网络时,最经常碰到的一些普遍的问题,如:无线网络的信号干扰、传输距离、覆盖范围和穿透、通信性能等,一直是无线网爱好者关注的话题,而这个话题涉及的设备通常是无线AP和无线路由器,为了行文方便,本文且通称为无线AP。下面就谈谈对家庭无线网中的影响因素,这么因素的存在会可能使无线网的连接速率减低或根本无法接通。

1. 无线信号的干扰

由于无线局域网的无线射频采用的是ISM(工业,科学,医学)无线频段,其中802.11b、802.119标准使用的是2.4G频段,802.11a标准使用的是5.8G频段。因此无线局域网会由于在实际的运行环境当中一些突发的同频段的无线设备的射频干扰而受到影响。如微波炉、蓝牙手机信号都处在2.4G频段。

所以在无线局域网工作时,在它的区域中突然打开一台微波炉,或者蓝牙手机使用蓝牙耳机,或者突然有其他的同频段的无线设备运行都干扰无线局域网的无线信号。无线网络的物理环境发生变化,如在无线AP和无线客户端之间突然有大的障碍物移动出现等因素,会直接导致无线局域网的网络性能产生突然较大的降低,并且直接导致无线信号中断或速率降低。

还有一个干扰是来自无线局域网的本身,那就是同频段不同信道的干扰。这种有趣的情况在家庭用户发生,只能是在相同楼层相邻或相近建筑物的无线AP的相互干扰。相邻的无线AP设备之间应使用无干扰的不同信道。如:802.11b、802.11g使用相差五个频段的信道即可消除干扰,典型的无干扰信道的设置方式为分别为1、6、11信道。

2. 无线信号覆盖及穿透

家庭环境中,距离都较短,一般的无线局域网设备都号称传输距离在100米以上,所以信号的传输距离都不是问题。但是家庭环境却带来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家庭的空间都比较拥挤,空间不够开阔,其中房间中的墙壁是最主要的障碍物。由于无线局域网采用的是无线微波频段。微波的最大特点就是近乎直线传播,绕射能力非常弱,因此身处在障碍物后面的无线接收设备会接到很微弱的信号,或没有收到信号。那么穿透呢?

这是很多网友最关心的问题,大家都希望无线信号能至少穿透屋内的隔墙。要提高无线信号的穿透隔墙的能力,有效的办法是提高天线的增益,我们在选购无线AP时最好能选择天线增益高的产品,一般至少要2 dBi以上为好。按照经验,2dbi的增益天线信号可以穿透两堵墙。若是房间太多,经过的隔墙比较多,最好是设备是天线可拆,以便配置高增益天线,如改换5dBi 的全向天线加以增强。

金属物体的障碍物,不仅阻挡微波无线信号,它还能把电磁的能量给吸收掉,生成弱电流泄流掉,因此,无无线信号在家庭环境中最大的金属物体的障碍物是内有钢筋网的楼板,这个方向的信号几乎没有穿透的可能。要能穿透,信号也是非常的弱。这么大尺寸的的障碍物,微波的绕射更是不可能。若天线设备的天线放在屋中央,则无线信号只能从开阔的通路从窗户直线发射出去。

在上述的因素我们都认识以后,就得为无线AP选择一个最佳的放置地点。这个放置点的要求如下:

一、位置应偏高一些,以便在较高地方向下辐射,减少障碍物的阻拦,尽量减少信号盲区;

二、位置点选择应是使信号尽量少地穿越隔墙,最好是房间中的无线客户端能与无线AP之间可视。

所以无线AP在家中的最佳放置点应选择在客厅当中,并能最好与房间中的电脑主机可视。

㈩ 无线通信的原理是什么

您好,无线通信是利用电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在移动中实现的无线通信又通称为移动通信,人们把二者合称为无线移动通信。简单讲,无线通信是仅利用电磁波而不通过线缆进行的通信方式。无线通信主要包括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微波是一种无线电波,它传送的距离一般只有几十千米。但微波的频带很宽,通信容量很大。微波通信每隔几十千米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卫星通信是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在地面上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或移动体之间建立微波通信联系。谢谢。

阅读全文

与无线通信的编译环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喷油螺杆制冷压缩机 浏览:569
python员工信息登记表 浏览:369
高中美术pdf 浏览:153
java实现排列 浏览:505
javavector的用法 浏览:974
osi实现加密的三层 浏览:225
大众宝来原厂中控如何安装app 浏览:906
linux内核根文件系统 浏览:235
3d的命令面板不见了 浏览:520
武汉理工大学服务器ip地址 浏览:141
亚马逊云服务器登录 浏览:517
安卓手机如何进行文件处理 浏览:65
mysql执行系统命令 浏览:923
php支持curlhttps 浏览:136
新预算法责任 浏览:437
服务器如何处理5万人同时在线 浏览:244
哈夫曼编码数据压缩 浏览:419
锁定服务器是什么意思 浏览:378
场景检测算法 浏览:612
解压手机软件触屏 浏览: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