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DFA ,NFA,状态转换图 和词法分析究竟有什么关系
既然你都知道它们是怎么回事儿了,怎么会不明白它们和词法分析程序的关系呢?
简单点儿说,词法分析就是进行正则表达式匹配。词法分析程序就是根据要匹配的正则表达式生成它的NFA或者DFA,再将待匹配的字符串放到这些NFA或者DFA中进行处理,从而分析出输入字符串是否匹配给定的正则表达式。
B. 编译原理习题求帮忙
C. 求大神指导编译原理的状态转换图怎么画
这里你要弄清子集法中,每一行,指的是变迁。比如第一行,代表状态0,画一根线到状态1,因此第1个0是指这个变迁的起点状态0,第3个1是指变迁的终点状态1。
同理,第2行是指从状态1出发,有2个变迁,即第一个是状态1指向状态1(自己),第2个变迁是从状态1到状态1和2。
这样第3行就表示如果从状态{1,2}开始,输入是0和1时的变迁分别是什么,依此类推。
你红的圈出来的就是NFA所有可能的状态和状态组合。
D. 编译原理中正规式(ba|a)*如何转换成NFA
E. !!编译原理DFA和NFA
DFA或NFA是对计算机程序的行为的抽象模型。你编写的程序其实就对应了一个自动机。简单举例来说,如果a,b可以取值0或1; 程序: if(a==1) b=1; 这个程序对应了一个自动机。
对应的自动机就有状态 (0,0), (0,1), (1,1), (1, 0)
比如你自动机的初始状态是 (1,0)即a=1,b=0时,运行程序的下一个状态就是(1,1)。
画图出来就是 这4个状态作为顶点,并且有下面几条边
(0,0) --> (0,0)(自环), (1,0)-->(1,1), (1,1)-->(1,1)(自环), (0,1)-->(0,1)自环
存在的意义就是一种理论模型,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编程思想。 词法分析系也离不开 if else, 这一系列的if else和条件也就组成自动机。。。
最经典体现自动机思想的算法就是KMP算法,你肯定学过,字符串子串匹配的算法。 回忆这个算法的过程:算法第一步构造的next表(数据结构教材的说法)其实就是根据子串的内容构造了一个自动机! 算法第二步将原串作为自动机输入,自动机的输出就是匹配到的子串位置或者无匹配。
F. 对给定的正规式b(a|b)*aa,构造其NFA M,并将其确定化。
表示方法:五元组(S,Z,f,S0,z)
S:状态集
Z:字母表
f:映射关系
s0:初态
z:终态
(2)确定有限自动机DFA:f为单值映射
(3)非确定有限自动机NFA:f为多值映射
(4)状态转换图和状态转换矩阵
(6)编译原理字符常量的状态转换图扩展阅读
假定DFAMd=({s0,s1,s2},{a,b},f,s0,{s2}):
f:
f(s0,a)=s1f(s0,b)=s2
f(s1,a)=s1f(s1,b)=s2
f(s2,a)=s2f(s2,b)=s1
试着给出Md的状态转换图和状态转换矩阵。
状态转换矩阵如下
ab
s0s1s2
s1s1s2
s2s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