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算法三种结构的异同和特点

算法三种结构的异同和特点

发布时间:2022-07-29 03:00:58

Ⅰ 求助几个数学上关于算法与程序框图的问题 顺序结构,条件结构,选择结构.这三种结构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顺序结构:描述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
条件结构:依据指定的条件选择不同指令.
选择结构即条件结构.

Ⅱ 简单算法有哪三种基本结构他们各自的特点是什

顺序 循环 选择--这三种,顺序的话保持程序的正常运行,循环的话可以重复执行同一步骤,选择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分别对待

Ⅲ 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是

顺序结构: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步骤组成的,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
条件结构:在一个算法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条件的判断,算法的流程根据条件是否成立有不同的流向,条件结构就是处理这种过程的结构。
循环结构: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的条件反复执行某些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步骤称为循环体。循环结构又分为直到型循环结构和当型循环结构。
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结构,也是最基本的结构,循环结构必然包含条件结构. 这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是相互支撑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算法的基本结构,无论怎样复杂的逻辑结构,都可以通过它们来表达.

Ⅳ 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这三种基本结构的共同特点是:
(1)只有一个入口和出口

(2)结构内的每一部分都有机会被执行到,也就是说对每一个框来说都应当有一条从入口到出口的路径通过它,如图中的A,没有一条从入口到出口的路径通过它,就是不符合要求的算法结构。

(3)结构内不存在死循环,即无终止的循环,像右图就是一个死循环,在流程图中是不允许死循环出现的。
以上是我通过学习和讲授算法一章对算法知识的一点认识,算法的学习还可以渗透到高中数学的各个章节中,比如二分法,错位相减法求和,还贷问题,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等。总之,只要多留心,多思考,算法不但并不可怕,还将成为我们数学教学的一个有力的工具。

Ⅳ 数据的逻辑结构主要有哪三种各有何特点三者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数据的逻辑结构类型有四种:集合结构、线性结构、树状结构和网络结构。

各类型特点:

1、集合结构:集合中任何两个数据元素之间都没有逻辑关系,组织形式松散。

2、线性结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线性关系的数据结构。始节点没有前驱但有一个后继,终端节点没有后继但有一个前驱。其余节点有且只有一个前驱和一个后继。

3、树状结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关系。一个或多个节点的有限集合。所有节点都可以至少一个后继。

4、网络结构:通信系统的整体设计,它为网络硬件、软件、协议、存取控制和拓扑提供标准。数据元素之间存在“多对多”的关系。任何节点都可以有多个前驱和多个后驱。

联系:

集合结构、线性结构、树状结构和网络结构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映像不同,但其本质都是逻辑结构,均反映数据元素到存储区的一个映射关系。

(5)算法三种结构的异同和特点扩展阅读

逻辑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是将概念结构设计阶段完成的概念模型,转换成能被选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的数据模型,即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

把原始数据进行分解、合并后重新组织起来的数据库全局逻辑结构,包括所确定的关键字和属性、重新确定的记录结构和文件结构、所建立的各个文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本数据库的数据库管理员视图等。

Ⅵ C语言中三种基本结构的异同点是什么

通常的计算机程序总是由若干条语句组成,从执行方式上看,从第一条语句到最后一条语句完全按顺序执行,是简单的顺序结构;若在程序执行过程当中,根据用户的输入或中间结果去执行若干不同的任务则为选择结构;如果在程序的某处,需要根据某项条件重复地执行某项任务若干次或直到满足或不满足某条件为止,这就构成循环结构。大多数情况下,程序都不会是简单的顺序结构,而是顺序、选择、循环三种结构的复杂组合。
三种基本结构的流程图、N-S图以及PAD图可以参看本书第1章1.4节“算法”相关内容。

C语言中,有一组相关的控制语句,用以实现选择结构与循环结构:

选择控制语句:if;

switch、case

循环控制语句:for、while、do...while

转移控制语句:break、continue、goto

Ⅶ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答:

第一种: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表示程序中的各个操作时按照它们在源代码中的排列顺序依次执行的,其流程如图所示。

Ⅷ 计算机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

算法有顺序结构、条件分支结构、循环结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1、顺序结构

序贯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在语句之间、框之间自上而下进行。它由依次执行的几个处理步骤组成。

它是任何算法都不能缺少的基本算法结构。方框图中的顺序结构是将程序框从上到下与流水线连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

2、条件分支结构

条件结构是指通过判断算法中的条件,根据条件是否为真来选择不同流向的算法结构。

如果条件P为真,则选择执行框A或框B。无论P条件是否为真,只能执行A盒或B盒中的一个。不可能同时执行盒子A和B,盒子A和B不执行也是不可能的。一个判断结构可以有多个判断框。

3、循环结构

在某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某一处理步骤按照某一条件从某一地点重复执行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是循环体,显然,循环结构必须包含条件结构。循环结构又称重复结构,可分为两类:

一种是当循环结构,功能是P时形成时给定的条件下,执行一个盒子,一个盒子在执行后,确定条件P,如果仍然设置和执行一个盒子,等等来执行一个盒子,直到一个条件P并不不再执行一个盒子,这个时候离开循环结构。

另一种类型是直到型循环结构,作用是先执行,然后判断给定条件P是否为真。如果P仍然不为真,将继续执行盒子A,直到给定条件P为真一段时间。

(8)算法三种结构的异同和特点扩展阅读:

共同特征

1、只有一个入口和出口

2、结构的每个部分都有执行的机会,即对于每个盒子,应该有一个从入口到出口的路径。如图A所示,从入口到出口没有经过它的路径,这是不符合要求的算法结构。

3、结构中不存在死循环,即没有结束循环。

Ⅸ 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是

算法有顺序结构、条件分支结构、循环结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它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

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一种基本算法结构。顺序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自上而下地连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

2、条件结构:

条件结构是指在算法中通过对条件的判断,根据条件是否成立而选择不同流向的算法结构。

条件P是否成立而选择执行A框或B框。无论P条件是否成立,只能执行A框或B框之一,不可能同时执行A框和B框,也不可能A框、B框都不执行。一个判断结构可以有多个判断框。

3、循环结构

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为循环体,显然,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循环结构又称重复结构,循环结构可细分为两类:

一类是当型循环结构,如下左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当给定的条件P成立时,执行A框,A框执行完毕后,再判断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仍然成立,再执行A框,如此反复执行A框,直到某一次条件P不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

另一类是直到型循环结构,如下右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先执行,然后判断给定的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P仍然不成立,则继续执行A框,直到某一次给定的条件P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

(9)算法三种结构的异同和特点扩展阅读

共同特点

(1)只有一个入口和出口

(2)结构内的每一部分都有机会被执行到,也就是说对每一个框来说都应当有一条从入口到出口的路径通过它,如图中的A,没有一条从入口到出口的路径通过它,就是不符合要求的算法结构。

(3)结构内不存在死循环,即无终止的循环。

Ⅹ 算法三种逻辑结构共同点与不同点

1. PID调试步骤
没有一种控制算法比PID调节规律更有效、更方便的了。现在一些时髦点的调节器基本源自PID。甚至可以这样说:PID调节器是其它控制调节算法的妈。
为什么PID应用如此广泛、又长久不衰?

因为PID解决了自动控制理论所要解决的最基本问题,既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调节PID的参数,可实现在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兼顾系统的带载能力和抗扰能力,同时,在PID调节器中引入积分项,系统增加了一个零积点,使之成为一阶或一阶以上的系统,这样系统阶跃响应的稳态误差就为零。
由于自动控制系统被控对象的千差万别,PID的参数也必须随之变化,以满足系统的性能要求。这就给使用者带来相当的麻烦,特别是对初学者。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调试PID参数的一般步骤:
1.负反馈
自动控制理论也被称为负反馈控制理论。首先检查系统接线,确定系统的反馈为负反馈。例如电机调速系统,输入信号为正,要求电机正转时,反馈信号也为正(PID算法时,误差=输入-反馈),同时电机转速越高,反馈信号越大。其余系统同此方法。
2.PID调试一般原则
a.在输出不振荡时,增大比例增益P。
b.在输出不振荡时,减小积分时间常数Ti。
c.在输出不振荡时,增大微分时间常数Td。
3.一般步骤
a.确定比例增益P
确定比例增益P 时,首先去掉PID的积分项和微分项,一般是令Ti=0、Td=0(具体见PID的参数设定说明),使PID为纯比例调节。输入设定为系统允许的最大值的60%~70%,由0逐渐加大比例增益P,直至系统出现振荡;再反过来,从此时的比例增益P逐渐减小,直至系统振荡消失,记录此时的比例增益P,设定PID的比例增益P为当前值的60%~70%。比例增益P调试完成。
b.确定积分时间常数Ti
比例增益P确定后,设定一个较大的积分时间常数Ti的初值,然后逐渐减小Ti,直至系统出现振荡,之后在反过来,逐渐加大Ti,直至系统振荡消失。记录此时的Ti,设定PID的积分时间常数Ti为当前值的150%~180%。积分时间常数Ti调试完成。
c.确定积分时间常数Td
积分时间常数Td一般不用设定,为0即可。若要设定,与确定 P和Ti的方法相同,取不振荡时的30%。
d.系统空载、带载联调,再对PID参数进行微调,直至满足要求。

2.PID控制简介

目前工业自动化水平已成为衡量各行各业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控制理论的发展也经历了古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三个阶段。智能控制的典型实例是模糊全自动洗衣机等。自动控制系统可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一个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传感器、变送器、执行机构、输入输出接口。控制器的输出经过输出接口、执行机构,加到被控系统上;控制系统的被控量,经过传感器,变送器,通过输入接口送到控制器。不同的控制系统,其传感器、变送器、执行机构是不一样的。比如压力控制系统要采用压力传感器。电加热控制系统的传感器是温度传感器。目前,PID控制及其控制器或智能PID控制器(仪表)已经很多,产品已在工程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各种各样的PID控制器产品,各大公司均开发了具有PID参数自整定功能的智能调节器(intelligent regulator),其中PID控制器参数的自动调整是通过智能化调整或自校正、自适应算法来实现。有利用PID控制实现的压力、温度、流量、液位控制器,能实现PID控制功能的可编程控制器(PLC),还有可实现PID控制的PC系统等等。 可编程控制器(PLC) 是利用其闭环控制模块来实现PID控制,而可编程控制器(PLC)可以直接与ControlNet相连,如Rockwell的PLC-5等。还有可以实现PID控制功能的控制器,如Rockwell 的Logix产品系列,它可以直接与ControlNet相连,利用网络来实现其远程控制功能。
1、开环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open-loop control system)是指被控对象的输出(被控制量)对控制器(controller)的输出没有影响。在这种控制系统中,不依赖将被控量反送回来以形成任何闭环回路。
2、闭环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closed-loop control system)的特点是系统被控对象的输出(被控制量)会反送回来影响控制器的输出,形成一个或多个闭环。闭环控制系统有正反馈和负反馈,若反馈信号与系统给定值信号相反,则称为负反馈( Negative Feedback),若极性相同,则称为正反馈,一般闭环控制系统均采用负反馈,又称负反馈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的例子很多。比如人就是一个具有负反馈的闭环控制系统,眼睛便是传感器,充当反馈,人体系统能通过不断的修正最后作出各种正确的动作。如果没有眼睛,就没有了反馈回路,也就成了一个开环控制系统。另例,当一台真正的全自动洗衣机具有能连续检查衣物是否洗净,并在洗净之后能自动切断电源,它就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
3、阶跃响应
阶跃响应是指将一个阶跃输入(step function)加到系统上时,系统的输出。稳态误差是指系统的响应进入稳态后,系统的期望输出与实际输出之差。控制系统的性能可以用稳、准、快三个字来描述。稳是指系统的稳定性(stability),一个系统要能正常工作,首先必须是稳定的,从阶跃响应上看应该是收敛的;准是指控制系统的准确性、控制精度,通常用稳态误差来(Steady-state error)描述,它表示系统输出稳态值与期望值之差;快是指控制系统响应的快速性,通常用上升时间来定量描述。
4、PID控制的原理和特点
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器控制规律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又称PID调节。PID控制器问世至今已有近70年历史,它以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工作可靠、调整方便而成为工业控制的主要技术之一。当被控对象的结构和参数不能完全掌握,或得不到精确的数学模型时,控制理论的其它技术难以采用时,系统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必须依靠经验和现场调试来确定,这时应用PID控制技术最为方便。即当我们不完全了解一个系统和被控对象,或不能通过有效的测量手段来获得系统参数时,最适合用PID控制技术。PID控制,实际中也有PI和PD控制。PID控制器就是根据系统的误差,利用比例、积分、微分计算出控制量进行控制的。
比例(P)控制
比例控制是一种最简单的控制方式。其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成比例关系。当仅有比例控制时系统输出存在稳态误差(Steady-state error)。
积分(I)控制
在积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积分成正比关系。对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如果在进入稳态后存在稳态误差,则称这个控制系统是有稳态误差的或简称有差系统(System with Steady-state Error)。为了消除稳态误差,在控制器中必须引入“积分项”。积分项对误差取决于时间的积分,随着时间的增加,积分项会增大。这样,即便误差很小,积分项也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加大,它推动控制器的输出增大使稳态误差进一步减小,直到等于零。因此,比例+积分(PI)控制器,可以使系统在进入稳态后无稳态误差。
微分(D)控制
在微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微分(即误差的变化率)成正比关系。 自动控制系统在克服误差的调节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振荡甚至失稳。其原因是由于存在有较大惯性组件(环节)或有滞后(delay)组件,具有抑制误差的作用,其变化总是落后于误差的变化。解决的办法是使抑制误差的作用的变化“超前”,即在误差接近零时,抑制误差的作用就应该是零。这就是说,在控制器中仅引入“比例”项往往是不够的,比例项的作用仅是放大误差的幅值,而目前需要增加的是“微分项”,它能预测误差变化的趋势,这样,具有比例+微分的控制器,就能够提前使抑制误差的控制作用等于零,甚至为负值,从而避免了被控量的严重超调。所以对有较大惯性或滞后的被控对象,比例+微分(PD)控制器能改善系统在调节过程中的动态特性。
5、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是控制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它是根据被控过程的特性确定PID控制器的比例系数、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的大小。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有两大类:一是理论计算整定法。它主要是依据系统的数学模型,经过理论计算确定控制器参数。这种方法所得到的计算数据未必可以直接用,还必须通过工程实际进行调整和修改。二是工程整定方法,它主要依赖工程经验,直接在控制系统的试验中进行,且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在工程实际中被广泛采用。PID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方法,主要有临界比例法、反应曲线法和衰减法。三种方法各有其特点,其共同点都是通过试验,然后按照工程经验公式对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控制器参数,都需要在实际运行中进行最后调整与完善。现在一般采用的是临界比例法。利用该方法进行 PID控制器参数的整定步骤如下:(1)首先预选择一个足够短的采样周期让系统工作;(2)仅加入比例控制环节,直到系统对输入的阶跃响应出现临界振荡,记下这时的比例放大系数和临界振荡周期;(3)在一定的控制度下通过公式计算得到PID控制器的参数。

3.PID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各种调节系统中PID参数经验数据以下可参照:

温度T: P=20~60%,T=180~600s,D=3-180s

压力P: P=30~70%,T=24~180s,

液位L: P=20~80%,T=60~300s,

流量L: P=40~100%,T=6~60s。

4. PID常用口诀:

参数整定找最佳,从小到大顺序查

先是比例后积分,最后再把微分加

曲线振荡很频繁,比例度盘要放大

曲线漂浮绕大湾,比例度盘往小扳

曲线偏离回复慢,积分时间往下降

曲线波动周期长,积分时间再加长

曲线振荡频率快,先把微分降下来

动差大来波动慢。微分时间应加长

理想曲线两个波,前高后低4比1

一看二调多分析,调节质量不会低
参考资料:

阅读全文

与算法三种结构的异同和特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专业安全文件夹 浏览:777
表格里的根号算法怎么打 浏览:193
javacorepdf 浏览:573
pdf转换word编辑 浏览:446
35岁程序员实习期恐慌 浏览:701
如何做一个系统u盘文件夹名字 浏览:968
如何确认哪个ip重启了服务器 浏览:130
照片压缩软件绿色版 浏览:109
pgp基于什么体系加密 浏览:637
python合法赋值语句格式 浏览:713
程序员数学线性代数 浏览:624
看帧率app如何使用 浏览:525
从DHC服务器租用IP地址 浏览:477
编译怎么学 浏览:333
数码管显示0到9plc编程 浏览:667
服务器是为什么服务的 浏览:769
java定义数据类型 浏览:878
安卓pdf手写 浏览:431
什么是app开发者 浏览:288
android闹钟重启 浏览: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