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珠江什么时间涨潮退潮,具体时间,谢谢
每个农历月的初一、十五的早上六点和下午18:00潮位涨到最高, 中午12:00和凌晨0:00降到最低。然后每天涨潮落潮时间往后 拖延48分钟 海水涨落潮规律是: 每天涨潮有两次,相隔12小时。高潮时间一般能维持一个多小时才开始退潮,最低潮时间在两次高潮中涨潮时间每天不同,15天轮回一次,因此,下一天涨潮是头天涨潮时间推迟0.8小时(48分钟),可根据落潮时间的1小时候后去是最合适,能看到滩涂一点一点从海水中露出。大潮日期:农历的十八和农历的初三 农历初一到十五:涨潮时间=日期*0.8 农历十六到三十:涨潮时间=(日期-15)*0.8
掌握了规律,记住计算公式应该不是难事,下面就拿几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一下此公式: 1)2000/12/31:农历日期是初六,因此涨潮时间是6*0.8=4.8,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晚上4点48分2)2001/10/28:农历日期是十二,因此涨潮时间是12*0.8=9.6,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晚上9点363) 2002/01/01:农历是十八,涨潮时间是(18-15)*0.8=2.4,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下午2点24分4) 2014/07/17:农历是廿一,涨潮时间是(21-15)*0.8=4.8,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下午4点48
② 海水的涨潮和退潮时间表
海水有周期性涨落规律,如:在每日里出现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通过长期实践、观察、发现每日的高湖大多出现在月亮的上、下中天(即过当地子午线时)前后。低潮时间则在月出月落前后,并且每日的高(低)潮时间逐日后移约48分钟,即每天晚48分钟(0.8小时)。每月的两次大潮是农历初一、十五附近几天,两次小潮是在农历的初七、八和廿二、廿三附近几天。但在实际上形成大潮和小潮的时间,并不正好是上述时间,因为地球形状很复杂,所以各地发生最大潮和最小潮的时间要比理论上拖后几天。如:山东半岛沿海每月的初三和十八潮的涨落最大,而初十和和廿二、廿五前后潮的涨落又最小
方法一
1、农历日期小于十五的:
涨潮时间 = 农历日期×0.8
退潮时间 = 农历日期×0.8-6
2、农历日期大于十五的:
涨潮时间 =(农历日期-15)×0.8;
退潮时间 =(农历日期-15)×0.8-6
计算出的时间是12小时制的。
方法二
1、当日高潮时间:
上半月计算方法:(农历日期数-1)× 0.8+5.7 = 涨潮时间
下半月计算方法:(农历日期数-16)× 0.8+5.7 = 涨潮时间
2、明日高潮时间计算法:
今日涨潮时间+48分钟 = 明日涨潮时间。
举例说明
今假设日涨潮为8点钟,那么明日涨潮时间就是8点48分。
日照海域潮汐为正规半日潮,一天有两个涨潮,两个涨潮×间隔时间为12小时24分,最涨潮至最退潮间隔时间为6小时。
都是从网上粘来的,偶也不是很清楚。希望对你有帮助。
http://www.google.cn/search?source=igchina&hl=zh-CN&rlz=1G1GGLQ_ZH-CNCN316&q=%E6%B6%A8%E6%BD%AE%E4%B8%8E%E9%80%80%E6%BD%AE%E6%97%B6%E9%97%B4&btnG=Google+%E6%90%9C%E7%B4%A2&aq=f&oq=
③ 涨潮退潮 算法
日期(农历)退潮时间涨潮时间
日期(农历)退潮时间 涨潮时间
初一、十六 6:00 12 :12
初二、十七 6:48 13 :00
初三、十八 7:36 13 :48
初四、十九 8:24 14 :36
初五、二十 9:12 15 :24
初六、二十一 10:00 16 :12
初七、二十二 10:48 17 :00
初八、二十三 11:36 17 :48
初九、二十四 12:24 18 :36
初十、二十五 13:12 19 :24
十一、二十六 14:00 20 :12
十二、二十七 14:48 21 :00
十三、二十八 15:36 21 :48
十四、二十九 16:24 22 :36
十五、三十 17:12 23 : 24
每个农历月的初一、十五的早上六点和下午18:00潮位涨到最高,中午12:00和凌晨0:00降到最低。然后每天涨潮落潮时间往后拖延48分钟
告诉你一个口诀:初八二十三,一天两个干;初一和十五,一天两个满
干 就是落大潮,满 就是张满潮。
查好农历,依次顺减即可,每天减去48分钟,很好记
农历 涨潮至最高时间 退潮至最低时间 涨潮至最高时间 退潮至最低时间
初一 12:48(主潮) 19:00 01:12(副潮) 07:24
初二 13:36 19:48 02:00 08:12
初三 14:24 20:36 02:48 09:00
初四 15:12 21:24 03:36 09:48
初五 16:00 22:12 04:24 10:36
初六 16:48 23:00 05:12 11:24
初七 17:36 23:48 06:00 12:12
初八 18:24 00:36 06:48 13:00
初九 19:12 01:24 07:36 13:48
初十 20:00 02:12 08:24 14:36
十一 20:48 03:00 09:12 15:24
十二 21:36 03:48 10:00 16:12
十三 22:24 04:36 10:48 17:00
十四 23:12 05:24 11:36 17:48
十五 24:00(天文大潮) 06:12 12:24(天文大潮) 18:36
十六 00:48 07:00 13:12 19:24
十七 01:36 07:48 14:00 20:12
十八 02:24 08:36 14:48 21:00
十九 03:12 09:24 15:36 21:48
廿十 04:00 10:12 16:24 22:36
廿一 04:48 11:00 17:12 23:24
廿二 05:36 11:48 18:00 00:12
廿三 06:24 12:36 18:48 01:00
廿四 07:12 13:24 19:36 01:48
廿五 08:00 14:12 20:24 02:36
廿六 08:48 15:00 21:12 03:24
廿七 09:36 15:48 22:00 04:12
廿八 10:24 16:36 22:48 05:00
廿九 11:12 17:24 23:36 05:48
三十 12:00(天文大潮) 18:12 00:24(相对大潮) 06:36
注:一、原理:地球每年绕太阳一圈、月亮每月绕地球一圈、地球每天自转一圈,潮汐因月亮和太阳的引力而生,太阳的引力约等于月亮引力的三分之一。一圈等于360度、一天等于24小时、一月等于30天,24小时乘以60分钟除以30天等于48分钟。时间和月亮的阴晴阳缺成正比、农历和月亮的阴晴阳缺成正比。海潮一天两次,每次间隔12小时,月蚀时太阳、月亮同在一侧而且基本成为一线,形成合力,此时向着月亮一面的海潮最大,因而视为天文大潮,月亮另一面则海潮相对较小。当月亮在正南方(上方)时或在最下方时海水涨至最高,所以视有月之潮为主潮,无月之潮为副潮(自称)。春夏秋冬太阳地球月亮的位置都有所变化,潮汐随之受到一定的影响(+-20分钟)。二、注意事项:涨潮时会起风,海浪随之加大、退潮时风较和,海浪相对较小。涨潮时沙较软,退潮沙较硬,退潮时可行车。根据海岸的缓直,一般高潮前两小时海水就基本靠岸,退潮则等高潮两小时后才会明显下退。
(根据军事地形学)制于2001年9月7日
公转、自转与四季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公历 3月21日(约) 6月22日(约) 9月23日(约) 12月22日(约)
白昼 12小时 最长 12小时 最短
黑夜 12小时 最短 12小时 最长
正午影长 HtanΦ注1 Htan(Φ-23.5o) HtanΦ Htan(Φ+23.5o)
日出 正东 偏北 正东 偏南
日中 SZA=Φ注2 最北 SZA=Φ 最南
日落 正西 偏北 正西 偏南
• 注1:H为物体高度,Φ为地球纬度。即影长等于物体高度乘以纬度的正切。
• 注2:SZA为Solar Zenith Angle,即太阳天顶角。Φ为地球纬度。
• 1回归年 = 春分至下一个春分的时间 = 365.2422日
• 因为影响季节最主要的因素是轨道倾角,所以地球在冬至时并非刚好运行到近日点。
o 目前,当北半球在冬季时,地球在接近轨道近日点的附近运行。
二十四节气
节气 公历 黄经 中气 公历 黄经
1 立春
2月4/5日 315 雨水
2月18/19日 330
2 惊蛰
3月5/6日 345 春分
3月20/21日 0/360
3 清明
4月4/5日 15 谷雨
4月19/20日 30
4 立夏
5月5/6日 45 小满
5月20/21日 60
5 芒种
6月5/6日 75 夏至
6月21/22日 90
6 小暑
7月7/8日 105 大暑
7月22/23日 120
7 立秋
8月7/8日 135 处暑
8月23/24日 150
8 白露
9月7/8日 165 秋分
9月22/23日 180
9 寒露
10月8/9日 195 霜降
10月23/24日 210
10 立冬
11月7/8日 225 小雪
11月22/23日 240
11 大雪
12月7/8日 255 冬至
12月21/22日 270
12 小寒
1月5/6日 285 大寒
1月20/21日 300
看看能不能解决你的问题,若是能的话,就采取为最佳答案吧,谢谢了
④ 怎样算涨潮落潮
海水涨潮落潮规律是:每天涨潮有两次,相隔12小时。高潮时间一般能维持一个多小时才开始退潮,最低潮时间在两次高潮中间的时间。
涨潮时间每天不同,15天轮回一次,因此,下一天涨潮是头天涨潮时间推迟0.8小时(48分钟),可根据农历日期计算每天涨潮的时间,计算公式如下:
农历初一到十五:涨潮时间=日期*0.8
农历十六到三十:涨潮时间=(日期-15)*0.8
涨潮退潮一般间隔6个小时,一天涨潮退潮各两次。高潮时间一般能维持一个多小时才开始退潮。
(4)广东每天海水涨潮退潮计算法扩展阅读:
潮汐是受地球的引力,风力,气压等因素的影响和月球、太阳等天体引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月亮或太阳对地球上的海水有吸引力,人们把吸引海水涨潮的力叫引潮力。
由于地球表面各地纬度不同和海区地形,深度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各处海水所受的引潮力也出现差异,一般正对着月亮的地方引潮力就大,而背对着的月亮的海水所受引潮力变小,潮汐的大小和涨落时刻逐日不同,因月球的引潮力约为太阳的2.17倍,故潮汐现象主要随月球的变化而变化。
这使地球上的海水发生了时涨时退的运动,从而形成了潮汐现象。海洋中的潮汐其涨潮和退潮所历的时间大致相等,半日潮各为6时12分,全日潮各为12时24分。月亮绕地球一周是24小时48分钟,潮汐的周期也是24小时48分钟,一昼夜之间自然有两次涨落。潮汐一般很守时。
关于涨潮、退潮的规律:
在每日里出现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通过长期实践、观察、发现每日的高湖大多出现在月亮的上、下中天(即过当地子午线时)前后。低潮时间则在月出月落前后,并且每日的高(低)潮时间逐日后移约48分钟,即每天晚48分钟(0.8小时)。
每月的两次大潮是农历初一、十五附近几天,两次小潮是在农历的初七、八和廿二、廿三附近几天。但在实际上形成大潮和小潮的时间,并不正好是上述时间,因为地球形状很复杂,所以各地发生最大潮和最小潮的时间要比理论上拖后几天。
如:山东半岛沿海每月的初三和十八潮的涨落最大,而初十和和廿二、廿五前后潮的涨落又最小。
⑤ 海水涨潮与退潮分别从什么时候开始持续多久
海水的涨潮和退潮跟月亮有关,每天都有两次潮起潮落。涨潮的时间计算法:农历日期乘以0.8就是每天满潮的时间(24小时制),两次满潮的中点就是落潮时间。或
1)农历日期小于十五的:
涨潮时间 = 农历日期×0.8;
退潮时间 = 农历日期×0.8-6。
2)农历日期大于十五的:
涨潮时间 = (农历日期-15)×0.8;
退潮时间 = (农历日期-15)×0.8-6,
计算出的时间是12小时制的。
⑥ 怎样计算大海的潮汐时间
计算公式如下:
1.高潮时=(日差)0.8×(阴历日子)7-16(上半月-下半月-1.16)十高潮间隙,
2.低潮时=高潮时-6时12分,
3.高潮时=0.8×(5-1)十10∶50′=3∶12′+10∶50′∶14∶02′
其方法是阴历日子(上半月-3,下半月-18)×0.8,即为当日的高潮潮时。
⑦ 涨潮、落潮的时间是怎么算的
计算公式如下:
农历初一到十五:涨潮时间=日期*0.8
农历十六到三十:涨潮时间=(日期-15)*0.8
海水涨落潮规律是:每天涨潮有两次,相隔12小时。高潮时间一般能维持一个多小时才开始退潮,最低潮时间在两次高潮中间的时间。
涨潮时间每天不同,15天轮回一次,因此,下一天涨潮是头天涨潮时间推迟0.8小时(48分钟),可根据农历日期计算每天涨潮的时间。
涨潮是一种自然现象。海水有涨潮和落潮现象,涨潮时,海水上涨,波浪滚滚,景色十分壮观;退潮时,海水悄然退去,露出一片海滩。涨潮和落潮一般一天有两次。
(7)广东每天海水涨潮退潮计算法扩展阅读:
由于海水的涨潮退潮是受到月球引力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地理现象,因此涨潮退潮是有规律可循,15天轮回一次。
规则半日潮涨退时间为每12个小时潮水涨退一个周期。简易的潮水时间计算方式为:最高潮时间=农历×0.8,最低潮时间=最高潮时间+/-6。
假设:今天为农历15,最高潮时间=15×0.8=12,即中午12点和午夜零点;最低潮时间为早上6点和晚上6点。近距离观察的时间为早上的4点—8点以及下午4点到8点。
因此,下一天涨潮是头天涨潮时间推迟0.8小时(48分钟),可根据农历日期计算每天涨潮的时间,具体测算方法是:按照农历算,如天数少于15,则天数直接乘以0.8,得出的数字即是当天最高潮时间;如天数大于15。
则天数先要减去15后得出的数字再乘以0.8,得出的数字即是当天最高潮时间。同时,涨潮退潮一般间隔6个小时,也就是说一天涨潮退潮各两次。高潮时间一般能维持一个多小时才开始退潮,最低潮时间在两次高潮中间的时间。
凡是一天之中两个潮的潮差不等,涨潮时和落潮时也不等,这种不规则现象称为潮汐的日不等现象。高潮中比较高的一个叫高高潮,比较低的叫低高潮;低潮中比较低的叫低低潮,比较高的叫高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