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算法数学书

算法数学书

发布时间:2022-08-05 16:30:11

① 《九章算术》这本书讲了哪些数学问题

《九章算术》是中国一部很古老的数学书,它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它的写成,经过了很多人长时间修改删补,到东汉时期才逐渐形成定本,其中的第十三题“五家共井”问题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研究不定式方程的问题。

《九章算术》的叙述方式以归纳为主,先给出若干例题,再列出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这和古希腊数学的代表着作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30~前275年)的《几何原本》以演绎为主的叙述方式有明显的不同。它对我国后世数学的发展一直有很大的影响,曾经被历代规定作为进行数学教育的教科书,是所谓“算经十书”之一。

《九章算术》全书收有246个数学问题,分为九大类,就是“九章”。第一章“方田”,主要讲各种田亩面积的算法;第二章“粟米”,主要讲各种谷物按比例交换的算法;第三章“衰分”,主要讲按等级或比例进行分配的算法;第四章“少广”,主要讲已知面积和体积反求它一边的算法;第五章“商功”,主要讲有关土石方和用工量的各种工程的算法:第六章“均输”,主要讲按人口多少和路途远近等条件来摊派税收和分派劳力(徭役)的算法;第七章“盈不足”,主要讲两次假设来解决某些难解问题的算法;第八章“方程”,主要讲联立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正负数的加减法法则;第九章“勾股”,主要讲勾股定理的应用、直角相似三角形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五家共井”问题的内容是:五户人家合用一口井,若用甲家的绳2条,乙家的绳1条接长;从井口放下去,正好抵达水面;另外或用乙家的绳3条,丙家的1条;或用丙家的4条,丁家的l条;或用了家的5条,戊家的1条:或用戊家的6条,甲家的1条接长,也都一样正好抵达水面,问井的深度及各家的绳长各为多少?

由于原题包含有两个以上的未知量,它没有给出答案的范围和别的特定条件,因此排出方程后有无穷多组解,这样的方程就叫作“不定方程”。如果该题的长度单位为寸,那么它的最小正整数解如下:

井深721寸,甲家的绳长为265寸,乙家的长191寸,丙家的长148寸,丁家的长129寸,戊家的长76寸。

西方最早研究不定方程的人是古希腊亚历山大里亚城的丢番都,时间约在公元4世纪。他比《九章算术》的年代要迟300多年。到了13世纪,中国宋朝的数学家秦九韶在他所着的《数书九章》(1247年)中提出了“大衍求一术”,实际上这就是解一次不定方程的通法,而欧洲到了18世纪,才由瑞士数学家欧拉创立了一次不定方程的一般解法。

秦九韶的“大衍求一术”,不但远比欧洲发明得早,有其历史上的崇高地位,而且在方法上也比欧洲人的办法来得简洁、具体,易于作数值计算。直到现在,与现代数论里头的“一次同余式”的方法相比较,仍有其优越性。所以这个算法一贯被欧美学者所推崇,称为“中国的剩余定理”。

② 古代数学着作《详解九章算法》作者是谁

南宋末年杨辉所撰

杨辉,字谦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其生平事迹、生卒年月则无可详考。只能由一些有关着述推测其某些行踪。杨辉《日用算法》之陈几先序称:“钱塘杨辉以廉饬已,以儒饰吏,吐胸中之灵机,续前贤之奥旨。”依此可知,杨辉可能在南宋担任过某些地方官吏,又由《田亩比类乘除捷法》卷上五次引用台州(今浙江临海县)量田图来猜测.杨辉可能在台州工作过。再根据杨辉《续古摘奇算法》卷上称:“辉伏睹京城见用官斛号杭州百合,浙郡一体行用。”其卷下称:“辉因到姑苏,有人求三七差分,继答之。”可见杨辉足迹曾遍历苏、杭。
杨辉生平事迹虽然知道甚少,但其着作流传至今者却较磊,共有五种二十一卷,即: 《详解九章算法》十二卷,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日用算法》二卷,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乘除通变本末》三卷,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田亩比类乘除捷法》二卷,宋恭宗德祜元年(1275年);《续古摘奇算法》二卷,宋恭宗德韦占元年(1275年)。其前两种乃是杨辉早年着述,其后期所作三种一般称之为《杨辉算法》。
杨辉《详解九章算法》序称:“辉虽慕此书,未能贯理,妄以浅也。聊为编述,择八十题以为矜式,自余一百六十六问,无出前意,不敢废先贤之文,删留题次,习者可以闻一知十,……,凡题法解白不明者,别图而验之,编乘除诸术,以便入门,篡法问类次见之章末,总十有二卷”。可见现传本已面目全非,除保留有“篡类”外,而“篡类”虽附合杨辉原意,但其“图”及“乘除算法”今已不存,且次序也非原貌。从杨辉《详解九章算法》编排上看,首先,是解题,即是对《九章》原题作详细解释,有的则辅以评论和校勘;其次,即是细草,或叫图草,先列算法,后列算草,有图附图,有表附表,如杨辉说“以图参法,取用可知”;最后,即是比类,一方面列出与原算法相同的例题,一方面列出与原算法可比拟的例题。例如在商功章给予六道比拟的垛积题,即
S=a×b+(a+1)(b+1)+(a+2)(b+2)+……+c×d.
=h/6E(2b+d)a+(2d+b)c]+h/6(c—a).
S=12+22+32+……+n2一n/3(n+1)(n+1/2).
S=a2+(a+1)2+(a+2)2+……+b2
=h/3{a2+b2十ab+(b—a)/2}.
S=1+3+6+10+……+n(n+1)/2.
=1/6n(n+1)(n+2).
等。虽然杨辉给出六道垛积题,但基本上都是沈括“隙积术”的特例。在杨辉其他算书中,也有垛积题即高阶等差级数求和的问题,如清代顾观光说:“堆垛之术详于杨氏(杨辉)、朱氏(朱世杰)二书,而创始之功,断推沈氏(沈括)。”
杨辉《详解九章算法篡类》序说:“向获善本,……,以魏景元元年刘徽等……注释,圣宋右班(殿)直贾宪撰草。”可知杨辉曾参考过刘徽及李淳风对《九章》的注文,也参考过贾宪的着作《黄帝九章算法细草》。贾宪是北宋天算家楚衍之弟子,活动于北宋乾兴、皇祐年间,着有《算法敦古集》二卷和《黄帝九章算法细草》九卷,此二书均已失传,幸喜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引录贾宪之说,才使贾宪学说得以流传。

③ 零基础自学算法看什么书

既然是自学,途径无非就是看书和看视频两种途径。这些资料,今天已经非常的丰富了。每个人都可以有很多选择。
但这就带来另一个问题:究竟该从什么书,什么视频开始呢?
巧了!!我用过一个学习算法的网站,只适合小白。哈哈。
你可以搜索 1024fun乐学编程 让后学习其中的乐学编程课程
就是,免费!,缺点就是只有基础课程。你去看一下。

④ 算法和数据结构有什么推荐的入门书籍吗算法的话对数学要求都有哪些

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严蔚敏版 就可以,对数学的要求很简单,会排列组合就行,至于效率的计算等问题在工作中用得很少,只有研究所之类的才用

⑤ 算法统宗

《算法统宗》全称《新编直指算法统宗》,是中国古代数学名着,程大位着。程大位(1533-1606年),明代数学家,字汝思,号宾渠,休宁率口(今属屯溪区)人。少年时代就喜爱数学。20岁左右随父经商,有感于筹算方法的不便,决心编撰一部简明实用的数学书以助世人之用。《算法统宗》就是他毕生心血的结晶。他搜罗了许多书籍,遍访名师,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公元1592年六十岁的他终于写成了《直指算法统宗》一书。
《算法统宗》17卷,卷1、卷2介绍数学名词、大数、小数和度量衡单位以及珠算盘式图、珠算各种算法口诀等,并举例说明具体用法;卷3至卷12按“九章”次序列举各种应用题及解法;卷13到卷16为“难题”解法汇编;卷17“杂法”,为不能归入前面各类的算法,并列有14个纵横图。书后附录“算经源流”一篇,着录了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以来的数字书目51种。万历二十一年(1513年)刊行。
《算法统宗》是一部应用数学书,他以珠算为主要的计算工具,列有595个应用题的数字计算,都不用筹算方法,而是用珠算演算。评述了珠算规则,完善了珠算口诀,确立了算盘用法,完成了由筹算到珠算的彻底转变。《算法统宗》绝大多数的问题都是从其他数学着作如刘仕隆所着《九章通明算法》(公元1424元)和吴敬的《九章算法比类大全》(公元1450年)等书中摘取出来的。
《算法统宗》从初版至民国时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翻刻本、改编本,民间还有各种抄本流传,对我国民间普及珠算和数学知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明末,日本人毛利重得能将《算法统宗》译成日文,开日本“和算”先河。清初,该书又传入朝鲜、东南亚和欧洲,成为东方古代数学的名着。
在中国古代数学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来看,《算法统宗》是一部十分重要的着作。从流传的长久,广泛和深入程度来讲,是任何一部数学着作不能与其相比的。

⑥ 秦九韶算法是啥着作

秦九韶算法着作叫《数书九章》。这也是秦九韶唯一的数学着作。

秦九韶,南宋着名数学家,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他精研星象、音律、算术、诗词、弓、剑、营造之学,历任琼州知府、司农丞,后遭贬,卒于梅州任所,1247年完成着作《数书九章》,其中的大衍求一术(一次同余方程组问题的解法,也就是现代所称的中国剩余定理)、三斜求积术和秦九韶算法(高次方程正根的数值求法)是有世界意义的重要贡献,表述了一种求解一元高次多项式方程的数值解的算法——正负开方术。

⑦ 秦九韶算法着作叫什么

秦九韶算法着作叫《数书九章》,这也是秦九韶唯一的数学着作。

书中共列算题81问,分为9类。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并不按数学方法来分类。题文也不只谈数学,还涉及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成为了解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重要参考文献。该书在数学内容上颇多创新,是对《九章算术》的继承和发展。它概括了宋元时期数学的主要成就,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的高峰。

(7)算法数学书扩展阅读:

中国南宋数学家秦九韶撰。秦九韶早年曾在杭州学习,后又从隐君子学习数学,成年后先后在湖北、安徽、江苏等地做官。

1244年因母亡故回家守孝,潜心数学研究,于1247年9月着成《数术大略》,明代后期改名为《数书九章》。这是秦九韶唯一的数学着作,但仅此就使他成为中国宋元时期杰出的数学家之一。

⑧ 请推荐好的算法书籍

《算法》第四版,人民邮电出版社,Robert Sedgewick等着

⑨ 介绍快速计算方法的书籍

快心算-----(心算,口算,笔算)真正与小学数学教材同步的教学模式,
快心算是目前唯一不借助任何实物进行简便运算的方法,既不用算盘,也不用手指,更不用棋盘和图
快心算教材的编排和难度是紧扣小学数学大纲并于初中代数接轨,比小学课本更简便的一门速算。简化了笔算,加强了口算。简单,易学,趣味性强,小学生通过短时间培训后,多位数加,减,乘,除,不列竖式,直接可以写出答数。
快心算的奇特效果
三年级以上任意多位数的乘除加减全部学完.
二年级多位数的加减,两位数的乘法和一位数的除法.
一年级,多位数的加减.
幼儿园中,大班小朋友可学会多位数加减法 ,多位数进位加,如5869+3516 ,多位数退位减,如 8185-6938等。为学龄前幼儿量身定做的,提前渡过小学口算这一关。小孩在幼儿园学习快心算对以后上小学有帮助
孩子们做作业不再用草稿纸,看算直接写答案.
快心算”有别于“珠心算”“手脑算”。西安教师牛宏伟发明的快心算,(牛宏伟老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08301174275.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专利保护。), 主要是通过教材中的一定规则,对幼儿进行加减乘除快速运算训练。“快心算”有助于提高孩子思维和行为的条理性、逻辑性以及灵敏性,锻炼孩子眼、手、脑的同步快速反应,计算方法和中小学数学具有一致性,所以很受幼儿家长的欢迎。
快心算真正与小学数学教材同步的教学模式:
1:会算法——笔算训练,现今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应试教育,检验学生的标准是考试成绩单,那么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应试,答题,答题要用笔写,笔算训练是教学的主线。与小学数学计算方法一致,不运用任何实物计算,无论横式,竖式,连加连减都可运用自如,用笔做计算是启动智慧快车的一把金钥匙。
2:明算理—算理拼玩。会用笔写题,不但要使孩子会算法,还要让孩子明白算理。 使孩子在拼玩中理解计算的算理,突破数的计算。孩子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的计算。
3:练速度——速度训练,会用笔算题还远远不够,小学的口算要有时间限定,是否达标要用时间说话,也就是会算题还不够,主要还是要提速。
4:启智慧——智力体操,不单纯地学习计算,着重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全面激发左右脑潜能,开发全脑。经过快心算的训练,学前孩子可以深刻的理解数学的本质(包含),数的意义(基数,序数,和包含),数的运算机理(同数位的数的加减,)数学逻辑运算的方式,使孩子掌握处理复杂信息分解方法,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得到了发展。孩子得到一个反应敏锐的大脑。

⑩ 于数学有关的书有哪些

首推《数学之美》。

国古代数学,和天文学以及其他许多科学技术一样,也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直到明代中叶以前,在数学的许多分支领域里,中国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中国古代的许多数学家曾经写下了不少着名的数学着作.许多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古算书而得以流传下来.这些中国古代数学名着是了解古代数学成就的丰富宝库.
例如现在所知道的最早的数学着作《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它们都是公元纪元前后的作品,到现在已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了.能够使两千年前的数学书籍流传到现在,这本身就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开始,人们是用抄写的方法进行学习并且把数学知识传给下一代的.直到北宋,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开始出现印刷本的数学书籍,这恐怕是世界上印刷本数学着作的最早出现.现在收藏于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传世南宋本《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五种数学书籍,更是值得珍重的宝贵文物.
从汉唐时期到宋元时期,历代都有着名算书出现:或是用中国传统的方法给已有的算书作注解,在注解过程中提出自己新的算法;或是另写新书,创新说,立新意.在这些流传下来的古算书中凝聚着历代数学家的劳动成果,它们是历代数学家共同留下来的宝贵遗产.
《算经十书》
《算经十书》是指汉、唐一千多年间的十部着名数学着作,它们曾经是隋唐时候国子监算学科(国家所设学校的数学科)的教科书.十部算书的名字是:《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五曹算经》、《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经》、《缀术》.
这十部算书,以《周髀算经》为最早,不知道它的作者是谁,据考证,它成书的年代当不晚于西汉后期(公元前一世纪).《周髀算经》不仅是数学着作,更确切地说,它是讲述当时的一派天文学学说——“盖天说”的天文着作.就其中的数学内容来说,书中记载了用勾股定理来进行的天文计算,还有比较复杂的分数计算.当然不能说这两项算法都是到公元前一世纪才为人们所掌握,它仅仅说明在现在已经知道的资料中,《周髀算经》是比较早的记载.
对古代数学的各个方面全面完整地进行叙述的是《九章算术》,它是十部算书中最重要的一部.它对以后中国古代数学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正像古希腊欧几里得(约前330—前275)《几何原本》对西方数学所产生的影响一样,是非常深刻的.在中国,它在一千几百年间被直接用作数学教育的教科书.它还影响到国外,朝鲜和日本也都曾拿它当作教科书.
《九章算术》,也不知道确实的作者是谁,只知道西汉早期的着名数学家张苍(前201—前152)、耿寿昌等人都曾经对它进行过增订删补.《汉书?艺文志》中没有《九章算术》的书名,但是有许商、杜忠二人所着的《算术》,因此有人推断其中或者也含有许、杜二人的工作.1984年,湖北江陵张家山西汉早期古墓出土《算数书》书简,67 推算成书当比《九章算术》早一个半世纪以上,内容和《九章算术》极相类似,有些算题和《九章算术》算题文句也基本相同,可见两书有某些继承关系.可以说《九章算术》是在长时期里经过多次修改逐渐形成的,虽然其中的某些算法可能早在西汉之前就已经有了.正如书名所反映的,全书共分九章,一共搜集了二百四十六个数学问题,连同每个问题的解法,分为九大类,每类算是一章.
从数学成就上看,首先应该提到的是:书中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数四则运算和比例算法.书中还记载有解决各种面积和体积问题的算法以及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测量的各种问题.《九章算术》中最重要的成就是在代数方面,书中记载了开平方和开立方的方法,并且在这基础上有了求解一般一元二次方程(首项系数不是负)的数值解法.还有整整一章是讲述联立一次方程解法的,这种解法实质上和现在中学里所讲的方法是一致的.这要比欧洲同类算法早出一千五百多年.在同一章中,还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记载了负数概念和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
《九章算术》不仅在中国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影响还远及国外.在欧洲中世纪,《九章算术》中的某些算法,例如分数和比例,就有可能先传入印度再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再如“盈不足” (也可以算是一种一次内插法),在阿拉伯和欧洲早期的数学着作中,就被称作“中国算法”.现在,作为一部世界科学名着,《九章算术》已经被译成许多种文字出版.
《算经十书》中的第三部是《海岛算经》,它是三国时期刘徽(约225—约295)所作.这部书中讲述的都是利用标杆进行两次、三次、最复杂的是四次测量来解决各种测量数学的问题.这些测量数学,正是中国古代非常先进的地图学的数学基础.此外,刘徽对《九章算术》所作的注释工作也是很有名的.一般地说,可以把这些注释看成是《九章算术》中若干算法的数学证明.刘徽注中的“割圆术”开创了中国古代圆周率计算方面的重要方法(参见本书第98页),他还首次把极限概念应用于解决数学问题.
《算经十书》的其余几部书也记载有一些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例如《孙子算经》中的“物不知数”问题(一次同余式解法,参见本书第106页),《张丘建算经》中的“百鸡问题”(不定方程问题)等等都比较着名.而《缉古算经》中的三次方程解法,特别是其中所讲述的用几何方法列三次方程的方法,也是很具特色的.
《缀术》是南北朝时期着名数学家祖冲之的着作.很可惜,这部书在唐宋之际公元十世纪前后失传了.宋人刊刻《算经十书》的时候就用当时找到的另一部算书《数术记遗》来充数.祖冲之的着名工作——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精确到第六位小数),记载在《隋书?律历志》中(参见本书第101页).
《算经十书》中用过的数学名词,如分子、分母、开平方、开立方、正、负、方程等等,都一直沿用到今天,有的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
宋元算书
中国古代数学,经过从汉到唐一千多年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更加完备的体系.在这基础上,到了宋元时期(公元十世纪到十四世纪)又有了新的发展.宋元数学,从它的发展速度之快、数学着作出现之多和取得成就之高来看,都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数学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特别是公元十三世纪下半叶,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出现了秦九韶(1202—1261)、李冶(1192—1279)、杨辉、朱世杰四位着名的数学家.所谓宋元算书就指的是一直流传到现在的这四大家的数学着作,包括:
秦九韶着的《数书九章》(公元1247年);
李冶的《测圆海镜》(公元1248年)和《益古演段》(公元1259年);
杨辉的《详解九章算法》(公元1261年)、《日用算法》(公元1262年)、《杨辉算法》(公元1274—1275年);
朱世杰的《算学启蒙》(公元1299年)和《四元玉鉴》(公元1303年).
《数书九章》主要讲述了两项重要成就:高次方程数值解法和一次同余式解法(分别参见本书第119页和第110页).书中有的问题要求解十次方程,有的问题答案竟有一百八十条之多.《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讲述了宋元数学的另一项成就:天元术(用代数方法列方程,参见本书第121页);也还讲述了直角三角形和内接圆所造成的各线段间的关系,这是中国古代数学中别具一格的几何学.杨辉的着作讲述了宋元数学的另一个重要侧面:实用数学和各种简捷算法.这是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而兴起的一个新的方向,并且为珠算盘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朱世杰的《算学启蒙》不愧是当时的一部启蒙教科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直到当时数学比较高深的内容.《四元玉鉴》记载了宋元数学的另两项成就:四元术(求解高次方程组问题,参见本书第123页)和高阶等差级数、高次招差法(参见本书第131页).
宋元算书中的这些成就,和西方同类成果相比:高次方程数值解法比霍纳(1786—1837)方法早出五百多年,四元术要比贝佐(1730—1783)①早出四百多年,高次招差法比牛顿(1642—1727)等人早出近四百年.
宋元算书中所记载的辉煌成就再次证明:直到明代中叶之前,中国科学技术的许多方面,是处在遥遥领先地位的.
宋元以后,明清时期也有很多算书.例如明代就有着名的算书《算法统宗》.这是一部风行一时的讲珠算盘的书.入清之后,虽然也有不少算书

阅读全文

与算法数学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ubuntu压缩zip 浏览:2
vigenere算法的方法是什么 浏览:666
pdf保护破解 浏览:341
仿微信聊天系统源码广州公司 浏览:106
怎么查看我的世界服务器日志 浏览:430
怎么从程序员走到成功 浏览:824
把软件放入文件夹中如何移出 浏览:209
红包源码企业即时聊天软件 浏览:581
xp安装python 浏览:10
西门子参数编程读取半径值 浏览:403
洗首饰解压小视频 浏览:966
01背包问题的算法解决 浏览:373
sd卡放哪个文件夹 浏览:301
解释器模式java 浏览:104
android垂直自动滚动条 浏览:153
计算器java小程序 浏览:27
java的简称 浏览:68
云服务器公网ip地址 浏览:581
php对数据库操作 浏览:237
java爬图片 浏览: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