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宏替换,宏展开到底分别在什么时候进行
//在宏 使用的时候 分为
宏定义 和 宏展开, 你那个 宏替换就是展开
宏定义是你自己写的 #define
然后展开在预编译时候处理
这个时候编译器先扫描一遍文件 把用到宏的地方都做字符替换
比如
#define M 1
int a = M;
那么预编译的时候就把 M 替换成1
注意宏只做文本替换,所以
比如 #define MUL(__x__, __y__) __x__ * __y__
int a = MUL(a + b, c+ d);
会被替换成 int a = a + b * c + d // 可能就会和初衷违背(如果你想做的是 (a + b) * (c + b))
从展开的角度来说 因为宏是可以嵌套的 所以宏在替换的时候 我们叫做展开
比如 做一个函数参数声明
#define PARAMS_SET_1(__type__, __name__) __type__ __name__
#define PARAMS_SET_2(__type__, __name__) __type__ __name__##1, __type__ __name__##2
//... 定义N个 PARAMS_SET_N
#define PARAMS(__size__, __type__, __name__) PARAMS_SET_##__size__(__type__, __name__)
然后 定义函数
int foo(PARAMS(2, int, n));
那么预编译的时候宏会这样展开
1, int foo(PARAMS_SET_2(int, n));
2, int foo(int n1, int n2);
另外注意就是编程的时候 由于宏只是文本替换,缺少类型检测 以及运算顺序这样的功能,所以要少用宏
上面所有的宏都有替换的方案
#define M 1 替换方案
struct M
{enum {value = 1} };
int a = M::value;
#define MUL(__x__, __y__) __x__ * __y__ 替换方案
template<int x, int y>
struct MUL
{enum{value = x * y}};
int a = MUL<10 + 20, 10 + 30>::value;
最后一个PARAMS的替换方案就是函数重载
template<typename T>
int foo(T n1);
template<typename T>
int foo(T n1, Tn2);
//后面定义N个
B. 什么是汇编程序,编译程序,解释程序分别说明他们的功能
【汇编程序】:把汇编语言书写的程序翻译成与之等价的机器语言程序的翻译程序。
【编译程序】:把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源程序,翻译成等价的计算机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的目标程序的翻译程序。
【解释程序】:对源程序边解释翻译成机器代码边执行的高级语言程序。
高级语言的程序的执行的途径:
1)源程序(高级语言)->【编译程序】->目标程序(汇编语言)->【汇编程序】->目标程序(机器语言)->计算结果
2)源程序(高级语言)->【编译程序】->目标程序(机器语言)->计算结果
3)源程序(高级语言)->【解释程序】(逐条读出源程序中的语句并解释执行,即在解释程序的执行过程中并不产生目标程序)->计算结果
C. 异常处理是在编译时进行的
编译时,不会处理程序的异常,只会处理程序的一些逻辑错误、语法错误等
D. 什么是编译程序 编译程序的工作过程
编译程序是变成语言在计算机上面运行的一种方式。
比如你现在编写(编译型语言)了你个程序文件并要运行它,但是计算机是不认识这个文件里面的东西的(其实计算机只认识0和1这样的数字),所以这里就需要把你自己写的程序文件翻译一遍,翻译过后并生成一个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文件,把你原来的源文件翻译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文件的过程就叫编译,其实计算机运行的真正文件是编译过后的编译文件。
E. C语言编译系统对宏替换的处理是在什么时候进行的
是正式工作开始之前的准备工作,所以宏替换是在对程序编译之前进行的。
宏替换是C/C++的预处理中的一部分,对于宏定义中的形参,在替换列表中,如果不是作为#或##的操作数,那么将对应实参完全展开(相当于对实参进行求值),然后将替换列表中的形参替换掉,如果是#或##的操作数。
(5)什么是在程序编译时进行的扩展阅读:
宏的用途在于自动化频繁使用的序列或者是获得一种更强大的抽象能力。
计算机语言如C语言或汇编语言有简单的宏系统,由编译器或汇编器的预处理器实现。C语言的宏预处理器的工作只是简单的文本搜索和替换,使用附加的文本处理语言如M4,C程序员可以获得更精巧的宏。
宏的行为如同是函数对自身程序文本的变形,并且可以应用全部语言来表达这种变形。一个C宏可以定义一段语法的替换,然而一个Lisp的宏却可以控制一节代码的计算。
F. 程序执行的两种方式是什么分别是如何进行的,各有什么特点
解释执行和编译执行
编译方式是指利用事先编好的一个称为编译程序的机器语言程序,作为系统软件存放在计算机内,当用户将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输入计算机后,编译程序便把源程序整个地翻译成用机器语言表示的与之等价的目标程序,然后计算机再执行该目标程序,以完成源程序要处理的运算并取得结果。
解释方式是指源程序进入计算机后,解释程序边扫描边解释,逐句输入逐句翻译,计算机一句句执行,并不产生目标程序。
前者过程简单,后者执行速度快
G. 什么是编译程序
编译程序指将某一种程序设计语言写的程序翻译成等价的另一种语言的程序的程序, 称之为编译程序
编译程序也称为编译器,是指把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源程序,翻译成等价的机器语言格式目标程序的翻译程序。编译程序属于采用生成性实现途径实现的翻译程序。
它以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源程序作为输入,而以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表示的目标程序作为输出。编译出的目标程序通常还要经历运行阶段,以便在运行程序的支持下运行,加工初始数据,算出所需的计算结果。
编译程序的实现算法较为复杂,这是因为它所翻译的语句与目标语言的指令不是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一多对应关系,同时也因为它要处理递归调用、动态存储分配、多种数据类型,以及语句间的紧密依赖关系。
由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程序具有易读、易移植和表达能力强等特点,编译程序广泛地用于翻译规模较大、复杂性较高、且需要高效运行的高级语言书写的源程序。
(7)什么是在程序编译时进行的扩展阅读:
编译流程分为了四个步骤:
1.预处理,生成预编译文件(.文件)
2.编译,生成汇编代码(.s文件)
3.汇编,生成目标文件(.o文件)
4.链接,生成可执行文件
H. 给变量分配内存单元是在什么时候进行的
这个涉及到局部变量还是全局变量的问题,函数中的变量属于局部变量,所以再调用到之后才开辟内存空间,但局部变量所在函数调用完毕,局部变量就被取消了,然后所占内存就被收回了。 而全局变量由于作用域很广,一旦定义,编译器就会分配内存,程序运行期间这块内存单元一直有效,直到整个程序结束才由系统收回内存~~
I. C语言程序中的关于常量的计算是在编译时进行的还是程序执行时进行的
编译的时候,先会进行预编译处理,就是把程序中所有的符号常量用数字常量替换,比如说你的例子中的N,注意只是发生替换,所有的计算都是在程序执行的时候进行的!
C是面向过程的,每次执行都会重新计算一次!
J. 请问java程序在编译和运行时有什么区别,系统分别都会做什么
Java程序的编译
使用命令: javac *.java
编译时,会将写的.java文件(高级语言),生成相应的字节码文件.class文件(二进制代码)
Java程序的执行
使用命令:java *
流程: 加载到 -- 连接 ---- 初始化 ...
运行时,首先会由将相应的.class文件,加载到内存中,并验证.class文件的有效性,将相应类的Class加载到内存中,并对类中的静态变量进行初始化操作,然后就由 主 类开始执行
具体的可以看一下 JVM 类加载过程,以及jVM的内存分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