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数字逻辑中状态转换图的作用
状态之间的关系能够被直观地捕捉到。
由于状态转换图的单纯性,能够机械地分析,状态转换图能够很方便地对应状态转换表等其他描述工具,找出数据对象的所有状态,分析在不同状态下,数据对象的行为规则有无不同,若无不同则可将其合并成一种状态,分析从一种状态可以转换成哪几种状态,是数据对象的什么行为导致这种状态的转换。
② 逻辑状态表 、逻辑式、 逻辑图、 卡诺图之间 可以互相转换吗
回答是肯定能够转换的,换言之,就是知道其中的一个,其他的也能够写出来,建议你去借《数字电路基础》看看,这些在上面都有确切的应用。
比如:要解决某一个逻辑设计
第一,你要画出逻辑图
第二,你要确定变量。A,B,C等等
有n个变量,他们的组合就有2的n次方个然后将每个组合对应的Y(对应逻辑图的输出)写出来。这样就构成了真值表。
第三,在真值表中找Y中所有1所对应的组合,将它们相与,就得到了逻辑式。
第四,就是你说的逻辑状态图是状态转换图吗?上面所说的是组合电路的设计方法。如果是时序电路的话,才有状态转换的说法,在设计之前就要先画出状态转换图。
③ 编译原理设计状态转换图
根据题意,对应的正规式为b*a+b, 构造等价的NFA,如下图所示
④ 求大神指导编译原理的状态转换图怎么画
这里你要弄清子集法中,每一行,指的是变迁。比如第一行,代表状态0,画一根线到状态1,因此第1个0是指这个变迁的起点状态0,第3个1是指变迁的终点状态1。
同理,第2行是指从状态1出发,有2个变迁,即第一个是状态1指向状态1(自己),第2个变迁是从状态1到状态1和2。
这样第3行就表示如果从状态{1,2}开始,输入是0和1时的变迁分别是什么,依此类推。
你红的圈出来的就是NFA所有可能的状态和状态组合。
⑤ 编译原理: 画出识别如下单词的状态转换图: Char int float
(四)练习该实验的目的和思路: 程序开始变得复杂起来,可能是大家以前编过的程序中最复杂的,但相对于 以后的程序来说还是简单的。因此要认真把握这个过渡期的练习。程序规模 大概为 200 行及以上。通过练习,掌握对字符进行灵活处理的方法。 (五)为了能设计好程序,注意以下事情: 1.模块设计:将程序分成合理的多个模块(函数/类) ,每个模块(类)做具 体的同一事情。 2.写出(画出)设计方案:模块关系简图、流程图、全局变量、函数接口等。 3.编程时注意编程风格:空行的使用、注释的使用、缩进的使用等。 4.程序设计语言不限,建议使用面向对象技术及可视化编程语言,如 C++, VC,JAVA,VJ++等。
四、上交:
1.程序源代码及可执行文件(当堂检查/通过网络提交) ; 2.已经测试通过的测试数据 3 组(全部存在一个文本文件中,以“第一组输 入/输出/第二组输入/输出/第三组输入/输出”的顺序存放) ; 3.实验报告按照提供的模板填写: (1) 功能描述:该程序具有什么功能? (2) 算法描述:所采用的数据结构,基本实现算法及某些特殊过程的实 现算法(如在处理某个问题时,你所采取的好的处理方法等)注意 此处不要简单的将源程序抄上来。 (源程序将打印出来作为附录) (3) 程序结构描述:函数调用格式、参数含义、返回值描述、函数功能; 另外可以附加函数之间的调用关系图、 程序总体执行流程图及类的 层次图。 (4) 实验总结:你在编程过程中花时多少?多少时间在纸上设计?多少 时间上机输入和调试?多少时间在思考问题?遇到了哪些难题?你 是怎么克服的?你对你的程序的评价?你的收获有哪些? (5) 写出上机调试时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过程; (6) 附上源程序(打印的)
⑥ 编译原理 设计一个状态转换图
⑦ 根据状态转换真值表画状态转换图
1、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打开Office Visio软件,注意的是这时候需要点击“文件”中的新建“电气工程”即可。
⑧ 时序逻辑电路分析,关于状态转换表和状态转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