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debian怎么搭建c语言编译环境
不需要专门搭建的
系统安装自带gcc的。
所以 一般直接用gcc g++编译就可以了
或者直接写makefile
② 编译OpenWrt系统求助
OpenWrt编译环境搭建和编译方法 一、 更新开发系统。 安装完ubuntu 后,重新开机的时候,会有一个VMware tools 安装的提示界面,耐心等待,等到VMware tools 安装好后 因为更新系统和安装一些工具包需要用到网络,所以进入ubuntu的界面后, 将u...
③ 怎么在linux下搭建C的编译环境!!
linux下c程序的编辑,编译和运行以及调试
要使用的工具:
编辑:vim(vi)
编译和运行:gcc
调试:gdb
1.
安装很简单(以下是以在centos中安装为例):
yum
vim
gcc
gdb
2.
使用vim编辑源文件
首先,打开终端练下手:
vim
hello.c
3.
(进入一般模式)
按下"i",进入编辑模式,在编辑模式下输入:
#include
int
main(){
printf("hello,
world!\n");
return
0;
}
4.
输入完成,按"esc"键,回到一般模式,然后按下":wq",即可保存并退出vim。
④ windows7怎么搭建linux编译环境
下载安装虚拟机运行Linux系统,在虚拟系统中进行模拟编辑。
⑤ 编译系统的过程
接收输入的编译任务;根据所述编译任务生成任务名;解析获得所述任务名对应的源代码;编译所述源代码,并输出所述编译任务的处理状态信息。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接口平台接收编译任务,由接口平台以任务名形式发起编译请求,进行编译,简化了编译输入操作;处理状态信息,通过接口平台实时提供给客户端,简化了编译监控操作,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
⑥ 如何建立Linux系统下交叉编译环境
最近有很多朋友在探讨关于建立Linux交叉编译环境的问题,下面就一些问题作一个说明,以期抛砖引玉。 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开发环境一般是由目标系统硬件(开发板)和宿主PC机所构成。目标硬件开发板用于运行操作系统和系统应用软件,而目标板所用到的操作系统的内核编译、应用程序的开发和调试则需要通过宿主PC机来完成(所以称为交叉编译)。双方之间一般通过串口,并口或以太网接口建立连接关系。 但在此我建议构建如下的交叉编译环境,适合个人或研发小组使用:单独拿出一台PC机(PII以上即可,就用以前淘汰的旧机器就可以),在该PC上安装桌面的Linux操作系统(如Red Hat Linux 8.0及以上),可以采用默认的安装选项(注意要包含FTP服务),这台PC作为Linux服务器,除管理员以外,一般不直接让其他人去操作。 将该Linux服务器接入局域网,并新建一些合法用户,以便其他的PC机(在此我们将其称为工作站)的合法用户能访问到Linux服务器。而其他的PC机(工作站)仍然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原来干啥继续干啥。 需要的软件工具包括: 1、FTP客户端程序(如Cuteftp,可到网上下载)。 2、Telnet工具(如SecureCRT,可到网上下载)。 3、移植到某一特定ARM平台的Linux操作系统内核源码(一般由销售商整理提供)。 4、GNU编译工具,可由相关网站下载,或由销售商整理提供。 在工作站安装:在某工作站PC上安装FTP客户端程序和Telnet工具,安装完毕后应该可以在该工作站PC和Linux服务器之间进行文件的传输,并在工作站PC可以通过Telnet登陆到Linux服务器(可能需要将Linux服务器的防火墙服务关闭才能完成)。 在Linux服务器安装:将工作站PC上的Linux操作系统内核源码压缩包和GNU编译工具通过FTP传送到Linux服务器的某个目录(如合法的用户目录),然后在该目录下解压,并将GNU编译工具安装到默认的工作目录即可,以上工作通过在工作站PC使用Telnet工具完成,而不需要在Linux服务器上进行。 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编译: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编译一般有一个比较固定的步骤,会根据MakeFile文件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可参考相关文档,编译的工作在工作站PC使用Telnet工具完成。 按固定的步骤编译内核完成以后,会在相应目录生成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通过FTP将该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传回工作站PC,然会再通过ADS或SDT下的烧写工具写入开发板的Flash即可。 (T004)
⑦ 如何在Linux下的sublime text 2搭建python开发IDE
一、使用工具:SublimeText、Python
二、搭建步骤:
1、打开sublimeText 在菜单栏找到Tools——>编译系统——>新编译系统
2、在新的配置文件中输入如下配置
{
"cmd": ["***********","-u","$file"],
"file_regex": "^[ ]*File \"(...*?)\", line ([0-9]*)",
"selector": "source.python",
"encoding": "cp936",
}
其中***********处填写你的电脑中python的安装路径
3、Ctrl+S保存到SublimeText——>Data——>Packages——>User下
文件名保存为Python.sublime-build即可。
4、接下来可以测试一下输入print(1);
然后Ctrl+B编译
如果下方输出栏 输出了1 则说明成功。
三、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如果出现如下图所示的错误,一般是由于没有保存为.py文件导致。将文件保存为XXXX.py 然后Ctrl+B即可。
⑧ 怎样安装C语言编译系统
我的电脑,
系统属性设为默认就OK了,然后在结束ALG.EXE就OK了,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彼此加油!!
⑨ 关于ARM的Linux系统的编程搭建
希望能帮到你,
1)让linux 在arm上运行,安卓底层也是linux.
2)gcc, arm-gcc等交叉编译工具,linux 源码,arm烧录工具。
3)一般用linux环境,win7可以编应用,驱动我没编过。
4)好象只能编应用,需要安装相应的插件
5)是arm , linux 是运行在电脑上的,要用交叉编译工具编译才能在arm上用
6)参考arm给的手册和工具,
7)可以。
⑩ 如何编译OpenWrt
搭建编译环境。编译建议在Linux下进行。我的系统是Linux mint 17,执行以下命令,构建编译环境: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git-core build-essential
获取openwrt源码。在当前用户主目录下执行
git clone git://git.openwrt.org/openwrt.git
等待代码下载。结束后,目录下会出现openwrt文件夹。
配置软件源。进入openwrt目录,执行
./scripts/feeds update -a
./scripts/feeds install -a
检查编译环境是否完整:
make defconfig
make prereq
根据提示信息安装需要的软件包。如果提示类似
“tmp/.config-package.in:22022:warning: multi-line strings not supported”
的信息,打开 openwrt/tmp/.config-package.in,定位到对应行,添上丢掉的一个引号就可以了。
编译选项:
执行 make menuconfig,根据路由器情况,选择 Target System 和 Subtarget。如意云一代和极壹S的 Target System 均为 Ralink RT288x/RT3xxx 。对于Subtarget ,前者为 MT7620n based boards ,后者为 MT7620a based boards。
其他选项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一般来说要选中LuCI界面,选中中文语言包等等。
开始编译:
执行 make -j2 V=s 进行编译。-j后面的数字是电脑物理CPU数量加一。V=s可以显示出编译的详细信息。首次编译大概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
错误排查:
编译失败,一般有两种情况:
1.代码下载链接失效。首次编译时,编译程序会实时从网上下载一些软件包的代码。如果下载链接失效,编译就会失败。这时需要根据软件包的名称,从网上自行下载,然后放在 openwrt/dl/ 目录下,执行 make -j2 V=s 继续编译即可。
2.软件包自身有问题。这时重新执行 make menuconfig ,取消对应软件包选中即可。这种情况比较少见,目前已知的有 tor 等。
编译成功,但没有生成固件。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选中的软件包过多,导致固件大小超过16MB。重新执行 make menuconfig,去掉一些软件包,重新执行编译即可。
得到固件。在排除了所有错误后,现在终于得到了固件。对于如意云RY-1,固件在 openwrt/bin/ramips 目录下,形如
openwrt-ramips-mt7620n-rt-n14u-squashfs-sysupgrade.bin
openwrt-ramips-mt7620n-wrtnode-squashfs-sysupgrade.bin
openwrt-ramips-mt7620n-mlw221-squashfs-sysupgrade.bin
openwrt-ramips-mt7620n-wr8305rt-squashfs-sysupgrade.bin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