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彭萍的主要着作
1. 《实用语篇翻译(英汉双向)》(主编兼第一作者),中国宇航出版社,2014。
2.《翻译伦理学》 (32.6万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3.《实用旅游英语翻译(英汉双向)》(37万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4.《实用英汉对比与翻译(英汉双向)》(31万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5. 《伦理视角下的中国传统翻译活动研究》 (30万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6. 《实用商务文体翻译(英汉双向)》(29万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近五年主要论文: 中国传统戏曲字幕中文化因素的翻译原则与策略,《中西文化比较研究》,2014年第1辑。 中国文学与翻译,《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浅析《奥特朗托城堡》的基本叙事语法特点,《短篇小说(原创作品版)》,2013年第33期。 语言表达与认知模式及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教育学术月刊》,2012年第9期。 对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英语教学的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12年第7期。 翻译学的新兴分支——翻译伦理学刍议,《学术探索》,2012年第1期。 中国传统译论中的伦理关注及其思想渊源探究,《文教资料》2011年6月中旬刊。 试论英汉互译教学同步进行的科学性,《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年教学研究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从思维差异和目的论看中文商业广宣文体的“欠额翻译”,《中国ESP研究》,2011第1期。 Transmutation of Modern China’s Attitude to Western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从翻译看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态度的嬗变),《跨文化研究前沿》,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论本科翻译教学中弘扬母语文化的三个有效环节,《北京外国语大学2009年教学研究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对ESP翻译教学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中国ESP研究》,2010年第1期。
⑵ 汪荣有的出版专着
1, 《刘少伦理思想研究》, 独着, 30万字, 新华出版社, 1998年9月
2, 《青年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合着, 撰写13万字, 西南师大出版社, 1998年8月
3,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程》, 参编, 撰写2万字, 江西高校出版社, 1999年12月
4, 《江西师范大学校史》, 参编, 撰写3万字, 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0年10月
5, 《面向21世纪:大学生道德发展研究》, 主编, 30万字,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0年12月
6, 《新世纪德育创新发展》, 参编, 撰写1万字,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1年7月
7, 《奋斗·崛起·超越—江西师大研究生教育概览》, 主编, 55.1万字, 新华出版社, 2001年12月
8, 《江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参编, 撰写6.8万字, 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1年12月
9, 《博学·善思·创新—江西师大研究生论文选》, 主编, 50.7万字, 新华出版社, 2004年3月
10, 《当代中国经济伦理论》, 独着, 45万字, 人民出版社, 2004年8月
11, 《青年道德教育论》, 独着, 25万字, 中国社科出版社, 2004年9月
12, 《职业道德引论》, 合着, 23万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9月
⑶ 辜正坤的主要着作
1)Hamlet and His Delay《莎士比亚与哈姆莱特之谜解》,(英文博士论文选刊),见《中国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硕士、博士论文文库》,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Poems of Mao Zedong《毛泽东诗词译注》(英文版)(英文注释并英译全部诗词),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The Book of Tao and Teh《老子英译》(英文版译着)(并撰有英汉语长篇论文),香港,1993,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Studies in Shakespeare《莎士比亚研究》(英文专着,),香港,1993;
5) 150Masterpieces in Yuan Qu-poetry《元散曲150首英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 6)《英国浪漫派散文精华》,编译,作家出版社,1989年;
7)《张爱玲散文精华》(主编),作家出版社,1989年;
8)《第三世纪》,人民出版社,1989年,主译;
9) 《世界名诗鉴赏词典》(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0)《中国二十世纪纯抒情诗精华》,主编(与马相武合作),作家出版社,1991年;
11) 《世界诗歌鉴赏大典》(主编)(上下卷),台湾地球出版社,1992;
12) 《东西诗研究合璧论》(专着),香港,1993;
13) 《林肯文集》(卷下),(译着),三联书店,1993;
14)《辜正坤纯抒情诗选集》,香港,1993年;
15) 《马约尔诗选》,(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16) 《未来之路》(比尔·盖茨着),(主译、主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7) 《英美名诗选》(校内用自编教材),北京大学,1995;
18) 《中西诗鉴赏与翻译教程》(校内用自编教材),北京大学,1995;
19)《中国古代名诗三百首》评注,主编,北京出版社,2000年;
20)《外国名诗三百首》评论,主编,北京出版社,2000年;
21) 《元曲300首英译》,(即出);
22)《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辜正坤译,见《莎士比亚全集》卷八,译林出版社,1998年;
23)《汉英对照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辜正坤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汉英对照注释本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台湾书林出版社1999年买走版权;
24)《英美诗歌鉴赏金库》,辜正坤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
25)《比较诗学》,迈纳着,王宇根等译,辜正坤审校,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26)《亨利六世》(上、中、下),覃学岚译,辜正坤校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
27)《智慧书》,主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
28)《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着,朱生豪译,辜正坤校订,见《莎士比亚全集》卷一,译林
出版社,1998年;
29)《温莎的风流娘儿们》,莎士比亚着,朱生豪译,辜正坤校订,见《莎士比亚全集》卷一,译林出版社,1998年;
30)《皆大欢喜》,《第十二夜》,《无事生非》,莎士比亚着,朱生豪译,辜正坤校订,见《莎士比亚全集》卷二,译林出版社,1998年;
31)《动物宝宝成长记》(法译中)(共6小分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11月。
32)《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理论专着,修订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33)《互构语言文化学原理》,(理论专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34)《莎士比亚〈哈姆莱特〉注译本》,中华书局约稿,(拟于2004年出版)。
35)《古希腊文学史》,《莎士比亚概论》,1999年。
36)《美国文学精华》(共四册),合译,四川师大出版,1985年;
37)《中西文化比较演讲录》,(完稿,即出)。
(上述书目中有些书是修订重版书,特注。) 1)《乌鸦与叩门》(比较文学论文)(英文),《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88年第二期;
2)《古英语与古汉语句法结构比较》(英文),《四川师大学报》《外国语文专刊》,1986年第1期;
3) 《老子思想体系概论》,(英文),见Lao Tzu, New Century Publisher, Hong Kang, 1993;
4)《论毛泽东诗词》(英文),见Poems of Mao Zedong, Peking University, 1993;
5) 《莎士比亚阴阳论》(英文),见Studies in Shakespeare, Shakepeare & Company, 1993;此文并在洛杉矶召开的第六届世界莎士比亚大会中宣读;
6) 《莎士比亚管窥》(英文),见《中国莎学年鉴》,东北师大出版社,1995;
7) 《东西文化互根互构互补互彰互抗互证阴阳循环互进论》,见澳大利亚悉尼大学WILD PEONY出版社《文化对话与误读》(英文版)一书,1997年版;又见《贸易报》1996年4月号;
8)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冒险家们》(英文),见Studies in Shakespeare, Shakespeare & Company, 1993;
9) 《Chang Xiuzhen教授〈老子道德经英文翻译诠释书目研究〉序》,《中国翻译》,2000年第2期。
10)《论前导翻译学》(英文),《世界文学与翻译研究》,2000年第2期;第30-36页。
11)《玄翻译学原理》(I)(Metatranslatology)(英文),《中国翻译》,2002年4期。
12)《玄翻译学原理》(II)(Metatranslatology)(英文),《中国翻译》,2002年5期。 13)《荒原与凤凰涅盘》,《四川师大学报》《外国语文》1984年第一期;《外国文学研究》,1989年第一期;
14)《尝试与成功-荒原与凤凰涅盘语言风格略论》(比较文学论文),《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86年第1期;
15)《元文学与泛文学-兼论文学批评多向互补太极模式》,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88年第一期;
16)《三欲原动力论与人类文化的发展》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88年第四期;
17)《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中国翻译》,1989年第1期;《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
1988年第1期;《北京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当代翻译百家》,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译学新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8)《万理万教相贯同源互补论》(古文体),《百家》,1989年第一期;
19)《中西诗译例论》,《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86年第3期;《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20) 《互构语言学与人类的命运》,在全国第四届国外语言学研讨会上宣讲的论文,曾引起强烈反响;
21)《西方莎评四四百年》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一,1992年;
22) 《十九世纪西方倒莎论》,《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三期;
23) 《互构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1993年第一期;
24)《汉语为什么没有演变成为拼音文字》,《汉语学习》,1993年第5期;
25) 《十九世纪前西方倒莎论述评》,《国外文学》,1993年第五期;
26)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赏析》,《名作欣赏》,1993年第五期;
27) 《诗书画论》,《巴黎龙报》,1993年9月18日;
28) 《汉语与拼音文字》,《巴黎龙报》,1994年4月16日;
29) 《诗歌鉴赏五象美论》,《世界文学与翻译研究》,1994年第三期;
30) 《三欲论与莎士比亚和哈姆莱特之谜解》,在94国际莎士比亚研讨会上宣读的论文(大会宣讲);
31) 《诗与人类世界的命运》,人民日报《大地》月刊,1994年2月号;
32)《翻译教学法研究》,(与安美华教授合作),《大学英语》,1993年第三期;
33)《中国名诗300首》序(古文体),人民日报社主办《大地》月刊,1994年9月号;
34) 《互构语言学中的三元结构论》,《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1995年第一期;
35)《人类语言音义同构现象与人类文化模式》,《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六期;
36)1995年9月28日在国际华人文化研讨会上宣讲论文《语言音义同构论与文化发展之谜》(作为大会论文宣讲),其中提出的崭新的观点汉语音义同构论引起极强烈反响。大会评论人陈公仲教授在大会上发言说此文在国际国内宣告了一个崭新学科的诞生,并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语言文化学术界的重大突破;
37) 《东西文化演进七大律》,在国际比较文化研讨会上宣讲的论文,1995年10月;北京大学校刊1996年第733-734连载;
38)《互构语言学与三元结构模式》《学术月刊》,1996年第1期;
39)《信息高速公路与人类大文化》,《人民日报》1996年5月22日;
40)《电脑·信息·文化》,《中国电子报》,1996年5月28日;
41)《电脑与哲学》,《市场经营报》,1996年6月;
42)《电脑无端,大道不泯》,《软件》杂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电子学会主办, 1997年第一期(总第215期);
43)《未来之路译名说》,《软件》杂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电子学会主办,1997年第二期(总第216期);
44) 《翻译理论着作序言3篇》,《中国翻译》,2004年第2期。
45)《经典翻译理论命题辩证》,《巴蜀译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46)《术语翻译与中国学术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47)《中国人失掉了人格吗?-术语翻译与中国学术问题》,《读书人报》,1998年第29期;
48)《再谈术语翻译与中国学术问题》,《读书人报》,1998年第30期;
49)《互构语言学与经典语言学命题辩证》,《语言研究丛刊》,北京大学语言学研究所编,2004年第1辑。
50)《我译智慧书》,《中华读书报》,1998年5月;
51))评《走向混沌》,《演艺圈》,1999年第期;
52)《互构语言文化学原理与经典语言学命题新解》,《语言学研究》第二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月,第77页—86页。
53) 《高考试题设计理路与中学语文水平测试目的》,《语文建设》,2004年第2期。
54)《语言演进律与对索绪尔和乔姆斯基理论的批判》,《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第4期。
55)《译学大辞典》序,《世界文学与翻译研究》,1999,1-2期。
56)《莎士比亚的诗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调频节目《学者谈名着》一,1997年10月
57)《莎士比亚的喜剧》,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调频节目《学者谈名着》二,1997年10月
58)《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调频节目《学者谈名着》三,12,1997年10月
59)《莎士比亚的悲剧》,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调频节目《学者谈名着》四,1997年10月
60)《莎士比亚的浪漫传奇剧》,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节目《学者谈名着》五,1997年10月
61)《网络与中西文化》,见文池编《在北大听讲座-思想的力量》,新世界出版社,2000、6。
62)《从罗塞蒂的一首诗歌论诗歌翻译理论与技巧》,《中国翻译》,2000年第6期。
64)《世界诗歌鉴赏五法门》(7万字论文),《世界名诗鉴赏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66)《中西智慧观与中西文化比较》,《博览群书》,2001.2.
67)《翻译理论着作序文四篇》,《中国翻译》,2000年第2期,第23-27页。
68)《致切斯菲尔德伯爵书》,译注加评论,《中国翻译》,2000年第3期,第71-74页。
69)《文学翻译学建构理论略论-〈文学翻译学〉序》,《中国翻译》,2000年6期。
70)《欣看译海卷新涛》(为黄新渠教授《翻译的浪花》一书所作序),见光明日报社《博览群书》2002年4期。
71)《北京大学研究生翻译课程设置探讨》,《翻译教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翻译协会出版,2001年。
72)《良药与毒药-中西文化比较》,见《知识的绝响-徘徊在空间、时间与创造之间》,沉睡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2.
73)《中西翻译大潮与西化一千年》,见《在北大听讲座-思想的灵光》,新世界出版社,2002.1。
74)《中西文化比较略论》,见《北大讲座》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
75)在《世界文学》编辑部召开的外国诗歌翻译座谈会上的发言,《世界文学》2001.2.
76)《难以相融的中西文化》,见《北大访谈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9.
77)《英语学习门径探微》,《外语沙龙》,2001.5;转载《专家学者谈如何学习英语》,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78)为叶子南《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所做序,光明日报《博览群书》,2001.12.
79)《比较文学学科定位与元-泛比较文学论》,《北京大学学报》,2002.6.
80)《筛选积淀重译论与人类文化的发展》,《世界文学与翻译研究》,2001.2.
81)《玄翻译学原理与诗歌翻译标准厘定问题》,第四届全国诗歌翻译研讨会论文,2002年12月21日。
82)《自发性家族共产社团考察与中国社会的前途》,北大讲座,即出。
83)《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与经典翻译命题辩证》,《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一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84) 《从中西文明差别看中国的崛起及战略思考》,《科学中国人》2002年,第7期。
85)《对话:学问—翻译—与国际接轨?》,(为叶子南《翻译对话录》一书所做的序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86) 《中西文化比较与中国文化战略回应》,《科学中国人》,2003年第8期。
87) 《中西文化比较背景下的教育战略》,《科学中国人》,2003年第9期。
88) 《辜正坤教授访谈录》,辜正坤谈,刘昊记录整理,〈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3年第2-3期。
89) 《中西文化比较与教育观》,《博览群书》,2003年第8期。
90) 《中西翻译大潮与西化问题》,《探索与创新》(全国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论坛论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4月。
91)《玄翻译学原理与诗歌翻译标准厘定问题》,第四届全国诗歌翻译研讨会论文(作为大会主题论文宣讲),2002年12月21日于广东中山大学。
92) “The Raven” and “Knocking on the Door”,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 West, Vol.4, December 2002.
93) 《筛选积淀重译论与人类文化积淀重创论》,〈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第11期。
94) 《玄翻译学与中国翻译理论建构的前途》,全国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研讨会大会首位宣讲论文,2003年7月13日于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95) 《玄翻译学与中国文化建设问题》(大会宣讲论文),全国首届张谷若先生纪念会暨翻译研讨会,山东烟台,2003年8月13日。
96) 《<;汉英双解英语同义词词典>;序》,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6月。
97)《从中西文明比较看中国的崛起》,《北大讲座》第四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98) Shakespeare: Its Impact upo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BESETOHATokyo Conference 2003,East Asia through Other Eyes,Tokyo University,2004年3月。
99)《对索绪尔和乔姆斯基的批判与语言学新定律》,〈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4月。
100) 〈语言的必然性〉,〈语言学研究〉第三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
101) 《中西文化价值定位与全球文化建构方略》,载《世界文化的东亚视角——中国哈佛—燕京学者2003年北京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102) 《中西文化拼合互补论》,载《北大清华名师讲演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103) 《互构语言文化学原理与经典语言学命题新解》,《语言学研究》第二辑,2004年2月。
104) 翻译主体论与归化异化考辨》,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11期。
(上述文章中有个别文章因不同刊物使用情况有别,有重复处,特注。) 105)创作水墨荷花图一幅载《芙蓉芳姿情高洁》获奖专集当代书画名家栏目中,'96中国芙蓉杯诗书画印大奖赛编委会编,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年;
106)创作水墨荷花图一幅载《北大人书画作品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07)创作水墨荷花作品一幅载《中国艺术家优秀作品集》,中国艺术研究院编,中国致公出版社,1999年;63)创作水墨荷花作品一幅,载《世界华人书画作品精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12月。
108)创作水墨荷花图一幅,载《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人民画报及中国画报出版社,2000年11月。
109)水墨荷花图二幅,载《全国当代书画名人名作精品集》,科学普及出版社,2003年12月。
110)水墨荷花图一幅载《映日荷花别样红》获奖专集当代中国诗书画印名家作品一栏中(第149页),'96中国芙蓉杯诗书画印大奖赛编委会编,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年8月版.
114)水墨荷花一幅载于《世界华人书画作品选集》(珍藏本),(西北卷第25页),香港华人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月12月版。
⑷ 熊春锦先生的着作有哪些
主要着作
数十年来,熊春锦先生撰着和主编了文化、教育以及医学类书籍约60种、近千万字,大部分都捐赠给了全国各地实践经典诵读的中小学及大中专院校等,并将部分书籍捐赠给了国家图书馆和中央党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柏林自由大学、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以及各省市大学的图书馆。
专着:
《中华国学道德根》:熊春锦着,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出版;
《老子•德道经》:熊春锦校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出版;
《道德教育贵修身》:熊春锦着,团结出版社,2008年出版;
《道德复兴论修身》:熊春锦着,团结出版社,2009年09月出版。
2014《道德教育贵修身》:熊春锦着,红旗出版社,2014年出版;
2014《道德复兴论修身》:熊春锦着,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年出版。
《国学道德经典导读》:熊春锦着,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出版;
《老子人法地思想揭秘》:熊春锦着,团结出版社,2008年出版;
《德慧智慧性图文思维教育》:熊春锦着,团结出版社,2009年出版;
《道医学》:熊春锦着,团结出版社,2009年出版;
《龙文化的文明与教育》:熊春锦着,团结出版社,2010年出版;
《太极修身》:熊春锦着,中央编译出版社(图书),2012年出版;
《生命的光色——观色学超速记忆训练》:熊春锦着,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出版;
《幼儿教育概论》:熊春锦着,现代教育出版社,2015年出版;
《东方治理学》:熊春锦着,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出版;
《简帛< 五行经>释解》:熊春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出版;
《小篆入门指导》:熊春锦主编,现代教育出版社,2016年出版;
《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要略》:熊春锦着,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出版。
《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春》:熊春锦着,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出版。
《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夏》:熊春锦着,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出版。
《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秋》:熊春锦着,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出版。
《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冬》:熊春锦着,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出版。
《中华传统五德修身文化·信》:熊春锦着,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出版。
《中华传统五德修身文化·智》:熊春锦着,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出版。
主编:
2011年《德道行天下》丛书:熊春锦主编,中国言实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起出版;
2012年《德道行天下》丛书:熊春锦主编,中国言实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起出版;
2013年《德道行天下》丛书:熊春锦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起出版;
《德慧智经典诵读教材·上下册》:熊春锦主编,中国言实出版社,2012年出版;
大字拼音本《德道经》:熊春锦校勘,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出版
大字拼音本《大学.中庸.论语》:熊春锦校勘,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出版
大字拼音本《七小经合壁》:熊春锦校勘,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出版
大字拼音本《周易》:熊春锦校勘,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出版
大字拼音本《黄帝内经》:熊春锦校勘,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出版
大字拼音本《黄帝四经》:熊春锦校勘,中国言实出版社,2012年出版
袖珍本《德道经》:熊春锦校注,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出版
袖珍本《大学.中庸.论语》:熊春锦校,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出版
袖珍本《七小经合壁》:熊春锦校勘,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出版
袖珍本《周易》:熊春锦校勘,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出版
袖珍本《黄帝内经》:熊春锦校勘,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出版
九宫版《黄帝四经》:熊春锦校勘,中国言实出版社,2012年出版
经典楷篆对照本《 德道经》:熊春锦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出版
经典楷篆对照本《大学》:熊春锦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出版
经典楷篆对照本《黄帝内经》:熊春锦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出版
经典楷篆对照本《周易》:熊春锦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出版
性慧天地系列《幼儿经典诵读》教师用书:熊春锦主编,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年出版
《德慧智经典诵读操作指导手册》:熊春锦主编,中国言实出版社,2012年出版;
《德慧智教育辅导答疑汇编》:熊春锦主编,中国言实出版社,2012年出版;
《中华德慧智教育方法与实例汇编》:熊春锦主编,中国言实出版社,2012年出版;
《幼儿徒手操》:熊春锦主编,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年出版;
《小学经典读本6+1》:熊春锦主编,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现代教育出版社,2016年出版;
音像作品:
《老子思想在当代》、《五德益智养生》、《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太极修身》等。
熊春锦先生简介作品详情。
⑸ 《徐志摩全集共6卷》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徐志摩全集(全六卷)》(蒋复璁)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https://pan..com/s/16lkW9c4vnCSV0Rs7C2eD3A
书名:徐志摩全集(全六卷)
作者:蒋复璁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4-5
页数:1968
作者简介:《全集》由中国台北前故宫博物院院长蒋复璁和着名学者梁实秋两位先贤编订,并得到张幼仪女士的赞襄。
⑹ 求:推荐一些关于艺术的书籍
同学你好,树艺君在线答题:
1、《美的历程》,李泽厚着:这书最大的优点就是通俗易懂,而且李泽厚先生的文笔极好,文章写得极美,也正是这种优美有些地方反而显得不太严谨,但绝不影响该书成为学习美术史的入门书。
从美术基本知识、美术的重要分类、美术名作和美术名家这四个方面着手,对美术基本常识进行介绍。通过本书系统的美术知识的学习,可以大大提高读者的审美感受能力,丰富审美情感,树立正确的审美思想,激发创造美的欲望和激情,拓宽知识的视野。
⑺ 谭旭东的谭旭东着作索引
1、外国小诗欣赏,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
2、欧美诗歌赏论,南方出版社1999年版;
3、当代新诗观察(二人合着),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
4、当代儿童文学的重镇,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
5、儿童文学鉴赏与写作(合着),《儿童文学》杂志2004年增刊;
6、重绘中国儿童文学地图,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寻找批评的空间,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8、2006文化中国(合着),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
9、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黑龙江少儿出版社2009年版;
10、重构文学场:当代文化情境中的传媒与文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中国孩子的阅读计划(幼儿卷),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
12、文学批评之维,中国工人出版社2009年版。 1、朴素的情人与歌手,诗集,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3年版;
2、将你想象,诗集,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3、美丽与忧伤,散文集,燕山出版社1996年版;
4、二弦琴,诗集(二人合着),中国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5、母亲与孩子的歌,诗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6、夏天的水果梦,诗集,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7、生命的歌哭,诗集,敦煌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1、儿童文学名着导读(撰写5万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中外影视作品赏析(撰写8万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中国新时期儿童文学研究(撰写9万字),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版;
4、北京文艺创作志(撰写3万字),北京出版社2006年版;
5、北京市中小学地方教材·诵读(副主编,9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6、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儿童文学(撰写2万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年版;
7、中国当代文学60年(撰写4万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8、外国文学通用教程(撰写2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中国儿童文学名着导读,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 1、中外儿童诗精品阅读,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2003年度最佳大学生散文(二人合编),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2、百年中国儿童诗(三人合编),北岳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3、爱心童话读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
4、感动孩子的100首童诗,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版;
5、经典幼儿朗诵诗301首,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版;
6、世界经典美德童话(2册),致公出版社2005年版;
7、读故事·讲荣辱,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版;
8、一朵野菊花又开了,长春出版社2007年版;
9、成长的书香:当代儿童文学名家作品精选(6册),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7年版;
10、成长的书香:当代儿童文学名家名作导读(6册),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年版;
11、成长的书香:当代儿童文学名家名作导读科幻卷(3册),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年版;
12、为我的宝贝大声读(第一辑,6册),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年版;
13、中国儿童文学精品“悦”读书系(4册),海豚出版社2008年版;
14、2008年中国最佳儿童文学系列(4册),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年版;
15、“亲亲你”幼儿早期阅读(美绘本)丛书(4册),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年版;
16、美绘本早期阅读:“好孩子来读一读”丛书(4册),海豚出版社2008年版;
17、2009年中国最佳儿童文学系列(5册),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版;
18、中国最美的童话(3册),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版;
19、中国最美的童诗(2册),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版;
20、为我的宝贝大声读(第二辑,4册),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版;
21、一天一个好故事(4册),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版;
22、100位作家教你阅读与作文,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版;
23、成长的书香:儿童文学名家精品鲜读版(4册),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9年版,
24、冰心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3册,与人合作主编),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版;
25、最美的童年阅读书系(6册),吉林摄影出版社2009年版;
26、祖国,献您一首诗(2册,二人合作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7、新中国、新童谣,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版;
28、名家带你读名着(50册),中国人口出版社2009年版;
29、博士后作家教你阅读与作文(2册),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9年版;
30、世界童话大师绘本(20册),湖北少儿出版社2009年版。 1、鸟儿们的小吃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2、火魔王(二人合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3、会说话的老鼠(二人合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4、罗英儿童诗选(汉诗英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5、新格林童话图画书(26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青少年早期阅读必备书系·外国名着(14部),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7、斯坦·博丹传记(二人合译),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8年版;
8、房龙作品精选(二人合译),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版;
9、最能打动孩子心灵的世界经典童话(6册),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2009年版;
10、飞龙记(汉诗英译),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版;
11、鸽子树的传说(汉诗英译),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版;
12、琵琶甲虫(汉诗英译),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版;
13 小王子(汉诗英译),广西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 感人的诗意童话——读米吉卡《想念月亮的夹心饼干》《中国校园文学》2009年第4期
站在塔尖上看风景
让阅读带给你快乐
⑻ 急用!关于油画方面的论文及材料,谢谢!
市场需求与商品油画专业的发展
(缙云工艺美术学校“古堰画乡”分校 金向军 )
[摘要] 专业的设置如何满足社会需求,这是决定职业教育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本文就以缙云工艺美术学校商品油画专业的开设和发展来讨论职校专业如何根据市场需求来设置和发展问题。同时总结如何围绕市场进行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经验。
[关键词] 专业设置 教产结合 商品油画
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过程" [《马克思全集》第一卷 第82页中央编译出版社]。教育作为整个物质生活的一部分,其性质和运作方式也是由社会生产决定的。特别是对职业教育而言,与社会生产的联系更为紧密。当前,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核心的"物质生活"已构成我国教育发展的大环境。而现代教育与现代经济的本质联系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与市场经济接轨。职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才能使自身获得高速发展,展示自身的价值和功能。因此,面对市场,与企业接轨,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企业的需求确定学生的培养规格,及时地改革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那么我们培养的人才才能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否则,学生没有市场,学校更不可能有前途。缙云工艺美术学校商品油画专业的设置,一开始就紧跟市场的脚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的了一定的成绩。倍受各级领导的重视与关怀。同时毕业生就业达到供不应求的局面,平均一个毕业生有好几个油画企业可供选择,在就业形势日益紧张。很多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的背景下,更是一个奇迹。说明走市场化道路,对学校对学生而言,是何等的重要。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能否跟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是决定职业学校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因为职业教育始终面对两个市场:就业市场和生源市场。在设置和调整专业时,不仅要考虑生源的问题,更要考虑就业市场,想到他们的出路。因此要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业教育理念,这既是市场经济对职业教育的现实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争发展的需要。
在缙云工艺美术学校商品油画专业的开办之初,就对市场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为推进毕业生就业,专业的设置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探索出一条适合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学校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那么缙云工艺美术学校又是如何根据市场进行专业设置,如何围绕市场进行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呢?这中间的经验又究竟何在?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如何根据市场设置专业。
首先,在设置专业之前,要充分的进行市场调研。任何专业在设置专业之前务必对专业进行调查,并研究可行性。在1991年,在颇有远见的缙云工艺美术学校老校长吕德强{工艺美术学校创始人}的指导下,金向军等教师多次到当时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城市深圳考察商品油画并作了调查。得知,商品油画是中国改开放以来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油画复制技术。主要通过香港等国际市场销往欧美等世界各地。(现在,商品油画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看好的市场前景。国外市场随着国民生活的改善和文化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已从温饱走向了小康,这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精神和物质有了更高的追求。特别是现在随着节假日、公休日的增多,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寻找精神方面追求,而艺术品无疑是人们最关注的对象。国内油画市场既将日益壮大。因商品油画让艺术与市场接轨,所以它不出10年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如深圳大芬村,厦门乌石浦、海沧、浙江义乌等商品油画市场已具相当规模,以深圳大芬为例:被当地人誉为"中国油画第一村"的深圳大芬村,原先是地处深圳郊区的小山村,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它创造了占领全世界60%的油画市场的奇迹。大芬村每年商品油画的出口额都在一亿元人民币以上。透过大芬村油画市场发展情况不难看出--我国的油画产业对画工的需求也随行业快速发展而在不停的增长。况且工资待遇丰厚。还了解到原工艺美术学校89届毕业生胡力锋,蔡杰等在91年从事商品油画工作,月薪就达到3000元以上(当时,教师的工资水平还不超过200元)。同时,我们也发现国内就画工培养上来说,基本上是画厂中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全国还没有一所学校培养这方面的人才,美术学院又不会培养画工。那么市场上对这一类人才就存在断档。况且开办该专业投资也不大,当时工艺美术学校的领导吕德强先生及油画专业老师们以敏锐的市场眼光看到这一现实,在1993年9月,正式成立了商品油画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发展,事实证明这一判断是怎样的远见卓识。
其次,专业的设置必须具有一定前瞻性。人才培养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务必要跟着整个社会形势的发展。这就要求必须对未来经济发展趋、未来人才市场需求做出准确分析和预测,为超前设置专业提供可靠依据。因为市场是瞬息万变的,今天的热门可能就是明天的冷门。如果专业的设置,只考虑眼前的市场,而未能对未来的变化有一个正确的判断,那么一旦市场需要发生变化,培养的学生就不能适应市场而淘汰,更谈不上专业发展了。缙云工艺美术学美在开办之前充分认识到以上这些,除了调查还对该行业进行了较周全的分析,并充分认识和分析了该行业的发展前景。事实上商品油画这一行业,在十多年前我们开办这一专业的时候,还是属于方兴未艾的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行业愈加显示出它的生命力,是真正的朝阳产业。因此,这个专业就能长久的开办下去。这几年,缙云工艺美术学校油画专业的就业一年好过一年,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再次,专业设置要与当地经济相适应。《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那么,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应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另外,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由于自然条件等原因形成的区域性经济特征,也决定了职业教育只有适应区域经济要求才有生命力,才能充分发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缙云工艺美术学校地处山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劳动力市场价格较低。职业教育如何为促进就业再就业服务,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这正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像深圳这样的经济特区,商品油画厂如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需大量人才。而现在,我们丽水市正在全力打造"古堰画乡"项目,更急需大量的画工。而商品油画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的水平决定了一切。丽水本地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农村人口比重较大,接受过初中以上教育的青年学生,他们对致富的愿望也非常强烈。本专业的开办,恰好满足了他们的这一愿望。希望通过画商品油画发家致富。这些年,从缙云工艺美术学校油画专业毕业的农家子弟,有许多已经成为高收入者。证明这条路对农家子弟脱贫是行之有效的。比如我校有好多已在大城市购房定居,真可谓从"山沟沟"走向"大城市"。)。典型的有95年毕业于工艺美术学校的赵益胜,在松岗油画厂工作2年后,创办深圳松岗丰源工艺厂,并在全国各地开办加工厂,下属员工2300人,现生产的产品有木制玩具,国外花园路牌,商品油画等,年产值2000万元。同时针对学生家长中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对本专业了解有限的特点,我们采取了定期开家长会的方法以及请往界优秀毕业生来"现身说法",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使他们对本专业的前景有更多了解,打消他们对这一行业的疑虑。人才的培养,有学校、学生、家长三个要素,如何使这三个要素形成有机的互动,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最后,专业的设置还要根据学校自身特点。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自身的办学条件和资源等等,另一方面,也是体现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缙云工艺美术学校商品油画专业的设置,是牢牢把握住这两点的。首先商品油画专业开办除了画室、教室之外,只需要画台和日光灯等一些简易的设施,投资省,是美术学校稍加调整现有资源就可以开办了。这个是本专业能够快速开办,抢占市场先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充分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另外,作为一个工艺美术学校,开办商品油画这样的专业,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这一专业的开办,又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在今天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特色才能求生存求发展。。只有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走适合自己发展的、有特色的培养人才的道路,方能成功!特色在于积累与沉淀,更在于创造。就缙云工艺美术学校而言,我们很难培养艺术家,但在培养技术和技能型人才或者具体的说培养画工上说,却有足够空间。这些年的实践表明,正是坚持从实际出发走特色路线,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在回述了工艺美术学校根据市场来设置商品油画专业的历程后,那么工艺美术学校商品油画专业又是如何围绕市场进行教学改革和发展建设的呢?这个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根据市场进行教学改革发展建设这一专业,是这个专业在市场上立于不败的根本保障。下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二、如何围绕市场进行教学改革和专业发展建设
1、专业的发展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建设是学校建设的根本,新开设的专业需要新的师资力量。好多职业学校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和思考。工艺美术学校对于这一问题,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利用现有师资进行改造,选派教师到油画企业进行学习和培训,吸取生产第一线的营养,回校进行整理总结,结合本校实际开展教学。比如油画专业的金向军教师多次到油画业进行学习进修。油画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指导教师既具有油画专业理论水平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懂得商品油画制作的全过程,必须具备"双师型"素质,这一点对专业的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还采取聘请技师的办法来加强教学与市场的联系。专业的建设必须与市场接轨,就要实行校企结合,学校聘请有多年生产经验的油画技师回校任教,并与学校教师一起共同研究油画教学和开展教研活动。如,工艺美术学校聘请工作多年的王海勇、王旭平、朱伟军回校任教。大大促进和加快了商品油画专业的发展。
2、专业的发展需要与市场信息形成互动关系。商品油画专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地随着市场的发展而调整自身,如课程设置和改革等等。缙云工艺美术学校的商品油画专业是经常与市场沟通的,一方面加强商品油画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借助就业网络与市场沟通。学生的就业情况的好坏就可就直接反映专业发展的好坏,并及时做出调整,以便更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如:通过学生"送画回校"活动和优秀毕业生回校讲座等形式收集市场资料和行情。另一方面,带学生参观"古堰画乡"等油画企业,在增长学生见识的同时,也为专业发展提供更多信息。从而为专业发展导向提供依据。同时在注重学生实践技能课的同时,也注意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与文化素质。因为在商品油画市场中,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高级行画,其价格远在一般复制品之上。那么注意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与文化素质也是为学生今后更好的发展服务。为此我们专门开设东西方美术简史,油画名作欣赏等课程。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是既有熟练的实践技能,又具备一定素质。那么我们的毕业生就会比画厂里仅仅是依靠师傅带徒弟培养的人才更具有竞争力,也更有发展的潜能。
3、专业发展需要办学模式的确立。任何一个专业发展发展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同时,办学模式的确立不应该从主观愿望出发,而应该从学生就业的实际出发,换言之,就是要从市场出发。经过长期的研究与探索,我们创造了具有工艺美校特色的办学模式,具体的说 "教产结合"和"顶岗上班学习"两个特点:
⑴实行"教产结合"的教学模式。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大力加强特色专业的建设,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我校商品油画专业在办学期间,实行"教产结合",以产促教,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比如我校与深圳松岗丰源工艺厂合作,接订单进行生产,2000年完成《花篮》、《水果》两款油画稿6000多张,2002年完成《圣诞雪景》油画16000多张,2003年完成玻璃内画30000个。我校产教结合这一课题,受到了社会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2000年,就得到了缙云县科委的高度重视,并拔款20000元专项资金用于这方面课题的研究,通过几年的努力已取得丰硕的成果。丽水市教育局局长江春松十分关心我们学校"教产结合"实施情况,多次到校指导,并专门撰写了调研报告,在全市职业学校给予推广。2003年6月,在江局长的指导下我校课题组的课题报告《教产结合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对"教产结合"的实施过程进行了较全面地总结,该报告获丽水市首届职教课题评比一等奖。
⑵加强社会实践课程改革--实行顶岗上班学习。当今社会各个行业竞争相当激烈,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市场,进行开放式办学,并与企业挂钩,实行校企结合。这样才能使毕业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竞争力更强。所以,在企业中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十分必要的。定期组织学生分层次在油画企业顶岗实习,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让学生毕业后即可上岗,在校期间就必须对全部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利用每年寒暑假对每个学生采用分层次,逐步提高的顶岗实习法:第一步,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基础实习,以油画工人身份顶岗实习,掌握制作油画流程和基本操作技能;第二步,对参加过基础实习的学生进行提高实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油画的制作生产过程并掌握多种技法及了解掌握油画产供销全过程。同时学生顶岗上班学习还可以获得一定收入。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2006年度职成教工作会议中指出要'积极开展学生通过半工半读接受职业教育'。顶岗上班、半工半读对解决家境困难学生的学费、生活费问题而言,意义尤为重要。我校学生在在实行顶岗上班学习过程中,不少学生挣得了学费与生活费,比如03油画班在2006年暑期参加学校组织的顶岗上班学习一个月,在把学到专为知识用于生产实践的同时,平均每人又获取了900元的经济报酬,其中,李捷同学收入高达1987元。所以顶岗上班学习对学校而言,还可以减轻家长经济负担,从而起到了防止流生,稳定生源的作用。
三、根据市场需求设置和发展专业取得的成绩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缙云工艺美术学校商品油画专业已建成一支具有深厚市场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建立了完整的学生实践体系与就业网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受领导重视,积极参与"古堰画乡"建设。2005年9 月,响应丽水市委、市政府创建"艺术之乡,浪漫之都,休闲胜地"的号召,缙云工艺美术学校商品油画专业受邀请,在丽水莲都区正式成立缙云工艺美术学校"古堰画乡"分校。
2、接轨市场、校企结合和"教产结合"初具成效。为了满足商品油画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已建有的"弘业国际礼品有限公司"、 "博美画坊"、"丰源工艺厂"实训基地。在前一段时期,学生在这些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训工作开展顺利,效果良好。
3、毕业生供不应求。自从商品油画专业开办以来,毕业生供不应求。近几年,每个油画专业毕业生都有十多个厂家和公司可选择,面且报酬丰厚。比如: 从工艺美术学校商品油画专业毕业的赵一庆、胡文炳、楼国升等。现在分别在广州与厦门等地购房定居,并长期从事商品油画事业,月收入达8000-10000多元。
四、展望
目前,丽水市委市政府正着力打造"古堰画乡"项目,一个中国知名的特色文化园区、长三角主要的中高档行画生产基地和行画原创画集散中心,将在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一带崛起。随着"古堰画乡"的发展,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画厂作坊来此安家落户,画工的需求量也会随之水涨船高。缙云工艺美术学校"古堰画乡"分校,在"古堰画乡"的建设中,是一支不可多得的生力军,担负着为"古堰画乡"培养画工的重任。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能加快自身的发展与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更令人可喜的是,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绿谷画工”这一技术人才品牌的理念,我们相信缙云工艺美术学校"古堰画乡"分校将为打造"绿谷画工"、带动一方经济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马克思全集》 第1卷 中央编译出版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 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
《职业中学办学思想与实践》 江西高校出版社
http://www..com/s?wd=%B9%D8%D3%DA%D3%CD%BB%AD%B5%C4%C2%DB%CE%C4&lm=0&si=&rn=10&ie=gb2312&ct=0&cl=3&f=1&rsp=7
⑼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学生 必读书目
陈侗为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开的推荐书单
一、对于接触过现当代文学艺术,而又感觉到思想上有些混乱的同学,可以阅读下列作品:
1.阿多诺:《美学理论》,四川美术出版社(A)
2.汤因比等:《艺术的未来》,河北教育出版社(A)
3.罗伯-格里耶:《为了一种新小说》,湖南美术出版社(A)
4.德"迪弗:《艺术之名》,湖南美术出版社(B)
5.布尔迪厄:《自由交流》,三联书店(C)
6.桑塔格:《反对释义》,上海译文出版社(A)
二、关注文化形态的同学,可以阅读下列作品:
7.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三联书店(A)
8.桑塔格:《论摄影》,湖南美术出版社(A)
9.卡尔维诺:《未来千年备忘录》,辽宁教育出版社(C)
10.布尔迪厄:《继承人》,商务印书馆(B)
11.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A)
12.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B)
13.詹明信:《快感:文化与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B)
三、针对以上两种需要,但又不愿意使阅读变成苦役的同学,可以选读下列作品:
14.卡巴内:《杜尚访谈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A)
15.巴特:《罗兰"巴特自述》,百花文艺出版社(B)
16.杜小真、张宁编:《德里达中国讲演录》,中央编译出版社(C)
17.纳博科夫:《固执己见》,时代文艺出版社(B)
四、学习艺术的学生,不可不读艺术史方面的作品,除了“通史”,还应了解“史学史”、“史学方法”等方面的作品:
18.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湖南科技出版社(A)
19.瓦萨里:《名人传》,湖北美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A)
20.贡布里希:《理想与偶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B)
21.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或《艺术的故事》),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三联书店)(A)
22.沃尔夫林:《古典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B)
23.邵宏:《艺术史的观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C)
24.范景中等编:《艺术史的形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B)
五、下面两本书,也许可以让你较轻松地进入美术史:
25.贡布里希:《艺术与科学》,浙江摄影出版社(B)
26.曹意强:《艺术与历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C)
六、哲学书是非常难读的,而且开列书目也是十分困难的,下面开列的书目仅仅是因为它们的作者对当代思想影响比较大,而且这些书的译本也比较容易在书店找到:
27.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C)
28.帕斯卡尔:《思想录》,商务印书馆(B)
29.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B)
30.波普尔:《猜想与反驳》,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B)
31.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A)
32.德勒兹:《时间-影像》,湖南美术出版社(C)
七、如果想比较综合和全面地进入对思想、文化变迁过程的了解,可以选读下列文选:
33.伍蠡甫编:《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C)△
34.王逢振编:《最新西方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C)△
八、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看起来与艺术的关联不是太大,这种认识是极为片面的。这几方面的作品可选择以下几种:
35.福柯:《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B)
36.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B)△
37.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A)
38.费孝通:《江村经济》,商务印书馆(C)
39.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商务印书馆(A)△
九、文学作品对于激活人的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专为此列出1000部作品也不能反映文学的丰富性,下面是12部只能说是以偏概全,但大体上可以帮助同学们走入“当代文学”。
40.爱伦坡:《爱伦坡集》,三联书店(A)
41.普鲁斯特:《追寻逝去的时光》,上海译文出版社(A)
42.卡夫卡:《城堡》,上海译文出版社(A)
43.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人民文学出版社(A)
44.加缪:《局外人》,浙江文艺出版社(A)
45.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全集》,浙江文艺出版社(A)
46.罗伯-格里耶:《罗伯-格里耶作品选集》,湖南美术出版社(A)
47.纳博科夫:《洛丽塔》,译林出版社(A)
48.埃柯:《玫瑰之名》,作家出版社(B)
49.图森:《迟疑"电视"自画像》,湖南美术出版社(B)
50.艾什诺兹:《高大的金发女郎》,湖南文艺出版社(B)
以上50种书目基本不包括关于中国文化方面的着作,这一工作留给更熟悉中国文化和学术沿革的老师来做。
推荐人:陈侗
2004年11月15日
⑽ 黄伟林的出版专着
《孔子的魅力》(漓江出版社1993年出版,台湾宇河文化出版社1995年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中国当代小说家群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出版
《转型的解读》(接力出版社1996年出版)
《文学三维》,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
《桂海论列》,漓江出版社1992年出版
《中国县域旅游典范 阳朔现象》(第一作者),漓江出版社2007年出版
《文学桂军论》(第二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多维视角中的旅游文化与发展战略》(第二主编),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