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去年的算法是谁规定的

去年的算法是谁规定的

发布时间:2022-08-21 19:49:58

❶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怎么算

一、正面回答
亏损的界定如果当年按会计准则计算的本年利润为负数。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算法是指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将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
二、分析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是指在会计处理上,如果上年的净利润为负,或以前各年的净利润总和为负,本年的税前利润要首先弥补掉这部分亏损,才能作为可供分配的净利润,来计提公积金、公益金或者分红。具体操作是登录电子税务局软件,选择申报信息查询进行查询并下载上一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表,打开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明细表,表中的合计金额就是可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总额。实际弥补亏损时,按照时间顺序,从远至近按顺序逐年弥补。
三、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方法
1、企业发生亏损,可以用次年度的税前利润弥补,次年度利润不足弥补的,可以在5年内延续弥补;
2、企业发生的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年度的所得不足以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亏损弥补期限是自亏损年度报告的下一个年度起连续5年不间断地计算;
3、企业发生的亏损,可以用盈余公积弥补。

❷ 谁知道个人所得税的算法啊

楼上的专家说什么啊现在还说五百起早过时了。现在是八百了。

起征点“一刀切”存有争议

主持人:因为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样,那么这次个税改革起征点“一刀切”是否合理?

靳东升:相对而言,实施统一的扣除标准更合理一些,符合公平原则,这也是国际的惯例做法。因为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便于国家管理。

而一旦实施各地区的起征点的上下浮动,各地区往往就会不受任何制约,往往会超过浮动的范围,使地方财政收入受到影响,从而加大贫困和富裕地区的差距。

孟天运:我认为,实行统一的个税起征点有失社会公允。目前,全国的各地区经济、收入等方面差距比较大,发展不平衡。例如,山东省的人均收入与山西省相比,要高出不止一倍。在这种情况下,实行统一的起征点,就不利于社会平衡发展。

朱金玲:个税起征点应允许各地方在一定范围的浮动。个税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正在于调节贫富差距,平衡二次分配。个税起征点,起征点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前进”,才能缩小各地区居民的差距。

孙炜:此次拟调的起征点并没有体现税收发展的公平,应该再高一点。如果费用扣除标准再实施“一刀切”将有失合理。目前,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免征额应顾忌各地差异。我认为,应根据各地的经济水平、物价指数的不同划分不同类型的地区,确定一个起征点的参考基数,再由地方立法机关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在1500元的基础上,实行一定范围内的浮动。

个人所得税改革势在必行

主持人:这次个税改革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进行的,有哪些因素促成了这次个税改革?

靳东升:个税改革势在必行。本来个税起调节收入平衡作用,现在老百姓的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现行个人所得税法的起征标准是1980年制定的。25年过去了,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支出明显增长,远远超过了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每月800元的减除费用标准。如果再按照原来的标准来征收,显然导致了老百姓税负的明显加重。

孟天运:当今,中国面临最大的社会问题,就是中国贫富的分化。财政部近日发布的报告称, 近十多年来,收入分配的差距不断扩大,贫富分化加剧。基尼系数达到0.447。按照国际惯例,如果基尼系数达到或者超过0.4,说明贫富差距过大。作为调节个人收入差距有效手段之一,个税起征点的调整主要是减少中低收入者的税赋负担,调节社会公平。

朱金玲:个税调整的意义还在于改变工薪阶层是纳税的主体。去年国家税务总局统计数字显示,2004年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为1730多亿元,其中65%来源于工薪阶层。工薪阶层成为纳税的主体,这与个人所得税促进社会公平、调节贫富差距的初衷相违背。

孙炜:目前国内个税最大的弊端在于现行税制没有体现公平税负,合理负担的原则,没有起到调节社会公平应有的作用。首先,工薪阶层税负过重。如今国内工薪阶层月薪3000元~5000元里面增加了很多的支出内容,如住房公积、医疗支出、教育费用、养老保障,这部分月薪实际上对许多工薪阶层仅够维持生计用,但目前税制仍然按照富人的标准来对他们征税。

其次就是调节的重点对象有失偏颇。中低收入工薪阶层本不是个人所得税要调控的对象,反而成为了征税主体。再次,有逆调节的嫌疑,二次分配处于一种“倒流”状态中。长期“倒流”下去,只能是富人愈富,穷人愈穷。

财富意味着更多的社会责任

主持人:这次个税改革加强了高收入人群的监管,要求他们自动申报,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次变动?

靳东升:征税个税,就是基于调节贫富差距,平衡社会的目的。富人占用了社会资源创造了财富,就更有义务缴税,再由政府来分配,用于周济穷人,给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平等的竞争机会。

孟天运:纳税是公民的义务,也是一种责任。只要你是一个国家的公民,你就应该纳税。当然,对于生活拮据,享受国家救济,也就是在贫困线下公民,就可以不用纳税。这也就是个税设立起征点的意义所在。

对于一个人社会责任来说,富人应该更有“多劳多得,多回报”的意识。因为富人是在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占用大量的空间、动用大量人力的情况下,积累起来的财富。 富人缴税不应该是强制性的,而是靠自觉性。

朱金玲:一个国家的民主、法制、文明程度直接反映在公民的纳税意识上。目前,我国的税法制度不完善、公民纳税意识淡薄,还不完善, 企业和个人偷税漏税情况严重。

在中国,富人纳税少甚至不纳税,似乎已成普遍的社会现象。富人阶层作为社会的强势阶层,具有很强的纳税能力,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

孙炜:在发达市场经济中,纳税是每一个公民应有之义务。你只要获得收入,就一定会想到自己应该纳税多少。在我国,由于社会信用、个人信用制度、个人财产登记制度等,还有待完善。再加上公民的纳税意识还相对薄弱,使得个税的征收多少带有强制色彩。

更多的财富意味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在发达国家,与税收相关的捐赠制度可以得到相应回报,如企业和个人捐助慈善和公益事业则可以获得免税的待遇。今后中国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培养富人捐赠的积极性。

高税收应带来高福利

主持人:我们享受的社会福利和高赋税是相对应的吗,有没有差距?

靳东升:个人所得税改革是分阶段进行的,但最终的目的是使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税收体系完善,更好地发挥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也就是说,高税收应该反馈于社会,给老百姓带来相应的高福利。

孟天运:纳税是公民的义务,反过来政府也应该给纳税人提供有关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因为通过征税政府可支配的收入就多了,当市民有生活需求时政府就应该提供一定的服务。如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实行了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的改革,这使老百姓身上的承受负担加重。国家就应该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支付。应该让老百姓明白我交的税都用在什么地方了。

朱金玲:税收应该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目前,个人所得税法只起到了调节城市工薪阶层收入的作用。即便是在这个范围内,也仅仅是对高工薪者的高税负征收,而缺乏相应的社会回报。在北欧等一些高福利国家,虽然税收高,但并不成为百姓的负担,相反老百姓能从这种“高税收高福利”的体制中获益。

而目前我国老百姓在教育、失业、就医、住房等主要的生活福利方面,缺乏这种税收调节带来的受惠感。

孙炜:目前,大家更关注的是起征点的多少,我认为一味的追求起征点已经毫无意义。目前个税法修改面临的一个困境,就是与税收相对应的社会福利改善。其实,个税免税额度的多少并不重要,关键是高税收是否能够给老百姓带来较高的社会福利待遇。也就是刚才朱总所说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调节贫富差距不能仅靠个税

主持人:这次个税改革怎样才能担得起使“社会公平”的重大使命?

靳东升:个税起征点的调整,是个税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这也为个税实现综合与分类结合的税制奠定了基础。把综合计征和分类计征相结合,最恰当的方法是把工资薪金所得、生产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和财产转让所得5个项目列入综合征税,而利息红利、偶然所得等其他所得仍实行分类征税。 目前,西方国家都实施综合计征和分类计征相结合的税制,这种征税的方式将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社会收入分配的平衡。

孟天运:鉴于还存在很多社会问题,个税改革的方向要在“公平税负、合理负担”原则基础上,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个人所得税制。随着条件逐步的成熟和征管条件健全以后,通过多环节、多税制的体系建立起来以后,才能有效地达到对个人收入差距的合理调节。改革的方向应当由收入所得税逐步过渡到收入与财产税收相结合,即不仅对于收入部分征税,对于财产的存量部分也征税。

朱金玲:实际上,要真正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工薪阶层税赋固然重要,但从平衡社会分配的角度说,如何将高收入者纳入更加严格的税法监督管理范围才是个税调整关键所在,也是个税改革的最终方向。

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在征管方面研究措施、引进新手段,加强高收入行业、高收入个人、重点纳税人、个人投资者等独立纳税人的管理,完善重点纳税人建档制度,以尽可能地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孙炜:调节贫富差距不能仅仅靠个税。目前我国直接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税种比较少,主要是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和车船税等财产行为税,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个人收入调节税体系。为此,需要在改革个人所得税税制的基础上,适时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对高收入者运用个人所得税、遗产税进行双重税收调节,健全房地产税制,建立社会保障税制,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建立健全城镇低收入者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消费税税制。

相关链接

青岛2004年个税收入

2004年青岛个人所得税收入130970万元,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比前年同期增收34055万元,同比增长35.4%,比地税收入平均增速快了14个百分点。

分类型个人所得税情况

从分行业实现的个人所得税情况看,制造业、商业、仓储及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这四个行业是个人所得税的主要税源,入库税款70389万元,占全部收入的53.74%。其中制造业入库税款41885万元,比前年同期增长51.81%;商业企业入库9943万元,比前年同期增长7.52%;另外,仓储及邮政业入库税款9409万元,比前年同期增长39.4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入库税款9152万元,比前年同期增长27.38%。

从经济性质实现的个人所得税情况来看,民营经济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其中私营企业入库税款6832万元,同比增长67.7%;个体工商户入库税款15542万元,增幅为40.7%;有限及股份公司入库税款36777万元,增幅为51.2%;涉外企业入库税款35229万元,增幅为22%。

从分税目情况来看,工资薪金所得依然是个人所得税收入的主要来源,收入额为90526万元,比前年同期增收20522万元,增幅为29.32%,占收入总额的比重为69.12%,比前年同期下降了3.12个百分点;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入库税款14345万元,增收5632万元,增幅为64.64%;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入库税款13232万元,增长104.81%。

❸ 年代是怎么算法

每一世纪中从“……十”到“……九”的十年.如1920-1929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1950-1959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年代,将一个世纪以连续的十年为阶段进行划分的叫法,通常适用于用公元纪年.一个世纪为100年,依次按每10年为一个历史时期进行划分为10个年代,依次分别叫做10年代,20年代,30年代,.,90年代,100年代.要明白年代的划分,得首先明白世纪的划分.[编辑本段]世纪的划分 公元纪年是从公元元年(即公元1年)开始计算的,(之前谓之公元前),每100年划分为一个世纪.例如:公元1世纪(也就是第一个100年),为公元1年~公元100年的历史时期,公元20世纪(也就是第二十个100年)就是1901年~2000年的历史时期.[编辑本段]年代的划分 从一个世纪的第1年开始,每10年划分为一个年代.例如,公元20世纪10年代,为1901年~1910年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就是1971年~1980年的时期.再举例如下:公元1世纪10年代 公元1年~公元10年; 公元1世纪100年代 公元91年~公元100年; 公元20世纪10年代 公元1901年~1910年; 公元20世纪90年代 公元1981年~1990年; 公元20世纪100年代 公元1991年~2000年.不过,对于年代的划分,时下流行着一种不同的(准确来说应该叫欠严谨的)方法,例如20世纪90年代,指为1990年至1999年这段时间的连续10年.照此划分方法,那么请问:2000年作为20世纪的最后一年,属于20世纪的哪个年代呢?以上表述不全正确,关于公元纪年,本人只说明一点,那就是没有公元零年,公元元年就是公元1年,公元前1年是公元1年的去年,公元前后相差年数算法为N=A-B-1,A表示公元后年份,B表示公元前年份,可写为负数,N表示相差年数,如公元1年与公元前1年相差为“1-(-1)-1=1”年.关于世纪,1个世纪是100年没有错,但有人接受不了20xx年是21世纪,原因在于21世纪本应写为“第21个世纪”,公元纪年为西元纪年,用英语说21世纪是“twenty-first century”,可以看出N世纪就是第N世纪的意思,1世纪就是第一个世纪,为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21世纪为2001年到2100年.但近300年来对某一世纪的年份跨越出现了争议,有人认为20世纪应该是1900年到1999年,2000年算到21世纪里,本人个人意见不赞成此观点.关于年代,单单从“每一世纪中从‘…十’到‘…九’的十年,如1990-1999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这句话就能看出年代是以‘…十’开头到‘…九’结尾的,‘零’总不能算成‘零十’吧,因此一个世纪可按十年十年的划分为10个十年,但只有9个年代,分别如下:公元某世纪10年代:公元10年到公元19年; 公元某世纪二十年代:公元20年到公元29年; 公元某世纪三十年代:公元30年到公元39年; 公元某世纪四十年代:公元40年到公元49年; 公元某世纪五十年代:公元50年到公元59年; 公元某世纪六十年代:公元60年到公元69年; 公元某世纪七十年代:公元70年到公元79年; 公元某世纪八十年代:公元80年到公元89年; 公元某世纪九十年代:公元90年到公元99年; 其中00,01到09是没有年代的,这不必惊奇,因为“年代”作为“十年”这个概念并没有多久的历史,也没有非常权威的定义,人们用多了也就约定成俗了,以上编辑者所言2000年作为20世纪最后一年算哪个年代,很简单,人们用年代这个概念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它,现在碰上了,大家都叫它“20世纪末年”,那它就不必规划到年代里,同时01到09年称为某世纪初,10到19年,也就是10年代通常不称为“一十年代”(这个词没听说过吧!)而称为某世纪第二个十年(貌似第一个十年只有9年,而“恰恰是这点,佐证了第二种关于世纪的跨度分法”;“也恰恰是这点,佐证了年代应该划成01到10,11到20,91到100的观点”;“也恰恰是这点,让‘…十’到‘…九’的划分自相矛盾.但是看官请明白一点,大家用年代此词时真不是把这都划分好了才用的,是用着用着出现问题的再解决.此处问题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一十年代”或“一零年代”的叫法不习惯,感觉别扭,因此才出现了问题.关于此处的解决方法是:将第一个十年,第二个十年这套称呼和年代结合着用,10既是第一个十年里的,也是10年代的,11到19则相应为第二个十年中的与10年代的,目前作为模糊概念,大家就是这样用的),91到100年一般又称为某世纪最后十年,或称为世纪末,这都是习惯叫法,按第二个十年的解决方法去想就对了.

❹ 养老保险的算法是怎么个算法

基本养老金等于基础养老金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加上过渡性养老金等于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百分之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百分之15)+个人账户本息和除以120加上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乘以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乘以百分之1.4。
一、单位办理养老保险需要携带:
1. 营业执照、批准成立证件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原件及复印件;
2. 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3. 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
4. 社会保险登记表 (可在窗口领取需加盖单位公章)。
二、缴纳养老保险的好处为:
1.能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月领取养老金,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2.养老金与社会平均工资挂钩,使自己晚年生活更有保障。
3.享受国家、自治区规定调整养老金的待遇。
4.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子女的负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四十四条 职工应当参加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失业保险费。
第五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❺ 谁给个年份的算法

1983年为癸亥年,为天干地支的最后一个。所以2008(你所要计算的)-1983=25,所以2008年为戊子年,如果你所要知道的年是小于1983的,那么就那么就用1983-x(小于1983)=y,对照下表就可以查出来啦。
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
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
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
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
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任寅40.癸卯
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
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己55.戊午56.己未
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

❻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正式施行,这具体是如何规定的

3月1日开始施行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主要从维护消费者利益、避免“暗箱”操作、理顺管理职责、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防止不良消费、健全监管体系等方面作出了详实的规定。

总之,《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可以让互联网服务交易更加有序、健康运行。

❼ 算法是谁提出的

图灵。宇宙是个超级计算机。

❽ 谁知道新税法(2011年9月)年终奖计算方法还有税法有没有规定每人一年有一次免扣税的规定急!

个人观点:
2011年终奖个税算法(供参考)
年终奖计税方法共有2种,分别为:
1。扣除三险一金后,如果当月工资超过3500元,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按照得出的数额找到对应税率,然后直接套入年终奖的计算公式,得出应缴税额。
2。扣除三险一金后,如果当月工资收入不足3500元,则先从年终奖中拿出一部分钱,将当月工资补足3500元后,然后将剩余的年终奖金额套入计算公式,得出应缴税额。
举例说明:

如果发放年终奖的当月工资为3400元,年终奖为1万元,那么首先从年终奖中减去100元补足当月工资,然后将9900元除以12得出825元,对应的税率为3%,那么年终奖扣税额为9900×3%-0=297元。

如果发放年终奖的当月工资为3500元,发放年终奖为19500元,将19500元除以12得出1625元,对应税率为10%,那么年终奖扣税额为19500×10%-105=1845元。
以上共同学习,希望对你有用!

❾ 哪部法律上规定了工龄的算法

老职工,老办法;新职工,新办法。

❿ 住房公积金的算法里面说“按照上年度的平均工资计算” 怎么定义的

指的是税前收入,没有扣除社保及公积金的月均收入。

例:职工王某,2010年7月——2011年6月的税前月收入为:

4820、3900、4931、4501、3951、4222、4693、3828、4758、5001、4658、4688,将以上12个月的收入相加除以12(经计算为4495.92元),

即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然后按此月平均工资乘以当地的公积金缴交交比例(假设为10%),就是该职工2011年7月——2012年6月应交的公积金数额(4496*10%=449.6元),单位也按此金额缴纳。

补充回答:

以上讲的就是个人的工资。

如果是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简称“社平”),是统计部门根据当地全部职工的工资收入平均出来的,这个“社平”工资也是有用的,主要是反映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及职工的收入情况。

当个人平均工资高于“社平”时,社保、公积金的缴交基数均按高于“社平”的个人平均工资缴纳(上限是3倍);当低于“社平”时,以“社平”为缴交基数。社保、公积金的缴交基数最低不得低于当地“社平”工资的60%。

(10)去年的算法是谁规定的扩展阅读:

缴存

所谓住房公积金实际缴存是指职工所在单位将应缴存的住房公积金按月缴存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受托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商业银行)开设的公积金专户内的行为。

由于职工住房公积金是通过所在单位代扣的,职工工资单中被扣缴住房公积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缴存,因为有可能单位并没有将代扣的职工住房公积金和单位提供的住房公积金按期缴存至银行住房公积金专户,

只有单位将代扣的职工住房公积金和单位提供的住房公积金足额缴存至受托银行的公积金专户,才称之为实际缴存。

明确住房公积金实际缴存的意义在于:

一是职工与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之间的住房公积金债权债务关系,公积金管理中心只对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负有偿还本息的义务;

二是住房公积金实际缴存金额是职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金额计算的依据之一。

阅读全文

与去年的算法是谁规定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查看手机谷歌服务器地址 浏览:191
python操作zookeeper 浏览:705
苹果手机dcim文件夹显示不出来 浏览:430
如何压缩文件夹联想电脑 浏览:583
程序员的学习之旅 浏览:440
apkdb反编译 浏览:922
雪花算法为什么要二进制 浏览:825
在文档中打开命令行工具 浏览:608
android图标尺寸规范 浏览:369
python实用工具 浏览:208
流量计pdf 浏览:936
科东加密认证价格 浏览:532
dos命令读文件 浏览:996
成为程序员需要什么学历 浏览:674
pdf农药 浏览:229
canal加密 浏览:497
日本安卓系统和中国有什么区别 浏览:137
linux命令行修改文件 浏览:838
从编译和解释的角度看 浏览:650
徐志摩pdf 浏览: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