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50年代丈量土地“亩,分,厘,丈,尺”是怎么换算的
旧土地丈量单位,按 顷、亩、分、厘、毫来计算:
1顷=100亩,1亩=10分,1分=10厘,1厘=10毫;
1亩地约等于666.67平方米,(其实是666.6666666···四舍五入取小数后两位)
得出:
1顷=666.67x100=66667平方米
1亩=666.67平方米
1分=66.667平方米
1厘=6.6667平方米
1毫=0.66667平方米
因为 1公顷=10000平方米=100公亩=15市亩=150分,得出:
* 1平方米=0.0015亩=0.015分=0.09平方丈
* 1市亩=60平方丈=6.667公亩=666.67平方米
* 1平方丈约等于11.11平方米
‘贰’ 土地面积里的亩、分、厘的换算单位是什么
土地面积里的亩、分、厘的换算为:
1亩=10分=100厘。
但是在现在的中国规定的土地面积单位有三个:平方公里(km²),公顷(hm²),平方米(m²)。应避免使用亩、公亩(a),我国现在描述土地面积主要使用平方公里(km²)和平方米(m²)。
例如中国的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这块地占地面积为1000平方米,这间房的面积为20平方米。

(2)土地分的算法扩展阅读:
亩和其他面积单位的换算
1亩=10分;
1亩=60平方丈=6000平方尺;
1米=3尺;1平方米=9平方尺;倒过来 1平方尺=1/9 平方米;
所以 1亩=6000/9 平方米;
1分=600/9 平方米=66.67平方米
平方米换为亩,计算口诀为“加半左移三”。1平方米=0.0015亩,如128平方米等于多少亩?计算方法是先用128加128的一半:128+64=192,再把小数点左移3位,即得出128平方米的亩数为0.192。
亩换平方米,计算口诀为“除以三加倍右移三”。如要计算24.6亩等于多少平方米,24.6÷3=8.2,8.2加倍后为16.4,然后再将小数点右移3位,即得出平方米数为16400。
‘叁’ 土地计算公式
土地面积=长*宽/667
国家规定的是把平方米转换成亩的算法。
面积量算的原则是:图幅为基本控制,分幅进行量算,按面积比例平差,自下而上逐级汇总。
土地面积亦称宗地面积,是指一宗地权属界址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

(3)土地分的算法扩展阅读
一宗地权属界线范围内的面积。因此,土地权属界址一旦确定,土地面积亦随之确定。若某宗地权属来源证明文件上的界址范围与实地一致而面积不一致,则一律以界址范围为准,更正土地面积数据。
土地面积小且不规则时,划分成一些三角形,用海龙公式计算出每个衔接三角形的面积,再加起来。
大面积土地精确测量先分成小块面积逐块测量再加起来。大面积土地粗略测量先绘成地图,再在地图上测量。
‘肆’ 农村土地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1、传统计算土地的亩数的公式是:1亩=60平方丈=6000平方尺=666.667平方米。
2、平常求亩数,一般用更简易的计算方法。公式是:长(米)×宽(米)×0.0015=亩数。如长200米,宽150米的土地面积是200(米)×150(米)×0.0015=30000平方米×0.0015=45(亩)。当前来说农村土地确权测量土地面积基本上会用到一主一辅两种方式,主要的方式还是以实地测量为主,而辅之以高空航测作为补充。

(4)土地分的算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因当时测量技术落后造成耕地实际面积超出登记数值的情况。按实际面积确权颁证,确权证书上注明两次测量的面积。如果地块是种粮的,国家的粮食补贴还是按照二轮承包时确定的面积计算。
因个人开荒造成面积超出的情况:未通过招标、拍卖或公开协商个人私自开垦的四荒地是不予确权的。不过多数地区还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由开垦的农民继续耕作,并没有收回超过面积的土地。
‘伍’ 土地面积计算公式
长*宽/667=土地面积(国家规定的)是把平方米转换成亩的算法。
土地面积亦称宗地面积,是指一宗地权属界址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
土地面积小且不规则时,划分成一些三角形,用海龙公式计算出每个衔接三角形的面积,再加起来。
大面积土地精确测量先分成小块面积逐块测量再加起来。
大面积土地粗略测量先绘成地图,再在地图上测量。

拓展资料:
一宗地权属界线范围内的面积。因此,土地权属界址一旦确定,土地面积亦随之确定。若某宗地权属来源证明文件上的界址范围与实地一致而面积不一致,则一律以界址范围为准,更正土地面积数据。面积量算的原则是:图幅为基本控制,分幅进行量算,按面积比例平差,自下而上逐级汇总。
具体程序是:分幅量算各乡总图斑面积,用图幅理论面积进行控制和平差;分乡量算各村总图斑面积,用乡平差后的总图斑面积进行控制和平差。分村量算碎部(地类)面积,用村平差后的总图斑面积进行控制和平差。
当一幅图的各类土地面积全部按规定量算后,就按本图幅由碎部分逐级向上统计、汇总和校核。当某一乡的有关图幅的面积全部按规定量算后,分地类按行政单位逐级向上统计、汇总量算的结果。简单地说,就是分幅由总体到局部进行控制量算、平差,按行政单位由下而上逐级统计、汇总。土地面积可以根据权利人对宗地的使用情况,分为独用面积、共用面积、共用分摊面积。
于计划地块的建筑密度,计算公式是:建筑密度=占地面积/土地面积。
二。可以指到手的空白地皮的平米面积,即地块总面积。在最初进行报批立项时,会经常用到“占地面积”这个词,就是这个意思。用地面积乘以容积率等于建筑面积。
对于建筑物而言:占地面积是指建筑物所占有或使用的土地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一般按底层建筑面积。通常用于计划地块的建筑密度,计算公式是:建筑密度=基底面积/用地面积。
对于平地而言:可以指到手的空白地皮的平米面积,即地块总面积。在最初进行报批立项时,会经常用到“占地面积”这个词,就是这个意思。用地面积乘以容积率等于计容建筑面积。
‘陆’ 有人知道那个农村的一亩地,一分地的计算方式吗比如长25.12米,宽12.98米怎么算出几分地,有
一亩地是10分地,一亩是666.67平米,一分地就是66.7平米。
长25.12米,宽12.98米就是326平米,也就是半亩地,即5分地。
亩是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大约666.67平方米。十五亩等于一公顷。选取60平方丈是因为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现在计数大都以十为一个单位进位,古代的进位则多以"60”为一个单位进位。比如一甲子为60年等。“亩”字来源于中国夏、商、周的井田制度所实施的井田模型,而夏、商两代的井田模型与周朝的井田模型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亩”字实际起源于夏、商两代的井田模型。
换算
1亩=10分;
1亩=60平方丈=6000平方尺;
1米=3尺;1平方米=9平方尺;倒过来 1平方尺=1/9 平方米;
所以 1亩=6000/9 平方米;
1分=600/9 平方米=66.67平方米
‘柒’ 农村分家时 土地如何分 谢谢了
农村分家时土地要按人口分。
农村分责任地,是按家庭人口数分的。分家时可以先量一下或者算一下家庭总的田地多少,然后按人口算分家后每户田地多少,好与坏的田地进行搭配,然后分析配土地。如果有自留地也是这样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十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第十四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三十年。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订立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承包经营土地的农民有保护和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
(7)土地分的算法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十六条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