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简单通俗的说说电流电阻电压电能的关系
你说的不对。
在一个定值电阻的两端加电压,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具有势能,电场力对电子做功,使电子从电势高的地方往电势低的地方移动,电子获得电能。在理想电场中电子获得的能量转变为电子的动能,在现实中电子获得的能量会转变为热能、光能、电磁能、电势能等等。
2、能量是功率对时间的积分,利用很小的电流经过很长的时间一样可以获得很大的能量。
3、1号电池和7号电池如果接相同的负载,持续产生电流的时间长短是不同的。电能大的可以工作的更久。与上一个问题可以互相印证。
4、新电池的输出电压是1.5V,但是随着电池的老化,其电压逐步降低,电池内阻逐渐变大,能够产生的电流越来越少。实际使用中电池的电压不会降太多,大概在30%左右,是因为这时电池的内阻已经很大,输出功率已经很小,不能再带动负载正常工作,人们会去换电池。实际上如果这时用导线直接将废电池短路,还是可能产生很大电流的。
电池额定电压是它的最大电压。现实电路中,除了考虑外部电阻如小灯泡,还要考虑电池的内阻,和外部电路是一个串联分压的关系,不同的负载获得的电压当然不同。新电池内阻近似为零,外部分压看不出太大区别,电池老化也就是电池内阻很大时内阻分压作用就表现的尤为明显。
B. 电能和电流有什么关系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简洁说所有用电器所产生的热能,动能都是由电流的流动产生。流动的动力和快慢由电压决定,流动的量的多少由用电器的阻力和能通过的能力和通过多少时间决定,时间长量也多。所以所消耗的电能量由电压的高低和电流的量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相乘就是总能量。(电能)你对概念有点误区。你想一下自来水的道理可能有帮助。
C. 电能与电流,电压,电阻,电量,电荷,有什么关系
电能理解为电流通过用电器时,用电器消耗的电能,数值上等于电功:E=UIt
上式中,U表示加载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如果用电器是纯电阻的材料,则根据欧姆定律,R=U/I
电量理解为q=It
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就形成电流
D. 电流与电能有什么不同啊
电流是指电荷的定向移动。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符号为I),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某一截面的电荷量,每秒通过一库仑的电量称为一“安培”(A)。安培是国际单位制中所有电性的基本单位。 公式与单位电流强度公式: 其中Q为电量(库仑,单位C),t为时间,以秒(s)为单位。 以下公式表示一秒内通过导线某一截面一库仑的电量为一安培。 除了A,常用的单位有毫安(mA)及微安(μA) 换算为 1A=1000mA 1mA=1000μA
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 = nesv 。式中的n表示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e是电子的电量,s为导体横截面积,v为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
电流的基本计算式:I=C/T=U/R
电流的方向
物理上规定电流的方向是正电子的流动方向或者负电子的流动的反方向
一般情况下,电子指的是负电子,除非特别说明是正电子
电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电压 是使电路中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流产生的条件:
1、无皮必须具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2、导体两端存在电压(要使闭合回路中得到持续电流,必须要有电源)。
电流的单位——安培
电流单位安培,它的定义是:安培是一恒定电流,若保持在处于真空中相距1米的两无限长,而圆截面可忽略的平行直导线内,则两导线之间产生的力在每米长度上等于2×10-7牛顿。该定义在1948年第九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得到批准,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安培被正式采用为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之一。
电能指电以各种形式做功的能力。有直流电能、交流电能、高频电能等,这几种电能均可相互转换。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能主要来自其他其他形式能量的转换,包括水能(水力发电)、热能(火力发电)、原子能(原子能发电)、风能(风力发电)、化学能(电池)及光能(光电池、太阳能电池等)等。电能也可转换成其他所需能量形式。它可以有线或无线的形式作远距离的传输。电能被广泛应用在动力、照明、冶金、化学、纺织、通信、广播等各个领域,是科学技术发展、国民经济飞跃的主要动力。电能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以英文字母J表示。电能等于有功功率对时间的积分
E. 电流与用电量的关系
不是总电流越大,用电量越大。电流只是对电的一种描述,定义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截面的电量,而用电多少一般是指使用电能多少,除与通过的电量有关外还与电压有关。串联电路电流处相等,但电压却与电阻成正比,试想把多电器串联因电器电阻不同,它们工作电压不同而不能正常工作。
V--电压,有电压才能产生电流
A--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产生电流
Q--电量,即电荷量
要表达好这三个量,就要知道什么是电荷,电荷的单位是库仑。一个电子带-1.6*10E-19库仑的电量.就是说电量是指物体带电荷的多少,高中教科书里这样规定电流:"电流大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量.就是每秒钟流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量。
如果是流了1库仑,就说电流大小是1安培,电压是因为在电流中有着高电位和低电位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叫电位差,也叫电压,换句话说,在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这两点的电压。电压是移动单位电荷所做的功,也就是U=W/Q,
因为电势能的差相反数即做的功,所以两点间电势的差就是电压(同除以Q可得)。即为电流是单位时间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I=Q/t.电量就是表示电荷的多少的物理量。
(5)电能计算法对电流有什么影响扩展阅读:
库仑不是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而是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
其定义如下:
1A电流在1s内输运的电量,即1C=1A·s。
1C约相当于6.25×1018个电子所带的的电荷数。
库仑和其他电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C相当于3×109CGS静电系电量单位(esu)。
1C相当于0.1CGS电磁系电量单位(emu)。
1库仑=1安培·1秒。
若导线中载有1安培的稳恒电流,则在1秒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积的电量为1库仑。
一个电子所带负电荷量e=1.602176634×10-19库仑,也就是说1库仑相当于6.24146×1018个电子所带的电荷总量。
F. 物理中的电能是什么 和电流的关系是什么
电能就是电中所蕴含的能量呗!
另外功率的公式是P=I²R,翻译成汉语就是“功率=电流的平方*电阻”也是在最好理解最好说明的最基本的纯电阻电路中电阻一定,当电流越大时功率越大.单位时间内做功也就越多.做功多就是能干的活越多.
比如你加的电暖器,那个属于纯电阻电路,电流越大,单位时间内发热量越大.
当然,公式是通用的,其他方面也一样,只不过是纯电阻电路更好说明一些!
G. 电表加小电流时误差偏大,对计量有什么影响
动力用户的电能计量装置是由电能表和电流互感器两个部分组成的,因此电能计量的准确与否,不仅与电能表的准确度有关,也与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密不可分。电能表的误差比较直观,检定时容易被发现,但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对电能计量的影响比较复杂,也容易被用户忽视。其实电流互感器一旦出现故障或误差,往往会导致电能计量产生更大的偏差。下面笔者结合实例分析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对电能计量的影响。
一、某用户电能计量装置的组成(两个关键计量部分)
第一部分:1只电子式三相四线交流有功电能表:DTS151型、1.0级、3×5(6)A、3×220V/380V、脉冲常数为1600imp/kW·h。
第二部分:3只电流互感器:LQC型、0.2s级、100/5A(穿芯1匝)。
二、电能计量装置的现场模拟接线图(见图1)
图1电能计量装置的现场模拟接线图
三、电流互感器的误差
电流互感器主要由铁心、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三部分组成。由于铁心磁阻的存在,电流互感器在传变电流的过程中,必然会消耗一小部分电流用于激磁,使铁心磁化,从而在二次线圈产生感应电势和二次电流,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就是由铁心所消耗的励磁电流引起的。由于激磁电流和铁损的存在,电流互感器一次电流和二次电流的差值是一个向量,误差包括比值差(f)和相角差(δ)。
四、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对电能计量结果的影响分析
A、B、C三相3只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对该电能计量装置总的影响误差为
式中:γ——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对该电能计量装置总的影响误差;fA、fB、fC——A相、B相、C相电流互感器比差;δA、δB、δC——A相、B相、C相电流互感器相角差;φA、φB、φC——A相、B相、C相负载功率因数角;0.000291——弧度与分的转换系数。
H. 三相负载电流频繁波动对,对电能计量有影响吗
没有影响,只要每相电流不超过电表容量都不会对电表有伤害,如果出现三相电流波动差太大,就会出现三相不平衡,从而会出相关用电器发热或电流比原来要高,如果是三相220伏用电,这样会对零线负载也是一种负载考验,对电缆及部分元器也是一种考验。
I. 怎么研究电压对电流是否有影响
你好,电压对电流有影响.你问的不专业,对于电阻有这个关系式v=i
*r
即电阻两端的电压等于其电阻与通过该电阻的电流的乘积,以上公式适合于线性电阻.对于非线性电阻,可参考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曲线.线路中的电容器和线圈本身不消耗电能,也对线路中的电压电流有影响,其两端的电压与电流之比也称为电容或线圈的电阻.谢谢提问,我刚好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