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消协点名大数据杀熟
是的,近日,中消协召开“网络消费领域算法规制与消费者保护座谈会”,中消协指出,近年来,平台经济快速发展,网络购物、交通出行、旅游住宿、订餐外卖、网络游戏等生活消费领域都出现了大型平台企业。这些平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产品或服务,为社会创造了价值。
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比如,网络游戏抽奖概率不明、大数据杀熟、网络消费促销规则繁复、网络搜索竞价排名推荐、网络直播推送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刷好评隐差评使评价结果呈现失真、平台采用算法限制交易等。这些问题的背后,核心是互联网平台对算法技术的应用。
(1)算法的规制扩展阅读
中消协指出有些经营者利用算法进行价格歧视:
一是对新老用户制定不同价格,会员用户反而比普通用户价格更贵。
二是对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制定不同价格。
三是多次浏览页面的用户可能面临价格上涨。
四是利用繁复促销规则和算法,实行价格混淆设置,吸引计算真实价格困难的消费者。这类算法造成选择性目标伤害。
⑵ 中消协点名大数据杀熟,商家究竟是怎样利用大数据杀熟的
频频发生的“大数据杀熟”问题引发中国消费者协会关注。1月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召开“网络消费领域算法规制与消费者保护座谈会”,呼吁网络经营者的算法应用坚持公平公正,反对利用消费者个人数据画像实施价格歧视,并建议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反垄断法等相关法律中,增加算法应用的相关规定。
中消协指出,有些经营者利用算法进行价格歧视,包括对新老用户制定不同价格,会员用户反而比普通用户价格更贵;对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制定不同价格;多次浏览页面的用户可能面临价格上涨;利用繁复促销规则和算法,实行价格混淆设置,吸引计算真实价格困难的消费者。“这类算法造成选择性目标伤害。”
⑶ 所谓的“大数据杀熟”具体怎么回事,什么叫“杀熟”
大数据杀熟是指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要贵出许多的现象。经营者运用大数据收集消费者的信息,分析其消费偏好、消费习惯、收入水平等信息,将同一商品或服务以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的消费者从而获取更多消费者剩余的行为。
2020年8月20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自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规定明确了,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滥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11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
2021年1月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京召开“网络消费领域算法规制与消费者保护座谈会”。中消协指出,部分互联网平台利用算法技术进行大数据杀熟,损害了网络领域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此应加强算法应用的有效规制。
(3)算法的规制扩展阅读
“杀熟”的形式多样,主要有四种表现:
一是老用户比新用户的价格高,比如一个旅游网站常客看到的价格比新用户看到的价格贵了百元以上;
二是手机配置不同收费不同,比如某视频网站开通一个月VIP会员,苹果用户购买比安卓用户购买价格5元;
三是多次浏览不购买价格会更贵,比如查询某个航线的机票,几分钟前的机票价格是1500元,过几分钟再查,这个价格就可能变成了1700元;
四是下单时默认捆绑上次的服务,比如购买机票时,一旦勾选过一次贵宾休息室、接送机服务等附加服务后,那么在下一次下单时,系统就会默认勾选之前选择过的服务。
⑷ 中消协点名“大数据杀熟”,说了什么
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消息,近日,中消协召开“网络消费领域算法规制与消费者保护座谈会”提出,加强网络消费领域算法规制,保障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中消协指出,近年来,平台经济快速发展,网络购物、交通出行、旅游住宿、订餐外卖、网络游戏等生活消费领域都出现了大型平台企业。
这些平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产品或服务,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4)算法的规制扩展阅读:
中消协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是经营者应加强自律,切实承担应尽义务和责任。具体而言,中消协认为,网络经营者的算法应用应当做到坚持全面客观,反对片面诱导;坚持公平公正,反对消费歧视;坚持诚实守信,反对欺诈、霸凌;坚持正确导向,反对错误观念。
二是期待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加强算法应用的有效规制。其一是加强机构设立和立法规制。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等相关法律中,建议增加算法应用的相关规定。其二是加强监管协作和机制建设。其三是加强司法解释和判例指导。其四是加强消费维权和社会监督。
⑸ 中消协加强网络消费算法规制,这对杜绝价格歧视有何帮助
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京召开网络消费领域算法监管与消费者保护研讨会。中国消费者协会表示,将加强对网络消费算法的监管,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出,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交通运输、旅游住宿、订购外卖、网络游戏等生活消费领域出现了大型平台企业。不少平台存在一些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引起广泛关注。
据了解,评价算法是指一些平台和运营商在平台上,为了获得好评,编造虚假的高分评价,或隐藏中差评价,使真实评价无法出现。虚假评价和虚假评价不仅破坏了经营者之间的公平竞争,也误导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此外,概率算法还包括一些在线运营商进行有奖销售和抽奖兑换。特别是一些网络游戏公司经常为抽奖活动推送游戏道具。虽然中奖(落选)概率公开,但算法程序不透明,实际中奖概率缺乏控制,屡遭消费者诟病。对于算法的应用,中国消费者协会表示,希望各行业组织加强指导和监督,促进网络运营商合理、合规地应用算法,净化行业氛围,促进良性发展,切实维护合法权益以及消费者的利益。中国消费者协会进一步指出,建议有关司法机关加强算法应用案例分析研究,推动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的审判监督作用,强化经营者举证责任,加强对算法应用问题的实质审查,通过司法判例促进公平正义,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⑹ 主播说算法得有价值观是怎么回事
近日,央视主播评互联网用户画像整治时表示:用数据给用户画像,然后精准推送,这是算法的一项重要应用。国家网信办近日发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意见稿)》。新规明确,平台不得将违法和不良信息作为关键词给用户画像,更不得向其推送相关信息。也就是说,即便用户搜索过这样的信息,算法也不能据此就不断推荐此类信息。
很明确,这是要为算法加装价值瞄准镜。说白了,算法得有价值观。算法决定了供给内容,也在塑造用户。所以算法不能只自动响应或迎合用户,还得主动引领,对违法、低俗需求必须说不。算法必须守法。一是法律、二是法度。这样的算法才能把账算明白。这是一笔事关平台和社会未来发展的大账。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的内容
8月2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关于《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明确,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优化规则的透明度和可解释性,公示算法推荐原理,设置关闭算法推荐选项。 算法推荐服务者的定期审核义务,建立识别违法和不良信息的特征库。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拒绝并改变平台的推荐算法,自己决定自己看到的内容,同时从技术上打击“大数据杀熟”行为。
“征求意见稿通过对平台方的信息分发模式的规制,对算法推荐的所导致的‘信息偏食’进行明晰界定,加大传播领域的信息监管力度,以‘算法透明’为基点,建立‘算法问责’的责任追究制度,借助法规改善用户与平台的信息交互过程,推动双方向阳而生,向善而行。”暨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仲春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
⑺ 什么是算法
算法(Algorithm)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算法代表着用系统的方法描述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制。也就是说,能够对一定规范的输入,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所要求的输出。如果一个算法有缺陷,或不适合于某个问题,执行这个算法将不会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算法可能用不同的时间、空间或效率来完成同样的任务。一个算法的优劣可以用空间复杂度与时间复杂度来衡量。
算法中的指令描述的是一个计算,当其运行时能从一个初始状态和(可能为空的)初始输入开始,经过一系列有限而清晰定义的状态,最终产生输出并停止于一个终态。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转移不一定是确定的。随机化算法在内的一些算法,包含了一些随机输入。
形式化算法的概念部分源自尝试解决希尔伯特提出的判定问题,并在其后尝试定义有效计算性或者有效方法中成形。这些尝试包括库尔特·哥德尔、Jacques Herbrand和斯蒂芬·科尔·克莱尼分别于1930年、1934年和1935年提出的递归函数,阿隆佐·邱奇于1936年提出的λ演算,1936年Emil Leon Post的Formulation 1和艾伦·图灵1937年提出的图灵机。即使在当前,依然常有直觉想法难以定义为形式化算法的情况。
⑻ 算法黑箱为何难治理
算法黑箱半月谈。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正在进入算法经济时代,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算法在互联网信息传播,数字经济发展。
信息产业服务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溢出性极强的经济效益监管信任危机的根源在于企业在数据和算法上的非对称优势,当前,基础数据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平台企业。
简介:
这些企业全程操纵算法设计,运行,测试和分析,由此占据着优势地位,监管部门在算法社会中已经呈现出被边缘化的趋势,极易失去对关键数据和关键算法的监督权和控制权,这意味着,算法黑箱的存在势必导致私人利益主观上俘获公共利益。
以及资本主观上规避公权力约束等风险的产生,同时,算法黑箱客观上隐藏了算法自身存在的缺陷,并可能触发安全风险,让监管机构难以审查算法信息,监管机构规制算法的内容与手段均受到限制,难以及时针对算法问题进行问责和纠偏。
⑼ 名词解释 算法
算法(Algorithm)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算法代表着用系统的方法描述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制。也就是说,能够对一定规范的输入,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所要求的输出。如果一个算法有缺陷,或不适合于某个问题,执行这个算法将不会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算法可能用不同的时间、空间或效率来完成同样的任务。一个算法的优劣可以用空间复杂度与时间复杂度来衡量。
⑽ 关于java新闻网站的算法
问:新闻网站,如新浪网站,比如说国际足球频道,每天会有跟新。请问这块在代码设计的地方,是从数据库中读取5条最新的(按照日期)还是说做一个程序由编辑强制置顶?
答:是从数据库中读取5条最新的(按照日期)
问:如果是论坛,需要把点击最高的新闻自动排到前面,这个怎么处理,需要用到servletcontext吗 ?
答:读取点击最高的新闻记录(你想读取几条就几条),然后放到网页上去,就怎么回事.......跟你平时放其他数据没什么区别,都是根据条件取数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