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新闻编译学后感

新闻编译学后感

发布时间:2022-09-19 04:07:55

Ⅰ 财经新闻编译的工资一般是多少

俺在北京,本单位同岗位工资为6000,年底加8个月工资当资金。

Ⅱ 新媒体专业怎么样

新媒体专业的就业前景很好,毕业生社会需求大,就业面广,可在各类门户网站、传媒商业网站、党政部门网站、企事业网站等从事信息采集、撰写、编辑等工作,也能从事与新媒体相关的网站策划、网络推广以及网站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也可在广播电台、电视台从事记者、编辑、以及各类节目的策划、编导、节目制作等工作;还可以在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行业从事商业开发、活动创意、媒体策划等工作;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稿写作、视频节目策划、编导、制作工作和整合营销、媒体公关等工作。

Ⅲ 新闻英语编译是什么

新闻编译是通过翻译人员的加工,将外语新闻编写为本族语新闻。英语新闻能及时提供读者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已成现代人获取信息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编译作为一种有效的翻译手段已经广泛地应用到新闻翻译实践中。

新闻编译越来越被国内广大读者所接受。新闻编译要把握好语言层的加工、背景文化的注释,及政治言辞的合理修正,以提高目的语读者的阅读效果,避免西方舆论误导。

(3)新闻编译学后感扩展阅读

美英新闻刊物形形色色,内容涉及十分广泛,如时事报道、社论、述评、特写、广告等,所以其采用的文体也不尽相同。新闻有其独特的文体特征,新闻报道的翻译,除遵循一般的翻译原则外,还应遵循新闻翻译的基本规律。

一、语言总体风格

大众性、趣味性和节俭性构成了新闻英语在语言风格上的特色。新闻英语的语言有趣易懂,简洁精炼,用非常经济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删去可用可不用但又不影响表达内容完整与准确的词。

此外,新闻语体语言清晰,不能模棱两可,更不应晦涩难懂,但同时,新闻语体又讲究表达有力、叙述生动,因而我们翻译时必须在用词上多加锤炼,表现出新闻文体的总貌。

二、词汇特点

1、常用词汇有特定的新闻色彩

新闻报道常使用某些词汇来表达事实和事件,因此这些词汇经过长期使用后逐渐取得与新闻报道相联系的特殊意义,成为新闻体词语(journalistic words)。

例如,horror一词是新闻标题中常用的词,用以表示不幸事故和暴力行动,再如nadir常指“两国关系的最低点”。此外,新闻报道中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套语,如according to sources concerned (据有关方面报道),cited as saying(援引…的话)。

2、使用“小词”

小词(midget words)即简短词,一般为单音节词。小词的广泛使用一是由于报纸篇幅有限,用小词可以免于移行,二是由于小词的词义范畴很宽,一般比较生动灵活。新闻英语称这类词为synonyms of all work (万能同义词),如back(支持), ban(禁止)等。

3、大量使用缩略语

这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和篇幅。比如WB(world bank世界银行), ASP(American selling price美国销售价), biz (business商业)等。

4、临时造词

为了表达需要和追求新奇,新闻报道常常使用“临时造词/生造词”, 即临时创造或拼凑起来的词或词组,例如Euromart(European commom market 欧洲共同市场),haves and have-nots(富人和穷人)等。

三、语法特点

1、时态的使用

在英语新闻中现在时被广泛使用,为了造成事件正在进行中的效果,给人以真实感,无论是标题或是正文都常常采用现在时代替过去时。另外,甚至在said, told, reported, added等动词过去时后面的that宾语从句中,过去时也常常为现在时态所替代。

2、较多使用扩展的简单句

由于报刊篇幅有限,新闻文体在语法方面一个重要特点是句型的高度扩展,结构严谨,将丰富的信息压缩在有限的篇幅中。常见的方法有使用同位语、介词短语、分词短语等语言成分扩展简单句,有时还较多的使用插入语代替从句,从而简化句子结构。

3、前置修饰语高度浓缩

新闻文体为了使句子结构紧凑严密,大量使用前置修饰语修饰名词,如a hand grenade and machine gun attack。

四、文化因素和国情因素

要做好新闻的翻译工作,译者除了应具备语言知识外,还需要具备必要的文化常识和政治常识,要注意扩大知识面,这样才不会误译或导致严重后果。例如将国家和地区并列,都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五、语言差异——编译和解释性翻译

此外,考虑到中英两种语言习惯的差异,对外新闻报道的翻译往往采用非逐字对译法,这就需要引入另外两种翻译方法——编译和解释性翻译。

我国独有的机构、节日、习俗、行话、套话和历史典故等都需要采用解释性的翻译方法。比如“巴金”译作“Chinese writer Ba Jin”。

Ⅳ 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怎么样

我是来自河池学院汉语言文学一名大四毕业生,这个专业跟我们是近亲,上课就在我们隔壁啦,具我了解这个专业的实践性还是挺强的。

就业方向也挺广的呀!

1.如果向新闻方面发展的话,可以做报社或电视台的采编,这是比较难的,能够进媒体相当不容易。或者,你也可以做一些非主流媒体(包括网站)的编辑,这些一般很累,工资低,可以积累资源,为你以后去主流媒体做好铺垫。

2.当老师是不错的选择,但你必须考博士,哪怕是到一些三流的、四流的大学教书,你也得考博士,除非你有非常强的学术能力,能够带着几个项目过去。

3.我个人觉得最好的出路是去出版社做编辑,这个工作适合女孩子做,不累,工资收入稳定,有年底提成。出版社虽不好进,但比媒体要容易得多。

4.做宣传或是项目策划方面的工作,这些也是不错的选择。

总之,这个专业对于热爱新闻学的同学来说还是挺好的,但是不管是哪个专业,都一定要好好的学呀!

Ⅳ 请问: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的国际新闻和传播学的国际传播方向有什么区别,哪个专业的发展更好呢

国际新闻专业(050320)

国际新闻专业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具有交叉学科知识背景、适应性强、复合型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了解学科发展动态;熟练掌握并使用一门以上的外语,有较高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报道水平;能够在国际新闻媒体、外事外交部门、职能管理部门从事与媒介相关的、较高层次的新闻传播实践工作,或在高等教育及科研部门从事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本专业具有优秀的师资队伍,本专业有国际新闻的硕士生导师13人,其中教授8人(其中三人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5人,校外兼职教授5人(全部为博士生导师)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为:国际新闻学、国际新闻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国际新闻前沿问题研究、国际新闻传播实践研究、国际新闻与跨文化案例研究、国际媒体研究、国际新闻采写、国际新闻编译、英语广播电视节目研究、新媒体与国际新闻等。

本专业有国际新闻传播研究所作为实践基地,与中央电视台、华龙网、中国经营报等各类媒体合作,提供各类新闻稿件,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新闻传播能力。

本专业的四个专业方向如下:

1.国际新闻史论方向

国际新闻是与新闻学共生的新闻学分支,自产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个蔚为大观的庞大系统。国际新闻所产生的影响更是意义深远。由此,国际新闻也成为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经济和国际文化交流等分支领域有着密切联系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国际新闻史论就是从历史和宏观两个角度来对这一分支学科的综合把握。

研究范围:国际新闻理论主要是研究其本体论的问题,包括国际新闻的定义,发展形态、特征、作用等方面的内容。国际新闻史则是从纵向的历史发展中探讨国际新闻的发展阶段及规律性的特征。包括国际新闻的形态研究、国际新闻的作用及效果研究、全球化与国际新闻研究、国际新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研究等。可以说,国际新闻传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史论的研究范围。

学生通过这一方向的学习,不仅可以成为研究性人材,也可以成为理论型的实际工作者。

2.国际新闻业务方向

本专业方向的研究范围锁定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流新闻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研究,研究国际新闻的报道方式,报道方法,研究各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优势和特点,并密切关注国际新闻的最新发展的动态和趋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壮大,这个专业方向具备了自己完整的教学体系,重视理论学习和研究,坚持专业业务知识培训和实践,要求学生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参加媒体实习,因此本专业方向具备高度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本专业方向的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事具备坚实的新闻学理论基础知识和国际新闻理论及业务知识;熟悉我国的对外宣传报道方针、政策;了解西方新闻报道形式;精通一门以上的外国语,能熟练运用中、英文进行各媒体的国际新闻编、播、采、写工作。

3.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方向

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研究是从国际间文化交流传播的视角来考查国际新闻传播活动的特征和规律性。它拓展了国际新闻研究的认识视野,对建立和完善国际新闻传播学学科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从研究的特色来看,由于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涉及不同国家社会文化的多个层面,因而这一领域的研究必然以传播学、文化学、语言学、新闻学、社会学、翻译学等多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成果为基础,所以这一研究方向具有突出的多学科交叉性。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不断加强,我国媒体的国际新闻传播活动日益活跃,用文化比较的方法研究国际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有利于更加全面地揭示国际新闻活动的文化属性及功能,对于改善我国媒体的传播手段和方法,尤其是提高对外传播效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一方向的主要内容是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研究研究国际新闻,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新闻中的跨文化现象,在文本分析和理论研究结合的基础上,考察国际新闻的特点,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语言学、文化学和传播学基础,培养目标是国际新闻研究和从事实际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4.国际媒体方向

国际媒体是国际新闻传播的主力和基础,国际媒体往往是那些影响很大的媒体,拥有先进的传播技术、独特的传播理念和巨大的品牌效应。研究国际媒体,是国际新闻学方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国际媒体研究主要包括:世界着名媒体研究、各国媒体的比较研究、国家、市场和传播体制,新闻媒介的经营管理、新闻媒介的市场化产业化战略服务、新闻政策与法规研究,媒介集团化研究、新闻从业人员结构及职业道德状况研究,新闻报道与意识形态研究、媒介环境与受众研究、媒介广告与公共关系研究、新传播技术与国际媒体研究等等。

国际媒体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人类的生活已被媒体层层包裹,媒体的触角已经深入我们的思维领域,随着我国进入WTO以后,将同时面临国外媒体的挑战。如何把握时机积极地参与到国际竞争的行列中去,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因此,国际媒介研究方向的开设,对国际媒介进行高层次的研究并培养出一批高水的新闻传播人才,以满足这方面的人才需求。

传播学专业(050302)
国际传播方向

国际传播是中国传媒大学根据本校学科基础及其优势而开创的一个较为成熟的研究领域,其特色在于把传播学与国际关系学两者结合,从传播学和政治学的双重透视角度,并结合传播学和国际关系学与其他人文科学(历史学、人类学和哲学)和社会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的交叉关系来对信息的跨国流动进行整体性研究和案例性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在国际传播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研究特色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传播学理论和国际传播理论形态的研究,(2)基于实证方法的政治传播和国际关系的研究,(3)国际传播学理论范式研究;(2)全球传播(传播的全球化)研究;(3)国际传播效果比较研究等。

本研究方向要求学生从政治、历史、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层面,去了解和掌握国际传播的历史进程、行为主体、基本特征及其社会效应,从传播主体、内容、渠道、受众和效果等多个维度阐释国际传播现象,并注重运用量化性质的内容分析和受众调查方法以及质化性质的文本考证和田野方法,注重思考传播的主体性问题。

本研究方向的专业复合性要求学生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具备运用国际传播的基础理论和广博的专业知识解决国际传播现实问题的能力,承担起对外传播领域的学术研究、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等工作。

本研究方向的师资队伍完备,大多具有国际学术背景,理论修养高,业界经验丰富。在课程设置上,本研究方向以理论修养为核心,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除了为学生开设国际传播史、国际传播理论以及国际传播方法论等方面专业基础课程外,还开设中国政治与外交、文化外交、国际政治传播、奥运传播、视觉传播、社会传播(或INGO传播)、跨国媒介经营与管理、传播全球化、国际政治营销(建设中)等课程,并开展生动活泼的专业实践活动,使学生既能够从宏观上把握国际传播的总体态势,又能够运用多种理论范式对信息跨国传播的具体案例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说明,并为国家的对外传播战略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这两个专业都很不错 属于国际传播学院 国传学院对英语要求很高的 其实这些专业就是靠语言吃饭的 研究生英语口语复试都是国传的老师面试的 祝你顺利

Ⅵ 关于东阳

东阳历史悠久,公元195年(东汉献帝兴平二年)建县制,迄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素有“婺之望县”、“歌山画水”之美称,被誉为着名的教育之乡、建筑之乡和工艺美术之乡。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和浙江中部的历史文化名城。东阳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孕育了北伐名将金佛庄、新闻先驱邵飘萍、科学泰斗严济慈、植物学家蔡希陶等一大批仁人志士。

美名荣誉】
[编辑本段]

东阳享有“百工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之美誉。东阳建筑业发达,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建立了年产值超5亿元的施工基地,又开辟了30多个年产值超亿元的新基地。近几年,我市建筑企业创造了百余项优质样板工程,获得了13项鲁班奖。全市现有三级及以上资质建筑企业134家,其中特级资质4家、一级资质15家,二级资质31家,2006年,103个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20.90亿元。

东阳素有“工艺美术之乡”的美誉,1995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木雕、竹编)。目前,全市拥有工艺美术专业职称人员1101人,其中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4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3人。2005年末,从事工艺美术生产的企业有 140余家,家庭工厂2000余家,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年产值超过20亿元。东阳木雕因地得名,为浙江三大名雕之一,居全国四大木雕之首,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东阳木雕历史悠久、技法繁多、题材广泛、工艺精湛,流长千年而愈茂愈盛。北京故宫精美绝伦的宫殿雕刻、杭州灵隐寺雄伟壮观的释迦牟尼大佛、浙江省人民政府作为庆祝香港回归赠送给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礼品《航归》等都出自东阳木雕艺人之手。东阳竹编巧夺天工,被誉为中国工艺百花园中的“奇葩”,相传起源于二千多年前,产品有25个大类,3000多个花色品种。东阳竹编以其高超的技艺、独特的风格、优美的造型、精细的编织、典雅的色彩、欣赏与实用相结合着称于世。大型竹编屏风《九龙壁》,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被列为国家工艺美术珍品永久保存。

东阳文化朴茂,教育鼎盛,素有“勤耕苦读”之风。历史上英才辈出,进士题名共有305人,其中武状元6人,曾任正副宰相5人。古代有名宦舒元舆、乔行简、张国维等,近代有北伐名将金佛庄、“一代报人”邵飘萍、着名物理学家严济慈、着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台湾报业巨子王惕吾等。目前,在国内外具有高级职称的东阳籍人士达8000多人,博士和博士后800余人,东阳籍院士10人。2005年召开了首届东阳博士大会。东阳是浙江省首批教育强市。基础教育综合水平名列全省前茅,义务教育高标准普及,学校布局更趋合理,素质教育稳步推行。近年来,新建了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东中新校区、市外国语学校。中天、顺风、横店等一批民办高级中学应运而生。全市高级高中普及率已达到95%。
2008年6月11日,国家有关部门正式下文命名,东阳成了真正的“中国恐龙之乡”,去年9月在东阳市区发现的恐龙化石,也被国际权威杂志认定为恐龙新属种类,并将它命名为“中国东阳龙”。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东阳历史悠久。早在1800多年前,东汉献帝兴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95年,就已建县制,名吴宁,属会稽郡。唐垂拱二年,也即公元688年,建东阳县,素有“婺之望县”的美誉。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东阳撤县设市,掀开了城市发展的新篇章。

春秋战国:
春秋时(公元前770--前476年),吴越争霸,属越国;
战国时(公元前475--前222年),楚伐越,又属楚;

秦汉三国:
秦时(前221--前207年),推行郡县制,东阳地为诸暨、乌伤县之一部分,属会稽郡。

西汉:
郡、国并行,先后属刘贾荆王国、刘濞吴王国、会稽郡、扬州刺史会稽郡。

东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
建县制,取“吴地安宁”之意,名吴宁,属会稽郡。此为东阳建县之始。

三国时,以吴宁县属吴扬州会稽郡。

吴宝鼎元年(266年):
分会稽郡西部置东阳郡,治所长山县(今金华)。吴宁县属东阳郡。取东阳名,是因郡“在金华山之阳,水之东”。

隋唐五代:
唐武德四年(621年),罢郡治州,改会稽郡为越州,东阳郡为婺州。
唐垂拱二年(公元688年),析义乌(原乌伤县)东冲要地及吴宁县故地,袭旧郡名,建东阳县。时有“婺之望县”的美誉。
五代时,吴越王钱奏改东阳县为东场县。

宋元明清:
宋,复东场县为东阳县,并行路治。
元,朱元璋改婺州路为宁越路,又改为金华府。
清,承明制,东阳县仍属金华府。

近现代:
民国时期,浙江省县之间设行政督察区,前后多次划属不同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8日,东阳解放。解放后,东阳属金华地区(后为金华市)管辖,磐安县先后在58年划入、83年又划出东阳,县治相应变化。
1988年5月25日,东阳撤县设市。
2003年,成为浙江省17个经济强县(排第13位)

历史名人】
[编辑本段]
东阳自古就有“勤耕苦读”之风,在历史上人文荟萃,英才辈出,累计进士题名共有305人,其中武状元6人,曾任正副宰相的5人。古代有名宦舒元舆、乔行简、张国维等,近现代有北伐名将金佛庄、中国新闻先驱邵飘萍、着名植物学家蔡希陶、着名物理学家、原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严济慈、台湾新闻报业巨子王惕吾等。据统计,目前在国内外工作的东阳籍博士和博士后有300多名,其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4名,具有教授、研究员等高级职称的东阳籍人士达2100余人,被《人民日报》称誉为“百名博士汇一市,千位教授同故乡”。目前,东阳的中小学教育水平名闻浙江省内外,每年向高等院校输送新生近千名,教学质量一直名列浙江省前茅,是远近闻名的“教育之乡”。

舒元舆(791-835):字升远。上卢泉塘北人。唐元和八年(813)进士。初仕即以干练知名。被宰相裴度荐为兴元书记,所作文檄豪健,一时推许。元舆负才,锐意进取。太和五年(831)上疏自荐,反复8万言,文辞精粹,出入今古,获文宗李昂嘉许。以擅文敢谏着称。宰相李宗闵谓其浮躁诞肆不可用。及李训得宠,召为左司郎中,充知杂事侍御史。九年七月权御史中丞。文宗省察记录囚徒罪状,因元舆奏辨明审,九月升御史中丞,以本官兼刑、兵两部侍郎,同平章事。时宦官仇士良专权。十一月,李训、舒元舆和凤翔节度使郑注等,密谋内外协势,铲除宦官势力。以左金吾卫石榴树上夜有甘露为名,诱使仇士良等往观,谋加诛杀。因所伏兵甲暴露,事败。元舆单骑出走,为仇士良神策军生擒,不日遭腰斩。史称“甘露之变”。弟元褒、元肱、元迥官同时。元褒早卒,余全被族诛。所着《牡丹赋》一篇,时称其工,一日,文宗绕栏微吟,为之泣下。大中八年(854)昭雪。着有《舒元舆集》,其文《贻诸第励石命》 、《录桃源画记》收入《唐代散文选》,其诗入《全唐诗》6首。

乔行简(1156-1241):字寿朋。凤山乔宅人,后居城内乔宅园。学于吕祖谦。宋绍熙四年(1193)进士。历任通州知州,嘉兴知府,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兼侍讲,工部侍郎。理宗即位,行简应诏上疏,要求确守“求贤、求言”二诏之初意,持“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当塞,治乱安危莫不由此”的治国之道。行简力主抗金,收复中原。端平元年(1234)六月兼知枢密院事。朝议收复三京(今河南开封、洛阳、商丘),行简上疏,提出必先治内而后治外、欲用其民者必先得其心、必须选将练兵丰财足食的主张。次年六月拜右丞相,三年十一月进左丞相兼枢密使。嘉熙三年(1239)拜平章军国重事,封肃国公。四年九月加少师、保宁军节度使,封鲁国公。淳佑元年(1241)二月卒于家。追赠太师,谥“文惠”。行简历练老成,学识深厚,为人宽宏,好直言,善荐才。称永康陈亮有“特出之才,卓绝之识”,陈亮去世后,则为之上疏请谥,有《为永康陈亮请谥疏》存世。一生奖掖后学,关心家乡教育事业,曾执教于南园书院。着有《孔山文集》、《周礼总说》。

张国维(1595-1646):字玉笥。托塘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授番禺知县。兴学校,课农桑,以德化民。崇祯七年(1634)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请命主持兴建繁昌、太湖城垣,浚松江、嘉定、上海、无锡等地河道,修筑吴江、江阴、苏州等县桥拱、塘堰、漕渠。积数年治水之经验,着《吴中水利全书》。升工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继任兵部右侍郎。十五年九月升兵部尚书。清兵入京郊,国维获咎辞职归里,不久被捕解京下狱。路过苏州,沿途士人痛哭生祭。后以治河有功获释复职。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南都陷,国维拥鲁王监国,进少傅兼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督师钱塘江。次年六月初,方国安叛降,十八日国维还守东阳。二十五日,清兵破义乌,抵东阳七里寺。遂召二子问生死态度。长子世凤即表示决不偷生,次子世鹏应答稍缓,国维即怒以石砚掷击,不中。世鹏泣对“从容尽节,慷慨捐躯,儿等甘之如饴,唯祖母年迈八旬……”。二十六日午夜,国维穿戴衣冠,向母诀别,从容赋《绝命词》三章,又写“忠孝不能两全,身为大臣,谊在必死。汝二人或尽忠,或尽孝,各行其志,毋贻大母忧,使吾抱恨泉下!”掷笔于地,付遗书于次子,投园池死。清干隆四十一年(1776),谥“忠敏”。所着《吴中水利全书》,《四库全书》有着录。

金佛庄(1897-1926):乳名为文,学名灿,字辉卿。横店良渡人。民国7年(1918)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民国1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秋转为中共党员,为浙江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杭州小组的3名成员之一。次年6月,赴广州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民国13年春,奉命到广州参与创建黄埔军官学校,任军校第一期第三学生队上尉队长,军校国民党特别党部执行委员。后历任营长、团党代表、少将团长等职。先后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和滇、桂军阀刘希闵、杨震寰叛乱及讨伐广东军阀陈炯明部的两次东征。身先士卒,战功卓着,为黄埔军校教导第二团争得“党军荣誉旗”。北伐前期随总部转战,负责保卫指挥机关和苏联军事顾问的安全。南昌光复,入城维持秩序,除暴安良,民心大振。民国15年12月初,请命秘密赴杭州,策动江浙地方军队起义。9日晚离南昌,顺流东下。其行踪被孙传芳密探侦悉,11日在南京下关码头被捕。因营救不及,12日被秘密杀害于雨花台。

邵飘萍(1886-1926):字振青,紫溪人。14岁进秀才。光绪三十二年(1906)入浙江高等学堂,受梁启超思想影响,任《申报》特约通讯员。宣统元年(1909年)毕业,回金华任金郡中学教员。民国元年(1912)到杭州与杭辛斋合办《汉民日报》,任主编,严厉揭露贪官污吏和地方豪绅的丑行,不时抨击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及其卖国罪行。报纸于1914年被袁下令查封,邵被捕。经营救出狱,流亡日本,入法政学校读书,并组织“东京通讯社”。1916年初,应邀回国任《申报》、《时报》及《时事新报》主笔,笔伐袁世凯称帝。袁倒台后,任《申报》驻北京特派员。1918年7月,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10月,又创办《京报》,任社长。1919年“五四”运动时,在《京报》上揭露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卖国罪行,触怒了段棋瑞政府,报纸被查封,被迫再次流亡日本。1920年下半年,段棋瑞政府倒台,回北京复办《京报》,与徐宝璜在北大校长蔡元培的支持下,于北京大学成立新闻研究会,主讲新闻采访课。以后,又在北京平民大学、政法大学讲学。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积极支持反帝反军阀斗争。4月,张作霖奉军入北京,邵即被捕。26日,以“宣传赤化”罪惨遭杀害。着有《新闻学总论》、《综合研究各国社会思潮》、《新俄国之研究》、《实际应用新闻学》等。

蔡希陶(1911-1981):原名中矩,字侃如,曾用名玄彭,后以号为名。蔡宅人。历任中国植物学会名誉会长、云南省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中科院昆明分院副院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等职。毕生从事植物学研究。民国21年(1932)始,以3年时间深入云南大凉山、屏边等地调查考察,采集植物标本1万多号。成功引种、选育名贵烤烟“大金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致力于发展烤烟品种,使烤烟生产成为云南省的经济支柱。1953年,种芽嫁接成功原产巴西的三叶橡胶树。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在西双版纳创建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和热带植物园。不久,又建立大勐龙生态群落研究站。1963年9月,出席在加纳举行的西非科学协会第四届年会。1972年,在勐连山中找到自唐代以来一直靠进口的重要内科植物“血竭”资源龙血树。推倒“中国没有血竭植物”的论断。蔡希陶毕生研究植物资源、植物分类,提出在一特定地段上,人为安排适应人类要求的木本和草本的各种组合,奠定了中国人工植物实验群落学的根基,成为着名的植物学家、植物资源学家。着作有植物学研究论文20多篇,译有《系统植物分类》、《农林植物考源》等。

严济慈:着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01年1月23日生于浙江东阳,1996年11月2日在北京去世。1923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和东南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士学位。1925年在巴黎大学获硕士学位。1927年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1927年起同时在上海大同大学、中国公学、暨南大学和南京第四中山大学任教授。1928年起在巴黎大学光学研究所和法国科学院大电磁铁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1931年起一直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兼镭学研究所所长。1935━1938年当选为法国物理学会理事。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1949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主任兼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东北分院院长,技术科学部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执行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校长,中国科技协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和中国光学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主编,《中国大网络全书》总编委会副主任等职。曾任全国人大三、四、五届常委会委员,六、七届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名誉主席。198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严济慈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开创人之一,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大气物理学和应用光学等方面做出重要成果。他精确测定了居里压电效应“反现象”,发现了光双折射效应;系统研究了水晶圆柱体施加扭力起电现象,发现水晶扭电定律;深入研究了碱金属蒸气等光谱,发现轴向对称的分子有效截面数值和费米━莱因斯伯格方程不符,并为原子物理学中的斯塔克效应等提供了丰富的实验证明;在大气物理学的臭氧层测试研究中,他精确测定了臭氧紫外吸收系数,被世界各国气象学家使用达30年之久;他还研究了压力对照相乳胶感光性能的影响,发现压力能减弱乳胶感光性能。抗日战争期间,严济慈在昆明领导开展应用光学研究,研制成大批军用、医用光学仪器设备,并被授予胜利勋章。
严济慈曾在法、美、英、德等国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3篇,1986年汇集出版了《严济慈科学论文集》。他还编着了从初中到大学的10种数学、物理教科书,如《初中算术》、《几何证题法》、《普通物理学》、《高中物理学》、《初中物理学》、《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电磁学》等,培育了中国几代科技人才和许多科学家,为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Ⅶ 五四时期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1912年民国成立后,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篡夺,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袁世凯实行封建军阀统治,并积极从事复辟帝制的活动,在政治上刺杀国民党主张议会政治的领袖宋教仁,血腥镇压二次革命。在新闻舆论上,颁布新闻出版法令,镇压国民党报纸和一切反袁报纸,制造了1913年的“癸丑报灾”,全国报纸数量锐减三分之二,舆论界万马齐喑,报人动辄得咎。为了复辟帝制,袁世凯还大力推崇孔教,中国笼罩在封建思想的阴魂之中。

为启蒙国人的思想,增进国人民主思想,1915年陈独秀创办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最重要的刊物《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幕,开启了中国现代新闻事业的新篇章。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以澎湃的气势向阻碍历史发展的封建专制主义发起攻击,给蒙昧主义以狂风骤雨般的打击,促进了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民主思想,它提倡民主科学,发起文学革命运动,提倡白话文和新式标点,为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大量涌入中国打开了历史的阀门,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还发表了一批介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文章,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五四时期新闻事业的主要特点包括:

一、政论重获辉煌,针砭时弊的杂文成为受欢迎的问题;

二、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新式标点符号被广泛应用;

三、宣传新思想新思潮的报纸副刊,读者作者内容形式发生巨大变化;

四、通讯社大量出现,着名的有新闻编译社,国闻通讯社,申时通讯社,华俄通讯社等;

五、报纸企业化经营和商业化程度提高,包括申报和新闻报的改革;

六、新闻教育的开创和新闻研究的发展。——常识新闻篇。

阅读全文

与新闻编译学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读取加密信息失败怎么回事 浏览:508
编译过程之后是预处理吗 浏览:349
安卓是基于什么做出来 浏览:598
视频字幕提取APP怎么使用 浏览:57
js通过ip地址连接服务器吗 浏览:846
java数字金额大写金额 浏览:856
人人影视路由器固件编译 浏览:965
照片通讯录短信怎么从安卓到苹果 浏览:456
逻辑开发编译环境 浏览:670
ce自己编译 浏览:896
javaexe进程 浏览:478
电脑wechat是什么文件夹 浏览:956
单片机moc3041 浏览:786
at命令串口助手 浏览:749
吸血app怎么关闭 浏览:35
云服务器地图不见了怎么办 浏览:240
mc服务器应该叫什么名字 浏览:607
推拉门增加密封性 浏览:731
服务器搬家需要什么 浏览:541
普通电脑如何添加服务器 浏览: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