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NI Libview 32位和64位有什么区别
如果你的操作系统是32位就用Labview的32位版本,普通的操作系统都是32位的。Labview的不同模块功能是不一样的,不需要都下下来。
下面是网络里的介绍,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可以去NI公司的网站看看:http://www.ni.com/labview/whatis/zhs/
国内也有很多虚拟仪器的论坛。
LabVIEW是一种程序开发环境,由美国国家仪器(NI)公司研制开发的,类似于C和BASIC开发环境,但是LabVIEW与其他计算机语言的显着区别是:其他计算机语言都是采用基于文本的语言产生代码,而LabVIEW使用的是图形化编辑语言G编写程序,产生的程序是框图的形式。
与C和BASIC一样,LabVIEW也是通用的编程系统,有一个完成任何编程任务的庞大函数库。LabVIEW的函数库包括数据采集、GPIB、串口控制、数据分析、数据显示及数据存储,等等。LabVIEW也有传统的程序调试工具,如设置断点、以动画方式显示数据及其子程序(子VI)的结果、单步执行等等,便于程序的调试。
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ion)是基于计算机的仪器。计算机和仪器的密切结合是目前仪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粗略地说这种结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计算机装入仪器,其典型的例子就是所谓智能化的仪器。随着计算机功能的日益强大以及其体积的日趋缩小,这类仪器功能也越来越强大,目前已经出现含嵌入式系统的仪器。另一种方式是将仪器装入计算机。以通用的计算机硬件及操作系统为依托,实现各种仪器功能。虚拟仪器主要是指这种方式。下面的框图反映了常见的虚拟仪器方案。
虚拟仪器的主要特点有:
尽可能采用了通用的硬件,各种仪器的差异主要是软件。
可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能力,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可以创造出功能更强的仪器。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定义和制造各种仪器。
虚拟仪器实际上是一个按照仪器需求组织的数据采集系统。虚拟仪器的研究中涉及的基础理论主要有计算机数据采集和数字信号处理。目前在这一领域内,使用较为广泛的计算机语言是美国NI公司的LabVIEW。
虚拟仪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那时计算机测控系统在国防、航天等领域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PC机出现以后,仪器级的计算机化成为可能,甚至在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诞生之前,NI公司已经在Macintosh计算机上推出了LabVIEW2.0以前的版本。对虚拟仪器和LabVIEW长期、系统、有效的研究开发使得该公司成为业界公认的权威。目前LabVIEW的最新版本为LabVIEW2009,LabVIEW 2009为多线程功能添加了更多特性,这种特性在1998年的版本5中被初次引入。使用LabVIEW软件,用户可以借助于它提供的软件环境,该环境由于其数据流编程特性、LabVIEW Real-Time工具对嵌入式平台开发的多核支持,以及自上而下的为多核而设计的软件层次,是进行并行编程的首选。
普通的PC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弱点。用它构建的虚拟仪器或计算机测试系统性能不可能太高。目前作为计算机化仪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制定了VXI标准,这是一种插卡式的仪器。每一种仪器是一个插卡,为了保证仪器的性能,又采用了较多的硬件,但这些卡式仪器本身都没有面板,其面板仍然用虚拟的方式在计算机屏幕上出现。这些卡插入标准的VXI机箱,再与计算机相连,就组成了一个测试系统。VXI仪器价格昂贵,目前又推出了一种较为便宜的PXI标准仪器。
虚拟仪器研究的另一个问题是各种标准仪器的互连及与计算机的连接。目前使用较多的是IEEE 488或GPIB协议。未来的仪器也应当是网络化的。
LabVIEW(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Workbench)是一种图形化的编程语言的开发环境,它广泛地被工业界、学术界和研究实验室所接受,视为一个标准的数据采集和仪器控制软件。LabVIEW集成了与满足GPIB、VXI、RS-232和RS-485协议的硬件及数据采集卡通讯的全部功能。它还内置了便于应用TCP/IP、ActiveX等软件标准的库函数。这是一个功能强大且灵活的软件。利用它可以方便地建立自己的虚拟仪器,其图形化的界面使得编程及使用过程都生动有趣。
图形化的程序语言,又称为“G”语言。使用这种语言编程时,基本上不写程序代码,取而代之的是流程图或框图。它尽可能利用了技术人员、科学家、工程师所熟悉的术语、图标和概念,因此,LabVIEW是一个面向最终用户的工具。它可以增强你构建自己的科学和工程系统的能力,提供了实现仪器编程和数据采集系统的便捷途径。使用它进行原理研究、设计、测试并实现仪器系统时,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利用LabVIEW,可产生独立运行的可执行文件,它是一个真正的32位编译器。像许多重要的软件一样,LabVIEW提供了Windows、UNIX、linux、Macintosh的多种版本。
它主要的方便就是,一个硬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软件,就可以实现不同的仪器仪表的功能,非常方便,是相当于软件即硬件!现在的图形化主要是上层的系统,国内现在已经开发出图形化的单片机编程系统(支持32位的嵌入式系统,并且可以扩展的),不断完善中(大家可以搜索CPUVIEW会有更详细信息;)
㈡ 32位编译器可以编64位程序吗
VS不可以,不提供交叉编译器
gcc可以
但是需要自行编译(至少我不知道是否有人提供),把host设为i686-w64-mingw32
target设为x86_64-w64-mingw32 !
㈢ 32位的电脑怎么编译64位程序
方法/步骤
1、VS2010新建的VC++项目默认的组件平台是32位。
㈣ win32,win64编程永恒;语言编程需要注意的64位和32机器的区别
一、64位编译器系统下可以使用64位的无符号或有符号变量了。
二、64位操作系统提供了更多的编程接口API,这些多出来的接口主要是涉及将32位数据类型扩展为64位的问题了。比如原来关于内存管理相关的函数,参数是32位的,在64位操作系统下就需要提供参数为64位的管理函数了等等。
总之这种差别根源就是数据类型增加了64位的数据类型而引起的变化。
㈤ 64位操作系统电脑能装C语言程序设计编译器吗64位的比32的好吗
现在的64位机不是和32位都兼容的吗,所以可以使用的。就连我现在使用64位系统,用visual studio,平时都是用的32位模式的,要编译64位模式的都需要专门在编译器选项里面进行修改。而且修改之后,只是输出64位程序,那个编译器自己也还是32位的。
以后慢慢的肯定会有很多64位的编译器出现,毕竟当程序都针对64位系统编写的时候,软件执行速度肯定会有所提高的,特别是数值运算类的,符号处理类的,多媒体的都会有所提高。而编译器显然是符号处理类的。
㈥ 为什么好多软件都区分32位和64位,到底有什么区别
64位软件和32位软件最大的区别是:64位的软件可以同时操作大于4GB的内存(注意这里的内存指的是地址空间,而不是物理内存)。
但是,上述过过程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地方:
1)动态链接库
2)系统API首先,你32位的操作系统上一般是没有64位的库文件,如果你的应用程序源代码中引用了只有64位的动态库中才有的函数,很显然你链接的时候就会出问题。
另外,我们很多程序肯定用到了read和write等C语言库函数,而库函数的实现是依赖于系统API的。如果你工作在windows上,程序大多数是以exe形式发布的,你得到的程序是目标文件以后的结果,本身是带有位数的;如果你工作在linux上,本身大部分软件包rpm等也是已经编译好的,就是说,它们本身就是具有“位数”的。
如果你得到的是源码,那么基本上你的应用程序还没有“位数”的概念,你用多少位的编译器去编译它,它就是多少位的应用程序。我们这里讨论多少位的程序,都是针对已经编译到目标文件以后的状态。所以32位和64位软件的并存是CPU、系统、编译综合决定的,而这些都是因为时代的需要。
对于Windows系统而言,64位的系统上往往有32位的库和其他必要的信息,基本上能兼容32位的程序。以上是个人的一些经验和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有不同意见和建议,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㈦ 操作系统32位和64位有何不同怎么实现32位和64位的
个人能感受的差别是对内存的支持不一样 32只能支持不到4G内存 64可以支持到理论上30TB的内存
64可以兼容32位的程序 32不能兼容64的程序(目前的程序几乎是32的,64只能兼容大部分)
在硬件支持的情况下,64可以发挥的效率是32的一倍。(目前个人电脑配置偏低,效率提现不出来)
个人可以下载32 64的镜像安装系统。XP WIN7 WIN8都有32 64两个版本选择
㈧ 编译器64位和32位有什么区别
从 32位到 64位架构的改变是一个根本的改变,因为大多数操作系统必须进行全面性修改,以取得新架构的优点。其它软件也必须进行移植,以使用新的性能;较旧的软件一般可借由硬件兼容模式(新的处理器支持较旧的 32位版本指令集)或软件模拟进行支持。或者直接在 64位处理器里面实现 32位处理器核心(如同 Intel 的 Itanium 处理器,其内含有 x86 处理器核心,用来运行 32位 x86 应用程序)。支持 64位架构的操作系统,一般同时支持 32位和 64位的应用程序。
明显的例外是 AS/400,其软件运行在虚拟的指令集架构,称为 TIMI(技术独立机器界面),它会在运行之前,以低级软件转换成原生机器码。低级软件必须全部重写,以搬移整个 OS 以及所有的软件到新的平台。例如,当 IBM 转移较旧的 32/48 比特“IMPI”指令集到 64位 PowerPC(IMPI 完全不像 32位 PowerPC,所以这比从 32位版本的指令集转移到相同指令集的 64位版本的规模还要庞大)。
64位架构无疑可应用在需要处理大量数据的应用程序,如数字视频、科学【和谐你妹啊】运算、和早期的大型数据库。在其它工作方面,其 32位兼容模式是否会快过同等级的 32位系统,这部分已有很多争论。在 x86-64 架构(AMD64 和 Intel 64)中,主要的 32位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可平滑的运行于 64位硬件上。
Sun 的 64位 java 虚拟机的启动速度比 32位虚拟机还慢,因为 Sun 仍假定所有的 64位机器都是服务器,而且只有为 64位平台实现“服务器”编译器(C2)。[1]“客户端”编译器(C1)产生较慢的代码,不过编译较快速。所以尽管在 64位 JVM 的 Java 程序在一段很长的周期会运行的较好(一般为长时间运作的“服务器”应用程序),它的启动时间可能更久。对于短生命期的应用程序(如 Java 编译器 javac)增加启动时间可控制运行时间,使 64位的 JVM 整体变慢。
应当指出,在比较 32位和 64位处理器时,速度并不是唯一的考量因素。应用程序,如多任务、应力测试(stress testing)、簇(clustering)(用于HPC)可能更适合 64位架构以正确部署。为了以上原因,64位簇已广泛部署于大型组织,如 IBM、Vodafone、HP、微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