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九宫八卦步的具体走法
八卦掌穿九宫练习法是:在地上按九宫位置放置红砖或画上记号,在其间穿绕。
九宫分布的间距需随着练习水平的提高而逐渐缩小。初练时,间距要大些,如果有条件间距一般设在二米左右,然后再逐步减小,直到能容身体穿绕过为好。
练习时如穿九宫路线图:从一宫开始左旋绕走至二宫处变右转;绕走到三宫处变换左旋;绕走到四宫处变右转;绕走到中央五宫处变左旋,此时要在五宫转走一小圈变左旋到七宫处;七宫变右转到八宫处变左旋;再绕走到九宫。
然后从九宫左旋,右转交替绕走返回一宫,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练习数遍,于一宫处收势。
初练时以下沉掌为主,上肢不换势,脚走八卦步,待熟练之后再换掌换势,可以任取一掌或多掌在穿绕过程中变换掌势。
在练习樊氏八卦掌穿九宫时,始终要把边走边穿、手随步开、腰随步活作为手眼身法步配合原则,在穿绕九宫时还要做到行云流水般的流畅。
总之穿九宫有较高的技击价值。通过穿九宫的练习提高了闪躲的灵活性,进退自如的敏感反应。并提高了手眼身法步的协调配合和健身效果。
穿走九宫的方法分为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都是沿九宫路线自一宫顺序穿踏九宫后在逆行返回一宫。第一阶段是踩踏九宫八面支撑,用白灰点出九宫位置,这个阶段是九宫为“虚”我为“实”,练习者以破进冲撞之势沿九宫路线进行踩踏,当面对群敌围攻时,我以强势进逼攻击对方。达到支撑九宫八面的效果。
第二阶段是穿走九宫八方绕转,根据九宫方位树立木桩,长宽度为身高的两倍,练习者九宫路线在九宫桩空隙中首先运用鹞子穿林式穿走闪避木桩,待完全熟练后再进行鹿步以及趟拉步的训练,这个阶段是九宫为“实”我为“虚”,当面对群敌围攻时就需要闪避穿走对方人与人之间空隙进行避让对方的强势。
第三阶段是脱化九宫随心所欲,也就是活九宫,在九宫桩里或者一定的虚空场地内任意穿走演练打破九宫顺序随意穿走。
穿踩五行九宫桩
洛书梅花五行生,阴阳九宫桩内行。
八卦步法多奇变,鹞子穿林矮身形。
左躲右闪避其实,虚空闪进势如龙。
鹞子翻身折返式,顺逆九宫走不停。
趟拉步法最玄妙,踩踏八方转如风。
前趟后拉擦地走,急速进身有奇功。
步法带动身法变,手法相随周身应。
脱化九宫皆随意,渐进勤修玄奥通。
2. 九宫算法怎么算
参考网络 http://ke..com/link?url=GTseW4Ar-_-_87MGMoTZDuBaaLMrXtoJYVm-0gMq
3. 九宫阵的九宫算法
1.术数家所指的九个方位。《易》中有九宫之说,一宫坎(北),二宫坤(西南),三宫震(东),四宫巽(东南),五宫中(寄于坤),六宫乾(西北),七宫兑(西),八宫艮(东北),九宫离(南)。(即由八卦衍生出的八宫加上中央宫,中央宫指上面所说五宫中)
2.古代算法名。
3.道家语。三光、三宝、三生的合称。
4.指 唐 时的九宫神坛。 玄宗 天宝 三年置。其名为: 太一 、 天一 、 招摇 、 轩辕 、 咸池 、 青龙 、 太阴 、 天符 、 摄提 。参阅《旧唐书·礼仪志四》。
5.舞曲名。
6.曲调名。黄钟宫、仙吕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五宫双调、大石调、越调、商调,合称九宫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
7.九宫格的简称。
8.中国象棋术语。指棋盘上由斜交叉线构成的“米”字形方格。是“将”、“帅”和“士”活动的地区。
4. 九宫八卦步
九宫即八卦图中的八个方位加上中央,合称为九宫。
那就是八卦图中的
四正方:坎北、离南、震东、兑西
四偶角:西北乾、西南坤、东南巽、东北艮
中央:阴阳鱼。
这四正方、四偶角加上中央即是九宫。
传统武技中有“手到步不到,打人不得妙;手到步也到,打人如拨草”的谚语,这说明了步法在技击中的重要性。震宫代表人体的足,功能是行走,因此九宫连环步与震宫龙形穿掌相匹配。
练习九宫步时,先假设地面有一个九宫八卦图(或者在地面画一个九宫八卦图),方位为“正南背北,左东右西”,与地图的方位一致
那么顺时针方向的第一步就是第一宫西北乾宫是第一宫以此类推二宫是正北,三宫是东北,变换左旋为逆时针方向走到南方离宫,等等最好是画出八卦图来练习,字面上解释肯定一头雾水了~~
5. 什么是九宫算数
九宫算起源于《周易》,古称九宫算(龟文),乃是我国最先进的一个着名组合算题。《周易》算之于九宫,识之以天象,在古代天文、历法、农牧生产与社会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易十数为体,八九为用,八九不离十。
九宫算是世界上唯一的动态组合算具(包括河图、洛书、八卦)。 九宫算神奇的数理变化不囿于一招一法,其几何形体亦无常于一制一式,因此应尽可能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发现新方法是很重要的,但各种方法的具体操作与用法创新、绝技的应用等,有时比方法本身更为重要。
九宫格,一款数字游戏,起源于河图洛书,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
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