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双核程序怎么编译

双核程序怎么编译

发布时间:2022-09-28 05:11:58

1. Ubuntu虚拟机里怎么编译内核

步骤/方法
一、下载源代码和编译软件的准备

注意,点击2.6.25内核的F版,即完整版。
如果你懒得去网站点联接,运行下列命令
代码:$cd ~$ wget
安装有关编译程序。安装make ,gcc, make-kpkg,运行menuconfig等等和编译内核相关的工具。安装不了,请检查/etc/apt/sources.list 文件。有关命令:代码:$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kernel-package libncurses5-dev
二、解压源代码注意,网上很多教程上说应该解压到 /usr/src,纯属以讹传讹,linux掌门人linus说解压到任何目录上都可以。当然,linus的说法是正确的。我放在自己的主目录下的src目录。如果你下载源代码是放到自己的主目录下或者运行上面的wget下载的,那么运行下列命令:代码:$ cd ~$ mkdir src && tar jfx linux-2.6.25.10.tar.bz2 -C src/现在,源代码就在 ~/src/linux-2.6.25.10进入源代码的目录,准备下一步的工作。后面都在这个目录里面进行。代码:$ cd ~/src/linux-2.6.25.10
三、开始编译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清理以前编译时留下的临时文件。如果是刚刚解开的包,不需要执行这步。如果是第二次或者是第n次编译,那么一定要执行。相关命令如下:代码:$ sudo make mrproper网上很多教程上说把现在使用的内核的config拷贝过来参考,据实验,是不需要的,ubuntu还有debian会自动做这步。不过这条命令倒是可以学习一下。当然你可以将以前的配置拷贝过来。命令:代码:cp /boot/config-`uname -r` ./.config
四、开始配置内核选项。相关命令:代码:$sudo make menuconfig配置用到的键只有几个,esc退出菜单;空格改变选项状态;光标键上下左右移动,回车选定。选项意义:M是编译成可以随时加入的模块,*是编译进入内核,空就是不要。配置选项非常多,具体配置可以参考金步国先生翻译的资料:Linux 2.6.19.x 内核编译配置选项。参考网址:http://lamp.linux.gov.cn/Linux/kernel_options.html为了一次成功,请大家遵循一个原则,如果你自己使用的内核已经选用了某个选项,如果你没用充分的理由,不要随便改动。这样虽然内核不那么精简,但是不容易出现问题。我们可以精简的部分是硬件模块部分,对于自己没有的硬件要毫不犹豫的清除。如果你很执着,或者你有洁癖,你也可以一项项对过去,按照金步国先生的资料描述去选择基本上没有问题。
五、必须强调的几个选项:1、
在“General setup”里面的“Prompt for development and/or incomplete
code/drivers”金步国认为是不需要。但是如果你的硬件比较新,那几乎是必须选的,这样,我们才可以找到4965无线网卡,alsa声音驱动等
等。Kernel log buffer size 我选15,双核。如果你用ia64,要选16。Control Group support 集群支持?可以不要Choose SLAB allocator (SLUB (Unqueued Allocator)) 内存管理模式slab和slub选择slub。
2、在“Block layer”里,假如没有2TB的硬盘,就去掉:Support for Large Block Devices 。Support for Large Single Files 也不需要,谁有2TB的文件?
3、Processor type and features中是关于cpu的,要认真选。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 support是打开多核的开关,我的cpu是双核的,选中。Processor family (Core 2/newer Xeon) 我的是Core 2/newer Xeon。找到自己的cpu后,把Generic x86 support选项取消。Subarchitecture Type 选(PC-compatible)Maximum number of CPUs 输入自己的核心数目,我输入2。SMT (Hyperthreading) scheler support说的是超线程技术,P4有支持的,我的t8100不支持,目前大部分市场上的家用cpu都不支持。High Memory Support (4GB) 1G以下选1G;我是3G,选4G;4G以上的选16G在“ Timer frequency ”里,默认是250Hz,较新的cpu都可以选择了1000Hz,性能更好。
4、Power management options中把APM (Advanced Power Management) BIOS support关闭。现在的电脑都用acpi了。CPU Frequency scaling 是笔记本cpu节电技术Default CPUFreq governor (conservative) cpu节电模式有四个,笔记本默认选conservative比较好。ACPI Processor P-States driver 必须选,不然CPU Frequency就不能用。后面的可选自己硬件相关的,我选的是Intel Enhanced SpeedStep和 Intel Speedstep on ICH-M chipsets,其他的统统消灭。
5、Bus options的选择:Bus options (PCI, PCMCIA, EISA, MCA, ISA)PCI support PCI Express support 现在新买的机器基本上都是PCI Express了ISA support 较新的新机器没有ISA设备,可以去掉MCA support 去掉NatSemi SCx200 support 去掉PCI Hotplug Support Support for PCI Hotplug (EXPERIMENTAL) 如果没有PCI热插拔设备,去掉这里的选项可以考虑全部编译进内核,而不是以模块形式存在。
6、Device Drivers是重点,由于linux不但面向个人工作站,更多的是面向服务器的应用,所以可以把自己机器上没有的硬件全部去掉,而不用面面俱到。但是通用型的选项要慎重。比如在网卡的部分,除了我的千兆网卡 Broadcom Tigon3 support和4965无线网卡Intel Wireless WiFi 4965AGN,其余的硬件支持统统去掉。再比如声卡部分,我的是hd声卡,我只是在PCI devices中,选intel hd 声卡,再选Build IDT/Sigmatel HD-audio codec support,除此之外的硬件支持全部去掉。
声卡还有一个细节,在ubuntu7.10里面, 需要在/etc/modprobe.d/alsa-base后面添加options
snd-hda-intel probe_mask=1
model=3stack,这样我的笔记本喇叭才可以发声,不然只有外接耳机或者音箱。这次编译以后,这个动作就不必了,但是两个耳机插口只有一个可以用
了。再比如我的电脑中没有agp,就可以直接把agp相关的选项全部取消。要注意的:ATA/ATAPI/MFM/RLL support Include IDE/ATA-2 DISK support 如果你的/boot是放在IDE硬盘上,那么这里一定要选*,选M都不行。否则启动时会出现“waiting for root file system”的提示而停滞不前。 SCSI emulation support 要用刻录机,必须选。SCSI device support 现在都是SATA硬盘,一定要选* SCSI disk support 如果你的/boot放在SATA硬盘上,一定要选*。
SCSI CDROM support 虽然康宝刻录机是ide接口的,但是必须把它当成scsi接口的,这是老问题了。用刻录机,必须选。
Graphics supportSupport for frame buffer devices 选中,进入选择 VESA VGA graphics support 选上,不然字符界面启动会有问题,后面的显卡选择:由于我的显卡是nvidia 8400gs,要自己安装nvidia公司的驱动,所以一个都没有选。这样导致ubuntu开机动画会出问题,我索性在grub中的splash字符全部删除,把开机动画关闭。字符界面很正常。 Console display driver support 有人开机后字符控制台错误,就是这部分选项没有选,出问题了。 Framebuffer Console support 需要打开。
Bootup logo 开机图标,会在自检的画面上加上个性图标。需要在grub上添加“vga=”的选项,可以参考http://dotimes.com/articles /t23-slackware-framebuffer.html7、File systemsFilesystem in Userspace support 简称fuse。是必选的,如果你要用windows分区。
CD-ROM/DVD Filesystems ISO 9660 CDROM file system support 一般选*DOS/FAT/NT Filesystems VFAT (Windows-95) fs support 有FAT32分区就选*吧 NTFS file system support 有NTFS分区就选*吧 NTFS write support 如果想对 NTFS分区进行写操作,选*必须将启动盘的文件系统编译进内核,默认是编译成模块,这样无法启动系统。ubuntu采用的文件系统是ext3,请把ext2,ext3相关的必要选项都编译进入内核。
8、Virtualization这个大类是我多花几百元买t8100的主要原因,因为t8100支持intel vt技术使linux上的虚拟机的性能大幅度提高。这里的选项我除了amd的,其他都编译成模块。
9、全部设置完成,最后一项是保存设置。按照我的习惯,先在上一层目录保存一个备份,文件名类似 ../config20080630然后再保存到当起目录,文件名 .config退出设置程序。
六、开始编译内核。ubuntu的工具是make-kpkg,和其他的发行版相比,步骤相对简单。相关命令:代码:$sudo make-kpkg clean 这条命令好像不要超级权限,很多资料上说要,不过这不是原则问题。
$ sudo make-kpkg -initrd --initrd --append-to-version=dell1400 kernel_image kernel-headers上述命令中的dell1400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字符代替,最后的字符一定是数字.输完上述命令回车之前,建议大家把浏览器还有别的运用程序都关掉,机器开始的工作比较艰苦。
我的机器大概十几分钟。
七、安装内核编译完成就是安装工作。编译好的内核在上一层目录。包括linux-headers-...-_i386.deb和linux-image-...-i386.deb两个文件,如果你不搞开发的话,只要安装内核就可以,头文件以后要用的时候再说。安装相关命令:
代码:$ cd ..$ sudo dpkg -i linux-image-(按tab键)文件名很长,如果不用tab自动补足是不可能的,tab键万岁。安装完成后和老内核比较一下大小代码:
$ ls -l /boot/
八、重新启动验证新内核。代码:$ sudo reboot
九、显卡驱动如果你的显卡和我一样是nvidia显卡,启动之后往往无法正常进入x-window。即使能看到gdm登录界面,效果也是很差的。那么就要安装nvidia驱动。用ctrl+alt+f1 进入字符命令行,输入用户名,密码登录。命令:代码:下载驱动$ wget http://us.download.nvidia.com/XFree86/Linux-x86/173.14.12/NVIDIA-Linux-x86-173.14.12-pkg1.run$sudo -s输入密码取得超级权限。#ps ax看看和gdm相关的进程,把这些进程全部关闭;用sudo /etc/init.d/gdm stop有可能有一个进程没有关闭:#kill 进程号然后安装nvidia显卡驱动,当然驱动要先下好,到nvidia驱动所在的目录里,运行:# sh ./NVIDIA-Linux-x86-173.14.12-pkg1.run重新启动以后就ok。要用nvidia的驱动,每次升级内核都要这么做。
十、无线网卡相关的内核选项是Networking --->Wireless --->Generic IEEE 802.11 Networking Stack (mac80211)还有4965的驱动。4965
无线网卡驱动虽然已经编入内核,但没有firmware无法使用。需要把原来内核的firmware拷贝到新内核对应的目录,名字和内核一致,我的内核是
linux-image-2.6.25.10dell1400,那建的目录名就是2.6.25.10dell1400。代码:具体命令:$ cd /lib/firmware/$ sudo mkdir 2.6.25.10dell1400把你的老内核中的4965的firmware拷贝过来。$ sudo cp 2.6.24-16-generic/* 2.6.25.10dell1400/上面的命令和下面的命令是等价的:$ cd /lib/firmware/$ sudo cp -R 2.6.24-16-generic/ 2.6.25.10dell1400/
重新启动系统,无线网卡就正常了。
附编译使用的机器配置:dell vostro 1400,t8100,nvidia 8400cs显卡,内置SigmaTel STAC9228芯片的声卡,4965无线网卡,BCM5906M千兆网卡,3G内存,160G硬盘,combo刻录。
编译系统版本:ubuntu 8.04桌面版.

2. 如何编译android kernel

1.准备工作: (ubuntu1110 32位)
ubuntu等linuxOS,下载好eclipse,安装好JDK, 安装好android的SDK, 在eclipse中成功打开android 手机模拟器即OK。

2.初始化编译环境 :
关注该网页上的“installing required packages”,其中有的软件包因为版本问题而安装不上,不用管它,之后遇到错误再单独解决。

3.下载内核源码
android 2.3 内核 下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4.下载交叉编译器:
该步骤有可能耗费大量时间,依据网速不同,几个小时到几天不等,或许可以尝试git clone 后面的地址只下载prebuilt/linux-x86/toolchain

5.设置参数以及编译:
$ export ARCH=arm
$ export SUBARCH=arm
$ export CROSS_COMPILE=arm-eabi-
$ cd goldfish // 进入下载的源代码目录
$ git checkout <commit_from_first_step> //这个步骤我没有做,不知道干嘛用的
$ make goldfish_defconfig
$ make

6.报错信息:
若有报错说找不到 (arm-eabi-gcc command not found)等等,尝试使用http://blog.csdn.net/davidbeckham2901/article/details/7397447 中说到的解决方案即可(即采用另外一个交叉编译器)。

7.测试:

最后,测试一下刚才编译的内核:emulator -avd myavd -kernel ~/goldfish/arch/arm/boot/zImageemulator若系统找不到,可以去android SDK中某文件夹找到,加入系统PATH即可。 -avd后面的参数 myavd即为模拟器的名字,这个我是在eclipse中的模拟器管理中新建的一个模拟器,用那个模拟器的名字即可。 -kernel后面的参数就找到刚才编译出的内核的路径。
若启动模拟器失败,可尝试关闭后再启动。第一次启动模拟器时可能需要等待比较长的时间,3分钟到15分钟不等。

3. 有什么办法可以加速make的编译耗时,以利用到底层的多核硬件

在使用 makefile 工具对多个源程序进行编译、连接时,首先必须要确保你需要编译的程序都是正确的,然后将编译各个源程序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写入到一个 makefile 文件中(缺省名称叫 makefile,但是也可以使用别的文件名),在此编译过程中,到底哪一个源程序是只编译、不连接;
哪一个源程序是需要等别的源程序都编译好了之后,再进行最后的连接,这些都必须写清楚。

4. 一个程序两个以上源文件怎么编译

每一个项目只能有一个main函数,如果想再写一个main函数那只能新建一个项目了,然后把其他需要的代码添加进来。之前的项目源文件不修改,exe文件没有必要保存,除非你做出来一个有意义的可以称为软件的程序。

5. 如何编译OpenWrt

Openwrt 官方正式的发行版是已编译好了的映像文件(后缀名bin或trx、trx2),此映像文件可从Openwrt官方网站的下载页面中轻松获取到,连接地址为 OpenWrt官方网站。这些编译好的映像文件是基于默认的配置设置,且只针对受支持的平台或设备的。因此,为什么要打造一个自己的映像文件,理由有以下四点:
您想拥有一个个性化的配置OpenWrt(彰显个性,在朋友圈子里显摆显摆,开个玩笑);
您想在实验性的平台上测试OpenWrt;
您参与测试或参与开发OpenWrt的工作;
或者,最简单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持自己的Openwrt为最新版本;
若想实现上述目的,其实很简单,按下述文字即可成功编译出一个您的Openwrt来。
准备工作
在开始编译Openwrt之前需要您做些准备工作;与其他编译过程一样,类似的编译工具和编译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构建OpenWrt映像的系统平台,简单说就是准备一个操作系统(比如Ubuntu、Debian等);
确保安装了所需的依赖关系库, (在debian系统中就是安装各种需要的软件包)
OpenWrt源代码副本
首先, 开机登陆到支持编译Openwrt的操作系统(废话了)。实体机或者虚拟机(Vmware 或者 Qemu)里的操作系统都行,这里推荐使用Linux系统。 bsd和mac osx系统也可以编,但不推荐,且未验证是否可编译成功。下文假定您使用的是Debian操作系统,使用 apt-get 来管理包. 替代的选择是 Ubuntu (分支 Kubuntu, Xubuntu 等即可)。
第二步, 就是安装所需要的各种软件包, 包括编译器,解压工具,特定的库等. 这些工作可以简单的通过键入以下命令 (通常需要root 或者是 sudo 权限),以root权限安装下列软件包(可能并不完整,会有提示,提示缺少即装就可以了):
32位(x86)请执行下列命令:
#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asciidoc binutils bzip2 gawk gettext \
git libncurses5-dev libz-dev patch unzip zlib1g-dev

64位(x86_64)请执行下列命令(多装了哪些库或软件包呢?请您仔细看一看哦):
#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asciidoc binutils bzip2 gawk gettext \
git libncurses5-dev libz-dev patch unzip zlib1g-dev ia32-libs \
lib32gcc1 libc6-dev-i386

参考 本列表中 所列的编译环境所需要软件包或库。
某些依赖的为库或软件包也许操作系统中已经安装过,此时apt-get会作出提示(提示您忽略或重新安装的),别紧张,放轻松些,编译Openwrt不会像编译DD-WRT那样难的(至少本人是体会到了编译DD-WRT的难)。
最后下载一份完整的 Openwrt 源码到编译环境中。关于Openwrt的源代码下载,途径有二,一是通过 svn ,一是通过 git,建议使用 svn ,因为Openwrt主要以 svn 来维护Openwrt系统的版本。另外,请注意Openwrt中不同的分支版本,一个是用得较多的开发快照,俗称 trunk,二是稳定版,俗称 backfire。
安装Subversion
若你想通过svn下载源代码,你需安装 Subversion。Subversion,或称SVN, 是OpenWrt的project中用来控制版本的系统,它非常类似的 CVS的界面和使用条款。 执行下述命令即可安装SVN,很容易的:
# apt-get install subversion

Subversion安装完毕,通过SVN命令可获取得到一份OpenWrt纯净源代码。您还得创建一个目录以便存放获取得到的Openwrt源代码,要获取源代码你还得输入subversion命令来获取 (svn里这种操作称之为'check out') 。命令很简单的,继续看下去就能见到了,别着急,耐心点儿。
编译流程
编译专属于您的设备的特定Openwrt固件以一下五个步骤:
通过Subversion命令获得源代码;
更新(或安装) package feeds〔package feeds无法确切翻译,待译吧);
创建一个默认配置以检查编译环境是否搭建好了 (假如需要的话);
用Menuconfig来配置即将编译生成的固件映像文件的配置项;
最后开始编译固件;
下载源代码
最后,下载一份完整的OpenWrt源代码。你可选择:
下载稳定发行版,或
下载开发版 (俗称"trunk"版)。
使用发行版的源码
截止本文时, Openwrt公开发行的稳定版为 OpenWrt 10.03 "backfire"。此版本是最稳定的,但也许不包括最新更新的补丁或最新编写的出的新功能。
下述代码即举例说明了通过svn从brandkfire获得backfire源代码(此版本意思是从trunk分支的补丁也在backfire版本中了,即包含修复补丁):
# mkdir OpenWrt/
# cd OpenWrt/
# svn co svn://svn.openwrt.org/openwrt/branches/backfire

注解: 上述svn命令将在当前目录创建一个 OpenWrt/backfire/ 子目录,此目录包含此命令获取到的源代码。
您也可以通过下述命令,下载不含修复补丁的backfire的原版源码:
# svn co svn://svn.openwrt.org/openwrt/tags/backfire_10.03

使用开发版源代码
当前的开发版本分支(trunk)已包含最新的实验补丁。此分支或许还突破了Openwrt原来所不支持的硬件设备的限制哦,惊喜的同时也有风险存在。因此,编译trunk版,慎之~
# mkdir OpenWrt/
# cd OpenWrt/
# svn co svn://svn.openwrt.org/openwrt/trunk/

更多详细资料详见: https://dev.openwrt.org/wiki/GetSource.
跟进并更新源代码
因Openwrt的源代码随时都会变动,故此命令将确保您所获取得到的源码的最新性。下述假设您用的是backfire版本的源码:
## Here, backfire is the directory name of the current release branch you're tracking
# cd OpenWrt/backfire/
# svn up

'svn up' 命令用于更新SVN上更新了,但本地尚未更新的这部分源代码(本人实践证明此命令会将本地源码与SVN上的源码先比较,若SVN有更新才会下载更新的部分,很实用的一个命令)。如果未指定目标路径,则此命令将更新当前目录及当前目录的子目录内的源码。
Feeds下载
Feeds即为包含到你的OpenWrt环境中的额外软件包的索引之类的。(feed译名很多,莫衷一是,至2008年底为止,还没有一个十分通用而备受认可的中文译名;所以此文当中我们用英文feed来称呼)。 最主要的Feeds有以下三个:
'packages' - 路由的基本功能,
'LuCI' - OpenWrt默认的GUI(WEB管理界面), 及
'Xwrt' - 其他的GUI。
一般情况,你至少需要含 'packages' 和 'LuCI'两个Feeds。
下载完feeds之后, (为编译OpenWrt的recipies额外的预定义包) 您可以检查哪些feeds要包括在内。编辑在你的编译环境的根目录下的'feeds.conf.default'文件。
然后使用下列命令开始下载(注:可能你需要先运行cd trunk进入trunk目录才能成功执行下列命令):
# ./scripts/feeds update -a

在此之后,下载的软件包需要安装。亦即指的下边的命令啦。若路过下边的install命令则后续make menuconfig将无法成功执行!(注:可能你需要先运行cd trunk进入trunk目录才能成功执行下列命令):
# ./scripts/feeds install -a

只需编辑Feeds的配置文件或运行更新命令,即可很方便地更新或添加新的实验性的packages到源码中并编译到OpenWrt固件去。
注意:请老坛友及旧的新闻组成员们注意了,这一步取代了创建符号链接symlinks的老办法哦。
更新Feeds
诸如此类源码,你得定期更新Feeds。 通过如上相同的命令:
# ./scripts/feeds update -a
# ./scripts/feeds install -a

注意:若你清楚地知道你不需添加新的packages到menuconfig中去,那么你可在更新Feeds时跳过这一步。
生成配置
You may not have to make configration always after updating sources and feeds, but making it ensures that all packages from source and feeds are correctly included in your build configuration.
Defconfig
下一步是检查编译环境,若可进行编译则生成默认配置:
# make defconfig

若defconfig回显提示缺少软件包或编译库等依赖,则按提示安装所缺软件包或库等即可,不难的,细心点就行。
Menuconfig
menuconfig是一个基于文本的工具,它处理选择的目标(需要还是不需要)、编译生成软件包(openwrt下是IPKG格式)以及内核选项(编译成模块还是内核)等等
# make menuconfig

在你离开并保存配置文件(默认都是.config)后,将自动配置依赖关系,让你可以着手编译更新的固件。
大众可通过'menuconfig'这一简单的图形化的配置环境,非常轻松地编译出专属您本人的OpenWrt固件。
可以用'menuconfig',以开发的意图来编译OpenWrt的固件,为自己(个人)创造一个结构简单但是功能强大的环境。(上句实在难翻译,只能意译。并且也请大家都学习下编译OP固件,让以OP固件盈利的人丢掉那肮脏的饭碗!)
Menuconfig或多或少有些难以说明的地方,即使是最专业的配置,也可以寻求帮助并加以解决。 需要你指定何种目标平台,要包含的package软件包和内核模块等均需要你指定,配置标准的过程中会包括修改:
目标平台(即路由器何种架构,BCM呢还是AR均可选择)
选择要包含的package软件包
构建系统设置
内核模块
Target system is selected from the extensive list of supported platforms, with the numerous target profiles – ranging from specific devices to generic profiles, all depending on the particular device at hand. Package selection has the option of either 'selecting all package', which might be un-practical in certain situation, or relying on the default set of packages will be adequate or make an indivial selection. It is here needed to mention that some package combinations might break the build process, so it can take some experimentation before the expected result is reached. Added to this, the OpenWrt developers are themselves only maintaining a smaller set of packages – which includes all default packages – but, the feeds-script makes it very simple to handle a locally maintained set of packages and integrate them in the build-process.
假如你需要LuCI, 要到Administration 菜单里,在LuCI组件的子菜单下, 并选择: luci-admin-core, luci-admin-full, and luci-admin-mini组件包。
假如你不需要PPP,你可到Network菜单下取消对它的选择,以便编译时不包含此组件。
Menuconfig用法: 确保这些组件包是以 '*'星号标记而不是 'M'标记。
如果你是以星号 '*'标记该组件包, 则该组件包将编译进最终生成的OpenWrt固件中。
如果你仅以 'M'标记该组件包, 则该组件包将不会编译进最终生成的OpenWrt固件中。
The final step before the process of compiling the intended image(s) is to exit 'menuconfig' – this also includes the option to save a specific configuration or load an already existing, and pre-configured, version.
Exit and save.
Source Mirrors
The 'Build system settings' include some efficient options for changing package locations which makes it easy to handle a local package set:
Local mirror for source packages
Download folder
In the case of the first option, you simply enter a full URL to the web or ftp server on which the package sources are hosted. Download folder would in the same way be the path to a local folder on the build system (or network). If you have a web/ftp-server hosting the tarballs, the OpenWrt build system will try this one before trying to download from the location(s) mentioned in the Makefiles . Similar if a local 'download folder', residing on the build system, has been specified. The 'Kernel moles' option is required if you need specific (non-standard) drivers and so forth – this would typically be things like moles for USB or particular network interface drivers etc.
编译固件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通过下面简单的make命令来编译:
# make

在多核电脑中编译
具有多核CPU处理器的电脑进行编译,使用下述参数可令编译过程加速。 常规用法为 <您cpu处理器的数目 + 1> – 例如使用3进程来编译 (即双核CPU), 命令及参数如下:
# make -j 3

后台编译
若你在这个系统内编译OpenWrt的同时还处理其他,可以让闲置的I/O及CPU来在后台编译固件 (双核CPU):
# ionice -c 3 nice -n 20 make -j 2

编译简单的基本的软件包
当你为OpenWrt开发或打包软件包,编译简单的基本的软件包可以很轻易地编译该软件包 (例如, 软件包cups):
# make package/cups/compile V=99

一个在Feeds里的软件包大约是这样子的:
# make package/feeds/packages/ndyndns/compile V=99

编译错误
如果因某种不知道的原因而编译失败,下面有种简单的方法来得知编译到底错在哪里了:
# make V=99 2>&1 |tee build.log |grep -i error

上述编译命令意为:V99参数,将出错信息保存在build.log,生成输出完整详细的副本(with stdout piped to stderr),只有在屏幕上显示的错误。
举例说明:
# ionice -c 3 nice -n 20 make -j 2 V=99 CONFIG_DEBUG_SECTION_MISMATCH=y 2>&1 \
|tee build.log |egrep -i '(warn|error)'

The above saves a full verbose of the build output (with stdout piped to stderr) in build.log and outputs only warnings and errors while building using only background resources on a al core CPU.
一键编译
即使用脚本来编译Openwrt固件。许多朋友编译Openwrt是用的脚本来编译的,详见: https://forum.openwrt.org/viewtopic.php?id=28267
生成的固件在哪
编译成功后所生成的固件文件位于bin目录下,可用如下命令查看:
# cd bin/
# ls */

清理
编译OpneWrt时你可能需要一个清洁干净的编译环境。 以下操作有利用编译工作:
清洁
清洁trunk/ 目录,在编译过程中使用“make clean”命令即可。 此命令将删除bin目录和build_dir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及文件夹。
## See CAUTION below
# make clean

6. C语言如何做到两个程序一起编译

C语言编译是线性的
同时只能编译一个程序 无法做到两个程序一起编译
只能先编译一个 再编译另一个。
如果是命令行 可以开两个终端 同时编译
不过 这并不能提高编译速度,意义不大。

7. 如何让程序双核运行

太简单了,打开你那个程序,然后按出任务管理器-应用程序右键-转到进程-再点右键-找到关系设置-打开之后把所有的都打对钩

8. 程序写好后怎么编译

把配置管理器选择为Release,然后选择菜单--生成--生成xxx(或者直接点击绿色小箭头运行下)就已经生成exe程序了,在bin/release文件夹下。让你选择release是把程序编译成发布版,vs会自动优化代码。如果是debug则不会。

9. ubuntu系统下怎么编译内核文件

一、下载源代码和编译软件的准备
安装有关编译程序。安装make ,gcc, make-kpkg,运行menuconfig等等和编译内核相关的工具。安装不了,请检查/etc/apt/sources.list 文件。有关命令:代码:$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kernel-package libncurses5-dev
二、解压源代码注意,网上很多教程上说应该解压到 /usr/src,纯属以讹传讹,linux掌门人linus说解压到任何目录上都可以。当然,linus的说法是正确的。我放在自己的主目录下的src目录。如果你下载源代码是放到自己的主目录下或者运行上面的wget下载的,那么运行下列命令:代码:$ cd ~$ mkdir src && tar jfx linux-2.6.25.10.tar.bz2 -C src/现在,源代码就在 ~/src/linux-2.6.25.10进入源代码的目录,准备下一步的工作。后面都在这个目录里面进行。代码:$ cd ~/src/linux-2.6.25.10
三、开始编译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清理以前编译时留下的临时文件。如果是刚刚解开的包,不需要执行这步。如果是第二次或者是第n次编译,那么一定要执行。相关命令如下:代码:$ sudo make mrproper网上很多教程上说把现在使用的内核的config拷贝过来参考,据实验,是不需要的,ubuntu还有debian会自动做这步。不过这条命令倒是可以学习一下。当然你可以将以前的配置拷贝过来。命令:代码:cp /boot/config-`uname -r` ./.config
四、开始配置内核选项。相关命令:代码:$sudo make menuconfig配置用到的键只有几个,esc退出菜单;空格改变选项状态;光标键上下左右移动,回车选定。选项意义:M是编译成可以随时加入的模块,*是编译进入内核,空就是不要。配置选项非常多,具体配置可以参考金步国先生翻译的资料:Linux 2.6.19.x 内核编译配置选项。 请大家遵循一个原则,如果你自己使用的内核已经选用了某个选项,如果你没用充分的理由,不要随便改动。这样虽然内核不那么精简,但是不容易出现问题。我们可以精简的部分是硬件模块部分,对于自己没有的硬件要毫不犹豫的清除。如果你很执着,或者你有洁癖,你也可以一项项对过去,按照金步国先生的资料描述去选择基本上没有问题。
五、必须强调的几个选项:1、
在“General setup”里面的“Prompt for development and/or incomplete
code/drivers”金步国认为是不需要。但是如果你的硬件比较新,那几乎是必须选的,这样,我们才可以找到4965无线网卡,alsa声音驱动等
等。Kernel log buffer size 我选15,双核。如果你用ia64,要选16。Control Group support 集群支持?可以不要Choose SLAB allocator (SLUB (Unqueued Allocator)) 内存管理模式slab和slub选择slub。
2、在“Block layer”里,假如没有2TB的硬盘,就去掉:Support for Large Block Devices 。Support for Large Single Files 也不需要,谁有2TB的文件?
3、Processor type and features中是关于cpu的,要认真选。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 support是打开多核的开关,我的cpu是双核的,选中。Processor family (Core 2/newer Xeon) 我的是Core 2/newer Xeon。找到自己的cpu后,把Generic x86 support选项取消。Subarchitecture Type 选(PC-compatible)Maximum number of CPUs 输入自己的核心数目,我输入2。SMT (Hyperthreading) scheler support说的是超线程技术,P4有支持的,我的t8100不支持,目前大部分市场上的家用cpu都不支持。High Memory Support (4GB) 1G以下选1G;我是3G,选4G;4G以上的选16G在“ Timer frequency ”里,默认是250Hz,较新的cpu都可以选择了1000Hz,性能更好。
4、Power management options中把APM (Advanced Power Management) BIOS support关闭。现在的电脑都用acpi了。CPU Frequency scaling 是笔记本cpu节电技术Default CPUFreq governor (conservative) cpu节电模式有四个,笔记本默认选conservative比较好。ACPI Processor P-States driver 必须选,不然CPU Frequency就不能用。后面的可选自己硬件相关的,我选的是Intel Enhanced SpeedStep和 Intel Speedstep on ICH-M chipsets,其他的统统消灭。
5、Bus options的选择:Bus options (PCI, PCMCIA, EISA, MCA, ISA)PCI support PCI Express support 现在新买的机器基本上都是PCI Express了ISA support 较新的新机器没有ISA设备,可以去掉MCA support 去掉NatSemi SCx200 support 去掉PCI Hotplug Support Support for PCI Hotplug (EXPERIMENTAL) 如果没有PCI热插拔设备,去掉这里的选项可以考虑全部编译进内核,而不是以模块形式存在。
6、Device Drivers是重点,由于linux不但面向个人工作站,更多的是面向服务器的应用,所以可以把自己机器上没有的硬件全部去掉,而不用面面俱到。但是通用型的选项要慎重。比如在网卡的部分,除了我的千兆网卡 Broadcom Tigon3 support和4965无线网卡Intel Wireless WiFi 4965AGN,其余的硬件支持统统去掉。再比如声卡部分,我的是hd声卡,我只是在PCI devices中,选intel hd 声卡,再选Build IDT/Sigmatel HD-audio codec support,除此之外的硬件支持全部去掉。
声卡还有一个细节,在ubuntu7.10里面, 需要在/etc/modprobe.d/alsa-base后面添加options
snd-hda-intel probe_mask=1
model=3stack,这样我的笔记本喇叭才可以发声,不然只有外接耳机或者音箱。这次编译以后,这个动作就不必了,但是两个耳机插口只有一个可以用
了。再比如我的电脑中没有agp,就可以直接把agp相关的选项全部取消。要注意的:ATA/ATAPI/MFM/RLL support Include IDE/ATA-2 DISK support 如果你的/boot是放在IDE硬盘上,那么这里一定要选*,选M都不行。否则启动时会出现“waiting for root file system”的提示而停滞不前。 SCSI emulation support 要用刻录机,必须选。SCSI device support 现在都是SATA硬盘,一定要选* SCSI disk support 如果你的/boot放在SATA硬盘上,一定要选*。
SCSI CDROM support 虽然康宝刻录机是ide接口的,但是必须把它当成scsi接口的,这是老问题了。用刻录机,必须选。
Graphics supportSupport for frame buffer devices 选中,进入选择 VESA VGA graphics support 选上,不然字符界面启动会有问题,后面的显卡选择:由于我的显卡是nvidia 8400gs,要自己安装nvidia公司的驱动,所以一个都没有选。这样导致ubuntu开机动画会出问题,我索性在grub中的splash字符全部删除,把开机动画关闭。字符界面很正常。 Console display driver support 有人开机后字符控制台错误,就是这部分选项没有选,出问题了。 Framebuffer Console support 需要打开。
Bootup logo 开机图标,会在自检的画面上加上个性图标。需要在grub上添加“vga=”的选项 简称fuse。是必选的,如果你要用windows分区。
CD-ROM/DVD Filesystems ISO 9660 CDROM file system support 一般选*DOS/FAT/NT Filesystems VFAT (Windows-95) fs support 有FAT32分区就选*吧 NTFS file system support 有NTFS分区就选*吧 NTFS write support 如果想对 NTFS分区进行写操作,选*必须将启动盘的文件系统编译进内核,默认是编译成模块,这样无法启动系统。ubuntu采用的文件系统是ext3,请把ext2,ext3相关的必要选项都编译进入内核。
8、Virtualization这个大类是我多花几百元买t8100的主要原因,因为t8100支持intel vt技术使linux上的虚拟机的性能大幅度提高。这里的选项我除了amd的,其他都编译成模块。
9、全部设置完成,最后一项是保存设置。按照我的习惯,先在上一层目录保存一个备份,文件名类似 ../config20080630然后再保存到当起目录,文件名 .config退出设置程序。
六、开始编译内核。ubuntu的工具是make-kpkg,和其他的发行版相比,步骤相对简单。相关命令:代码:$sudo make-kpkg clean 这条命令好像不要超级权限,很多资料上说要,不过这不是原则问题。
$ sudo make-kpkg -initrd --initrd --append-to-version=dell1400 kernel_image kernel-headers上述命令中的dell1400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字符代替,最后的字符一定是数字.输完上述命令回车之前,建议大家把浏览器还有别的运用程序都关掉,机器开始的工作比较艰苦。
我的机器大概十几分钟。
七、安装内核编译完成就是安装工作。编译好的内核在上一层目录。包括linux-headers-...-_i386.deb和linux-image-...-i386.deb两个文件,如果你不搞开发的话,只要安装内核就可以,头文件以后要用的时候再说。安装相关命令:
代码:$ cd ..$ sudo dpkg -i linux-image-(按tab键)文件名很长,如果不用tab自动补足是不可能的,tab键万岁。安装完成后和老内核比较一下大小代码:
$ ls -l /boot/
八、重新启动验证新内核。代码:$ sudo reboot
九、显卡驱动如果你的显卡和我一样是nvidia显卡,启动之后往往无法正常进入x-window。即使能看到gdm登录界面,效果也是很差的。那么就要安装nvidia驱动。用ctrl+alt+f1 进入字符命令行,输入用户名,密码登录。 #ps ax看看和gdm相关的进程,把这些进程全部关闭;用sudo /etc/init.d/gdm stop有可能有一个进程没有关闭:#kill 进程号然后安装nvidia显卡驱动,当然驱动要先下好,到nvidia驱动所在的目录里,运行:# sh ./NVIDIA-Linux-x86-173.14.12-pkg1.run重新启动以后就ok。要用nvidia的驱动,每次升级内核都要这么做。
十、无线网卡相关的内核选项是Networking --->Wireless --->Generic IEEE 802.11 Networking Stack (mac80211)还有4965的驱动。4965
无线网卡驱动虽然已经编入内核,但没有firmware无法使用。需要把原来内核的firmware拷贝到新内核对应的目录,名字和内核一致,我的内核是
linux-image-2.6.25.10dell1400,那建的目录名就是2.6.25.10dell1400。代码:具体命令:$ cd /lib/firmware/$ sudo mkdir 2.6.25.10dell1400把你的老内核中的4965的firmware拷贝过来。$ sudo cp 2.6.24-16-generic/* 2.6.25.10dell1400/上面的命令和下面的命令是等价的:$ cd /lib/firmware/$ sudo cp -R 2.6.24-16-generic/ 2.6.25.10dell1400/
重新启动系统,无线网卡就正常了。
附编译使用的机器配置:dell vostro 1400,t8100,nvidia 8400cs显卡,内置SigmaTel STAC9228芯片的声卡,4965无线网卡,BCM5906M千兆网卡,3G内存,160G硬盘,combo刻录。
编译系统版本:ubuntu 8.04桌面版.

10. 请问如何让双核CPU在单任务下如何使用100% ,重新编译软件从那里入手,是否可行

死循环,肯定 100%

阅读全文

与双核程序怎么编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lzma源码使用 浏览:748
ibm服务器湖南经销商云服务器 浏览:991
正规模板建站配云服务器商家 浏览:871
安卓清楚缓存命令 浏览:378
汽车压缩机电磁离合器损坏怎么修 浏览:507
怎么提取安卓软件 浏览:595
单片机和主机高速传文件 浏览:478
男生直发加密需要剃光头吗 浏览:825
qtdesignerlinux 浏览:431
命令的几要素 浏览:932
代理服务器地址怎么知道 浏览:172
汉语命令形 浏览:193
ACG官网下载的游戏怎么解压 浏览:963
stata交叉项命令 浏览:470
程序员老公烫头 浏览:692
服务器文件地址格式 浏览:131
securecrtandroid 浏览:176
短字符串压缩 浏览:863
u盘插入后显示加密格式化 浏览:944
我的世界怎么用命令方块获得超级武器 浏览: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