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老牌语音助手算法公司

老牌语音助手算法公司

发布时间:2022-09-28 19:37:28

① 求安卓车载同行者语音助手的语音包和形象

近年来,以语音为代表的车内交互方式被认为是未来智能汽车、智能座舱的主流交互形态。与传统按键、触摸等交互方式相比,车载语音具有明显的安全优势。在驾驶过程中,全程用语音操控能够确保驾驶员视线始终停留在前方路面,极大地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

在新车市场上,车载语音交互成了不少厂商宣传新车型的卖点之一。但是从用户端的体验来看,则显得褒贬不一。

初次接触车载语音的新手都会被它的人性化、智能化所吸引,而老司机则淡定得多,在当前阶段,他们显然对车载语音有更多的期待。

提升体验需建立在用户需求基础之上

“我们要做的是精准把握每一类用户群体的外在和潜在需求,针对不同用户群体做深度定制,这是提升体验的关键。”深圳市同行者科技合伙人/副总裁陈求先对《高工智能汽车》说道。

智能语音的概念早已出现,随着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发展,语音交互的价值日益凸显,成为业内人眼中的“新入口”,有机会连接全新的产业生态。车载环境作为最典型的场景,语音带来的智能化体验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充满未知和想象。

作为国内车联网智能语音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深圳市同行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行者”)成立于2014年,为企业提供车联网系统级语音解决方案,专注场景化、人性化的车载智能语音交互,实现人-车-生活的互联互通。

同行者核心团队系腾讯背景,拥有完整的人机对话技术,包含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自然语言理解、声纹识别、离线操控等,以及基于用户画像的智能推荐算法技术等。

同行者如何看待车载语音的智能化?

陈求先给出的答案是立足于用户需求,以丰富的用户数据为基础,否则空谈智能化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通过数据洞察用户的真实需求,才能去做垂直领域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智能语音打造车联网服务集群

近年来,随着核心技术的产业环境的推进,关于车载智能语音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炫技”转为资源整合能力和车联网服务的竞争。

同行者车载智能语音集成了免唤醒、随意说、可抢断、多轮对话、智能语义理解等黑科技,大幅提升交互效率的同时,也使得人车交互更加自然、智能和人性化。

但是,这些仍然不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随着基础能力的提升,服务的整合能力将成为关键能力。

陈求先认为,在车联网时代,有了智能语音之后,还应该把服务连接起来。“语音交互是手段,不是目的,交互的目的是高效地获取服务。”

尽管众多的开发者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语音只是工具,核心是其连接的服务,但是车载语音市场玩家云集,竞争激烈,如何把车载语音与服务以最优组合呈现给用户?

行业的现状是,传统语音公司以技术驱动,产品能力较弱,难以将前沿技术与产品融合,产品被用户诟病;互联网巨头之间生态相对封闭,难以互联互通,但是用户在车上对互联网资源的需求却是全方位的……唯有以产品驱动,才能得到最优解。

凭借在车载智能语音交互领域的专注度,同行者聚合了海量互联网资源,包含导航、音频娱乐、通讯社交、生活周边等车载服务,结合车载场景,做了深度的定制开发,使之更符合车载场景的使用习惯。

比如提前预约停车位,以前用户都是在行驶到目的地后才开始找停车位,这个时候往往是一位难求。汽车网联化后,用户可以通过语音在出发前或者开车过程中就提前预约车位,简单便捷。

再比如,用户在车上订了咖啡,等人到公司的时候,咖啡也已经送到公司。甚至,当用户快到家的时候,就可以在车里声控打开家里的空调。通过智能语音,去整合、接入相应平台的能力和服务,用语音交互的形式去呈现,最终服务车主用户。

除了已有的导航、娱乐、通讯社交等服务外,同行者还集成了众多个性化的车联网服务,包括票务查询、违章提醒、智能售后等,打造车联网服务集群,让车主感受到人-车-生活的互联互通。

大数据+AI算法驱动产品创新

用过今日头条或者抖音的人应该会有这种体验,应用会不断推送内容给你,刚好还是你经常看的那些内容。这背后依靠的就是大数据和AI推荐算法,车载语音也不例外。

同行者目前拥有1900多万车主用户,累积了海量的用户数据。仅2018年,同行者用户累积的里程就达到195亿多公里,语料数达到32亿多条。

陈求先表示,通过对用户大数据进行分析,可洞察车主行为,描绘出用户画像,在数据层面上精准、主动感知用户真实的需求,为产品创新和进化指引方向。

随着汽车网联化、智能化进程不断加速,用户的需求也在不断延伸,更多潜在需求逐渐被挖掘出来。

比如当车辆刚启动时,用户就能获悉出行的路况信息,紧接着,就有会“你想听”的音乐和电台内容推送过来。它甚至还能根据用户所处场景的不同而主动进行个性化的内容和服务推荐,比如,堵车的时候,会推送轻松的娱乐内容来缓解用户的烦躁情绪。

大数据+基于用户画像的智能推荐算法技术,将使得车载服务更加精准和人性化。

在汽车封闭空间内,用户的诉求通常都非常明确,比如导航去某个地方、播放一首歌曲等。在这样的场景下,当用户发出听音乐的指令请求后,大数据会快速匹配到用户常听的歌曲类型,直接推荐给用户。而不是通过多轮交互去一步步确认用户的需求,询问用户要听什么歌、听谁的歌。“它可以直接帮助用户把事情办成”。

随着数据维度的不断丰富,用户画像的完整度和清晰度将会越来越高,未来可为用户提供的精细化和精准化服务将会更多。

陈求先表示,大数据+AI算法,可以让每一辆汽车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属性,让每一辆汽车更智能。

根据工信部去年发布的《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到2020年,车联网用户渗透率达到30%以上,联网车载信息服务终端的新车装配率达到60%以上。

随着车联网的不断发展,当汽车不再只是代步工具,一个除了家和公司之外全新的移动智能生活空间将会诞生。这个空间需要什么样的服务,需要整个产业链对用户需求的准确把握和深入理解,唯有如此,才能挖掘出其中蕴藏着的巨大商业价值。

② 各个手机的语音助手,哪个最好用

“小爱同学,帮我订明天上午7:30的闹钟。”

只需动动嘴巴,就可以便捷的设置闹钟,省去了繁琐的步骤。语音助手,已经渐渐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么,各个手机厂商的语音助手,究竟哪个更好用呢?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语音助手有: Siri(苹果),小爱同学(小米),小艺(华为),小欧(OPPO),Jovi(vivo),yoyo(荣耀)。

其中,最先问世的,当属苹果的Siri,开启了手机语音助手的先河, 除了快速打电话,设闹钟,搜索等基础功能外(大部分语音助手都可以做到),决定一个语音助手好坏的是处理各种奇葩问题的能力。

例如:“hey,siri,我和特朗普哪个帅”这时siri就会圆滑的夸你一通彩虹屁,而如果换成YOYO,可能会“正在搜索我和特朗普哪个帅”,这样就比较木,没有与机器人聊天的感觉,体验就不好。

在这方面,Siri做的很不错,并且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无人超越。 安卓阵营这边,紧跟苹果的是小爱同学。

小米依靠于自家庞大的用户群体,以及各种生态链产品,收集了大量数据,并且还可以让用户自己设置回答,更加完善了小爱同学。有网友开玩笑说 “小爱同学现在被调教的太好了。”

在接着很长时间里,可以说是 siri和小爱同学 的天下,在这段时间里,其他的人工智能可以说是 “人工智障”

随着各家厂商的数据收集以及算法升级,现在大部分语音助手都十分好用。

以vivo的Jovi为例。

几年前,Jovi刚发布时,真的可以说是“ 人工智障 ”,问什么都说不会,要不然就直接跳转浏览器搜索,让人越用越生气。

但如今早已完全不同了,Jovi识别的非常的准确,能够不拖泥带水的完成,比如调整屏幕的亮度,定个闹钟,打开软件等,完全可以交给这个语音助手来做,准确性非常高。真正做到了“ 便利生活 ”。

当然,也不是所有语音助手都迎来了蜕变,例如YOYO,目前给人的感觉还是呆呆的,完成一些基本操作可以,但如果想聊天,,,真的可以急死人。

最后,我想问问大家, Siri,小爱,小欧,小v,小艺, 究竟哪个是你的菜?

③ 几个语音助手在一起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当前形态的语音助手并不足够好,但它依然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成熟、广泛的应用方式。你可以将语音助手看做是一个住在各种智能设备里的机器人大脑幼体程序,当它进化出判断力和创造力之日,就是人人拥有强大的管家贾维斯之时。语音助手是什么语音助手是一种语音控制程序,通过智能设备上的收音硬件,它能听见你的话,进行语义判断,然后在前台迅速做出回应:通过麦克风和你语音聊天,或者听令帮你操控智能设备。这种黑科技是如何实现的语音助手被唤醒、听明白、会说话的过程,背后对应的是机器学习(深度神经网络)和数据挖掘算法,以及语音识别、语义理解、语音合成技术,并需要语音知识数据库进行云端支持。何谓机器学习拿灵犀语音助手来举例,将科大讯飞公司的讯飞超脑技术作为深度神经网络后,就能不断自我学习了解主人的说话方式和爱好需求,进而给予个性化反馈服务。何谓语音唤醒通过含有特定唤醒词的语音输入来“触发”语音识别系统以实现后续的语音交互。全天候黑屏唤醒最早由摩托罗拉在2013年通过硬件优化实现,摩托罗拉重返中国后的第一款手机 moto x通过灵犀语音助手来实现唤醒后的操控。何谓语音识别和语义理解声音是一种波,说到底还是信号处理问题。你可以理解为建立一套人和语音助手都懂的编码,语音助手的理解过程,就是通过解码引擎在云端数据库里又快又准找到编码对应的最优内容。何谓语音合成 像指纹一样,每个人也有独特声纹,语音合成就是将真人声纹特征采样、编码,经过连读韵律优化后,将任意文字有表现力得转化成虚拟人声。

④ 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还是挺不错的,目前学习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人才逐步增长,适应了科技发展的潮流。人工智能的发展一共经历了六个发展期,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也迎来了新高潮。

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可以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人工智能化正在逐步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各企业的工作效率。

人工智能从最开始的专用智能向通用智能发展,之后向人机混合智能发展,最后向自主智能系统发展推动人类进入普惠型智能社会,语音识别实现人机交互的关键技术,现在的机器人也越来越人工化。

人工智能有利也有弊,发展人工智能也要充分考虑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局限性,理性健康的发展目标才能推动社会的有利可持续发展。一般机器人是指不具有智能,只具有一般编程能力和操作功能的机器人,中国通信巨头华为发布了自己的人工智能芯片并将其应用于其智能手机产品,三星最新发布的语音助手Bixby已经从软件层升级为语音助手,长时间陷入了“你问我回答”模式,人工智能通过智能手机变得更贴近人们的生活。

在应用水平上:随着第五代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设备之间的联通将有着更高的带宽与更低的延迟,也就催生了更多人工智能的应用,如自动驾驶、VR等等。为这些技术落地和应用扫清了障碍。

而互联网公司也将是最大的AI投入者。根据艾瑞数据分析,2019年中国科技企业技术研发投入约为4005亿元,其中人工智能算法研发投入占比为9.3%,超370亿元,且大部分投入来自互联网科技公司。主要Al算法应用领域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语音合成,以及自然语言处理占比分别为22.5%、2.3%和7.1%,三者中计算机视觉相关算法研发投入占比最大,这与视觉相关创业公司数量、产业需求和政策导向呈正相关联系,计算机视觉目前仍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Al应用技术。

⑤ 瑞芯微AI语音助手芯片,在麦克风阵列算法上有区别吗

争议当然有啦,具体的你可以去
创易栈
上看,创易栈联合科大讯飞关于讯飞麦克风阵列实战沙龙的视频已经上传。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⑥ 现在比较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有哪个

在应用层的中国人工智能公司按照领域划分包括:
机器人:Geek+、 Rokid、图灵机器人、优必选。
自动驾驶:网络、天瞳威视、地平线机器人、驭势科技。
无人机:大疆、亿航、Hover Camera、零度智控。
语音助手:网络、出门问问。
商业智能:永洪科技、Data KM。

阅读全文

与老牌语音助手算法公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口才训练手册编译口才精品书系 浏览:995
linuxfunc 浏览:266
高德地图解压后的文件 浏览:638
php加水印类 浏览:227
编译原理定义表格和编写查找函数 浏览:349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高精度快速算法 浏览:208
c预编译干什么 浏览:24
hp网络共享文件夹 浏览:365
程序员如何不被废 浏览:806
二进制流转pdf 浏览:916
php判断爬虫 浏览:571
960除24除4简便算法 浏览:786
关于解压英语翻译 浏览:566
python控制键盘右键 浏览:921
php没有libmysqldll 浏览:829
时政新闻app哪个好 浏览:906
手机已加密怎么办 浏览:201
安卓手机截屏怎么传到苹果 浏览:529
京管家app哪里下载 浏览:33
文件夹横向排列的竖向排列 浏览: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