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刘德贵的人物经历
1950年11月生于四川阿坝,现任阿坝州藏文编译局办公室主任,四川藏学研究会会员。兹幼酷爱文学、喜欢音乐、爱好美术、尤迷书法,_初学颜楷,再习隶书,后潜心硬笔书法创作研讨。临池不辍,入法求高,博采众长,自成机抒,形成遒劲雄强、潇酒俊逸之风格。
⑵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实施《四川省义务教育条例》的补充规定(1998)
第一条为实施义务教育,促进民族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根据《四川省义务教育条例》、《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自治州)实际,制定本补充规定。第二条自治州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学制为初等教育六年,初级中等教育三年。
全州在2000年基本普及初等教育。2010年基本普及初级中等教育。
自治州人民政府根据前两款的规定,制定并组织实施《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年义务教育规划》。第三条凡年满7周岁的儿童,不分民族、性别,应当入学,受完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城镇和有条件的农村年满6周岁的儿童可以入学;居住分散的牧区和高山村寨的儿童可以推迟到8周岁入学;个别儿童因特殊原因,入学年龄可适当推迟。
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为特殊儿童的入学就读创造条件,特殊儿童原则上按户籍所在地就近随班就读。
乡(镇)人民政府或被授权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至迟在新学年开始之前20天,将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入学通知发给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须按通知规定送子女或被监护人入学。第四条自治州人民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逐步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对在牧区和高半山村寨工作的教师实行优惠政策。
自治州内的师范学校应安排一定的招生比例,面向牧区和高山村寨实行定向(含预科)招生,定向分配。第五条学校应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文字。自治州内根据实际应坚持双语教学“并存、并重、并举”的原则。
自治州内以招收藏族学生为主的中、小学校可以藏文教学为主,同时开设汉语文课;以汉语文教学为主的,同时开设藏语文课。双语教学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动。
以招收藏族学生为主的中、小学校实行藏文教学时,各科须使用藏、青、甘、川、滇五省区统编藏文教材。
自治州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编写和审定乡土教材,作为州内实施义务教育的补充教材。第六条自治州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在学校传播宗教,不得利用宗教妨碍义务教育的实施。
自治州提倡和鼓励爱国宗教界人士积极参与和支持办学。第七条自治州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应以国家办学为主,全日制为主,同时提倡多种形式办学。
自治州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经州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下,依照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兴办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在业务上给予指导。
各级人民政府应积极创造条件,为少数民族聚居的牧区和边远、分散的山区举办多种类型的寄宿制民族中、小学校(班)。第八条自治州应当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并可在普通初级中学开设职业技术课。第九条自治州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在自治州人民政府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实施义务教育目标责任制,并作为考核有关负责人员政绩的重要内容。
自治州实施义务教育的基本单位(行政区划)是县和乡(镇),县和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义务教育。省、州属单位职工子女中应接受义务教育的对象,按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第十条实施义务教育的经费,应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由州、县、乡(镇)人民政府和办学单位负责筹措,切实予以保证。
州、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努力增加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其增长比例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并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地方机动财力应有一定比例用于义务教育。各级财政对义务教育经费作出预算并按期拨付,不得占用。
国家扶持自治州的用于教育的各种专项经费应保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
各级人民政府征收的教育费附加,应主要用于义务教育。
鼓励单位、团体和个人自愿捐资助学。第十一条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新建、改建、扩建,应列入城乡建设规划,并与居住人口和义务教育实施规划相协调。所需资金,城镇学校和乡以上完小,由县人民政府负责列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负责筹措。农村小学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筹措,县级人民政府对有困难的农村村小应酌情予以补助。
⑶ 四川阿坝观音桥山上那八个藏文什么意思
藏文发音是秋吉丹巴意兴诺沃钦诺,翻译过来是圣者法王如意宝您知!没接触过色达佛文化的我觉得茫然,大意应该就是祈福。推荐《藏文魅力:印在山坡上的藏文》给你,可以翻阅,里面汇总了很多藏族山坡文字!
⑷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用藏文怎么写 哪个高手指教哈
རྔ་བ་བོད་རིགས་ཆཱང་རིགས་རང་སྐྱོང་ཁུལ།
把网页放大看的更清楚,要是显示乱码请下载himalaya字体. 搜吧
⑸ 刘德贵的介绍
刘德贵,男,回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1950年11月生于四川阿坝,现任阿坝州藏文编译局办公室主任,四川藏学研究会会员。
⑹ 阿坝州公路局的藏文怎么翻译,请教高手
就是“噢嘛尼呗美哄”的藏语,藏传佛教中的六字真言
⑺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藏语言文字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保障和促进藏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管理、研究、发展,推动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发挥藏语言文字在各项事业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自治州)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自治州辖区内除茂县和民族乡外藏语言文字的使用、管理适用本条例。第三条使用和发展藏语言文字是自治州的一项重要自治权。自治州各级地方国家机关应当依法保障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第四条自治州坚持保护与传承、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促进藏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发挥藏语言文字在自治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第五条自治州各级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执行职务时,应当使用藏语言文字或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第六条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将藏语言文字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强资金管理、使用和监督。第二章学习和教育第七条自治州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藏族公民学习藏语言文字,提倡其他民族公民学习使用藏语言文字。第八条自治州应当加强藏语言文字教学。学前教育可以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和藏语言进行语言、艺术、健康、社会、科学的双语教育。藏族聚居区的中小学校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和藏语为基本教学用语,其他中小学校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藏语言文字课程。第九条自治州应当加强中小学校藏语言文字教育教材及其辅助资料、扫盲教材、乡土文化教材、职业技术教材、幼儿读物、课外读物、科普类读物等的编译、出版和发行工作。第十条自治州行政管理学校(院)、职业技术学校、各级文化技能培训中心可以开设藏语言文字课程。具备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高等院校可以开设藏语言文字专业以及用藏语言文字授课的相关专业学科。第三章使用和管理第十一条自治州应当推广普及和规范使用藏语言文字。州、县(市)人民政府职能部门负责藏语言文字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一)重要文件、报告的翻译,藏语言文字的新词术语和社会用字的规范、翻译、审核,由藏语言文字编译部门负责;
(二)报纸、刊物、图书等出版物,印刷行业和影视、网络、娱乐场所等的用语用字,由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民族宗教部门负责;
(三)标语、牌匾和宣传栏、橱窗等用字,由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民族宗教部门负责;
(四)企业名称、个体工商户名称、广告、商标、包装、说明、证照等用字,由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和民族宗教部门负责;
(五)地名标志、行政区划界桩、具有地名意义的建筑物名称的用字,由民政和民族宗教部门负责;
(六)交通标识、大中型车辆、出租车门徽的用字,由公安、交通运输和民族宗教部门负责;
(七)旅行社、宾馆、民居接待、农(牧)家乐、旅游景区景点以及公路旅游标识标牌、宣传广告用字,由旅游、交通运输、工商和民族宗教部门负责;
(八)安全生产警示、标识标牌、指南等的用字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民族宗教部门负责;
(九)藏语言文字以及双语教学的规划与发展,双语师资的培养培训,由教育和民族宗教部门负责。第十二条自治州应当规范藏文社会用字。
藏文和国家通用文字互译应当准确、通达、雅致。人名、地名等专用名称以音译为主,尊重约定俗成的习惯翻译的人名、地名,不使用有歧义的汉字翻译人名、地名。汉译用字与藏语名称相对应,名称用字应当固定。第十三条自治州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重要文告、决议、决定、命令等的发布,应当同时规范使用藏文和国家通用文字。第十四条自治州制定或者公布的选举文件、选民名单、选民证、代表候选人名单、选票、代表当选证书和选举委员会印章等,应当同时使用藏文和国家通用文字。第十五条自治州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会议报告、决议、决定等,应当同时使用藏文和国家通用文字。会议期间视不同地区和对象,使用藏语或者国家通用语言作报告、提供翻译;藏族代表的议案、意见建议,可以用藏文提出,承办单位用藏文答复。
其他会议、集会和各种大型活动,应当根据需要同时使用藏文和国家通用文字或者提供藏语和国家通用语言互译。
⑻ 香秋措 藏语是什么意思
藏语“香秋措”的意思是菩提海。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布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及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5个地区。
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四个国家,也有人说藏语。藏语主要分为三大方言:卫藏方言(即拉萨话)、康方言(德格话、昌多话)、安多方言。
(8)阿坝藏文编译局扩展阅读
转写系统
藏文拉丁字母转写系统:藏文拉丁字母转写系统是指将藏文字母转换成拉丁字母,从而使藏文罗马化的一套文字转写系统。现在通用的是威利(Wylie)转写方案。
1959年,威利(Turrell Wylie)精炼了原有的转写方案,只使用基本的26个拉丁字母,而不需添加字母和添加符号。在此之后,这套方案成为藏学界尤其是美国藏学界的标准转写方案,并以威利的姓氏来命名。
在以拼音文字为文字形式的语言中,藏语有其特殊的地方:文字系统与语音系统不一致。
现行藏文字母纪录的是11世纪的藏语语音,这与现代藏语的语音有着很大的区别(例如,“西藏”一词,根据藏文字母的拉丁文转写为bod,而现代拉萨方言则是pö(音标为[pʰøʔ]),出现了声母清化和韵尾变化等现象)。
因此,任何一种藏文罗马化方案,都要从“描述现代藏语语音”和“转写描述古藏语语音的藏文字母”之间作出抉择。早期的方案试图采取折衷的方式,结果两边都不讨好。威利转写方案则设计为准确转写藏文字母,而不顾及藏语词汇的现代发音,因此为学术和历史研究机构所接受。
⑼ “川西”“色达”翻译成藏文怎么说
“川西”翻译成藏文是:पश्चिमी सिचुआन。“色达”翻译成藏文是:Seda。意为:金马。
川西,即指四川西部,过去多指成都平原一带。现在多指四川阿坝州和甘孜州等高原藏区。川西地区的风景景点包括康定古城、九寨沟、黄龙、桃坪羌寨、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姑娘山、色达佛学院、米亚罗风景区、黄河首曲等。是旅游的理想去处。
色达县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甘孜州东北部。色达县历史悠久。早在3000年前已有人类繁衍生息于此,古藏族六大氏族之一的董氏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当地人称"阿嘎洛麦"即猿人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