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Vue 模板编译 是用来代替JSP的吗
JSP可以和Vue一起使用,但vue本身更倾向于基于node的服务端渲染SSR
‘贰’ vue是什么 vue特点 vue和其他前端框架区别
vue是什么
Vue.js (读音 /vju?/,类似于 view) 是一套基于javascript的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的渐进式框架。与其他重量级框架不同的是,Vue 采用自底向上增量开发的设计。Vue 的核心库只关注视图层,它不仅易于上手,还便于与第三方库或既有项目整合。另一方面,当与单文件组件和 Vue 生态系统支持的库结合使用时,Vue 也完全能够为复杂的单页应用程序提供驱动。
vue特点
简洁、轻量、组件化、快速、数据驱动、模块友好
vue和其他前端框架区别
1.与AngularJS的区别
相同点:
都支持指令:内置指令和自定义指令。
都支持过滤器:内置过滤器和自定义过滤器。
都支持双向数据绑定。
都不支持低端浏览器。
不同点:
1>AngularJS的学习成本高,比如增加了Dependency Injection(依赖注入)特性,而Vue.js本身提供的API都比较简单、直观。
2>在性能上,AngularJS依赖对数据做脏检查,所以Watcher越多越慢。
Vue.js使用基于依赖追踪的观察并且使用异步队列更新。所有的数据都是独立触发的。
对于庞大的应用来说,这个优化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
手机渲染速度:angular1 300ms * vue 200ms * react 100ms
2.与React的区别
相同点:
React采用特殊的JSX语法,Vue.js在组件开发中也推崇编写.vue特殊文件格式,对文件内容都有一些约定,两者都需要编译后使用。
中心思想相同:一切都是组件,组件实例之间可以嵌套。
都提供合理的钩子函数,可以让开发者定制化地去处理需求。
都不内置列数AJAX,Route等功能到核心包,而是以插件的方式加载。
在组件开发中都支持mixins的特性。
不同点:
React依赖Virtual DOM,而Vue.js使用的是DOM模板。React采用的Virtual DOM会对渲染出来的结果做脏检查。
Vue.js在模板中提供了指令,过滤器等,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操作DOM。
vue的应用场景
简单地说,就是需要对 DOM 进行很多自定义操作的项目小项目;理论上 Vue 配合类似Flux的架构也可以胜任超大规模多人协作的复杂项目。
‘叁’ 为什么学习Vue框架
Vue是一个前端的框架,目前市场三大前端主流框架分别是Angular、React和Vue。Vue之所以被开发者青睐,主要是Vue乘承了Angular和React框架两者的优势,并且Vue的代码简洁、上手容易,在市场上也得到大量应用,下面我就对Vue的特性进行简单介绍。
1、轻量级
Angular的学习成本高,使用起来比较复杂,而Vue相对简单、直接,所以Vue使用起来更加友好。
2、数据绑定
Vue是一个MVVM框架,数据双向绑定,当数据发生变化的时候,视图也就发生变化,当视图发生变化的时候,数据也会跟着同步变化,这也算是Vue的精髓之处。尤其是在进行表单处理时,Vue的双向数据绑定非常方便。
3.指令
指令主要包括内置指令和自定义指令,以“v-”开头,作用于HTML元素。指令提供了一些特殊的特性, 将指令绑定在元素上时,指令会给绑定的元素添加一些特殊的行为。 例如,v-bind动态绑定指令、v-if 条件渲染指令、v- for列表渲染指令等。
4、插件
用于对Vue框架功能进行扩展,通过MyPlugin.install完成插件的编写,简单配置后就可以全局使用。常用的扩展插件有vue-router、Vuex 等。
Vue很多特性与Angular和React有着相同的地方,但是也有着性能方面的差别。
5、Vue使用基于依赖追踪的观察系统并且使用异步队列更新,所有的数据都是独立触发的,提高了数据处理能力。
React和Vue的中心思想是一切都是组件,组件之间可以实现嵌套。React 采用了特殊的JSX语法,Vue中也推崇编写以*.vue后缀命名的文件格式,对文件内容都有一些规定, 两者需要编译后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React依赖虚拟DOM,而Vue使用的是DOM模板。Vue 在模板中提供了指令、过滤器等,可以非常方便和快捷地操作DOM。推荐将Vue 使用到具有复杂交互逻辑的前端应用中,以确保用户的体验效果。
‘肆’ Vue 面试中常问知识点整理
生命周期:Vue实例从开始创建、初始化数据、编译模板、挂载Dom→渲染、更新→渲染、卸载等一系列过程,我们称这是Vue的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有相对应的事件钩子。
beforeCreate(创建前),在数据观测和初始化事件还未开始
created(创建后),完成数据观测,属性和方法的运算,初始化事件, $el 属性还没有显示出来
beforeMount(载入前),在挂载开始之前被调用,相关的render函数首次被调用。实例已完成以下的配置:编译模板,把data里面的数据和模板生成html。注意此时还没有挂载html到页面上。
mounted(载入后),在 el 被新创建的 vm.$el 替换,并挂载到实例上去之后调用。实例已完成以下的配置:用上面编译好的html内容替换 el 属性指向的DOM对象。完成模板中的html渲染到html页面中。此过程中进行ajax交互。
beforeUpdate(更新前),在数据更新之前调用,发生在虚拟DOM重新渲染和打补丁之前。可以在该钩子中进一步地更改状态,不会触发附加的重渲染过程。
updated(更新后),在由于数据更改导致的虚拟DOM重新渲染和打补丁之后调用。调用时,组件DOM已经更新,所以可以执行依赖于DOM的操作。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避免在此期间更改状态,因为这可能会导致更新无限循环。该钩子在服务器端渲染期间不被调用。
beforeDestroy(销毁前),在实例销毁之前调用。实例仍然完全可用。
destroyed(销毁后),在实例销毁之后调用。调用后,所有的事件监听器会被移除,所有的子实例也会被销毁。该钩子在服务器端渲染期间不被调用。
注意:
created 阶段的ajax请求与 mounted 请求的区别:前者页面视图未出现,如果请求信息过多,页面会长时间处于白屏状态。
mounted 不会承诺所有的子组件也都一起被挂载。如果你希望等到整个视图都渲染完毕,可以用 vm.$nextTick 。
初始化组件时,仅执行了 beforeCreate/Created/beforeMount/mounted 四个钩子函数
当改变 data 中定义的变量(响应式变量)时,会执行 beforeUpdate/updated 钩子函数
当切换组件(当前组件未缓存)时,会执行 beforeDestory/destroyed 钩子函数
初始化和销毁时的生命钩子函数均只会执行一次, beforeUpdate/updated 可多次执行
仅当子组件完成挂载后,父组件才会挂载
当子组件完成挂载后,父组件会主动执行一次beforeUpdate/updated钩子函数(仅首次)
父子组件在data变化中是分别监控的,但是在更新props中的数据是关联的
销毁父组件时,先将子组件销毁后才会销毁父组件
组件的初始化(mounted之前)分开进行,挂载是从上到下依次进行
当没有数据关联时,兄弟组件之间的更新和销毁是互不关联的
mixin中的生命周期与引入该组件的生命周期是仅仅关联的,且mixin的生命周期优先执行
1、什么是vue生命周期?
答: Vue 实例从创建到销毁的过程,就是生命周期。从开始创建、初始化数据、编译模板、挂载Dom→渲染、更新→渲染、销毁等一系列过程,称之为 Vue 的生命周期。
2、vue生命周期的作用是什么?
答:它的生命周期中有多个事件钩子,让我们在控制整个Vue实例的过程时更容易形成好的逻辑。
3、vue生命周期总共有几个阶段?
答:它可以总共分为8个阶段:创建前/后、载入前/后、更新前/后、销毁前/销毁后。
5、DOM 渲染在哪个周期中就已经完成?
答:DOM 渲染在 mounted 中就已经完成了。
vue实现数据双向绑定主要是:采用数据劫持结合发布者-订阅者模式的方式,通过 Object.defineProperty() 来劫持各个属性的 setter,getter ,在数据变动时发布消息给订阅者,触发相应监听回调。当把一个普通 Javascript 对象传给 Vue 实例来作为它的 data 选项时,Vue 将遍历它的属性,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将它们转为 getter/setter 。用户看不到 getter/setter,但是在内部它们让 Vue 追踪依赖,在属性被访问和修改时通知变化。
vue的数据双向绑定 将MVVM作为数据绑定的入口,整合 Observer ,Compile和 Watcher 三者,通过 Observer 来监听自己的 model 的数据变化,通过 Compile 来解析编译模板指令(vue中是用来解析 {{}}),最终利用 watcher 搭起observer和 Compile 之间的通信桥梁,达到数据变化 —>视图更新;视图交互变化( input )—>数据 model 变更双向绑定效果。
js实现简单的双向绑定:
1、父组件与子组件传值
父组件传给子组件:子组件通过 props 方法接受数据;
子组件传给父组件: $emit 方法传递参数
2、非父子组件间的数据传递,兄弟组件传值 eventBus ,就是创建一个事件中心,相当于中转站,可以用它来传递事件和接收事件。项目比较小时,用这个比较合适。
hash模式:在浏览器中符号“#”,#以及#后面的字符称之为hash,用 window.location.hash 读取。特点:hash虽然在URL中,但不被包括在HTTP请求中;用来指导浏览器动作,对服务端安全无用,hash不会重加载页面。
history模式:history采用HTML5的新特性;且提供了两个新方法: pushState(), replaceState()可以对浏览器历史记录栈进行修改,以及popState事件的监听到状态变更。
需求一:
在一个列表页中,第一次进入的时候,请求获取数据。
点击某个列表项,跳到详情页,再从详情页后退回到列表页时,不刷新。
也就是说从其他页面进到列表页,需要刷新获取数据,从详情页返回到列表页时不要刷新。
解决方案
在 App.vue设置:
假设列表页为 list.vue ,详情页为 detail.vue ,这两个都是子组件。
我们在 keep-alive 添加列表页的名字,缓存列表页。
然后在列表页的 created 函数里添加ajax请求,这样只有第一次进入到列表页的时候才会请求数据,当从列表页跳到详情页,再从详情页回来的时候,列表页就不会刷新。
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需求二:
在需求一的基础上,再加一个要求:可以在详情页中删除对应的列表项,这时返回到列表页时需要刷新重新获取数据。
我们可以在路由配置文件上对 detail.vue 增加一个 meta 属性。
这个 meta 属性,可以在详情页中通过 this.$route.meta.isRefresh 来读取和设置。
设置完这个属性,还要在 App.vue 文件里设置 watch 一下 $route 属性。
这样就不需要在列表页的 created 函数里用 ajax 来请求数据了,统一放在 App.vue 里来处理。
触发请求数据有两个条件:
从其他页面(除了详情页)进来列表时,需要请求数据。
从详情页返回到列表页时,如果详情页 meta 属性中的 isRefresh 为 true ,也需求重新请求数据。
当我们在详情页中删除了对应的列表项时,就可以将详情页 meta 属性中的 isRefresh 设为 true 。这时再返回到列表页,页面会重新刷新。
1、css只在当前组件起作用
答:在 style 标签中写入 scoped 即可 例如: <style scoped></style>
2、v-if 和 v-show 区别
答: v-if 按照条件是否渲染, v-show 是 display 的 block 或 none ;
3、 $route 和 $router 的区别
答: $route 是“路由信息对象”,包括 path,params,hash,query,fullPath,matched,name 等路由信息参数。而 $router 是“路由实例”对象包括了路由的跳转方法,钩子函数等。
‘伍’ v-pre有什么实际用处,一般用在哪里
v-pre的官网解释如下:
跳过这个元素和它的子元素的编译过程。可以用来显示原始 Mustache 标签。跳过大量没有指令的节点会加快编译。
意思是,使用该指令的html标签,即使写了{{msg}}插值表达式,里面的内容也不会被vue编译,即页面仍然显示的是‘{{msg}}’这个字符串,msg不会被替换成实际的值。
知道了它的作用,也就知道了用途,在你不需要vue处理其子节点内容的时候使用,也就是如果你只是想把vue代码展示出来,而不是被vue解析的时候用。一般情况下用的比较少,其使用场景很小。
如有疑问,欢迎追问!
‘陆’ vue.config.proctiontip = false什么意思
设置 Vue.config.proctionTip = false 来关闭生产模式下给出的提示。
代码设计的原则包括唯一确定性、标准化和通用性、可扩充性与稳定性、便于识别与记忆、力求短小与格式统一以及容易修改等。源代码是代码的分支,某种意义上来说,源代码相当于代码。
现代程序语言中,源代码可以书籍或磁带形式出现,但最为常用格式是文本文件,这种典型格式的目的是为了编译出计算机程序。计算机源代码最终目的是将人类可读文本翻译成为计算机可执行的二进制指令,这种过程叫编译,它由通过编译器完成。
(6)vue编译作用扩展阅读
1、计算机代码
源代码(也称源程序),是指一系列人类可读的计算机语言指令。
源代码是相对目标代码和可执行代码而言的。 源代码就是用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写出来的地代码。目标代码是指源代码经过编译程序产生的能被cpu直接识别二进制代码。可执行代码就是将目标代码连接后形成的可执行文件,当然也是二进制的。
在现代程序语言中,源代码可以是以书籍或者磁带的形式出现,但最为常用的格式是文本文件,这种典型格式的目的是为了编译出计算机程序。计算机源代码的最终目的是将人类可读的文本翻译成为计算机可以执行的二进制指令,这种过程叫做编译,通过编译器完成。
2、作用
源代码主要功用有如下2种作用:
生成目标代码,即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代码。
对软件进行说明,即对软件的编写进行说明。为数不少的初学者,甚至少数有经验的程序员都忽视软件说明的编写,因为这部分虽然不会在生成的程序中直接显示,也不参与编译。但是说明对软件的学习、分享、维护和软件复用都有巨大的好处。
因此,书写软件说明在业界被认为是能创造优秀程序的良好习惯,一些公司也硬性规定必须书写。
需要指出的是,源代码的修改不能改变已经生成的目标代码。如果需要目标代码做出相应的修改,必须重新编译。
‘柒’ vue原理是什么
原理是:vue在编译的时候通过在DOM元素以及css样式上加上唯一标记,实现样式私有化,不污染全局样式。
如:编译为;对应的样式。my-class编译为。my-class[data-v-56e7f951]。
state中保存着共享数据;
修改state中的状态只能提交mutations中的方法,且方法必须是同步的;
需要异步方法时,写在actions中,提交mutations,由mutations修改state状态。
(7)vue编译作用扩展阅读:
vue在web开发、网站制作中的优势
1、据绑定:vue会根据对应的元素,进行设置元素数据,通过输入框,以及get获取数据等多种方式进行数据的实时绑定,进行网页及应用的数据渲染 。
2、组件式开发:通过vue的模块封装,它可以将一个web开发中设计的各种模块进行拆分,变成单独的组件,然后通过数据绑定,调用对应模版组件,同时传入参数,即可完成对整个项目的开发。
3、简单小巧的核心,渐进式技术栈,足以应付任何规模的应用。
‘捌’ vue中,父组件可以向子组件传递一个组件吗
可以的,首先,父组件传入一个`render`函数,用于描述要动态生成的子组件。相关代码如下:
const columns = [{
title: '操作',
key: 'operation',
render: (text, record, index) => `<s-button icon="search" @click="view(${index})"></s-button>`
}]
然后,对应的`table`组件中,对相应的`render`使用`$compile`进行渲染,并插入到相应的位置。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编译作用域,需要使用父组件来编译,否则无法绑定父组件的事件。相关代码如下:
if (render) {
const $td = $tr.children[j]
const value = this.dataSource[i]
const template = render(value[dataIndex], value, i)
const $cell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cell.innerHTML = template
this.$parent.$compile($cell)
$td.appendChild($cell)
}
‘玖’ 什么是vue
Vue.js是一个构建数据驱动的 web 界面的渐进式框架,是一个JavaScript MVVM库。Vue.js 的目标是通过尽可能简单的 API 实现响应的数据绑定和组合的视图组件。
与其他重量级框架不同的是,Vue 采用自底向上增量开发的设计。Vue 的核心库只关注视图层,并且非常容易学习,非常容易与其它库或已有项目整合。另一方面,Vue 完全有能力驱动采用单文件组件和Vue生态系统支持的库开发的复杂单页应用。
‘拾’ vue中如何编译代码使相同的模块共用一样的数据
Vue.js很简单。正因为如此简单,人们常常认为其适合于小项目。虽然真正的Vue.js核心知识只是一个视图层库,实际上有一组工具,将使您能够使用Vue.js构建完整的大规模SPA(单页应用程序)。 SPA应用可以在不完全重新加载网页,产生一个更流畅的用户体验到的用户交互响应。还有好的副作用,SPA还鼓励后端专注于展示数据端点,这使得整体架构更加分离,并且对于其他类型的客户端可能是可重用的。 从开发人员的角度来看,SPA和传统的后端呈现应用程序之间的主要区别是,我们必须将客户端视为具有自己架构的应用程序。通常,我们需要处理路由,数据获取和持久性,查看渲染和必要的构建设置,以便于模块化代码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