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装修师傅所说的马凳筋是什么马凳筋工程量怎么计算
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大家肯定不少看过在建设高楼时穿插的钢筋。在建筑工地工作过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这个词,马凳筋。这个马凳筋是什么呢?单从字面意思看,就是像马凳子一样的玩意,所以说叫马凳筋。那么马凳筋的具体作用是什么,工程量怎么计算呢?
但是这种一般都是在大城市才会用到,在农村或者自己盖楼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太麻烦。一般都是使用三角蹬来进行支撑。或者用混泥土或者石子代替,效果肯定是没有马凳筋的效果好。总之,马凳的设置原则就是固定上层钢筋网,能承受施工活动的荷载。
⑵ 板凳筋的马凳筋的根数如何计算
可按面积计算根数,马凳筋个数=板面积/马凳筋横向间距*纵向间距,如果板筋设计成底筋加支座负筋的形式,且没有温度筋时那么马凳个数必须扣除中空部分。梁可以起到马凳筋作用,所以马凳个数须扣梁。电梯井、楼梯间和板洞部位无需马凳不应计算,楼梯马凳另行计算。
⑶ 知道马凳筋的间距与长度,如何计算数量
这还不简单吗?用现浇板的长度和宽度分别除以马凳筋的间距,然后相乘就可以了,比如你现浇板的尺寸是3*6米,马凳间距是1.5米,那么就是2*4=8个,这是个粗糙的东西,数量差不多就行了,没人较真的
⑷ 马凳筋长度怎么计算
马凳筋的长度计算,如下图:
(4)马凳筋的算法扩展阅读
马凳筋的规格设置原则
(1)当板厚≤140mm,板受力筋和分布筋≤10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8;
(2)当140mm<h≤200MM,板受力筋<=12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10;
(3)当200mm<h≤3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2;
(4)当300mm<h≤5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4;
(5)当500mm<h≤7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6;
(6)厚度大于800mm最好采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
马凳筋主要是用来作为板钢筋施工的一种措施钢筋来进行设计及运用的。马凳的设置要符合够用适度的原则,既能满足要求又要节约资源。
有些地方定额对马凳筋的计算有明确规定,那么按定额规则计算,但这个计算结果只能用于预算和结算不能用于施工下料,因为它仅仅是个重量,而不是从它本身的功能和受力特征来计算,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它不适用于施工。
⑸ 板凳筋的马凳筋的长度如何计算
马凳高度=板厚-2*保护层-Σ(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
[hide=1]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也可以是80mm,马凳上放一根上部钢筋),下左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下右平直段为100,这样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钢筋,下部三点平稳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钢筋上。马凳筋不能接触模板,防止马凳筋返锈。
⑹ 马凳筋长度怎么计算
马凳筋的长度计算
马凳高度=板厚-2*保护层-∑
(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
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也可以是
80mm,马凳上放一根上部钢筋)
,下左平直段
为板筋间距+50
mm,下右平直段为
100,这样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钢筋,下部三点平稳
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钢筋上。马凳筋不能接触模板,防止马凳筋返锈。
马凳筋的规格:
当板厚≤140mm,板受力筋和分布筋≤10,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
8;当
140mm<h≤
200MM,板受力筋<=12
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
10;当
200mm<h≤300mm
时,马凳直径可采
用ф
12;当
300mm<h≤500mm
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
14;当
500mm<h≤700mm
时,马凳直
径可采用ф
16;厚度大于
800mm
最好采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
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
8,
钢筋刚度较低,
需要缩小马凳之间的距离,
如间距为@800*800,
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
6
马凳间距则为500*500。有的板钢筋规格较大,如采用直径
ф
14,那么马凳间距可适当放大
1000*1000
⑺ 工程造价专业资料:马凳筋的长度如何计算
马凳筋的长度如何计算?
马凳高度=板厚-2*保护层-Σ(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mm(也可以是80mm)下左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mm下右平直段为100,这样马凳上部能放置二根钢筋,下部三点平稳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钢筋上。马凳筋不能接触模板防止马凳筋返锈。
⑻ 广联达钢筋抽样GGJ2009分享一下板马镫筋的计算方法
马镫筋有三种形式1型输入格式是【根数或间距*间距】2型3型【根数或间距】当然第一种是按照S(板面积)/S1(间距*间距)来计算,第二三种是排数*排数按线性来计算的
下面着重说一下第二三种的计算方法
属性中有两个选项一个是平行横行受力筋和纵向受力筋,以横向受力筋为例:
1.软件计算时是用横行的长度除以马镫筋属性中的L1后向上取整+1来算出根数;2.然后用竖向的长度除以马镫筋的间距也是向上取整+1来计算排数;3.然后根数*排数来计算总根数。如果有梁软件就会分割成小的区域来按上述方式来就算,但是每块板算根数的时候都会向上取整+1的,这样算就多了很多,我们要把属性中的根数计算改成向下取整是才和实际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