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MD5、sha1、sha256分别输出多少位
MD5 SHA1 SHA256 这3种本质都是摘要函数,它们的长度 MD5 是 128 位,SHA1 是 160 位 ,SHA256 是 256 位。
MD5以512位分组来处理输入的信息,且每一分组又被划分为16个32位子分组,经过了一系列的处理后,算法的输出由四个32位分组组成,将这四个32位分组级联后将生成一个128位散列值。
对于长度小于2^64位的消息,SHA1会产生一个160位的消息摘要。当接收到消息的时候,这个消息摘要可以用来验证数据的完整性。
哈希值用作表示大量数据的固定大小的唯一值。数据的少量更改会在哈希值中产生不可预知的大量更改。SHA256 算法的哈希值大小为 256 位。
(1)md5算法的信息摘要长度扩展阅读
MD5算法的应用:
1、一致性验证
MD5可以为任何文件(不管其大小、格式、数量)产生一个同样独一无二的“数字指纹”,如果任何人对文件做了任何改动,其MD5值也就是对应的“数字指纹”都会发生变化。
利用MD5算法来进行文件校验的方案被大量应用到软件下载站、论坛数据库、系统文件安全等方面。
2、数字签名
MD5的典型应用是对一段Message(字节串)产生fingerprint(指纹),以防止被“篡改”。
举个例子,你将一段话写在一个叫 readme.txt文件中,并对这个readme.txt产生一个MD5的值并记录在案,然后你可以传播这个文件给别人,别人如果修改了文件中的任何内容,你对这个文件重新计算MD5时就会发现(两个MD5值不相同)。
如果再有一个第三方的认证机构,用MD5还可以防止文件作者的“抵赖”,这就是所谓的数字签名应用。
3、安全访问认证
MD5还广泛用于操作系统的登陆认证上,如Unix、各类BSD系统登录密码、数字签名等诸多方面。如在Unix系统中用户的密码是以MD5(或其它类似的算法)经Hash运算后存储在文件系统中。
② md5是什么
MD5信息摘要算法(英语:MD5 Message-Digest Algorithm),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密码散列函数,可以产生出一个128位(16字节)的散列值(hash value),用于确保信息传输完整一致。
MD5由美国密码学家罗纳德·李维斯特(Ronald Linn Rivest)设计,于1992年公开,用以取代MD4算法。这套算法的程序在 RFC 1321 标准中被加以规范。
1996年后该算法被证实存在弱点,可以被加以破解,对于需要高度安全性的数据,专家一般建议改用其他算法,如SHA-2。2004年,证实MD5算法无法防止碰撞(collision),因此不适用于安全性认证,如SSL公开密钥认证或是数字签名等用途。
用于密码管理
当我们需要保存某些密码信息以用于身份确认时,如果直接将密码信息以明码方式保存在数据库中,不使用任何保密措施,系统管理员就很容易能得到原来的密码信息,这些信息一旦泄露, 密码也很容易被破译。
为了增加安全性,有必要对数据库中需要保密的信息进行加密,这样,即使有人得到了整个数据库,如果没有解密算法,也不能得到原来的密码信息。MD5算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它可以将任意长度的输入串经过计算得到固定长度的输出,而且只有在明文相同的情况下。
才能等到相同的密文,并且这个算法是不可逆的,即便得到了加密以后的密文,也不可能通过解密算法反算出明文。
③ md5计算出来的报文是多少位
linux下查询文件的MD5值:md5sum xxx.iso.md5 MD5算法常常被用来验证网络文件传输的完整性,防止文件被人篡改。MD5全称是报文摘要算法(Message-Digest Algorithm 5),此算法对任意长度的信息逐位进行计算,产生一个二进制长度为128位(十六进制长度就是32位)的“指纹”(或称“报文摘要”),不同的文件产生相 同的报文摘要的可能性是非常非常之小的。 在linux或Unix上,md5sum是用来计算和校验文件报文摘要的工具程序。一般来说,安装了Linux后,就会有md5sum这个工具,直接在命令行终端直接运行。可以用下面的命令来获取md5sum命令帮助 man md5sum 使用md5sum来产生指纹(报文摘要)命令如下:md5sum file > file.md5 或者 md5sum file >>file.md5 注: > 和 >> 的区别在于: > 表示把由file文件产生的摘要重定向到文件file.md5,但是会覆盖file.md5里面的内容;而 >> 则将输出的摘要附加到file.md5文件的后面。也可以把多个文件的报文摘要输出到一个md5文件中,这要使用通配符*,比如某目录下有几个iso文 件,要把这几个iso文件的摘要输出到iso.md5文件中,命令如下:md5sum *.iso > iso.md5 使用md5报文摘要验证文件,方法有二: a、把下载的文件file和该文件的file.md5报文摘要文件放在同一个目录下,然后用如下命令进行验证:md5sum -c file.md5 然后如果验证成功,则会输出:正确; b、下载了文件file,然后运行下面的命令:md5sum file 命令会输出一个md5的报文摘要,然后把这个报文摘要直接与file.md5中的内容比较,如果一样,就说明验证正确。
④ MD5,sha1,sha256分别输出多少位啊
MD5输出128位、SHA1输出160位、SHA256输出256位。
1、MD5消息摘要算法(英语:MD5 Message-Digest Algorithm),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密码散列函数,可以产生出一个128位(16字节)的散列值(hash value),用于确保信息传输完整一致。
2、SHA1安全哈希算法(Secure Hash Algorithm)主要适用于数字签名标准 里面定义的数字签名算法。对于长度小于2^64位的消息,SHA1会产生一个160位的消息摘要。
3、sha256哈希值用作表示大量数据的固定大小的唯一值。数据的少量更改会在哈希值中产生不可预知的大量更改。SHA256 算法的哈希值大小为 256 位。
(4)md5算法的信息摘要长度扩展阅读:
MD5应用:
1、一致性验证
MD5的典型应用是对一段信息产生信息摘要,以防止被篡改。具体来说文件的MD5值就像是这个文件的“数字指纹”。每个文件的MD5值是不同的,如果任何人对文件做了任何改动,其MD5值也就是对应的“数字指纹”就会发生变化。
比如下载服务器针对一个文件预先提供一个MD5值,用户下载完该文件后,用我这个算法重新计算下载文件的MD5值,通过比较这两个值是否相同,就能判断下载的文件是否出错,或者说下载的文件是否被篡改了。
2、数字签名
MD5的典型应用是对一段Message(字节串)产生fingerprint(指纹),以防止被“篡改”。
例子:将一段话写在一个叫 readme.txt文件中,并对这个readme.txt产生一个MD5的值并记录在案,然后可以传播这个文件给,如果修改了文件中的任何内容,你对这个文件重新计算MD5时就会发现(两个MD5值不相同)。
如果再有一个第三方的认证机构,用MD5还可以防止文件作者的“抵赖”,这就是所谓的数字签名应用。
3、安全访问认证
MD5还广泛用于操作系统的登陆认证上,如Unix、各类BSD系统登录密码、数字签名等诸多方面。如在Unix系统中用户的密码是以MD5(或其它类似的算法)经Hash运算后存储在文件系统中。
当用户登录的时候,系统把用户输入的密码进行MD5 Hash运算,然后再去和保存在文件系统中的MD5值进行比较,进而确定输入的密码是否正确。
即使暴露源程序和算法描述,也无法将一个MD5的值变换回原始的字符串,从数学原理上说,是因为原始的字符串有无穷多个,这有点象不存在反函数的数学函数。
⑤ MD5算法原理及实现
散列函数,也称作哈希函数,消息摘要函数,单向函数或者杂凑函数。散列函数主要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通过散列函数,可以创建消息的“数字指纹”,消息接收方可以通过校验消息的哈希值来验证消息的完整性,防止消息被篡改。散列函数具有以下特性:
任何消息经过散列函数处理后,都会产生一个唯一的散列值,这个散列值可以用来验证消息的完整性。计算消息散列值的过程被称为“消息摘要”,计算消息散列值的算法被称为消息摘要算法。常使用的消息摘要算法有:MD—消息摘要算法,SHA—安全散列算法,MAC—消息认证码算法。本文主要来了解MD算法。
MD5算法是典型的消息摘要算法,它是由MD4,MD3和MD2算法演变而来。无论是哪一种MD算法,其原理都是接受一个任意长度的消息并产生一个128位的消息摘要。如果把得到的消息摘要转换成十六进制字符串,则会得到一个32字节长度的字符串,我们平常见到的大部分MD数字指纹就是一个长度为32的十六进制字符串。
假设原始消息长度是b(以bit为单位),注意这里b可以是任意长度,并不一定要是8的整数倍。计算该消息MD5值的过程如下:
在计算消息的MD5值之前,首先对原始信息进行填充,这里的信息填充分为两步。
第一步,对原始信息进行填充,填充之后,要求信息的长度对512取余等于448。填充的规则如下:假设原始信息长度为b bit,那么在信息的b+1 bit位填充1,剩余的位填充0,直到信息长度对512取余为448。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如果原始信息长度对512取余正好等于448,这种情况仍然要进行填充,很明显,在这时我们要填充的信息长度是512位,直到信息长度对512取余再次等于448。所以,填充的位数最少为1,最大为512。
第二步,填充信息长度,我们需要把原始信息长度转换成以bit为单位,然后在第一步操作的结果后面填充64bit的数据表示原始信息长度。第一步对原始信息进行填充之后,信息长度对512取余结果为448,这里再填充64bit的长度信息,整个信息恰好可以被512整除。其实从后续过程可以看到,计算MD5时,是将信息分为若干个分组进行处理的,每个信息分组的长度是512bit。
在进行MD5值计算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些定义。
下面就是最核心的信息处理过程,计算MD5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轮流处理每个信息分组的过程。
MD5算法实现如下所示。
这里也和Java提供的标准MD5算法进行了对比,通过测试可以看到该MD5计算的结果和Java标准MD5算法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