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ide和编译器有什么区别,什么是ide,什么是编译器
1. IDE与硬件平台有关。不同IDE携带的编译器不同。
2. 当然有关。不是半导体厂家提供的,而是编译器开发厂商提供的,也有很多开源的编译器。
3. 有关系。目前最常见的编译器仍然只支持C/C++,C#的编译器较少而且据说仍不完善。至于java……哈哈,这种二道贩子还需要劳烦编译器?
4. 可以集成。具体的你需要查阅相应IDE的手册,看看能够集成/添加哪些编译器。
5. 关心到架构就可以。厂商自己扩展的东西多半就是些映射,你看厂商的外设就行;而且很多厂商都提供了易于开发的库(当然他们的库也都是够烂的,用熟了以后就可以扔掉)。
6. 是否用操作系统不影响编译器,整体而言也不影响IDE;当然IDE中如果能够添加针对操作系统组件的原生支持(重点是调试方面),用起来就更方便。
⑵ C++之IDE和编译器的区别
C++的IDE与编译器的区别:
IDE(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指集成开发环境,也就是用于编辑代码、开发程序的应用程序,一般包含代码编辑器与编译器等。C++的IDE有Visual C++6.0、GUIDE等;
编译器(Compiler),则是用于将高级编程语言代码翻译成目标代码(如机器语言)的程序。C++的编译器是g++。
上面说了,IDE一般包含编译器,也就是说编译器一般属于IDE的一部分。在IDE中可编辑、编译代码,而编译器只能编译代码。
⑶ C语言编译器和IDE的选择
C语言编译器和IDE的选择是Windows的IDE使用Visual Studio或者Dev C++,XP或者Win7的IDE使用C-Free。Linux的IDE使用GCC,Mac OS X的IDE使用Xcode。
在Windows下,可执行程序(Executable Program)大部分是.exe程序,它是一系列计算机指令和数据的集合。这些指令都是二进制形式的,CPU可以直接识别,毫无障碍;但是对于程序员,它们非常晦涩,难以记忆和使用。
计算机发展初期,程序员就是使用这些二进制形式的CPU指令来编写程序的。
直接使用CPU指令编程对程序员来说简直是噩梦,尤其是当程序比较大的时候,不但编写麻烦,需要频繁查询指令手册,而且除错会异常苦恼,要直接面对一堆二进制数据,让人眼花缭乱。另外,用CPU指令编程步骤繁琐,要考虑各种边界情况和底层问题,开发效率十分低下。
这就倒逼程序员开发出了编程语言,提高自己的生产力;例如汇编、C语言、C++、Java、Python、Go语言等,都是在逐步提高开发效率。至此,编程终于不再是只有极客能做的事情了,不了解计算机的读者经过一定的训练也可以编写出有模有样的程序。
选择合适的IDE:
实际开发中,除了编译器是必须的工具,我们往往还需要很多其他辅助软件,例如编辑器、调试器、文件管理等,这些工具通常被打包在一起,统一发布和安装。
例如Visual Studio、Dev C++、Xcode、Visual C++6.0、Code:Blocks、C-Free等,它们统称为IDE(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集成开发环境)。
1、Windows:
Windows下的IDE比较多,我推荐使用Visual Studio或者Dev C++;如果你的操作系统是XP或者Win7,你也可以使用C-Free。另外,国内很多高校还在使用Visual C++6.0,把它作为C语言教学的工具。
①Visual C++6.0(简称VC6.0)是微软开发的一款经典的IDE,很多高校都以VC6.0为教学工具来讲解C和C++。但VC6.0是1998年的产品,很古老了,在Win7、Win8、Win10下会有各种各样的兼容性问题,甚至根本不能运行,所以不推荐使用。
②Visual Studio(简称VS)是Visual C++6.0的升级版,增加了很多新特性,支持了更多的语言,是Windows下的标准IDE,实际开发中大家也都在使用。不过VS有点庞大,安装包有2~3G,下载不便,而且会安装很多暂时用不到的工具,安装时间在半个小时左右。
为了适应最新的Windows操作系统,微软每隔一段时间(一般是一两年)就会对VS进行升级。VS的不同版本以发布年份命名,例如VS2010是微软于2010年发布的,VS2017是微软于2017年发布的。
③Dev C++是一款免费开源的C/C++IDE,内嵌GCC编译器(GCC编译器的Windows移植版),是NOI、NOIP等比赛的指定工具。Dev C++的优点是体积小(只有几十兆)、安装卸载方便、学习成本低,缺点是调试功能弱。
NOI是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的缩写,译为“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P是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in Provinces的缩写,译为“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
NOI、NOIP都是奥林匹克竞赛的一种,参加者多为高中生,获奖者将被保送到名牌大学或者得到高考加分资格。
④C-Free是一款国产的Windows下的C/C++IDE,最新版本是5.0,整个软件才14M,非常轻巧,安装也简单,界面也比Dev C++漂亮。C-Free的缺点也是调试功能弱。
可惜的是,C-Free已经多年不更新了,组件都老了,只能在XP、Win7下运行,在Win8、Win10下可能会存在兼容性问题,所以我才重点推荐Dev C++,否则我会更加倾向于C-Free。
本教程的目录中只列出了VS2010、VS2015、Dev C++的安装和使用,希望尝试C-Free和VC6.0读者请猛击《在C-Free下运行C语言程序》《在VC6.0下运行C语言程序》。
2、Linux:
在Linux下使用GCC(GNU Compiler Collection,GNU编译器套件)。GCC是GUN组织开发的自由软件,除了支持C,还支持C++、Java、Objective-C等,它是Linux平台编译器的事实标准。
3、Mac OS X:
在Mac OS X下使用Xcode。Xcode是由Apple官方开发的IDE,支持C、C++、Objective-C、Swift等,可以用来开发Mac OS X和iOS上的应用程序。
Xcode最初使用GCC作为编译器,后来由于GCC的不配合,改用LLVM/Clang。虽然C语言的IDE众多,但是C语言的绝大部分内容在各个IDE下都是通用的。
⑷ Visual C ,Turbo C ,Dev C三者有什么区别
Visual C ,Turbo C ,Dev C都是C语言编程IDE,区别在于:
(1)Turbo C是Borland公司在上个世纪发布的产品,太过陈旧了,不支持C/C++语言新特性,使用也很不方便,即便现在学习,也不推荐使用;
(2)Dev C++是基于gcc开发的C/C++语言编程IDE,是开源项目,但这个项目目前已停止多年,导致软件本身一些BUG没得到修复,同时也不支持C/C++语言新特性,所以也不推荐使用。
(3)Visual C++是微软公司产品,是Visual Studio开发套件的一部分,最新版本的Vistual Studio已开发,个人可免费使用,而且功能强大。如果有意Windows软件开发,推荐使用Vistual C++来学习C/C++语言,但不推荐Vistual C++ 6.0,因为太陈旧。
除此上述之外,还有Code::Blocks,开源项目,基于gcc开发实现,相比Visual Studio,安装体积小。而Vistual Studio因为功能强大,所以其体积也很庞大。如果专注纯C/C++学习,也可考虑Code::Blocks(仅300MB,支持绿色安装到U盘,随插随用)。
⑸ C语言新手应该如何选择 IDE(编译开发软件)Visual Studio、VSCode、CLion、Lightly
在选择C语言IDE时,Visual Studio、VSCode、CLion和Lightly是受欢迎的选项。每个IDE都有其优势和特点,适合不同用户的需求。
Visual Studio,作为微软开发的集成开发环境,适用于多种编程语言,包括C++、C#和VB。它拥有丰富的功能和强大的支持,对于需要跨语言开发的用户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然而,其庞大的安装包和较长的安装时间可能会让一些用户望而却步。
VSCode(Visual Studio Code)是微软推出的一款轻量级编辑器,它简洁易用,支持跨平台运行。对于C语言开发者而言,VSCode需要额外安装本地编译器,如GCC、VC++或Clang。它提供了丰富的插件支持,包括语法高亮、括号匹配、自动补全等功能,以及Git集成。对于需要轻量级、功能丰富的编辑器的用户,VSCode是一个理想选择。
CLion是JetBrains开发的跨平台C/C++IDE,提供智能编辑、代码重构、分析和调试等功能。它支持多种编译器和调试器,如GCC、clang、MinGW、Cygwin,以及GDB。CLion的免费试用期为30天,之后需要付费使用。对于需要专业IDE功能的C/C++开发者,CLion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
Lightly是TeamCode旗下的一款轻量级云端IDE,提供了客户端和在线版。它不需要用户配置编译和运行环境,只需选择开发语言即可开始编程。代码和项目文件实时保存在云端,支持跨平台和多人实时在线协作。对于追求便捷和云端协作的开发者,Lightly是一个高效选择。
对于C语言新手,推荐使用Visual Studio。它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跨语言支持,虽然安装包较大且安装时间较长,但对于初学者而言,其全面的工具集和强大功能能够为学习过程提供有力支持。Visual Studio易于理解和使用,能够帮助新手开发者快速上手C语言编程。
⑹ C++之IDE和编译器的区别
C++的IDE与编译器的区别:
IDE(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指整合开发环境,也就是用于编辑程式码、开发程式的应用程式,一般包含程式码编辑器与编译器等。C++的IDE有Visual C++6.0、GUIDE等;
编译器(Compiler),则是用于将高阶程式语言程式码翻译成目的码(如机器语言)的程式。C++的编译器是g++。
上面说了,IDE一般包含编译器,也就是说编译器一般属于IDE的一部分。在IDE中可编辑、编译程式码,而编译器只能编译程式码。
ide包括编译器
你描述的IDE是自带了编译器的IDE。
仍有一些IDE只有开发环境,编译器需要另外指定,比如codeblocks,这个IDE可以使用g或者vs编译器或者别的。
还有个例子就是eclipse,本身并不带编译器,需要额外指定。
很明显是Visual c++好,Visual c++功能比Turbo c 2.0强大的多. 两个开发环境的针对性不同,Turbo c 2.0主要针对C进行开发,而Visual c++主要针对C++,但我觉得Visual c++开发C++和C都是很好的工具. Turbo c 2.0比较适合刚刚接触C语言的人来使用,Visual c++可以说是从事商业开发的有效工具
C++的时编译成机器程式码,java的时位元组码,就是虚拟指令,只能在java虚拟上执行。
c++的设计者说过,c++的设计目标是保留c语言的长处如:系统程式设计特性,执行快速快等,再新增上面向物件特性。
语言的特性决定编译器的特点。核心的区别也就上面一句话,具体的差别那得几本书来说明。c编译器通常只编译c档案,c++编译器可以同时编译c和c++档案。
包含关系。
IDE(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指整合开发环境,可以用来编辑程式码,包含有编译器。一般现在最常用的就是VC++和Visual Studio了。
编译器(Compiler),则是用于将高阶程式语言程式码翻译成目的码(如机器语言)的程式。C++一般是g++
1. IDE与硬体平台有关。不同IDE携带的编译器不同。
2. 当然有关。不是半导体厂家提供的,而是编译器开发厂商提供的,也有很多开源的编译器。
3. 有关系。目前最常见的编译器仍然只支援C/C++,宴歼C#的编译器较少而且据说仍不完善。至于Java……哈哈,这种二道贩子还需要劳烦编译器?
4. 可以整合。具体的你需要查阅相应IDE的手册,看看能够整合晌逗冲/新增哪些编译器。
5. 关心到架构就可以。厂商自己扩充套件的东西多半就是些对映,你看厂商的外设就行;而且很多厂商都提供了易于开发的库(当然他们的库也都是够烂的,用熟了以后就可以扔掉)。
6. 是否用作业系统不影响编译器,整体而言也不影响IDE;当然IDE中如果能够新增针对作业系统元件的原生支援(重点是除错方面),用起来就更方便。
优化方式理论上跟编译器和硬体都有关联。程式码级别的优化,要看所使用的编译器实现,Xcode用的是clang,VS用的是windows自己的编译器。。。
汇编级别(指令级别)的优化,要根据硬体对应的指令集实现,指令集根据CPU型别的不同而不同。。。
g++编译时实际上是呼叫g进行编译;
g不能自动连结库档案,一般用g++来连结库档案,非要用g的话,一般使用g -lstdc++命令;
extern “c”对于g和g++没有区别;
实际使用时只需安装g和g++中的一个就行了,如果使用g,编译直接用g就行了,连结要加上-lstdc++引数;如果使用g++,编译时实际还是呼叫g,连结直接使用g++即可;
关于包含库档案标头档案的说明:以gtd库档案为例,库档案一般是libgtd.so格式的档案,如果是libgtd-***.so或者其他格式,可以通过软连结命令转化成libgtd.so格式,ln
-s libgtd-***.so
libgtd.so。一般库档案如果是放在/lib,/usr/lib,/usr/local/lib目录下,则无需额外处理,编译连结时-lgtd会自动找到对应档案不会报错,但是如果不在对应目录,则需要加上-L
/所在目录
-lgtd才能找到对应的库档案。标头档案一般是采用原始档中用#include命令包含,而不是采用-include引数包含,标头档案如果放在/usr/include目录下则会自动找到不会报错,否则编译连结时需要使用-I
/所在目录才能正确找到。
编译连结命令示例:
g++ test.cpp -o test.txt -L /mytest/lib -lgtd -I /mytest/include
⑺ C语言新手应该如何选择 IDE(编译开发软件)Visual Studio、VSCode、CLion、Lightly
C语言新手应该如何选择IDE(编译开发软件)?
对于C语言新手来说,选择合适的IDE(集成开发环境)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帮助你更高效地编写代码,还能提供丰富的调试和编译功能,加速你的学习进程。以下是针对Visual Studio、VSCode、CLion和Lightly的详细对比分析,帮助你做出最佳选择。
1. Visual Studio
图形化界面:Visual Studio提供了丰富的图形化操作界面,易于理解和使用。
免配置环境:安装完毕后即可开始新建项目并进行编码,无需额外配置编译环境。
智能提示:提供智能代码提示和自动补全功能,提高编码效率。
调试功能:内置强大的调试工具,方便查找和修复代码中的错误。
2. VSCode
轻量级:VSCode页面简洁,启动速度快,占用资源少。
可扩展性:支持安装各种插件,以满足不同的开发需求。
跨平台:可以在Windows、macOS和Linux等操作系统上运行。
3. CLion
智能编辑:提供智能代码编辑和重构功能,提高代码质量。
跨平台:支持多种操作系统。
强大的调试功能:支持GDB调试器等工具,方便进行代码调试。
4. Lightly
云端开发:无需配置本地编译环境,代码和项目文件实时保存在云端。
跨平台:支持多种操作系统。
多人协作:支持多人实时在线协作编码,方便团队协作开发。
总结:
对于C语言新手来说,推荐首选Visual Studio。它提供了图形化界面、免配置环境、智能提示和强大的调试功能等优点,能够大大降低学习门槛并提高编码效率。如果你对轻量级编辑器或云端开发有需求,也可以考虑VSCode或Lightly。而如果你对代码质量和调试功能有较高要求,并且愿意为高质量的开发工具付费,那么CLion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最终选择哪个IDE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和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