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谁有杨坤明编写的《中国姓名学》这本书啊,有点事求助!
民国人杨坤明《中国姓名学》无良写作,弄虚作假,欺骗世人。
杨坤明是一个二道贩子,他的姓名学取自日本,稍加改装,妄称自己是中国姓名学的鼻祖。
然而,杨坤明的写作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漏洞百出,经常毫不脸红地编造故事,愚弄读者。
现将杨坤明弄虚作假的三大经典公布于众。
一、亵佛门
在《中国姓名学浅议》中,杨坤明胆敢自称是佛。杨坤明专用一页纸刊出自己的照片,两旁标有小字:“本是西方一古佛,转来东土救同胞”。解释自己为什么是佛的文字在第60页,“当次子未生以前,梦一老人示曰,你本是西方一古佛,使你转来东土救众生”。杨坤明此举可谓弄巧成拙,大大的亏本。因为根据佛教的经义,凡是以生人之躯自称是佛的,皆是妖言惑众,不是佛说,而是魔说。即使是真佛转世,具备佛的神通,也不可直接宣称自己是佛。如果有所暗示,被人识破自己是佛,就要及时离开人间,以保持佛法的纯洁性,勿使妖魔有机可乘,宣称自己是佛。杨坤明不知道佛家预先留下这么一手,一下子踏中机关,暴露了自己学养很低,没读过几本经书,国学处于不及格水平。
民国时期,国学昌隆,高人、牛人多得是。像熊十力、章太炎都不敢宣称自己是佛,熊十力用“十力”暗示自己是佛,已经略显直露出格了。清末民初的大易学家杭辛斋,在易学界举足轻重,得异人传授,经常与孙中山一起谈论易理与易道,致力于用易学改良社会,也从未宣称自己是佛。道理很明显,不宣称自己是佛还有是佛的可能,再往低了说还有被尊为神、圣人、贤人、伟人、豪杰的可能,而像杨坤明那样宣称自己是佛就连做神、圣人、贤人、伟人、豪杰的可能都没有了,直接就成了魔。这是一道有趣的测试题,杨坤明的表现得了零分。
二、流弹门
在《姓名学之问答》一章,杨坤明自问自答:
问:军人改出凶名受吉名,得不战死乎?
答:军人战死于沙场,为国争光,保民卫国,理所当然……着者曾从军一年,每次出发讨伐时,向天大呼曰“我是杨坤明”三声。曾二三次被敌包围,在被包围时,着者特大呼三声曰我是杨坤明,即为发出言灵直到灵界之无线电台。果然,每次皆得逢凶化吉,不受流弹射死矣。假如着者之名若凶恶,更快被敌人之流弹伤亡也。
按,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二十八日中日军队交战于北京郊外之南苑,第二十九军之副馆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二人乘车败逃,在车内受流弹伤亡……(浅议68页)
很显然这是一个人为编造的神迹故事。
这段文字前后不对应,前面讲的是“被包围”,结果应当给出是否突围,如何突围。但是,杨坤明好像忘了前面在说什么,给出的结果是“不被流弹射死”!很突兀是吧?而且“流弹”这个词还出现了两遍,于文中殊显怪异。子弹打出去,没有击中目标,子弹继续飞继续飞,歪打正着(或者说本来就是没有目标乱飞的子弹),打中了另外的目标,才能称为流弹击中。被流弹射死只是战争中的一个特例,比被敌人瞄准后打死、打伤的可能性要小。杨坤明追述这个事件的时候没有想到枪弹、炮弹、飞机投弹,一下子把危险范围遽然缩小,直接定位到“流弹”,真是反常呀。在杨坤明的记载背后,我们好像看到了有那么一个流弹杀人的事实,这个事实刺激了杨坤明。杨坤明把这个事实的结果反转过来,成了“不被流弹射死”,然后把结果编排在自己身上。某个人被流弹杀死了,才是杨坤明创作这段文字时思想的起点!不然,就不能解释为什么后文中“突围”不见了,却被“流弹”所代替。果然,隔不两行,杨坤明就带出了佟麟阁、赵登禹被流弹击中的例子。前面提到的“流弹”,正是由这个新闻衍生而来。可是这样一写,文章上气不接下气,倒是把自己编造故事的心理过程全展示出来了。
如此写作水平说明,杨坤明难言智者,更非学者。
三、丧子门
杨坤明着作和熊崎健翁着作最大的交集是九九八十一数吉凶表。然而就在这个最关键问题上,杨坤明再一次弄巧成拙,越描越黑,主动“交代”了九九八十一数吉凶表不是他发明的。
《浅议》中有这么一段类似于“苦肉计”之类的描写:
又着者因他人之子女不肯受凶名之实验,不得已将自己之长子来作牺牲。命名曰“杨应允”以试验之。此姓名计34划系大凶为速死之数理,其名之文字意义为应允其死亡之寓意,果然,至六岁之时,出门感暑气发热,又被庸医误投以六神丸,是时,着者急速改名曰“杨复光”,然于危险之际,苏乎新名,发出灵界之无线电话已来不及矣。为着书立说,普益世人,使长子死于非命之实验。
杨坤明故作悲情,却忘了一点,姓名学作为易学术数的一支,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一门学问,全中国4亿人,每个人的姓名都要入格,都是试验。数格是一种客观实在,取名必然落入数格,任谁也逃不过。这跟命名之人是否有姓名学的理论储备与趋吉避凶的自觉没有关系,人人都可以看做81数吉凶表的试验品。81数吉凶表规定的凶数多,吉数少,吉数占三分之一弱。所以姓名学从来不缺少凶名的实验。在信奉81数理表的人看来,凡是不占吉数的人都是凶名的试验品,在这种划分前提下,凶名实验多不胜数,只要去发现去统计就行了,杨坤明毫无用儿子做凶名实验的必要。杨坤明这样写,违反了一个最根本的逻辑,那就是用极大的牺牲、漫长的时间去做一个根本没有必要性的东西,没人会做。大凡试验,都具有强烈的目的性与功利性,对于拿不准、不明细的东西才会做试验。如果81数理表是杨坤明所创,是杨坤明本人千辛万苦推导统计出来的,那么杨坤明统计81数理的过程就是说服自己的过程,有千万例原材料做支撑,本已足够,再牺牲自己的儿子做凶名实验不是多此一举吗?凶名实验的写法,直接暴露了杨坤明的心态,81数理表乍然出现在杨坤明面前的时候,对于杨坤明来说是一个陌生的东西,人们只有对于新鲜陌生的东西才会有想做试验的冲动,正如跟自己多年的妻子不会想到去试婚,而有冲动跟新的恋人去试婚。杨坤明从81数理表上获得了一种想做实验的冲动(应该没有去真做),将之在文字中通过虚构故事发泄了出来,这说明81数理表对他来说是早已存在的,非他原创。
杨坤明的水平处于叶(野)先生、不入流的水平。他把读者当成笨蛋来愚弄,其实真正愚笨的是他自己!
‘贰’ 求《民国人物传》10-12卷,谢谢。
哥们儿,不好意思,只找到第11卷全本。第10卷和第12卷都只有一部分,所以没给你下载,如果你需要第10卷和12卷的其中一部分页,请告诉我,我帮你下载,当然,我觉得你应该不需要。给不给分都没事,举手之劳,甘于奉献。另:请用超星阅读器阅读,因为是pdg格式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研究所李新、孙思白主编,中华书局1978年起分卷出版。收录从1905年同盟会成立到1949年中华民国结束45年间的人物约1000余人。
一九七二年八月,我们接受了编写《中华民国史》的任务,当即召开座谈会研究。经过反复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阐述中国剥削制度社会最后一个朝代——中华民国的兴亡,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根据这一认识,我们提出了如下的初步设想:
一、编写《中华民国史》,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方针,绝不能因袭中国封建时代传统的修史方法。
二、写一部书,定名为《中华民国史》,拟分三编第一编 中华民国的创立(1905—1912年)第二编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1912—1927年) 第三编 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年)
三、编三种资料第一种《中华民国大事记》第二种《中华民国人物志》第三种《中华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专题资料)关于人物志,需要写传记的约一千人;列入人名辞典的约四千人;另外还拟编制若干人物表。
如何写传记,我们毫无经验,只预先提出了几点要求:
一、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一个人写传记,必须充分占有材料,认真进行研究。只有对这个人的一生有了总的概念、对他的主要言行有了具体的判断、并且自信这个概念和这些判断是符合客观历史实际的,然后才可以下笔。
二、要求用记叙文,不要写成评传。要通过具体的事实把正确的观点表现出来。不要离开事实材料,作过多的评论。对事实的取舍、详略以至措辞用字,都必须仔细斟酌,务求妥贴。
三、要求真实可信。传记中所写的事实,要经过反复核对,有的还要经过调查研究,务求做到确实无误。凡是有疑问而又查不清的,宁可不写或存疑,不要以讹传讹。
四、要求反映一个人全貌的同时又有重点。一个人的传记,要把他的家庭情况、上学情况、主要的经历和言行,总而言之,要把他的生平事迹如实地反映出来。但又不要写成流水帐或年谱。要把最能反映本质的事情,选其中最重要的一两件写得详细、生动些,其余的不妨简略。
五、要求用白话文写,文字要力求简练。没有必要就不要用引文,引文要注明出处。一般每篇以二、三千字为准,不要写得太长。
六、初稿后面,要附主要参考资料目录。
‘叁’ 有哪些不错的关于国学的网站
线上古籍阅读及下载网站丰富多样,满足了古籍爱好者在线阅读、下载的需求。以下是一些推荐的网站:
1.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提供大量在线资源、子数据库,可在线阅读海量电子书(古籍、方志、拓片、民国图书),需要实名注册。
2. CADAL数字图书馆(CADAL Digital Library),免费图书馆,中美合作项目,整合多种学科资源,高清在线阅读,支持标注和查看他人笔记。
3. 书格(五星推荐),自由开放的在线古籍图书馆,致力于分享古籍PDF,减少点击次数获取内容。
4. 古籍馆-中国最大的古籍图书馆,免费在线阅读,需要注册。
5. 殆知阁古代文献阅读网站,收录超过20亿字古籍,可在线浏览、搜索,提供全TXT版资料下载。
6. 漏尽阁网站,提供大量道教典籍下载。
7. 白云深处人家,道教线上资源网站。
8. 台湾网上书上网─数位典藏与学习电子书库,提供华文阅读者便利取阅的电子书平台,EPUB格式可下载。
9. 汉典古籍,提供在线古籍阅读和笔记功能。
10. 国学导航-中国国学经典在线阅读,提供优秀国学经典阅读。
11. 古诗文网,古诗文经典传承网站,内容丰富,提供诗词曲文言文辞赋等,支持划词解释功能。
12. 诗词在线,提供古今中外诗词在线阅读,支持全文检索和字典查询。
13. 诗词总汇网站,收录古代诗词近27万首,配有注释和赏析文章,提供在线字典、格律校验等工具。
14. 爱如生论坛,全免费古籍论坛,资源丰富,下载需要注册。
15. 书林网,古籍下载网站,以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提供民国图书、影印古籍下载服务。
16. 古籍电子书,提供中国古籍网,古籍电子书下载服务。
17. 东里书斋,全面使用繁体字的在线古籍阅读网站,提供网络和谷歌全文搜索功能。
18. 淘中医网,提供医古籍、中医教材、报刊、文章、国学经典在线阅读。
19. 中医书籍在线阅读平台,由华夏中医网提供,包含大量中医资源。
20. Chinese Philosophical Etext Archive,收录中国哲学文本。
21. 普林斯顿大学中国经典文献工具书录,提供网络资源导航。
22. 《汉语大字典》在线光盘版,收录54,678个汉字,提供原书扫描页。
23. 汉字古今中外读音查询,提供汉字古今中外读音查询服务。
24. 中研院文献处理实验室的汉字构形资料库Web版。
25. 搜文解字,国科会数位博物馆先导计画提供的文字解构服务。
26. 韵典网,提供丰富的辞典查询服务。
27. 康熙字典网上版,提供康熙字典在线版本。
28. 小学堂字形演变,提供汉字字形演变的在线资源。
29. 汉语多功能字库 Multi-function Chinese Character Database,提供汉字的多用途查询服务。
30. 香港中文大学的儒学词典(劳思光),提供儒学专业词汇查询。
31. 异体字字典,台湾教育部提供的异体字查询平台。
32. 古汉籍善本数位化、新汉籍全文、线上翻阅式古籍电子书等台湾古籍数据库。
33. 中文大学中国古籍库、浸会大学基督教古籍数据库等香港古籍数据库。
34. 日本所藏中文古籍数据库、东文研汉籍善本全文影像资料库等日本汉籍数据库。
35. 古典综合 DB of Korean classics、韩国记忆、古文书资料馆等韩国汉籍数据库。
36. 国会图书馆、哈佛(古籍、民国图书、宝卷等)等北美汉籍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