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次根式的解题技巧
二次根式的加法和减法
1 同类二次根式
一般地,把几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它们的被开方数相同,就把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2 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把几个同类二次根式合并为一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3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进行合并
Ⅵ.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1确定运算顺序
2灵活运用运算定律
3正确使用乘法公式
4大多数分母有理化要及时
5在有些简便运算中也许可以约分,不要盲目有理化
VII.分母有理化
分母有理化有两种方法
I.分母是单项式
如:√a/√b=√a×√b/√b×√b=√ab/b
II.分母是多项式
要利用平方差公式
如1/√a+√b=√a-√b/(√a+√b)(√a-√b)=√a-√b/a-b
如图
II.分母是多项式
要利用平方差公式
如1/√a+√b=√a-√b/(√a+√b)(√a-√b)=√a-√b/a-b
二次根式计算不难,主要是要靠仔细,平时要多加练习哦。掌握了解题方法,再加上灵活运用,再难的题也会快速解出来!
❷ 谁能告诉我二次根式计算的方法啊
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计算的策略与方法
二次根式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内容,读者在掌握二次根式有关的概念与性质后,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时,一般遵循以下做法:
①先将式中的二次根式适当化简
②二次根式的乘法可以参照多项式乘法进行,运算中要运用公式 ( , )
③对于二次根式的除法,通常是先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通过分母有理化进行运算.
④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与多项式的加减法类似,即在化简的基础上去括号与合并同类项.
⑤运算结果一般要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化简二次根式的常用技巧与方法
二次根式的化简是二次根式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二次根式的化简,除了掌握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外,还要掌握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巧,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分类解析.
1.公式法
【例1】计算① ; ②
【解】①原式
②原式
【解后评注】以上解法运用了“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从而使计算较为简便.
2.观察特征法
【例2】计算:
【方法导引】若直接运用根式的性质去计算,须要进行两次分母有理化,计算相当麻烦,观察原式中的分子与分母,可以发现,分母中的各项都乘以 ,即得分子,于是可以简解如下:
【解】原式 .
【例3】 把下列各式的分母有理化.
(1) ;(2) ( )
【方法导引】①式分母中有两个因式,将它有理化要乘以两个有理化因式那样分子将有三个因式相等,计算将很繁,观察分母中的两个因式如果相加即得分子,这就启示我们可以用如下解法:
【解】①原式
【方法导引】②式可以直接有理化分母,再化简.但是,不难发现②式分子中 的系数若为“1”,那么原式的值就等于“1”了!因此,②可以解答如下:
【解】②原式
3.运用配方法
【例4】化简
【解】原式
【解后评注】注意这时是算术根,开方后必须是非负数,显然不能等于“ ”
4.平方法
【例5】化简
【解】∵
∴ .
【解后评注】对于这类共轭根式 与 的有关问题,一般用平方法都可以进行化简
5.恒等变形公式法
【例6】化简
【方法导引】若直接展开,计算较繁,如利用公式 ,则使运算简化.
【解】原式
6.常值换元法
【例7】化简
【解】令 ,则:
原式
7.裂项法
【例8】化简
【解】原式各项分母有理化得
原式
【例9】化简
【方法导引】这个分数如果直接有理化分母将十分繁锁,但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分数的分子等于分母的两个因数之和,于是则有如下简解:
【解】原式
8.构造对偶式法
【例10】化简
【解】构造对偶式,于是没
,
则 , ,
原式
9.由里向外,逐层化简
【解】∵
而
∴原式
【解后评注】对多重根式的化简问题,应采用由里向外,由局部到整体,逐层化简的方法处理.
10.由右到左,逐项化简
【例11】化简
【方法导引】原式从右到左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因此从右向左进行化简.
【解】原式
.
【解后评注】平方差公式和整体思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平方差公式将多重根号逐层脱去,逐项化简,其环节紧凑,一环扣一环,如果不具有熟练的技能是难以达到化简之目的的.
返回
二次根式大小比较的常用方法
二次根式的化简具有极强的技巧性,而在不求近似值的情况下比较两个无理数(即二次根式)的大小同样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对初中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但掌握一些常见的方法对它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1.根式变形法
【例1】比较 与 的大小
【解】将两个二次根式作变形得
,
∵ ,∴ 即
【解后评注】本解法依据是:当 , 时,① ,则 ;②若 ,则
2.平方法
【例2】比较 与 的大小
【解】 ,
∵ ,∴
【解后评注】本法的依据是:当 , 时,如果 ,则 ,如果 ,则 .
3.分母有理化法
通过运用分母有理化,利用分子的大小来判断其倒数的大小.
【例3】比较 与 的大小
【解】∵
又∵
∴
4.分子有理化法
在比较两个无理数的差的大小时,我们通常要将其进行分子有理化,利用分母的大小来判断其倒数的大小.
【例4】比较 与 的大小
【解】∵
又∵
∴ .而
5.等式的基本性质法
【例5】比较 与 的大小
【解法1】∵
又
∴
即
【解后评注】本解法利用了下面两个性质:①都加上同一个数后,两数的大小关系不变.②非负底数和它们的二次幂的大小关系一致.
【解法2】将它们分别乘以这两个数的有理化因式的积,得
又∵ ∴
【解后评注】本解法的依据是:都乘以同一个正数后,两数的大小关系不变.
6.利用媒介值传递法
【例6】比较 与 的大小
【解】∵ ∴
又∵ ∴
∴
【解后评注】适当选择介于两个无理数之间的媒介法,利用数值的传递性进行比较.
7.作差比较法
在对两数进行大小比较时,经常运用如下性质:
① ;②
【例7】比较 与 的大小
【解】∵
∴
8.求商比较法
与求差比较法相对应的还有一种比较的方法,即作商比较法,它运用的是如下性质,当 , 时,则:
① ;②
【例8】比较 与 的大小.
【解】
∵
∴
∴
【解后评注】得上所述,含有根式的无理数大小的比较往往可采用多种方法,来求解.有时还需各种方法配合使用,其中根式变形法,平方法是最基本的,对于具体的问题要作具体分析,以求用最佳的方法解出正确的结果.
❸ 根式运算怎么做
一般形如
(a≥0)的代数式叫做二次根式,其中,a 叫做被开方数。当a≥0时,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当a小于0时,非二次根式(在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中,若根号下为负数,则无实数根),被开方数必须大于或等于0。
平方根
定义和概念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即如果
=a,则x叫做a的平方根,记作x=
,其中a叫被开方数。
性质
1.任何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如正数a的算术平方根是x,则a的另一个平方根为﹣x。
2.零的平方根是零,即
;
3.负数没有平方根。
4.有理化根式:如果两个含有根式的代数式的积不再含有根式,那么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根式,也称互为有理化因式。
5.若a,b,c,d都是有理数,为无理数,且,则a=b,c=d。
√a的性质和几何意义
1)a≥0 ;
≥0 [ 双重非负性 ]
2)
=a
(a≥0)[任何一个非负数都可以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
3) c=
表示直角三角形内,斜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的根号,即勾股定理推论
算术平方根
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和零的平方根统称为算术平方根,用
(a≥0)来表示。[1]
开平方运算
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2]
运算法则
乘除法
1.积的算数平方根的性质
(a≥0,b≥0)
2. 乘法法则
(a≥0,b≥0)
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用语言叙述为:两个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等于这两个因式积的算术平方根。
3.除法法则
(a≥0,b>0)
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法则,用语言叙述为:两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商,等于这两个数商的算术平方根。
加减法
1、同类二次根式
一般地,把几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它们的被开方数相同,就把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2、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把几个同类二次根式合并为一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3、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进行合并。
例如:(1)
;(2)
4、注意:有括号时,要先去括号。
化简
化简二次根式是初中阶段考试必考的内容,初中竞赛的题目中也常常会考察这一内容。
分母有理化
分母有理化即将分母从非有理数转化为有理数的过程,以下列出分母有理化的几种方法:
(1)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
例:
(2)利用平方差公式:
例:
[3]
(3)利用因式分解:
例:
(此题可运用待定系数法便于分子的分解)
换元法
换元法即把根式中的某一部分用另一个字母代替的方法,是化简的重要方法之一。
例:在根式
中,令
,即可得到
原式=
典型例题
1、化简根式:
分析:利用因式分解将大根号下的数化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即可去掉大根号。
2、计算
分析:通关换元法换元,将根号下的数化简,最后求值。
混合运算
1、确定运算顺序。
2、灵活运用运算定律。
3、正确使用乘法公式。
4、大多数分母有理化要及时。
5、在有些简便运算中也许可以约分,不要盲目有理化。
6、字母运算时注意隐含条件和末尾括号的注明。
7、提公因式时可以考虑提带根号的公因式。
应用
二次根式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利用从特殊到一般,在由一般到特殊的重要思想方法,解决一些规律探索性问题;
(2)利用二次根式解决长度、高度计算问题,根据已知量,求出一些长度或高度,或设计省料的方案,以及图形的拼接、分割问题。这个过程需要用到二次根式的计算,其实就是化简求值。[4]
❹ 数学根号什么计算方法最简单
一般数学根号不要算出来,只要化成最简根式就行了,比如算的是根号12你必须写成2倍根号3,不要算的
❺ 二次根式计算的方法
加减法
1、同类二次根式
一般地,把几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它们的被开方数相同,就把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化简:根号12等于4的根号3
2.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把几个同类二次根式合并为一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3.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进行合并。
例如:(1)
用语言叙述为:两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商,等于这两个数商的算术平方根。
(5)根式计算法难吗扩展阅读:
运算方法
1、确定运算顺序。
2、灵活运用运算定律。
3、正确使用乘法公式。
4、多数分母有理化要及时。
5、在有些简便运算中也许可以约分,不要盲目有理化(但最后结果必须是分母有理化的)。
6、字母运算时注意隐含条件和末尾括号的注明。
7、提公因式时可以考虑提带根号的公因式。
❻ 二次根式怎么样才能学好
二次根式训练基本技能 培养运算能力 二次根式这一章是初中代数第二册的最后一章,前一章“数的开方”引出了实数与无理数的概念,本章则借助二次根式,重点阐述有关实数与无理数运算的知识。紧接本章之后,初三代数第一章,就是以本章为基础的“一元二次方程”。 学习"二次根式",首先,要把握好本章的学习重点,处理好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运算的关系;其次,要科学地安排习题的内容,提高习题的效益,以更好地培养运算能力。 一、处理好概念、性质、运算的关系 本章的基本内容是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其中重点是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二次根式的概念是化简与运算的基础,二次根式的性质是化简与运算的依据。 关于二次根式的内容,以往的教材基本上是先讲概念,再讲性质,最后讲运算,其中,运算部分是按加减——乘法——除法的顺序讲述的。 例如,二次根式有以下性质: ①√a^2=|a|=a(a>0).-a(a<0) ②√(a/b)=√a/√b,(a≥0,b>0) ③√ab=√a√b,(a≥0,b≥0) 教科书中不是单独讲解这三个性质,而是先结合二次根式的乘法介绍性质②,又结合二次根式的除法介绍性质③,最后结合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介绍性质①。 前面提到的以往教材的编排,是侧重学习材料的逻辑(论理)顺序的,理论性比较强;现行教科书则是采用的比较重视学生学习的心理顺序的编排,便于学生对于具体材料的学习与掌握。考虑到现行教科书的编排在体现知识系统性方面的不足,教材在章末的小结与复习中,对全章内容进行了逻辑整理,以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二次根式的知识。 明确了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三者在本章中的地位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可以较好地把握它们在学习要求上的区别了。 二次根式的运算是本章的重点,相应的教学要求是能熟练地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能熟练地将分母中含有一个或两个二次根式的式子进行分母有理化。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运算的依据,相应的教学要求是掌握二次根式的有关性质及运算法则。二次根式的概念是运算的基础,相应的教学要求是了解二次根式及有关概念。 在实际学习中,如何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估呢?关键看学生运算的熟练程度,其中,又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为重。至于对二次根式性质的掌握,对二次根式概念的了解,都可以通过对运算的掌握加以判断和检测。 二、提高技能训练的效益 首先,要明确训练的目的。 对于二次根式这一章,训练的目的主要是培养进行二次根式运算的基本技能,了解与运算有关的基础知识,从而发展能力。 其次,对训练内容的选取要科学,深度、广度要适当。 从本章的训练目的出发,在训练内容的选择上,一是以常用运算为主,不必专门在概念、性质上下大功夫;二是以基本技能为主,而不追求繁难式子化简、运算的特殊技巧。 第三,要改进训练方法。 在实施二次根式运算的训练时,要从有理数、有理式运算与二次根式运算的区别?联系上入手,抓住问题的症结,培养独立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弄清训练目的,选准训练内容,搞活训练方法,才能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益。 除了上面谈到的问题,在进行二次根式的学习时,还应该注意与几何课的联系。 在前一章“数的开方”中,是利用几何里学习的“勾股定理”引入实数概念的,而在本章,从开始的章头图及序言,到二次根式的运算,都结合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借助于几何上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学习二次根式的目的,增加学习兴趣,同时,也复习、巩固了几何的相关知识。 二次根式问题是初中基本技能训练的重中之中,也是我们进行繁琐运算与变换能力培养的起点,学好它,无论对于初中阶段的学习还是对以后的学习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在明确目的的情况下,多想多练,不仅仅是学好"二次根式",而且也是学好整个数学知识的关键.
❼ 根号怎么计算
手工开根号法,只适用于任何一个整数或者有限小数开二次方.
因为网上写不出样式复杂的计算式,所以只能尽量书写,然后通过口述来解释:
假设一个整数1456456,开根号首先要从个位开畅揣扳废殖肚帮莎爆极始,每两位数做个标记,这里用'表示,那么标记后变成1'45'64'56.然后根据你要开的小数位数在小数点后补0,这里的举例开到整,则补2个0,(原因等明白该做法后自会理解),解法如下:
解法中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算式中的....没有意义,是因为网上无法排版,为了能把版式排得整齐点而加上的
2,为了区别小数点,所以小数点用。表示,而所有的.都是为了排版需要
3、除了1'45'64'56中的'有特殊意义,在解题中有用处外,其他的'都是为了排版和对起位置,说明数字来源而加的,取消没有任何影响
...........1..2..0..6.8
.........-----------------------
.....1../..1'45'64'56.00........(1)
.............1
............--------
.......22..|.45.................(2)
..............44
..............--------
........240.|.1'64..............(3)
....................0
...............---------
.......2406.|.1'64'56...........(4)
..................1'44'36
.................-----------
........24128.|.20'20'00........(5)
....................19'29'74
..................----------
.......................10'26
其中第(1)步的意思是对左起第一个'号前的数字进行开方,即本题中的1进行开方.并将数字写在上面.
第(2)步的意思是将第二个'号和第一个'号之间的数字,即45,写下来作为被除数,把上一步已经得到并写在上面的数字1乘以20作为除数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就得通过判断,得到一个数字a,使得除数为(1*20+a),同时商也为a,本步骤中,判断得到a应为2,所以除数是22,而2作为商写到了上面,1的右边.
第(3)步,把上一步除法计算的余数1移下来,同时把第三个'号和第二个'号之间的数字64也移下来,组成数字164作为被除数,然后重复上面的方法,把之前写到上面的数字12乘以20再加上一个可以作为本步骤的商的数字,组成除数.因为经过判断,本步骤只有0符合条件,所以除数是240,而商是0写到上面,164作为余数向下移.
第(4)步,如果前面能看懂的话,这一步其实只是前面的重复,把164和56都移下来组成被除数16456,然后120乘以20再加上6组成除数,同时6本身就是商,得到余数2020.
第(5)步依然是重复,需要特殊说明的是,对于小数点后面的数字,用0补位数就可以了,依然是两位加个'号,做法不变.
上面就是基本步骤了,总结起来就是先分位数,然后对第一个分位数字进行开方,如果有余数就想下移,和第二个分位组成被除数.而除数是之前已经得到的商乘以20加上某数字组成,而这个数字要在这个步骤中作为商出现的,所以这个数字是0-9中的哪个数字,得进行心算或口算来判断,得到余数再下移,一直重复到得到答案.
其中还要说明的是每一步得到的余数一定不能比除数大,也不能小于0,不然是无效的,说明选择做商的数字是不对的.
❽ 根号怎么算
1、通过一个例子来讲解怎么只能笔和纸来计算整数开方。比如怎么计算根号七。
因为已经知道了根号七介于2和3之间,如下图:
成立条件:a≥0,b>0,n≥2且n∈N。
网络根号
❾ 二次根式计算与化解的技巧是什么急用
一般地,形如√ā(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ā的化简
a(a≥0)
√ā=|a|={
-a(a<0)
2)积的平方根与商的平方根
√ab=√a·√b(a≥0,b≥0)
√a/b=√a
/√b(a≥0,b≥0)
3)最简二次根式
条件:(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或字母,因式是整式;(2)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可化为平方数或平方式的因数或因式。
1
运算法则
√a·√b=√ab(a≥0,b≥0)
√a/b=√a
/√b(a≥0,b≥0)
2
共轭因式
如果两个含有根式的代数式的积不再含有根式,那么这两个代数式叫做共轭因式,也称互为有理化根式。
1
同类二次根式
一般地,把几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它们的被开方数相同,就把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2
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把几个同类二次根式合并为一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❿ 根号运算法则
1.根号2乘以2,把2变成根号4再乘,就是根号4乘根号2,再根号下的2乘以4的积,就是根号8,也可化简写成2倍根号2.
如题:√2*2 =2√2 =√2*√4 =√(2*4) =√(2^2*4) =√8
2.根号3乘以根号6就是根号下6乘以3的积,就是根号18,再把18变成9乘以2,因为9可以开根,所以最后化简得出3倍根号2.
如题:√3*√6 =√(3*6) =√18 =√(9*2)=√3^2*2) =3√2
3.根号32乘以根号25,得出根号800,根号800再化简得根号下的400乘以2的积,400又等于20乘以20,就是20的平方,最后化简得出20倍根号2.
如题:√32*√25 =√(32*25) =√800 =√(400*2) =√(20^2*2) =20√2
很简单的 照此公式便可得出
√a*√b=√(a*b)
√a/√b=√(a/b)
注:X^n意思是X的n次方 如2^2=2*2=4 2^3=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