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万年历的c++程序怎么制作啊
万年历制作
1.在场景中,图层1拖入已做好的背景,上锁。
2.添加图层,名日历,点下第一帧,窗口,组件,User Interface,DateChooser,点中拖到场景,用任意变形工具调整大小,放好位置。
3.日历中显示的是英文,现在要改为中文,选中第一帧,点属性面板中的参数,再点下日历,第一行dayNames后面的英文双击(这是日期),值下面修改,0改为日,1改为一,依此类推,改完,按确定。
4.第四行monthNames后面的英文双击(这里是月份),值下面的0改为一月,1改为二月,一直改到十二月,确定。
5.如果你的日期不正确,在电脑右下角修改即可。
② 万年历程序设计思路
当然使用蔡勒公式了
最后附上我以前回答的一个....知道地址
http://..com/question/9433604.html
万年历的 但是不实现农历
如何计算某一天是星期几?
slowtiger 发表于 2005-10-11 21:43:00
如何计算某一天是星期几?
—— 蔡勒(Zeller)公式
历史上的某一天是星期几?未来的某一天是星期几?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计算公式(两个通用计算公式和一些分段计算公式),其中最着名的是蔡勒(Zeller)公式。
即w=y+[y/4]+[c/4]-2c+[26(m+1)/10]+d-1
公式中的符号含义如下,w:星期;c:世纪-1;y:年(两位数);m:月(m大于等于3,小于等于14,即在蔡勒公式中,某年的1、2月要看作上一年的13、14月来计算,比如2003年1月1日要看作2002年的13月1日来计算);d:日;[ ]代表取整,即只要整数部分。(C是世纪数减一,y是年份后两位,M是月份,d是日数。
1月和2月要按上一年的13月和 14月来算,这时C和y均按上一年取值。)
算出来的W除以7,余数是几就是星期几。如果余数是0,则为星期日。
以2049年10月1日(100周年国庆)为例,用蔡勒(Zeller)公式进行计算,过程如下:
蔡勒(Zeller)公式:w=y+[y/4]+[c/4]-2c+[26(m+1)/10]+d-1
=49+[49/4]+[20/4]-2×20+[26× (10+1)/10]+1-1
=49+[12.25]+5-40+[28.6]
=49+12+5-40+28
=54 (除以7余5)
即2049年10月1日(100周年国庆)是星期5。
你的生日(出生时、今年、明年)是星期几?不妨试一试。
不过,以上公式只适合于1582年10月15日之后的情形(当时的罗马教皇将恺撒大帝制订的儒略历修改成格里历,即今天使用的公历)。
过程的推导:(对推理不感兴趣的可略过不看)
星期制度是一种有古老传统的制度。据说因为《圣经·创世纪》中规定上帝用了六
天时间创世纪,第七天休息,所以人们也就以七天为一个周期来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
活,而星期日是休息日。从实际的角度来讲,以七天为一个周期,长短也比较合适。所
以尽管中国的传统工作周期是十天(比如王勃《滕王阁序》中说的“十旬休暇”,即是
指官员的工作每十日为一个周期,第十日休假),但后来也采取了西方的星期制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要知道某一天是星期几的问题。有时候,我们还想知
道历史上某一天是星期几。通常,解决这个方法的有效办法是看日历,但是我们总不会
随时随身带着日历,更不可能随时随身带着几千年的万年历。假如是想在计算机编程中
计算某一天是星期几,预先把一本万年历存进去就更不现实了。这时候是不是有办法通
过什么公式,从年月日推出这一天是星期几呢?
答案是肯定的。其实我们也常常在这样做。我们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知道
了2004年5月1日是星期六,那么2004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是星期几就不难推算出
来。我们可以掰着指头从1日数到31日,同时数星期,最后可以数出5月31日是星期一。
其实运用数学计算,可以不用掰指头。我们知道星期是七天一轮回的,所以5月1日是星
期六,七天之后的5月8日也是星期六。在日期上,8-1=7,正是7的倍数。同样,5月15
日、5月22日和5月29日也是星期六,它们的日期和5月1日的差值分别是14、21和28,也
都是7的倍数。那么5月31日呢?31-1=30,虽然不是7的倍数,但是31除以7,余数为2,
这就是说,5月31日的星期,是在5月1日的星期之后两天。星期六之后两天正是星期一。
这个简单的计算告诉我们计算星期的一个基本思路:首先,先要知道在想算的日子
之前的一个确定的日子是星期几,拿这一天做为推算的标准,也就是相当于一个计算的
“原点”。其次,知道想算的日子和这个确定的日子之间相差多少天,用7除这个日期
的差值,余数就表示想算的日子的星期在确定的日子的星期之后多少天。如果余数是
0,就表示这两天的星期相同。显然,如果把这个作为“原点”的日子选为星期日,那
么余数正好就等于星期几,这样计算就更方便了。
但是直接计算两天之间的天数,还是不免繁琐。比如1982年7月29日和2004年5月
1日之间相隔7947天,就不是一下子能算出来的。它包括三段时间:一,1982年7月29
日以后这一年的剩余天数;二,1983-2003这二十一个整年的全部天数;三,从2004年
元旦到5月1日经过的天数。第二段比较好算,它等于21*365+5=7670天,之所以要加
5,是因为这段时间内有5个闰年。第一段和第三段就比较麻烦了,比如第三段,需要把
5月之前的四个月的天数累加起来,再加上日期值,即31+29+31+30+1=122天。同理,第
一段需要把7月之后的五个月的天数累加起来,再加上7月剩下的天数,一共是155天。
所以总共的相隔天数是122+7670+155=7947天。
仔细想想,如果把“原点”日子的日期选为12月31日,那么第一段时间也就是一个
整年,这样一来,第一段时间和第二段时间就可以合并计算,整年的总数正好相当于两
个日子的年份差值减一。如果进一步把“原点”日子选为公元前1年12月31日(或者天文
学家所使用的公元0年12月31日),这个整年的总数就正好是想算的日子的年份减一。这
样简化之后,就只须计算两段时间:一,这么多整年的总天数;二,想算的日子是这一
年的第几天。巧的是,按照公历的年月设置,这样反推回去,公元前1年12月31日正好是
星期日,也就是说,这样算出来的总天数除以7的余数正好是星期几。那么现在的问题就
只有一个:这么多整年里面有多少闰年。这就需要了解公历的置闰规则了。
我们知道,公历的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天。置闰的方法是能被4整除的年份在
2月加一天,但能被100整除的不闰,能被400整除的又闰。因此,像1600、2000、2400
年都是闰年,而1700、1800、1900、2100年都是平年。公元前1年,按公历也是闰年。
因此,对于从公元前1年(或公元0年)12月31日到某一日子的年份Y之间的所有整年
中的闰年数,就等于
[(Y-1)/4] - [(Y-1)/100] + [(Y-1)/400],
[...]表示只取整数部分。第一项表示需要加上被4整除的年份数,第二项表示需要去掉
被100整除的年份数,第三项表示需要再加上被400整除的年份数。之所以Y要减一,这
样,我们就得到了第一个计算某一天是星期几的公式:
W = (Y-1)*365 + [(Y-1)/4] - [(Y-1)/100] + [(Y-1)/400] + D. (1)
其中D是这个日子在这一年中的累积天数。算出来的W就是公元前1年(或公元0年)12月
31日到这一天之间的间隔日数。把W用7除,余数是几,这一天就是星期几。比如我们来
算2004年5月1日:
W = (2004-1)*365 + [(2004-1)/4] - [(2004-1)/100] + [(2004-1)/400] +
(31+29+31+30+1)
= 731702,
731702 / 7 = 104528……6,余数为六,说明这一天是星期六。这和事实是符合的。
上面的公式(1)虽然很准确,但是计算出来的数字太大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仔
细想想,其实这个间隔天数W的用数仅仅是为了得到它除以7之后的余数。这启发我们是
不是可以简化这个W值,只要找一个和它余数相同的较小的数来代替,用数论上的术语
来说,就是找一个和它同余的较小的正整数,照样可以计算出准确的星期数。
显然,W这么大的原因是因为公式中的第一项(Y-1)*365太大了。其实,
(Y-1)*365 = (Y-1) * (364+1)
= (Y-1) * (7*52+1)
= 52 * (Y-1) * 7 + (Y-1),
这个结果的第一项是一个7的倍数,除以7余数为0,因此(Y-1)*365除以7的余数其实就
等于Y-1除以7的余数。这个关系可以表示为:
(Y-1)*365 ≡ Y-1 (mod 7).
其中,≡是数论中表示同余的符号,mod 7的意思是指在用7作模数(也就是除数)的情
况下≡号两边的数是同余的。因此,完全可以用(Y-1)代替(Y-1)*365,这样我们就得到
了那个着名的、也是最常见到的计算星期几的公式:
W = (Y-1) + [(Y-1)/4] - [(Y-1)/100] + [(Y-1)/400] + D. (2)
这个公式虽然好用多了,但还不是最好用的公式,因为累积天数D的计算也比较麻
烦。是不是可以用月份数和日期直接计算呢?答案也是肯定的。我们不妨来观察一下各
个月的日数,列表如下:
月 份: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
天 数: 31 28(29)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如果把这个天数都减去28(=4*7),不影响W除以7的余数值。这样我们就得到另一张
表:
月 份: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
剩余天数: 3 0(1) 3 2 3 2 3 3 2 3 2 3
平年累积: 3 3 6 8 11 13 16 19 21 24 26 29
闰年累积: 3 4 7 9 12 14 17 20 22 25 27 30
仔细观察的话,我们会发现除去1月和2月,3月到7月这五个月的剩余天数值是3,2,3,2,
3;8月到12月这五个月的天数值也是3,2,3,2,3,正好是一个重复。相应的累积天数中,
后一月的累积天数和前一月的累积天数之差减去28就是这个重复。正是因为这种规律的
存在,平年和闰年的累积天数可以用数学公式很方便地表达:
╭ d; (当M=1)
D = { 31 + d; (当M=2) (3)
╰ [ 13 * (M+1) / 5 ] - 7 + (M-1) * 28 + d + i. (当M≥3)
其中[...]仍表示只取整数部分;M和d分别是想算的日子的月份和日数;平年i=0,闰年
i=1。对于M≥3的表达式需要说明一下:[13*(M+1)/5]-7算出来的就是上面第二个表中的
平年累积值,再加上(M-1)*28就是想算的日子的月份之前的所有月份的总天数。这是一
个很巧妙的办法,利用取整运算来实现3,2,3,2,3的循环。比如,对2004年5月1日,有:
D = [ 13 * (5+1) / 5 ] - 7 + (5-1) * 28 + 1 + 1
= 122,
这正是5月1日在2004年的累积天数。
假如,我们再变通一下,把1月和2月当成是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不仅仍
然符合这个公式,而且因为这样一来,闰日成了上一“年”(一共有14个月)的最后一
天,成了d的一部分,于是平闰年的影响也去掉了,公式就简化成:
D = [ 13 * (M+1) / 5 ] - 7 + (M-1) * 28 + d. (3≤M≤14) (4)
上面计算星期几的公式,也就可以进一步简化成:
W = (Y-1) + [(Y-1)/4] - [(Y-1)/100] + [(Y-1)/400] + [ 13 * (M+1) / 5 ] - 7
+ (M-1) * 28 + d.
因为其中的-7和(M-1)*28两项都可以被7整除,所以去掉这两项,W除以7的余数不变,
公式变成:
W = (Y-1) + [(Y-1)/4] - [(Y-1)/100] + [(Y-1)/400] + [ 13 * (M+1) / 5 ] + d.
(5)
当然,要注意1月和2月已经被当成了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因此在计算1月和2月的日子
的星期时,除了M要按13或14算,年份Y也要减一。比如,2004年1月1日是星期四,用这
个公式来算,有:
W = (2003-1) + [(2003-1)/4] - [(2003-1)/100] + [(2003-1)/400] + [13*(13+1)/5]
+ 1
= 2002 + 500 - 20 + 5 + 36 + 1
= 2524;
2524 / 7 = 360……4.这和实际是一致的。
公式(5)已经是从年、月、日来算星期几的公式了,但它还不是最简练的,对于年
份的处理还有改进的方法。我们先来用这个公式算出每个世纪第一年3月1日的星期,列
表如下:
年份: 1(401,801,…,2001) 101(501,901,…,2101)
--------------------------------------------------------------------
星期: 4 2
====================================================================
年份:201(601,1001,…,2201) 301(701,1101,…,2301)
--------------------------------------------------------------------
星期: 0 5
可以看出,每隔四个世纪,这个星期就重复一次。假如我们把301(701,1101,…,2301)
年3月1日的星期数看成是-2(按数论中对余数的定义,-2和5除以7的余数相同,所以可
以做这样的变换),那么这个重复序列正好就是一个4,2,0,-2的等差数列。据此,我们
可以得到下面的计算每个世纪第一年3月1日的星期的公式:
W = (4 - C mod 4) * 2 - 4. (6)
式中,C是该世纪的世纪数减一,mod表示取模运算,即求余数。比如,对于2001年3月
1日,C=20,则:
W = (4 - 20 mod 4) * 2 - 4
= 8 - 4
= 4.
把公式(6)代入公式(5),经过变换,可得:
(Y-1) + [(Y-1)/4] - [(Y-1)/100] + [(Y-1)/400] ≡ (4 - C mod 4) * 2 - 1
(mod 7). (7)
因此,公式(5)中的(Y-1) + [(Y-1)/4] - [(Y-1)/100] + [(Y-1)/400]这四项,在计算
每个世纪第一年的日期的星期时,可以用(4 - C mod 4) * 2 - 1来代替。这个公式写
出来就是:
W = (4 - C mod 4) * 2 - 1 + [13 * (M+1) / 5] + d. (8)
有了计算每个世纪第一年的日期星期的公式,计算这个世纪其他各年的日期星期的公式
就很容易得到了。因为在一个世纪里,末尾为00的年份是最后一年,因此就用不着再考
虑“一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规则,只须考虑“四年一闰”的规则。仿照由公式(1)
简化为公式(2)的方法,我们很容易就可以从式(8)得到一个比公式(5)更简单的计算任意
一天是星期几的公式:
W = (4 - C mod 4) * 2 - 1 + (y-1) + [y/4] + [13 * (M+1) / 5] + d. (9)
式中,y是年份的后两位数字。
如果再考虑到取模运算不是四则运算,我们还可以把(4 - C mod 4) * 2进一步改写
成只含四则运算的表达式。因为世纪数减一C除以4的商数q和余数r之间有如下关系:
4q + r = C,
其中r即是 C mod 4,因此,有:
r = C - 4q
= C - 4 * [C/4]. (10)
则
(4 - C mod 4) * 2 = (4 - C + 4 * [C/4]) * 2
= 8 - 2C + 8 * [C/4]
≡ [C/4] - 2C + 1 (mod 7). (11)
把式(11)代入(9),得到:
W = [C/4] - 2C + y + [y/4] + [13 * (M+1) / 5] + d - 1. (12)
这个公式由世纪数减一、年份末两位、月份和日数即可算出W,再除以7,得到的余数是
几就表示这一天是星期几,唯一需要变通的是要把1月和2月当成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
C和y都按上一年的年份取值。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这是计算任意一天是星期几的最好的
公式。这个公式最早是由德国数学家克里斯蒂安·蔡勒(Christian Zeller, 1822-
1899)在1886年推导出的,因此通称为蔡勒公式(Zeller’s Formula)。为方便口算,
式中的[13 * (M+1) / 5]也往往写成[26 * (M+1) / 10]。
现在仍然让我们来算2004年5月1日的星期,显然C=20,y=4,M=5,d=1,代入蔡勒
公式,有:
W = [20/4] - 40 + 4 + 1 + [13 * (5+1) / 5] + 1 - 1
= -15.
注意负数不能按习惯的余数的概念求余数,只能按数论中的余数的定义求余。为了方便
计算,我们可以给它加上一个7的整数倍,使它变为一个正数,比如加上70,得到55。
再除以7,余6,说明这一天是星期六。这和实际是一致的,也和公式(2)计算所得的结
果一致。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面的公式都是基于公历(格里高利历)的置闰规则来考虑
的。对于儒略历,蔡勒也推出了相应的公式是:
W = 5 - C + y + [y/4] + [13 * (M+1) / 5] + d - 1. (13)
========================================
(2005-10-20 22:25:00) --------(4575252)
计算任何一天是星期几的几种算法
近日在论坛上看到有人在问星期算法,特别整理了一下,这些算法都是从网上搜索而来,算法的实现是我在项目中写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常用公式
W = [Y-1] + [(Y-1)/4] - [(Y-1)/100] + [(Y-1)/400] + D
Y是年份数,D是这一天在这一年中的累积天数,也就是这一天在这一年中是第几天。
二:蔡勒(Zeller)公式
w=y+[y/4]+[c/4]-2c+[26(m+1)/10]+d-1
公式中的符号含义如下,w:星期;c:世纪;y:年(两位数); m:月(m大于等于3,小于等于14,即在蔡勒公式中,某年的1、2月要看作上一年的13、14月来计算,比如2003年1月1日要看作2002年的13月1日来计算);d:日;[ ]代表取整,即只要整数部分。
相比于通用通用计算公式而言,蔡勒(Zeller)公式大大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
三:对蔡勒(Zeller)公式的改进
作者:冯思琮
相比于另外一个通用通用计算公式而言,蔡勒(Zeller)公式大大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不过,笔者给出的通用计算公式似乎更加简洁(包括运算过程)。现将公式列于其下:
W=[y/4]+r (y/7)-2r(c/4)+m’+d
公式中的符号含义如下,r ( )代表取余,即只要余数部分;m’是m的修正数,现给出1至12月的修正数1’至12’如下:(1’,10’)=6;(2’,3’,11’)=2;(4’,7’)=5;5’=0;6’=3;8’=1;(9’,12’)=4(注意:在笔者给出的公式中,y为润年时1’=5;2’=1)。其他符号与蔡勒(Zeller)公式中的含义相同。
四:基姆拉尔森计算公式
这个公式名称是我给命名的,哈哈希望大家不要见怪。
W= (d+2*m+3*(m+1)/5+y+y/4-y/100+y/400) mod 7
在公式中d表示日期中的日数,m表示月份数,y表示年数。
注意:在公式中有个与其他公式不同的地方:
把一月和二月看成是上一年的十三月和十四月,例:如果是2004-1-10则换算成:2003-13-10来代入公式计算。
③ 怎样能把万年历放到自己的博理里
上网搜索万年历的博客代码,应该很多
然后在"博客管理"里面新建一个“自定义空白面板”,粘贴在里面(注意要勾选“显示源代码”选项再粘贴);保存后,在新浪博客首页上点击“设置首页内容”,在弹出的对话框里勾选你所新建的自定义面板,保存就OK了。以上只限于新浪博客。
④ 用C语言怎么编写万年历
C语言编写万年历的源代码如下:
#include <stdio.h>
int week(int y,int m,int d);
int main()
{
char wk[7][3] = {{"天"},{"一"},{"二"},{"三"},{"四"},{"五"},{"六"}};
int year, month, day, w;
scanf("%d %d %d", &year, &month, &day);
w = week(year, month, day);
printf("%d年%d月%d日 星期%s", year, month, day, wk[w]);
}
int week(int y,int m,int d)
{
static int r[13]={0,0,3,3,6,1,4,6,2,5,0,3,5};
int c,w;
y %= 400;
if ((y==0||y%4==0&&y%100!=0)&&m<3)
c = 5;
else
c = 6;
w = (y+y/4-y/100+r[m]+d+c)%7;
return w;
}
(4)万年历源码怎么加到自己的程序扩展阅读
电子时钟C语言版的源代码如下:
#include<stdio.h>
#include<time.h>
#include<string.h>
int main()
{
char str[50];
time_t t;
struct tm *nt;
while(1)
{
system("cls");//清屏函数
t=time(NULL);
nt=localtime(&t);
strftime(str,50,"%Y-%m-%d %H:%M:%S “,nt);
printf("现在时刻:%s ",str);
}
getch();
return 0;
}
⑤ 万年历 源码编辑,修改
1.
var adds
if (perscal[2]>7)
adds = 1230
else
adds = 1130
var timeData = {
"China 中国": {
"BeiJing 北京":["+"+adds,"","北京、重庆、乌鲁木齐"],//伊朗春节过后修改为+1130,6个月后修改为+1230
"Iran 伊朗":["+0800","","德黑兰"]
}
};
2.在HTML里面加一个div,名字随便了 跟着阴历的一起跑,id=随便取一个名字
然后用document.getElementById("id名").innerHTML="内容" 控制
⑥ C语言万年历代码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main( )
{
int Year,Month; //年、月
int FirstDay_Year,FirstDay_Month; //某年的第一天是星期几,某年某月的第一天是星期几(范围是0~6,其中0代表星期日)
int IsLeapYear; //是否为闰年,0表示不是闰年,1表示是闰年
int i,d,y; //临时变量
char YN; //Yes No,程序是否要继续
int Days[13]={0,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Days[1~12]存储每个月有多少天,其中二月的天数是可变的(闰年29天,平年28天),这里初始化为28天
printf(" C语言简单万年历\n"); //打印标题
XunHuan: //循环标号(可以通过goto跳转到这里)
printf("请输入年份<0000~9999>: "); //提示输入年份(0~9999)
scanf("%d",&Year); //把输入的年份赋值给变量Year
printf("请输入月份<0~12>: "); //提示输入月份(1~12)
scanf("%d",&Month); //把输入的月份赋值给变量Month
y=Year;
FirstDay_Year=5*(y/4)+(y%4)-(y/100)+(y/400);//蔡勒公式(计算某年的第一天是星期几)
IsLeapYear=(y%4==4&&y%100!=100||y%400==0)?1:0;
//判断是否为闰年
Days[2]=(IsLeapYear==1)?29:28; //闰年二月29天,非闰年二月28天
for(i=1,d=0;i<Month;i++)
d=d+Days[i];
FirstDay_Month=(d+FirstDay_Year)%7; //当月的第一天是星期几(0代表星期日)
printf("\n****************************************************\n");
printf("\t\t公元 %d 年 %2d 月",Year,Month); //打印年月
printf("\n****************************************************\n");
printf("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n");
//打印星期表头
for(i=0;i<FirstDay_Month;i++)
printf("%7c",' '); //当某月的第一天不是星期日时打印空格占位
for(d=1;d<=Days[Month];d++) //循环,从每个月的第一天开始打印
{
printf("%7d",d);
if(((d+FirstDay_Month)%7)==0 && d<Days[Month])
printf("\n"); //当输出了星期六而且还未输出所有天数时,换行
}
printf("\n****************************************************\n");
printf("\n");
printf("是否继续(Y/N)?\n");
scanf("%c",&YN);
scanf("%c",&YN);
if(YN=='Y' || YN=='y')
goto XunHuan;
}
⑦ C++写的一个源文件的万年历怎么变成有头文件的万年历程序
添加一个头文件,然后在里面定义函数,变量等,在源文件中包含头文件就可以了。
⑧ 菜鸟求助怎样用vc++6.0编写万年历程序
1、应在主函数中对函数sub进行初始化
在{下面增加代码:intsub(intx);
2、函数intsub(x)应为intsub(intx)
3、函数sub里面又加了intx;x重定义错误,去掉intx;这行代码
修改后的代码为:
#include<stdio.h>
voidmain()
{
intsub(intx);
intx,m;
scanf("%d",&x);
m=sub(x);
printf("m=%d ",m);
}
intsub(intx)
{
inta,b,c,n;
a=6;b=30;c=15;
if(x<=a)
n=b*x+a*a;
else
n=a*(c-x)+c*c;
return(n);
}
⑨ 用C语言怎么编写这个万年历
核心算法:星期(0~6)=(年份系数+月份系数+日期)%7;
其中,年份系数我以2007年做参照,已知2007年,年份系数是0,往前往后分别是递减和递增。增减规律:非闰年为±1,闰年1~2月-2或+1,闰年3~12月+2或者-1。
其中,12个月份系数对应:0,3,3,6,1,4,6,2,5,0,3,5。
根据以上规律,只要利用循环,就可以的到对应系数和星期。
日历实现翻页功能,按键盘左右方向键可以翻译查看当年其他月份,按向上方向键可以返回菜单。
下面是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lloc.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conio.h>
#include <math.h>
#include <time.h>
#define XY 2007
#define X07 0//以2007年年系数0做参照
int isLeapYear(int year);//判断是否是闰年,是返回1,否返回0
int addyx(int yx,int n);//年系数自增,0~6,n:自增的跨度,返回自增后的年系数
int getYX(int year,int month);//获得年系数0~6
int getMX(int month);//获得月系数
int getWeek(int yx,int mx,int day);//通过年月系数(yx:年系数;mx:月系数)及日期获取星期
char *getStrWeek(int yx,int mx,int day);//通过年月系数(yx:年系数;mx:月系数)及日期获取星期对应的中文字符串
int getMaxDay(int year,int month);//通过年月获取当月最大天数
void prCalendar(int year,int month);//打印日历
int showMeun();//打印主菜单
int getDuration(int year,int month,int day);//通过日期获取距今天数
int calendar[6][7];
int main()
{
//int year,month,day,yx,mx;
while(1)
{
if(!showMeun())
break;
}
return 0;
}
int showMeun()//打印主菜单
{
int n,year,month,day,yx,mx;
while(1)
{
system("cls");
printf("1、输入年份,显示该年每个月的日历 ");
printf("2、输入年月,显示该月的天数 ");
printf("3、输入日期,显示距离今天的天数 ");
printf("4、输入日期,查询这一天是星期几 ");
printf("0、结束程序 ");
n=-1,year=0,month=0,day=0;
while(n<0 || n>4)
{
printf("请输入选择的菜单序号:");
scanf("%d",&n);
}
switch(n)
{
case 1:while(year<=0 || year>9999)
printf("请输入年份:"),scanf("%d",&year);
prCalendar(year,1);
break;
case 2:while(year<=0 || year>9999 || month<=0 || month>12)
printf("请输入年份及月份:"),scanf("%d%d",&year,&month);
printf("%4d年%2d月共有%d天 按任意键继续。。。。。。 ",year,month,getMaxDay(year,month)),getch();
break;
case 3:while(year<=0 || year>9999 || month<=0 || month>12 || day<0 || day>getMaxDay(year,month))
printf("请输入日期:"),scanf("%d%d%d",&year,&month,&day);
printf("距离今日有%d天 按任意键继续。。。。。。 ",getDuration(year,month,day)),getch();
break;
case 4:while(year<=0 || year>9999 || month<=0 || month>12 || day<0 || day>getMaxDay(year,month))
printf("请输入日期:"),scanf("%d%d%d",&year,&month,&day);
yx=getYX(year,month);
mx=getMX(month);
printf("%4d年%2d月%2d日是%s 按任意键继续。。。。。。 ",year,month,day,getStrWeek(yx,mx,day)),getch();
break;
case 0:return 0;
}
}
return n;
}
void prCalendar(int year,int month)//打印日历
{
char c1,c2;
int i,j,*p=NULL,yx,mx,cnt,w,maxDay;
while(1)
{
p=&calendar[0][0];
yx=getYX(year,month),mx=getMX(month);
cnt=0,w=getWeek(yx,mx,1);
maxDay=getMaxDay(year,month);
for(i=0;i<6;i++)
for(j=0;j<7;j++)
{
if(cnt<w)
p++,cnt++;
calendar[i][j]=0;
}
for(i=1;i<=maxDay;i++)
*p=i,p++;
system("cls");
printf(" %4d 年%2d月 ",year,month);
printf("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
for(i=0;i<6;i++,printf(" "))
for(j=0;j<7;j++)
if(calendar[i][j]==0)
printf(" ");
else
printf("%2d ",calendar[i][j]);
printf("<- 按方向键向左或向右翻页 -> ");
printf(" 按向上方向键返回主菜单 ");
c1=getch();
c2=getch();
if(c1==-32 && c2==75)//左键
{
if(month==1)
month=12;
else
month--;
}
if(c1==-32 && c2==77)//右键
{
if(month==12)
month=1;
else
month++;
}
if(c1==-32 && c2==72)//上键
{
showMeun();
break;
}
}
}
int getDuration(int year,int month,int day)//通过日期获取距今天数
{
int i,y,m,d,sum=0,sum2=0,minY,maxY,minM,maxM,minD,maxD;
time_t tt;
struct tm *tmp;
time(&tt);
tmp=localtime(&tt);
y=1900+tmp->tm_year,m=1+tmp->tm_mon,d=tmp->tm_mday;//获取当前日期的年月日
if(year<y)
minY=year,maxY=y,minM=month,maxM=m,minD=day,maxD=d;
if(year>y)
minY=y,maxY=year,minM=m,maxM=month,minD=d,maxD=day;
if(year!=y)
{
for(i=minY;i<maxY;i++)//按相差年份累加(不包含右端最大年份)
if(isLeapYear(i))
sum+=366;//闰年
else
sum+=365;
for(i=1;i<minM;i++)//扣除左端年份已过月份对应天数
sum-=getMaxDay(minY,i);
sum-=minD;//扣除左端当月已过天数
for(i=1;i<maxM;i++)//累加右端最大年份已过月份对应天数(不包含最大年份当月)
sum+=getMaxDay(maxY,i);
sum+=maxD;//累加右端当月已过天数
}
else//如果年份相同,累加两边一年内已过天数,求差值
{
for(i=1;i<month;i++)
sum+=getMaxDay(month,i);
sum+=day;
for(i=1;i<m;i++)
sum2+=getMaxDay(m,i);
sum2+=d;
return abs(sum2-sum);
}
return sum;
}
int getMaxDay(int year,int month)//通过年月获取当月最大天数
{
int days[12]={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if(isLeapYear(year) && month==2)
return days[month-1]+1;
return days[month-1];
}
char *getStrWeek(int yx,int mx,int day)//通过年月系数(yx:年系数;mx:月系数)及日期获取星期对应的中文字符串
{
int w;
static char week[7];
memset(week,0,7);
strcpy(week,"星期");
w=getWeek(yx,mx,day);
switch(w)
{
case 0:strcat(week,"日");break;
case 1:strcat(week,"一");break;
case 2:strcat(week,"二");break;
case 3:strcat(week,"三");break;
case 4:strcat(week,"四");break;
case 5:strcat(week,"五");break;
case 6:strcat(week,"六");break;
}
return week;
}
int getWeek(int yx,int mx,int day)//通过年月系数(yx:年系数;mx:月系数)及日期获取星期对应的数值0~6
{
return (yx+mx+day)%7;
}
int getMX(int month)//获得月系数
{
int xmonth[12]={0,3,3,6,1,4,6,2,5,0,3,5};//月系数:1-12月,每月的系数。
return xmonth[month-1];
}
int getYX(int year,int month)//获得年系数0~6
{
int yx=0,nyear=XY,isly,flag;
if(nyear==year)
return 0;
if(nyear<year)
flag=0,nyear++;
else
flag=1,nyear--;
while(1)
{
isly=isLeapYear(nyear);
if(!isly){//非闰年年系数累加1
if(!flag)
yx=addyx(yx,1);
else
yx=addyx(yx,-1);
}
if(isly && month>=1 && month<=2){//闰年1~2月年系数累加1,3`12月年系数累加2
if(!flag)
yx=addyx(yx,1);
else
yx=addyx(yx,-2);
}
else if(isly && month>=3 && month<=12){
if(!flag)
yx=addyx(yx,2);
else
yx=addyx(yx,-1);
}
if(nyear==year)
break;
if(!flag && nyear<year)
nyear++;
if(flag && nyear>year)
nyear--;
}
return yx;
}
int addyx(int yx,int n)//年系数自增,0~6,n:自增的跨度,返回自增后的年系数
{
if(n>0)
{
if(yx+n<=6)
return yx+n;
if(yx+n>6)
return yx+n-7;
}
if(n<0)
{
if(yx+n>=0)
return yx+n;
if(yx+n<0)
return yx+n+7;
}
return -1;
}
int isLeapYear(int year)//判断是否是闰年,是返回1,否返回0
{
if((year%4==0 && year%100!=0)||(year%400==0))
return 1;
return 0;
}
⑩ 我有万年历和时钟的java源代码,但不知道怎么把他们在一个程序中显示出来知道的请回复
/**
* @(#)AidyCalender.java
*
*
* @author
* @version 1.00 2008/7/19
*/
import java.awt.*;
import java.awt.event.*;
import java.lang.StringBuffer;
import javax.swing.*;
import java.util.*;
import javax.swing.Timer;
import javax.swing.border.*;
public class AidyCalender extends JFrame implements ActionListener,ItemListener{
Date date = new Date();
private GregorianCalendar gregorianCalendar = new GregorianCalendar();
//定义中英文字符数组存储星期信息,用于转换显示
private String[] stringWeekEn = new String[] { "SUN", "MON", "TUE", "WED",
"THU", "FRI", "SAT" };
private String[] stringWeekCn = new String[] {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
//定义存储月份的信息数组,用于转换显示方示
private String[] stringMonthEn = new String[] { "Jan", "Feb", "Mar", "Apr",
"May", "Jun", "Jul", "Aug", "Sept", "Oct", "Nov", "Dec" };
private String[] stringMonthCn = {"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
"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private String[] sysNowTime = new String[6];//sysNowTime 用于存储系统时间的变量
private String[] sysRunTime = new String[6];
private JLabel []labelWeek = new JLabel[7];
private JLabel []labelDay = new JLabel[42];
private JLabel labelTime = new JLabel();
private JPanel panel1 = new JPanel();
private JPanel panel2 = new JPanel();
private JPanel panel3 = new JPanel();
private JComboBox combo1 = new JComboBox();
private JComboBox combo2 = new JComboBox();
private JButton buttonToday = new JButton();
private Border border = BorderFactory.createRaisedBevelBorder();
private Border border1 = BorderFactory.createLineBorder(Color.cyan,3);
public AidyCalender(String title) {
super(title);
for (int y = 1900; y < 2101; y++) {
combo1.addItem(" " + new Integer(y).toString()+"年");
}
for (int m = 0;m<12;m++){
combo2.addItem(" "+stringMonthCn[m]);
}
buttonToday.setText("今 天");
setLayout(new FlowLayout());
add(panel1);
add(panel2);
add(panel3);
panel1.setLayout(new GridLayout(1,3,10,0));
panel1.add(combo1);
combo1.addItemListener(this);
panel1.add(combo2);
combo2.addItemListener(this);
panel1.add(buttonToday);
buttonToday.addActionListener(this);
labelTime.setFont(new Font("宋体",Font.PLAIN,16));
labelTime.setForeground(Color.MAGENTA);
panel1.add(labelTime);
Timer time = new Timer(1000,new TimerListener());
time.addActionListener(new TimerListener());
//time.setRepeats(true);
time.start();
//labelTime.addAncestorListener(new TimerListener());
panel2.setLayout(new GridLayout(7,7,0,10));
panel2.setBackground(Color.white);
for(int i=0;i<7;i++){
labelWeek[i] = new JLabel();
labelWeek[i].setHorizontalAlignment(0);
if(i==0||i==6){
labelWeek[i].setBackground(Color.blue);
labelWeek[i].setForeground(Color.RED);
labelWeek[i].setFont(new Font("黑体",Font.BOLD,14));
}
else{
labelWeek[i].setForeground(Color.BLACK);
labelWeek[i].setFont(new Font("新宋体",Font.PLAIN,14));
}
labelWeek[i].setText(stringWeekCn[i]);
panel2.add(labelWeek[i]);
}
for(int i= 0;i<42;i++){
labelDay[i] = new JLabel();
labelDay[i].setHorizontalAlignment(0);
labelDay[i].setText("");
panel2.add(labelDay[i]);
}
addWindowListener(new WindowAdapter(){
public void windowClosing(WindowEvent e){
System.exit(0);
}
});
setSize(300,300);
setBounds(250, 200, 400, 360);
setVisible(true);
setResizable(false);
setDefaultCloseOperation(JFrame.EXIT_ON_CLOSE);
getSysDate();
setNowDate();
}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ae){
if(ae.getSource()==buttonToday){
setNowDate();
}
}
public void itemStateChanged(ItemEvent aa){
setChangeDate();
}
public int turnWeek(String week){
int i;
for(i=0;i<7;i++)
if(week.equalsIgnoreCase(stringWeekEn[i]))
break;
return i;
}
public int turnMonth(String month){
/**
*int turnMonth(String month)
*@month 系统日期中的月,诸如Jan\Feb
*@return int
*返回一个整数值,用于寻找stringMonthCn[]数组中对应的中文月份
*/
int i;
for(i=0;i<12;i++)
if(month.equalsIgnoreCase(stringMonthEn[i]))
break;
return i;
}
/**
*setNowDate()
*设置当前系统日期
*/
public void setNowDate(){
setSysDate(getNowYear(),getNowMonth());
getSysRunDate();
setDateNull();
combo1.setSelectedIndex(getShowYear() - 1900);
combo2.setSelectedIndex(getShowMonth());
setDays(getMonthDays(getNowYear(),getNowMonth()),getInitWeek(sysRunTime[0]),getNowDay());
//labelTime.setText(sysNowTime[3]);
//labelTime.setHorizontalAlignment(0);
}
/**Integer getShowYear()
*获取组合框中应该显示的年份
*/
public void setSysDate(int year,int month){
gregorianCalendar.set(year,month,1);
}
public void setDateNull(){
for(int i=0;i<42;i++){
labelDay[i].setText("");
}
}
public void setChangeDate(){
setSysDate(getComboYear(),getComboMonth());
getSysRunDate();
setDateNull();
setDays(getMonthDays(getComboYear(),getComboMonth()),getInitWeek(sysRunTime[0]),-1);
}
public int getMonthDays(int year, int month) {
/**
*返回所选年月的天数,因为数组中的数值从0开始,所以3\5\8\10分别代表4\6\9\11几个小月.
*而1代表2月,经过是否为闰年判断,选择返回28或29天.
*其余月份为大月,返回31天.
**/
switch (month) {
case 3:
case 5:
case 8:
case 10:
return 30;//小月返回30天
case 1:
if (gregorianCalendar.isLeapYear(year)) {
//isLeapYear(year)确定当前纪元中的指定年份是否为闰年。
return 29;
} else {
return 28;
}//闰年的二月返回29天,平年返回28天
default:
return 31;
//大月返回31天
}
}
/**
*int getComboYear()
*获取组合框中的年份
*/
public void getSysDate(){
date = gregorianCalendar.getTime();
sysNowTime = (date.toString()).split(" ");
}
public void getSysRunDate(){
date = gregorianCalendar.getTime();
sysRunTime = (date.toString()).split(" ");
}
public int getComboYear(){
return combo1.getSelectedIndex()+1900;
}
/**
*int getComboMonth()
*获取月组合框中的整数值,
*/
public int getComboMonth(){
return combo2.getSelectedIndex();
}
public int getInitWeek(String initWeek){
/**
*getWeekNow(String initWeek)
*@para nowWeek 系统日期中的星期
*返回当月中的1号是从星期几开始
*/
int nowWeek = 0 ;
for(int i = 0;i<7;i++){
if(initWeek.equalsIgnoreCase(stringWeekEn[i])){
nowWeek = i;
break;
}
}
return nowWeek;
}
public int getNowYear(){
return Integer.parseInt(sysNowTime[5]);
}
public int getNowMonth(){
int nowMonth=0;
for(int i=0;i<12;i++){
if(sysNowTime[1].equalsIgnoreCase(stringMonthEn[i]));
nowMonth=i;
break;
}
return nowMonth;
}
public int getNowDay(){
return Integer.parseInt(sysNowTime[2]);
}
public Integer getShowYear(){
return Integer.parseInt(sysNowTime[5]);
}
public Integer getShowMonth(){
/**
*Integer getShowMonth()
*获取在组给框中显示的中文格式月份:如七月\八月等
*/
return turnMonth(sysNowTime[1]);
}
public void setDays(int monthDays,int initWeek,int day){
/**
*void setDays(int monthDays,int initWeek,int day)
*@para monthDays 本月天数
*@para initWeek 初始星期
*@para day 今天日
*设置月历
*/
setDateNull();
for(int i=initWeek;i<initWeek+monthDays+1;i++){
if((i-initWeek+1)==day){
labelDay[i].setBorder(border1);
labelDay[i].setForeground(Color.BLUE);
labelDay[i].setFont(new Font("黑体",Font.BOLD,20));
}else if((i%7==0)||(i%7==6))
labelDay[i].setForeground(Color.RED);
else{
labelDay[i].setForeground(Color.BLACK);
}
labelDay[i].setText(String.valueOf(i-initWeek+1));
}
for(int i=initWeek+monthDays;i<42;i++)
labelDay[i].setText("");
}
class TimerListener implements ActionListener{
//AdapterDemo var=new AdapterDemo("万年历程序--Aidy");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e) {
GregorianCalendar g = new GregorianCalendar();
String clock = new String((g.getTime().toString().split(" "))[3]);
labelTime.setText(clock);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UIManager.setLookAndFeel(UIManager.getSystemLookAndFeelClassName());
}catch(Exception 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AidyCalender var=new AidyCalender("万年历程序--Aidy");
}
}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