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鲁迅人物传记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着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着《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着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② 中国古代神话作者
《中国古代神话》的作者是袁珂。
袁圣时(笔名袁珂、丙生、高标、袁展),(1916年7月12日~2001年7月14日)作家、神话学家,生于成都市新都区,生于1916年7月12日,逝于2001年7月14日,享年85岁。
着有《中国古代神话》《中国神话传说》《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袁珂神话论集》《中国神话百题》《神话故事新编》《中华文化集粹丛书·神异篇》等。
(2)中国台湾省编译馆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神话》全书从世界是怎样开始的,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俈帝姬夋、帝喾和舜,羿和嫦娥的故事,鲧和禹治理洪水,远国异人,夏以后的传说等几个方面对支离破碎中国神话作了最全面、完整、通俗的讲述。
中国古代神话十分丰富,但因散见于历代经史子集、笔记、类书等古籍中,零碎而庞杂,历史化、藻饰化严重。袁珂对浩瀚的古文献资料考辨真伪,订正讹误,加以排比综合,把中国汉民族片断的古神话资料熔铸成一个有系统的整体,提供了一部具有汉民族古神话特色与风格的文学作品。
③ 袁珂的简介
袁珂
(1916.7.12—2001.7.14)
四川新都人,生于四川新繁县。神话学家。本名袁圣时,笔名丙生、高标、袁展等。
1941年毕业于成都华西大学中文系。1946年后历任台湾省编译馆编辑,台湾省教育厅编审委员会编审,西南人民艺术学院讲师,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专业作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神话学会主席。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袁珂先生着述颇丰。1950年,第一部神话专着《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着,作者对浩瀚的古文献资料,考辨真伪,订正讹误,加以排比综合,把中国汉民族片断的古神话资料熔铸成一个有系统的整体,提供了一部具有汉民族古神话特色与风格的文学作品,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学术声望。之后,袁珂先生先后撰写了《中国神话传说》、《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袁珂神话论集》、《中国神话百题》、《中国神话传说》、《中国民族神话词典》、《神话故事新编》、《中华文化集粹丛书·神异篇》》、《山海经校注》、《巴蜀神话》(合着)等20多部着作以及800余万字的论文。 袁珂先生的大多数着作在香港、台湾均多次翻印,在国外有俄、日、英、法、意、西班牙、捷克、韩国、世界语等多种译本。其作品被中国、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入选学校课本。
④ 袁珂简介
简介
袁珂(1916.7.12—2001.7.5),四川新都人,生于四川新繁县。神话学家。本名袁圣时,笔名丙生、高标、袁展等。
袁珂先生着述颇丰。1950年,第一部神话专着《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着,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学术声望。之后,袁珂先生先后撰写了《中国神话传说》、《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袁珂神话论集》、《中国神话百题》、《中国民族神话词典》、《神话故事新编》、《中华文化集粹丛书·神异篇》》、《山海经校注》、《巴蜀神话》(合着)等20多部着作以及800余万字的论文。袁珂先生的大多数着作在香港、台湾均多次翻印,在国外有俄、日、英、法、意、西班牙、捷克、韩国、世界语等多种译本。其作品被中国、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入选学校课本。
1941年毕业于成都华西大学中文系。1946年后历任台湾省编译馆编辑,台湾省教育厅编审委员会编审,西南人民艺术学院讲师,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专业作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神话学会主席。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袁珂先生1916年出生,四川新都县新繁镇人,1946年到台湾省编译馆就职,开始系统地研究中国神话传说。1949年初,先生回到四川,一直从事文学暨神话学的研究工作;1987年调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任研究员,2001年7月14日逝世。
袁珂先生在学术上的贡献举世皆知,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把神话传说当成学问来研究,是建立中国神话学的主力学者。第二、对神话学资料的收集、整理、梳理、分析、研究、出版,以及普及神话学知识方面的工作和着述甚丰,其中《中国古代神话》一书,改变了疑古派和言必称希腊者所谓的中国神话资料贫乏的误解和谬见;而《中国神话大词典》一书则是神话传说(包括对民间故事的提炼)资料集大成的巨着,笔者的论文《我们远古祖先经历过的天地大冲撞在民间留下的不灭印记》,就是从该词典中找出79个民间故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它们记录了一次天外星体撞击地球的全部过程。第三,袁珂先生提出并论证了广义神话的概念,扩展了神话学研究的视野和领域。第四、袁珂先生长期鼓励、指导青年学者进行神话学研究,而且这种指导是客观的科学的不追求任何私利的。
由于时逢文化大革命,1970年毕业后并未从事专业或与专业挂点边的工作。此后对神话传说中记录的远古自然和社会信息的课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解读社会文化现象,这得益于竺可桢先生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和袁珂先生的《中国古代神话》一书。
1980年袁珂先生出版《山海经校注》一书,1984年成立中国神话学会,袁珂先生任主席,可惜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很少参加有关的活动。
此后袁珂先生编着《中国神话大词典》,欲选用《新绘神异全图山海经》一书的部分插图,特意写信征求笔者同意,并在《中国神话大词典》的凡例中注明:本书插图用及“当代王红旗、孙晓琴《新绘神异全图山海经》等典籍。”1998年出版《中国神话大词典》。
1999年,袁珂住四川省人民医院。2001年7月5日病逝。
http://www.xiaoshuo.com/book/yuankezuopinji.html
http://www.xiaoshuo.com/book/yuankezuopinji.html
⑤ 袁珂的人物生平
袁珂先生1916年出生,四川新都县新繁镇人,1941年毕业于成都华西大学中文系。1946年后历任台湾省编译馆编辑,台湾省教育厅编审委员会编审,开始系统地研究中国神话传说。1949年初,先生回到四川,一直从事文学及神话学的研究工作,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历任西南人民艺术学院讲师,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专业作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神话学会主席;1987年调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任研究员。
1980年袁珂先生出版《山海经校注》一书,1984年成立中国神话学会,袁珂先生任主席,可惜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很少参加有关的活动。
2001年7月14日逝世。
⑥ 许寿裳的人物简介
许寿裳,曾就读于绍郡中西学堂和杭州求是书院。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以官费赴日留学,入弘文学院补习日文,与鲁迅相识,结成挚友。曾编辑《浙江潮》,后转入东京高等师范读书。三十四年(1908),与鲁迅一起加入革命团体光复会。次年四月回国,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务长。
辛亥革命后,任浙江军政司秘书。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应教育总长蔡元培邀,任教育部佥事、科长、参事和普通教育司司长,兼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
1917年冬起,历任江西省教育厅厅长、教育部编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校长。
1925年,北京爆发“女师大风潮”,支持鲁迅和进步师生正义斗争。被段祺瑞政府通缉,愤然离校,到中山大学中文系任教授。不久,应蔡元培之邀,赴南京任大学院(即以后的中央研究院)参事、秘书长,后又任中央研究院文书处主任等职。1934年北上,任北平大学文理学院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西北联大史学系主任、商学院院长、国文系教授以及华西大学教授等职。
1946年夏,应留日同学、同乡、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邀请,任台湾省编译馆馆长。陈仪被撤职后,到台湾大学任教授兼国文系主任。1948年2月18日,在台北寓所惨遭歹徒杀害。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认为,许寿裳有两项重大贡献。一方面,他和鲁迅先生等人作为当时读音统一会会员,一起确立了注音符号的使用原则,奠定了台湾国语运动的规矩,很多台湾同胞正是靠着注音符号学习和掌握了国语。另一方面,许先生亲自编写了《怎样学习国语和国文》一书,并在国语运动中力推从“台语复原”到“学习国语”的正确方向,为台湾光复初期国语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⑦ 中国神话传说的作者简介
《中国神话传说》是2012年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袁珂,是中国神话学专家袁珂一生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袁圣时(笔名袁珂、丙生、高标、袁展院),汉人,作家,生于成都市新都区,生于1916年7月12日,逝于2001年7月14日,享年85岁。
袁珂先生1916年出生,四川新都县新繁镇人,1941年毕业于成都华西大学中文系。1946年后历任台湾省编译馆编辑,台湾省教育厅编审委员会编审,开始系统地研究中国神话传说。1949年初,先生回到四川,一直从事文学及神话学的研究工作,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
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历任西南人民艺术学院讲师,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专业作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神话学会主席;1987年调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任研究员。
(7)中国台湾省编译馆扩展阅读
袁珂先生着述颇丰。1950年,第一部神话专着《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着,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学术声望。之后,袁珂先生先后撰写了《中国神话传说》、《中国神话传说词典》、《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袁珂神话论集》、《中国神话百题》、《中国民族神话词典》、《神话故事新编》、《中华文化集粹丛书·神异篇》》、《山海经校注》、《巴蜀神话》(合着)、《中国神话通论》等20多部着作以及800余万字的论文。
⑧ 鲁迅人物传记简介是什么
内容简介
《鲁迅传》不盲从现成的结论,不追随流行的观念,而以事实为根据,将传主的经历、行状、思想、作品都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思潮中加以考察,力图写出真实的鲁迅。鲁迅是一个顽强的战士,具有不屈不挠的性格,但却不是终日“横眉冷对”的无情者,他有自己的生活爱好、私人感情和家庭生活,是一个完整的人。《鲁迅传》从多角度进行观照,对于传主的各个生活侧面都作了充分的描述。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旗手、现代文学的开拓者、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要了解中国的新文化和新文学,必须阅读鲁迅,认识鲁迅,否则就无从入手。正因为鲁迅与现代中国的文化思潮联系紧密,所以围绕着他的论争也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但对于他,却常常有无意的误读或有意的曲解,这就离开了真实的鲁迅。
编辑推荐
《鲁迅传》代表着当代学人对鲁迅精神的最深刻理解。由《亡友鲁迅印象记》和《我所认识的鲁迅》两部着作合辑而成。许寿裳是中国现代着名教育家与传记作家。 许寿裳是当之无愧的鲁迅精神的最深刻的理解者,他用真切的事实和朴实的理解迅速找到了鲁迅精神的闪光点。许广平当时在给许寿裳的信中说:“回忆之文,非师莫属!”
作者简介
许寿裳(1883—1948),字季薷,又作季芾,号上遂,绍兴人。现代着名教育家和传记作家。曾就读于绍郡中西学堂和杭州求是书院。1902年以官费赴日留学,入弘文学院补习日文,与鲁迅相识,结成挚友。曾编辑《浙江潮》,后转入东京高等师范读书。曾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江西省教育厅厅长,教育部编审等职。1946年任台湾省编译馆馆长,后任台湾大学教授兼国文系主任。 着有《鲁迅年谱》、《亡友鲁迅印象记》、《我所认识的鲁迅》、《章炳麟传》、《俞樾传》、《中国文字学》、《李越缦(秋梦记)本文考》,以及《传记研究》、《怎样学习国语与语文》、《考试制度述要》等。
⑨ 《中国神话史》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中国神话史》(袁珂)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ETlbtFiQqlYioRooPTHIlw
书名:中国神话史
作者:袁珂
豆瓣评分:8.3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份:2015-12
页数:480
内容简介:
袁珂神话学理论研究的开山之作
国内唯一一部神话史
...................
※编辑推荐※
★ 作为国内唯一一部神话史,《中国神话史》是神话学大师袁珂先生对中国神话进行理论研究的开山之作,他秉持广义神话学理论对中国神话的发展进行梳理,构建出中国神话相对完整的 系统。
★ 袁珂先生以严谨的文献考据为基础,旁征博引,追溯神话的源头和演变,寻找、分析神话形象的流传、衍化,带我们把握中国古神话的发展脉络。
★ 本书延续了袁珂先生的一贯文风,以清晰透彻的语言、开阔的学术视野,让读者体会到中国神话的丰富多彩、枝繁叶茂。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袁珂先生阐述广义神话思想以解决神话研究考察对象范围问题的专着,是研究中国神话基础理论的一部开山之作。袁珂先生在数十年整理和研究中国神话的过程中,逐渐认为中国神话的范围要从狭隘的圈子里跳出来,扩大视野,才能见到中国神话的真正丰美。在本书中,他以广义神话思想为基本认识,引经据典,考察了中国神话在流传中的演变,和它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影响,以及历代神话整理者、研究者在整理、研究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是对中国神话发展形成整体概念的必读经典。
作者简介:
袁珂(1916—2001),当代中国神话学大师。1946年,任职台湾省编译馆,开始系统化地研究中国神话。到1949年回到四川,继续从事文学暨神话学的研究;1978年调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任研究员,1984年担任中国神话学会主席。
袁珂先生着述颇丰。1950年,第一部神话专着《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着,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学术声望。之后,袁珂先生先后撰写了《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袁珂神话论集》《山海经校注》《巴蜀神话》(合着)等20多部着作及800余万字的论文。 袁珂先生的多数着作在香港、台湾均多次重印,并且被翻译成俄、日、英、法、意、西班牙、捷克、韩国、世界语等多种语言。其作品还被中国、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入选学校课本。
⑩ 鲁迅有一个好友叫许寿裳,请问“裳”字的读音
许寿裳(Xǔ Shòu cháng)
人物简介
许寿裳,曾就读于绍郡中西学堂和杭州求是书院。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以官费赴日留学,入弘文学院补习日文,与鲁迅、厉绥之相识,结成挚友。曾编辑《浙江潮》,后转入东京高等师范读书。三十四年(1908),与鲁迅一起加入革命团体光复会。次年四月回国,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