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计算心率
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以第一声音为准。
方法一:
在手腕上1-2横指处触及到的动脉搏动 ,数一分钟有多少次 ,脉搏与心率是 一致的。
方法二:
用食指和中指按住颈部喉管的任意一侧,测量10秒钟内的心跳次数,然后乘以6即为每分钟的心跳次数,既心率。
方法三:
最大心率=220-年龄
② 测量运动心率的作用和方法是什么
在训练中保持一定的心率就可以保证你的训练效果,在静态情况下自测一分钟心率,比如是70次,在有氧运动中最大要保持65%-80%左右的心率范围,那么在训练中就要保持116-126左右的训练范围,这个训练量有点便底。
也可以用200减你的年龄得出你的最大心率,比如200-25=175,那么175就是你的最大心率,在乘以65%-80%,那么就是114-140的心率范围。无氧训练要保持在75%-90%之间,可以自己计算。
测量运动心率就是能够更好的保持一定的运动量的范围,不受伤,控制体能在一节训练课中平均的释放你体内的糖原。经常用的方法就是给会员测10秒的心率然后乘6计算运动心率值。
(2)计算法测量心率扩展阅读:
第一个是:目标心率=(最大心率-静态心率)x 强度百分比+静态心率
第二个是:目标心率=最大心率 x 强度百分比
一般人在进行有氧运动的时候控制强度都会用到上面两个公式,而很多人错误的认为第一个公式仅仅是一个更为安全有效的公式,其实不然。控制有氧运动强度的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用最大心率百分比,一种是用最大耗氧量百分比,而最大耗氧量百分比往往要比最大强度百分比高10%的强度,就是说最大心率60%的强度和最大耗氧量50%的强度是相等的。
而上面第一个公式计算出来的运动强度其实是相当于最大耗氧量的运动强度,因为加入了个人的静态心率所以安全性更高些,不过在设定强度时候就不要和最大心率百分比混为一谈了,否则在对特殊人群进行安排训练时很容易会出现问题。
③ 怎样测量自己的运动心率
在训练中保持一定的心率就可以保证你的训练效果,在静态情况下自测一分钟心率,比如是70次,在有氧运动中最大要保持65%-80%左右的心率范围,那么你在训练中就要保持116-126左右的训练范围,这个训练量有点便底。你也可以用200减你的年龄得出你的最大心率,比如200-25=175,那么175就是你的最大心率,在乘以65%-80%,那么就是114-140的心率范围。无氧训练要保持在75%-90%之间,你可以自己计算。
测量运动心率就是让你能够更好的保持一定的运动量的范围,不至于让你受伤,控制体能让你在一节训练课中平均的释放你体内的糖原。我经常用的方法就是给会员测10秒的心率然后乘6计算运动心率值,以上就是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告诉你并举了例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④ 如何测量心率
心率的测量有好几种方法,对于正常人来说,可以用数脉搏的方法测量心率,就是按着手腕处的动脉,看着表数脉搏,要数够1min,这个时候数出来的数值就是心率。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用电子血压计,一方面可以测量血压,同时也可以显示出心率是多少。
数脉搏或电子血压计上显示的心率并不能完全代替实际的心率,比如有房颤或早搏等情况,心率测出来就会有误差。要准确测量心率还是应该找专业的医生听心脏,或者做心电图等明确心率是多少,要观察心率的整体状况,可以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来完成。
(4)计算法测量心率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脉搏测量部位:凡浅表、靠近骨骼的大动脉均可测量脉搏。最常选用桡动脉(手腕处拇指侧),其次为颞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等。
2、脉搏测量(以桡动脉为例):被测者取舒适卧位,检查者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于被测者手腕内侧桡动脉处,手指压力以清楚触到脉搏为宜。一般正常脉搏测半分钟,再乘2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异常脉搏至少要测一分钟。如脉搏细弱触不清时,可用听诊器听心率计数。
3、脉搏正常值: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为每分钟60~100次,老年人每分钟55~60次;儿童每分钟约90次;新生儿可达每分钟140次,脉搏跳动应均匀规则有力。
⑤ 看心电图怎样计算心率
计算心率前先要判断是否有心律不齐。
判断的方法是:计算所有相邻的PP或RR间期相互间的差值,如果大于0.12秒即为心律不齐,如果小于则为齐。
▲若心律齐,用公式算:
心率=60/(PP或RR间期)
▲若心律不齐:
需要先测量五个波形的PP或RR间期,除以5得到一个PP或RR间期,然后再用公式:心率=60/(PP或RR间期)
⑥ 几种运动心率计算方法,哪种更好
1、有氧运动的实际心率
自身每分钟心跳(即心率)最大值。
2、有氧运动的目标心率范围
初级公式:针对健康状况较差的人群。
目标心率=(200-年龄)*(60%~80%)
60%~70%主要用于减脂;70%~80%主要用于提高心肺功能
普通公式:针对普通人群。
目标心率=(220-年龄)*(60%~80%)
60%~70%主要用于减脂;70%~80%主要用于提高心肺功能
卡福能公式:针对身体素质较高的人群。
目标心率=(220-年龄-静止心率)*(65%~85%)+静止心率
65%~75%主要用于减脂;75%~85%主要用于提高心肺功能
⑦ 心率的计算
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以第一声音为准。
方法一:
在手腕上1-2横指处触及到的动脉搏动 ,数一分钟有多少次 ,脉搏与心率是 一致的。
方法二:
用食指和中指按住颈部喉管的任意一侧,测量10秒钟内的心跳次数,然后乘以6即为每分钟的心跳次数,既心率。
方法三:
最大心率=220-年龄
引起心率增快的原因
生理性原因
(1)运动原因
(2)情绪激动、紧张
(3)喝浓茶或咖啡
心率变化与心脏疾病密切相关。如果心率超过160次/分钟,或低于40次/分钟,大多见于心脏病患者,如常伴有心悸、胸闷等不适感,应及早进行详细检查,以便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1.心动过速
成人安静时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一般不超过160次/分钟),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兴奋、激动、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后,或见于感染、发热、休克、贫血、缺氧、甲亢、心力衰竭等病理状态下,或见于应用阿托品、肾上腺素、麻黄素等药物后。
2.心动过缓
成人安静时心率低于60次/分钟(一般在45次/分钟以上),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健康人和运动员;或见于甲状腺机能低下、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以及洋地黄、奎尼丁或心得安类药物过量。如果心率低于40次/分钟,应考虑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情况。如果脉搏强弱不等、不齐且脉率少于心率,应考虑心房纤颤。
⑧ 心率计算方法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心率不用进行计算,可以通过数脉搏或者进行心脏听诊一分钟内的心跳次数进行明确人体的心率是多少的数值。一般正常成人在静息的状态下,其心率多为60到100次每分钟为正常。
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测心率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测脉搏来代替测心率,测脉搏的时候,首先身体要放松,上身要直立坐好,左手前臂自然的放到桌子上,掌面朝上,用右手食指和中指轻轻地触手腕外侧的桡动脉上,感觉脉搏的搏动,数一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就是心跳的次数,也就是心率;二、可以用心率表,现在市场上都有一些测量心率的手表,通过监测心率,可以了解患者心率变化情况;三、最准确的测心率的方法,是通过听诊器测心率和心电图进行测量心率。
心律失常的患者要注意天气的变化,要随着季节或者是气候的变化,来对生活起居以及衣食住行做调整,要及时的增减衣物,以免出现病情加重。心律失常通常是因为器质性心脏病所引起的,要配合医生积极的服用药物来做治疗。在平时的生活中,最好不要喝浓茶以及咖啡,同时还要戒烟以及戒酒,有效的预防心律失常频繁的发作,另外还要学会调整情绪,不要太过激动或者是愤怒。
⑨ 运动心率计算方法
用运动手表,手环都可以实时记录自己心跑。
首先记住安静时的脉搏数,可以在颈部(锁骨上面)、腕部或直接在胸部摸到心跳,然后数15秒钟,再乘4,这样一来就知道自己安静时的心率了。
第二步是按年龄确定最高心率,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高。计算公式是这样的:男子最高心率=205-年龄。女子最高心率=220-年龄。国际一般用220 - 年龄所得值为最大心率。
第三确定运动时的有效心率范围。对普通锻炼者来说,最高心率的60%~85%是合适有效的运动心率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