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java这个冒泡排序是怎么回事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你这个代码肯定是完全没问题的,这就是冒泡排序的写法:
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重新创一个类,然后把代码复制过去试试。
冒泡算法就是一个排序,例如一个数组里的所有数值由小到大,具体实现方式就是遍历数值,将第一个和第二个值比较,较大放第二位,第二位和第三位比较。较大放第三位。。。。最后遍历一次之后出现最大值在数组末尾,具体要双重循环。比较N-1次
㈢ java 冒泡程序代码注释
for(i=0;i<args.length;i++) //从第一个元素开始
for(j=0;j<args.length;j++){
if(Integer.parseInt(args[j])>Integer.parseInt(args[j+1])){
temp = args[j];
args[j] = args[j+1];
args[j+1] = temp;
}
}
这段代码很容易理解啊,就是冒泡算法的基本思想,将待排序的元素看作是竖着排列的“气泡”,较小的元素比较轻,从而要往上浮。在冒泡排序算法中我们要对这个“气泡”序列处理若干遍。所谓一遍处理,就是自底向上检查一遍这个序列,并时刻注意两个相邻的元素的顺序是否正确。如果发现两个相邻元素的顺序不对,即“轻”的元素在下面,就交换它们的位置。显然,处理一遍之后,“最轻”的元素就浮到了最高位置;处理二遍之后,“次轻”的元素就浮到了次高位置。在作第二遍处理时,由于最高位置上的元素已是“最轻”元素,所以不必检查。一般地,第i遍处理时,不必检查第i高位置以上的元素,因为经过前面i-1遍的处理,它们已正确地排好序。
㈣ 冒泡排序如何使用Java语言完成
冒泡排序的原理:
从第一个元素开始,将相邻的两个元素依次进行比较,直到最后两个元素完成比较。如果前一个元素比后一个元素大,则交换它们的位置。整个过程完成后最后一个元素就是最大值,完成第一轮比较,后边通过for循环依次完成后续比较。
运行代码如下:
package day01;
public class 冒泡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new int[] {12,45,33,46,3};
System.out.println("排序之前的元素顺序:");
for(int i=0;i<arr.length;i++)
{
System.out.print(arr[i]+" ");
}
int t;
for(int j=0;j<arr.length-1;j++)
{
for(int x=0;x<arr.length-1;x++)
{
if(arr[x]>arr[x+1])
{
t=arr[x];
arr[x]=arr[x+1];
arr[x+1]=t;
}
}
}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排序之后的元素顺序:");
for(int k=0;k<arr.length;k++)
{
System.out.print(arr[k]+" ");
}
}
}
运行结果截图:
(4)冒泡算法java代码扩展阅读:
(1)冒泡排序每一轮把一个最大的元素放在数组的最后
(2)如果想要实现倒叙比较输出可以把代码判断大小的部分改为下边代码即可。
if(arr[x]>arr[x+1])
{
t=arr[x];
arr[x]=arr[x+1];
arr[x+1]=t;
}
(3)使用知识点:数组length的使用,数组的定义,for循环的嵌套。
㈤ 冒泡排序java是
冒泡排序算法:
int类型的数组:3 1 6 2 5
算法:取出最大的放在最后,下次就不用比较最后一个了。*/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 = {3,1,6,2,5};
//开始排序
for(int i=a.length-1;i>0;i--){
for(int j=0;j<i;j++){
if(a[j]>a[j+1]){
//交换位置
int temp;
temp = a[j];
a[j] = a[j+1];
a[j+1] = temp;
//遍历
for(int i=0;i<a.length;i++){
System.out.println(a[i]);
}
算法原理
冒泡排序算法的运作如下:(从后往前)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在这一点,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㈥ JAVA 冒泡排序法的详细解释是什么
冒泡排序的英文Bubble Sort,是一种最基础的交换排序。
大家一定都喝过汽水,汽水中常常有许多小小的气泡,哗啦哗啦飘到上面来。这是因为组成小气泡的二氧化碳比水要轻,所以小气泡可以一点一点向上浮动。而我们的冒泡排序之所以叫做冒泡排序,正是因为这种排序算法的每一个元素都可以像小气泡一样,根据自身大小,一点一点向着数组的一侧移动。
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如下: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做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在这一点,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具体如何来移动呢?让我们来看一个栗子: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㈦ java冒泡排序代码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
冒泡排序算法的运作如下: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在这一点,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publicclassBubbleSort{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intscore[]={67,69,75,87,89,90,99,100};
for(inti=0;i<score.length-1;i++){//最多做n-1趟排序
for(intj=0;j<score.length-i-1;j++){//对当前无序区间score[0......length-i-1]进行排序(j的范围很关键,这个范围是在逐步缩小的)
if(score[j]<score[j+1]){//把小的值交换到后面
inttemp=score[j];
score[j]=score[j+1];
score[j+1]=temp;
}
}
System.out.print("第"+(i+1)+"次排序结果:");
for(inta=0;a<score.length;a++){
System.out.print(score[a]+" ");
}
System.out.println("");
}
System.out.print("最终排序结果:");
for(inta=0;a<score.length;a++){
System.out.print(score[a]+" ");
}
}
}
㈧ 用java冒泡排序和递归算法
冒泡排序
(1)基本思想:在要排序的一组数中,对当前还未排好序的范围内的全部数,自上而下对相邻的两个数依次进行比较和调整,让较大的数往下沉,较小的往上冒。即:每当两相邻的数比较后发现它们的排序与排序要求相反时,就将它们互换。
(2)用java实现
ublicclassbubbleSort{
publicbubbleSort(){
inta[]={1,54,6,3,78,34,12,45};
inttemp=0;
for(inti=0;i<a.length;i++){
for(intj=i+1;j<a.length;j++){
if(a[i]>a[j]){
temp=a[i];
a[i]=a[j];
a[j]=temp;
}
}
}
for(inti=0;i<a.length;i++)
System.out.println(a[i]);
}
}
递归
递归算法,就是程序的自身调用。表现在一段程序中往往会遇到调用自身的那样一种coding策略,可以利用大道至简的思想,把一个大的复杂的问题层层转换为一个小的和原问题相似的问题来求解的这样一种策略。能看到我们会用很少的语句解决了非常大的问题,所以递归策略的最主要体现就是小的代码量解决了非常复杂的问题。
java代码:
packagecom.cjq.filedown;
publicclassFab{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System.out.println(fab(5));
}
privatestaticintfab(intindex){
if(index==1||index==2){
return1;
}else{
returnfab(index-1)+fab(index-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