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亚里士多德pdf

亚里士多德pdf

发布时间:2025-08-14 19:59:15

Ⅰ 求推荐社会学、法学、哲学、逻辑学方面好书~

社会学:孔德、斯宾塞、马克斯·韦伯的相关着作。这个我没读过原着,不妄下断言了。

法学:《论法的精神》这本书的书评和介绍性的文章看了很多,原作没读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绝对是一本经典的值得读的好书。

逻辑学:金岳霖主编的《形式逻辑》(非常好的一本逻辑学着作,推荐。)

哲学:入门级的《苏菲的世界》——以问题引导读者的方式展开,以这种方式展开的着作适合所有哲学工作者和爱好者。笛卡儿的《谈谈方法》适合喜欢和善于思考的所有人,商务印书馆那个版本翻译的很好。比较专业和深入的,如邓晓芒译的《纯粹理性批判》、贺麟译的《小逻辑》适合想深入研究哲学的哲学爱好者,它的晦涩程度和它的思想深度(价值)是成正比的。不过,把书中的主要观点和基本概念理清楚,其实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

我个人比较喜欢哲学思考。读过的并觉得很不错的哲学类着作有休谟的《人类理解研究》、杨寿堪的《黑格尔哲学概论》、《金刚经》、《心经》(这个很短很经典)、《道德经》、《中国哲学简史》(很好,冯友兰写的)。

汉译世界学术名着丛书目录:
A哲学类
A哲学类\A0101形而上学.pdf
A哲学类\A0102忏悔录.pdf
A哲学类\A0103对笛卡尔《沉思》的诘难.pdf
A哲学类\A0104伦理学.pdf
A哲学类\A0105人类理解论.pdf
A哲学类\A0106人类理解研究.pdf
A哲学类\A0107人是机器.pdf
A哲学类\A0108狄德罗哲学选集.pdf
A哲学类\A0109袖珍神学.pdf
A哲学类\A0110先验唯心论体系.pdf
A哲学类\A0111精神现象学 上.pdf
A哲学类\A0111精神现象学 下.pdf
A哲学类\A0112逻辑学 上.pdf
A哲学类\A0112逻辑学 下.pdf
A哲学类\A0113哲学史讲演录 第二卷.pdf
A哲学类\A0113哲学史讲演录 第三卷.pdf
A哲学类\A0113哲学史讲演录 第四卷.pdf
A哲学类\A0113哲学史讲演录 第一卷.pdf
A哲学类\A0114美学 第二卷.pdf
A哲学类\A0114美学 第三卷 上册.pdf
A哲学类\A0114美学 第三卷 下册.pdf
A哲学类\A0114美学 第一卷.pdf
A哲学类\A0115科学中华而不实的作风.pdf
A哲学类\A0116物种起源.pdf
A哲学类\A0117实用主义.pdf
A哲学类\A0118善的研究.pdf
A哲学类\A0119西方哲学史 上.pdf
A哲学类\A0119西方哲学史 下.pdf
A哲学类\A0201物理学.pdf
A哲学类\A0202物性论.pdf
A哲学类\A0203人性论.pdf
A哲学类\A0204人类理智新论.pdf
A哲学类\A0205导论.pdf
A哲学类\A0206法哲学原理.pdf
A哲学类\A0207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pdf
A哲学类\A0208文明论概略.pdf
A哲学类\A0209一年有半 续一年有半.pdf
A哲学类\A0210实验心理学史.pdf
A哲学类\A0211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pdf
A哲学类\A0301巴曼尼得斯篇.pdf
A哲学类\A0302论原因、本原与太一.pdf
A哲学类\A0303健全的思想.pdf
A哲学类\A0304判断力批判 上卷.pdf
A哲学类\A0304判断力批判 下卷.pdf
A哲学类\A0305论学者的使命 人的使命.pdf
A哲学类\A0306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叙述、分析和批判.pdf
A哲学类\A0307基督教的本质.pdf
A哲学类\A0308我的哲学的发展.pdf
A哲学类\A0309论灵魂.pdf
A哲学类\A0310劝学篇.pdf
A哲学类\A0311原始思维.pdf
A哲学类\A0312躯体的智慧.pdf
A哲学类\A0313发生认识论原理.pdf
A哲学类\A0314艺术的起源.pdf
A哲学类\A0315逻辑哲学论.pdf
A哲学类\A0401理想国.pdf
A哲学类\A0402回忆苏格拉底.pdf
A哲学类\A0403范畴篇 解释篇.pdf
A哲学类\A0404新工具.pdf
A哲学类\A0405培根论说文集.pdf
A哲学类\A0406第一哲学沉思集.pdf
A哲学类\A0407思想录.pdf
A哲学类\A0408知性改进论.pdf
A哲学类\A0409全部知识学的基础.pdf
A哲学类\A0410小逻辑.pdf
A哲学类\A0411自然哲学.pdf
A哲学类\A0412人类的由来.pdf
A哲学类\A0413感觉的分析.pdf
A哲学类\A0414美学史.pdf
A哲学类\A0415精神分析引论.pdf
A哲学类\A0416基督何许人也.pdf
A哲学类\A0417科学的社会功能.pdf
A哲学类\A0501论有学识的无知.pdf
A哲学类\A0502野性的思维.pdf
A哲学类\A0503哲学史教程.pdf
A哲学类\A0504科学与近代世界.pdf
A哲学类\A0505人类的知识.pdf
A哲学类\A0506科学与假设.pdf
A哲学类\A0507哲学的改造.pdf
A哲学类\A0508精神分析引论新编.pdf
A哲学类\A0509逻辑与演绎科学方法论导论.pdf
A哲学类\A0510自然宗教对话录.pdf
A哲学类\A0511基督教并不神秘.pdf
A哲学类\A0512自然哲学.pdf
A哲学类\A0513人有人的用处.pdf
A哲学类\A0514科学史.pdf
A哲学类\A0515时间与自由意志.pdf
A哲学类\A0601笛卡尔哲学原理.pdf
A哲学类\A0602哲学辞典.pdf
A哲学类\A0603人类知识起源论.pdf
A哲学类\A0604历史理性批判文集.pdf
A哲学类\A0605苏鲁支语录.pdf
A哲学类\A0606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pdf
A哲学类\A0607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pdf
A哲学类\A0608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上册.pdf
A哲学类\A0608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下]([英]沃尔夫).pdf
A哲学类\A0609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pdf
A哲学类\A0610科学哲学的兴起.pdf
A哲学类\A0701天象论 宇宙论.pdf
A哲学类\A0702灵魂论及其他.pdf
A哲学类\A0703斯宾诺莎书信集.pdf
A哲学类\A0704莱布尼茨与克拉克论战书信集.pdf
A哲学类\A0705纯粹理性批判.pdf
A哲学类\A0706实验医学研究导论.pdf
A哲学类\A0707 最后的沉思([法]彭加勒).pdf
A哲学类\A0708纯粹现象学通论.pdf
A哲学类\A0709释梦.pdf
A哲学类\A0710 性心理学([英]霭理士).pdf
A哲学类\A0710性心理学(三联版).pdf
A哲学类\A0711 人生的亲证([印]泰戈尔).pdf
A哲学类\A0712佛教逻辑.pdf
A哲学类\A0713神圣人生论.pdf
A哲学类\A0714逻辑与知识.pdf
A哲学类\A0715哲学研究.pdf
A哲学类\A0716形而上学导论.pdf
A哲学类\A0717结构主义.pdf
A哲学类\A0801游叙弗伦 苏格拉底的申辩 克力同.pdf
A哲学类\A0802诗学.pdf
A哲学类\A0803新系统及其说明.pdf
A哲学类\A0804泛神论要义.pdf
A哲学类\A0805自然的体系上.pdf
A哲学类\A0805自然的体系下.pdf
A哲学类\A0806道德情操论.pdf
A哲学类\A0807实践理性批判.pdf
A哲学类\A0808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pdf
A哲学类\A0809数理哲学导论.pdf
A哲学类\A0810尼耳斯•玻尔哲学文选.pdf
A哲学类\A0811历史与阶级意识.pdf
A哲学类\A0812面向思的事情.pdf
A哲学类\A0813多元的宇宙.pdf
A哲学类\A0814物理学和哲学.pdf
A哲学类\A0815人类理智研究.pdf
A哲学类\A0901谈谈方法.pdf
A哲学类\A0902道德原则研究.pdf
A哲学类\A0903算术基础.pdf
A哲学类\A0904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pdf
A哲学类\A0905路标.pdf
A哲学类\A0906 心的概念([英]吉尔伯特•赖尔).pdf
A哲学类\A0907计算机与人脑.pdf
A哲学类\A0908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pdf
A哲学类\A0909卡布斯教诲录.pdf
A哲学类\A0910圣教论.pdf
A哲学类\A1001薄伽梵歌论.pdf
A哲学类\A1002尼各马可伦理学.pdf
A哲学类\A1003论老年 论友谊 论责任.pdf
A哲学类\A1004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英]牛顿).pdf
A哲学类\A1005宗教经验之种种.pdf
A哲学类\A1006 权力意志[全2卷]([德]尼采).pdf
A哲学类\A1007拓扑心理学原理.pdf
A哲学类\A1008在通向语言的途中(修订译本).pdf
A哲学类\A1009科学社会学.pdf
A哲学类\A1010哲学和自然之镜(三联版).pdf
A哲学类\A1010哲学和自然之镜.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101政治学.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102大洋国.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103政府论 上篇.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103政府论 下篇.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104马布利选集.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105爱弥儿.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106拿破仑法典.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107对劳动的迫害及其救治方案.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108劳动组织.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01乌托邦.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02太阳城.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03温斯坦莱文选.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04傅立叶选集 第二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04傅立叶选集 第三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04傅立叶选集 第一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05政治正义论.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06伊加利亚旅行记 第二三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06伊加利亚旅行记 第一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07祖国在危急中.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08和谐与自由的保证.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09阿奎那政治着作选.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10为英国人民声辩.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11神学政治论.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12论法的精神 上册.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12论法的精神 下册.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13社会契约论.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14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15雪莱政治论文选.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16拿破仑文选 上.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16拿破仑文选 上[82].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16拿破仑文选 下.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17战争论.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18 论自由([英]约翰•密尔).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19潘恩选集.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20联邦党人文集.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21什么是所有权.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01遗书 第二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01遗书 第三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01遗书 第一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02自然法典.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03圣西门选集 第二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03圣西门选集 第三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03圣西门选集 第一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04欧文选集 第二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04欧文选集 第三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04欧文选集 第一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05公有法典.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06人类幸福论.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07皮佑选集.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08回顾.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09社会主义神髓.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10笛福文选.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11罗马盛衰原因论.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12古代法.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13代议制政府.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14互助论.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401论世界帝国.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402君主论.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403利维坦.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404塞瓦兰人的历史.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405卢梭忏悔录.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406革命法制和审判.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407圣西门学说释义.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408格雷文集.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409现实的人类和理想的人类 一个贫苦罪人的福音.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410社会命运.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411乌有乡消息.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412民族主义.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413保守主义.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414人口问题.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501法学总论.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502为平等而密谋 上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502为平等而密谋 下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503论出版自由.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504布朗基文选.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505面包与自由.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506唯一者及其所有物.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507奥本海国际法 上卷 第二分册.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507奥本海国际法 上卷 第一分册.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507奥本海国际法 下卷 第二分册.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507奥本海国际法 下卷 第一分册.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601基督城.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602法的形而上学原理.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603论特权 第三等级是什么?.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604论平等.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605论美国的民主.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607人文类型.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701论宗教宽容.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702政府片论.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703女权辩护 妇女的屈从地位.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704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705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二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705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三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705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一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706政治中的人性.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707自由主义.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801雅典政制.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802自然政治论.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803论实证精神.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804社会静力学.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805海军战略.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806社会学方法的准则.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807政治学.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808儒教与道教.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901国家篇 法律篇.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902法国革命论.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903自杀论.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904形而上学的国家论.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905司法过程的性质.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906意识形态与乌托邦.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1002自然法权基础([德]费希特).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1004法律的道德性.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1005菊与刀.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1006 街角社会([美]怀特).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1007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1008人类婚姻史.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1009 马基雅维里主义([德]迈内克).pdf

Ⅱ 跪求高清 逻辑与哲学,求分享教材的网盘资源呗~

逻辑与哲学我这里有您想要的资源,通过网络网盘免费分享给您:

https://pan..com/s/1V3HX58iKMTREbdVbuwbaSA

提取码:1234

《逻辑与哲学》是200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路。

一般认为,西方哲学的主要特征是逻辑分析。但是,什么是逻辑分析?逻辑分析在西方哲学中又是如何体现的?

逻辑由亚里士多德建立,经弗雷格等人发展成为一门科学。那么,从没有逻辑到形成逻辑,从传统逻辑又到现代逻辑,逻辑的演变和发展对哲学起了什么样的作用?给哲学又带来什么样的发展和变化呢?

Ⅲ 亚里士多德 诗学 pdf [从《俄狄浦斯王》看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

摘 要:通过对古希腊三大戏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的透析,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提出了西方悲剧理论。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对后世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家,小说家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而古希腊的《俄狄浦斯王》也完美诠释了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通过对《俄狄浦斯王》的悲剧因素进行全面的剖析从而让读者对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有更完整的理解。
关键词:悲剧;俄狄浦斯;情节;怜悯;恐惧
1. 悲剧的定义
亚里士多德曾定义,“悲剧是对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为的摹仿,在语言上它必须是艺术语言的修饰,由不同独立的部分组成的情节,最终能够引起怜悯和恐惧以引起情感的净化。”(诗学:34)
《俄狄浦斯王》讲述了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父娶母的故事。得知实情后,在惊恐中备受打击的俄狄浦斯刺瞎了双眼。很讽刺的是当俄狄浦斯双眼明亮时却无法认清自己真实的身份;相反双目失明时却真切地认识了自己的命运。故事的悲剧也恰恰体现于此,俄狄浦斯王越想逃离预言,却越是陷入命运的泥沼不可自拔。面对命运的捉弄,他无力反抗,他的悲剧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2. 悲剧情节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情节是悲剧的核心部分。情节是一部悲剧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正是悲剧人物的行为导致了他们最终的幸福亦或悲惨结局。(诗学:34)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没有情节的悲剧不是真正的悲剧。 一部优秀的悲剧必须有着构思精巧的完整的情节。精妙的开端,层层迭起的高潮,和完美的结局则能巧妙的吸引观众的眼球。
《俄狄浦斯王》一开始讲述了俄狄浦斯因受预言的影响,不得已离开养父母背井离乡。随着情节的发展,他面对路人挑衅,最终出于自卫,在格斗中杀死了路人的首领,即自己不曾谋面的生父,娶了生母。故事情节在此达到了高潮。当他意识到自己的真实身份之后,他戳瞎了双眼,看到这样的结局,观众也无不替俄狄浦斯不可阻挡的悲剧命运深深地叹惋。
从《俄狄浦斯王》的发展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故事情节的完整性,紧凑性。而其中一系列的情节起伏也足以有效地调动观众们的感觉神经。
亚里士多德指出最好的情节有其完整性的同时又能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因此,他总结了悲剧应该避免的三种情节。第一,好人从幸福到悲惨的结局,因为这种情节会引起观众的憎恶心理而不是怜悯和恐惧。第二,坏人从卑鄙转向可敬的过程,因为这种情节绝不会引起观众的半丝怜悯恐惧抑或任何一种情感。第三,坏人从幸福转向更悲惨的境地,因为这也不足以调动观众的怜悯和恐惧。
基于以上三种情节,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他认为的最好的悲剧情节。悲剧展现的不应该是一个纯粹的好人或坏人,而主人公最终的悲剧结尾也不是由于自身的堕落造成的,而是源于悲剧主人公的自身判断错误。当我们看到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杀父娶母后,不仅会深深的同情他,更多的会是从心底产生恐惧感。人生最不幸的莫过于残杀至亲,骨肉相残。俄狄浦斯的残酷行为并非源于自身的凶残,而是错误判断造成的,并能在心底引起深深的怜悯与恐惧。
3. 悲剧人物
亚里士多德认为最能产生悲剧效果的不是有着丰功伟绩的英雄抑或卑劣粗俗的小人,而是那种不好不坏的人,他的堕落结局并不是因为自身的缺点,而是判断失误造成的。那种完全意义上的道德高尚的好人的悲剧是难以产生怜悯和恐惧的情感。典型的悲剧英雄应该是被社会普遍接受的阶层代表,俄狄浦斯是底比斯的王子,他高贵的身份也赢合了亚里士多德对悲剧主人公的定义。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并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由于主人公自身的性格缺点造成的。他不仅是悲剧的始作俑者更是悲剧的受害者。”(罗,1985:35)一方面,俄狄浦斯聪明勇敢,爱戴臣民。在斯芬克斯的诅咒下,他果敢机智的答出谜底将城市解救于水火。而得知真相后为了保护自己的臣民不受牵连遭受诸神诅咒,毅然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总的来说,俄狄浦斯是个备受尊敬的好国王。然而,另一方面,俄狄浦斯激进好斗,自大急躁。当路人挡路挑衅时,他不能忍住脾气,和平处理,而是选择了格斗并杀死了自己的生父。俄狄浦斯的悲剧正是自身的好斗暴躁,心胸狭窄酿成的苦果。
4. 净化
亚里士多德强调“悲剧应该唤醒观众的怜悯和恐惧以净化心灵。“净化”是指观众心灵的洗礼、升华。《俄狄浦斯王》的悲剧结尾微妙地向观众传达了这一“净化”的情感。俄狄浦斯的鲁莽轻信酿成了他的悲剧,他也近乎陷入崩溃的边缘。观众难免会情不自禁被主人公的无辜和面对命运的无奈与无助而痛惜不已。俄狄浦斯承受的极端惩罚,反而会引起我们内心深深的怜悯。同时,我们会被他心里的痛苦震撼到,读者设身处地来想,引起强烈恐惧也在所难免。
5. “发现”和“突转”
亚里士多德在情节中融合了“发现“和“突转”的效果。“发现”是无处不在的。发现是指悲剧主人公从不清楚某个事实,到最终获得真相,主人公重新发现自我,审视自我的过程。“突转”是指命运的突变,无论是从好运转坏还是从坏转好。“突转”与“发现”相伴相生,通常发生在故事的高潮阶段。它是故事情节的转折点,也正是“突转”构成了故事的高潮,形成了悲剧最精华的组成部分。
“发现”和“突转”有助于我们清楚的认识悲剧的精髓。很多时候,生活并不是简单的从A到B的直线过程,很多时候要经历各种起起落落,伴随着各种“发现”和“突转”。悲剧包含的“发现”、“突转”充分说明命运的多变,有时无论怎样逃避也摆脱不了命运的枷锁。《俄狄浦斯王》充满了各种的“发现”事实,俄狄浦斯认识到自己杀父,娶母,观众也会感到极为震惊,极大地渲染了悲剧效果。
6. 结语
通过对《俄狄浦斯王》的分析,我们对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巨着《诗学》,我们不难发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对后世西方悲剧理论及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俄狄浦斯王》则巧妙地呈现了亚里士多德悲剧观的崇高悲剧美。
参考文献:
[1]Aristotle, Poetics, 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 by Hazard Adams, New York:1971.
[2]Sophocles. Oedipus the King. Oversea Publishing House, 2005.
[3]程孟辉,《西方悲剧学说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4]朱光潜主编,罗念生译《诗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5]罗念生,论古希腊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

Ⅳ 经济学缪尔森在线阅读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是有机整体,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

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起源希腊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经过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衍生出了演化证券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边缘学科。理论体系和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


经济学萨缪尔森PDF:


阅读全文

与亚里士多德pdf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反编译apk修改 浏览:487
找程序员当老公 浏览:904
androidsetmatrix 浏览:177
龙王的命令 浏览:453
战马pdf 浏览:720
slp游戏app是什么 浏览:604
新疆离广东源码 浏览:203
用命令提示符打开bios 浏览:546
java日志打印 浏览:845
联想笔记本浏览器怎么加密 浏览:689
阿里云主机服务器配置 浏览:422
解压超好看大自然图片 浏览:914
我的世界命令方块做神器 浏览:728
mspaint源码 浏览:930
笑话解压视频大全 浏览:643
安卓手机imei码泄露有什么危险么 浏览:68
python异步连接数据库 浏览:253
美国二战通讯加密 浏览:430
钉钉安卓系统自动弹出什么原因 浏览:23
openjdk11源码编译失败 浏览: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