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mysql数据库连接密码的加密方法
最基本的做法就是使用加密工具,先把字符串加密,之后用配置文件的方法,添加到你的项目中;
然后通过程序的运行,动态的将加密过的字符串进行逆转操作,恢复成123456,你需要考虑的是,哪种加密方式可以逆反操作,MD5这样的方式似乎只能进行单向的加密,其实,加密方式也就是一个计算的过程。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Ⅱ 如何实现数据库连接的密码加密
C#中有数据加密的类using System.Security.Cryptography,在这个类中你可以调用它的两个方法分别是加密方法
public static string Encrypt(string text)
{}
解密方法
public static string Decrypt(string text)
{}
我们一般使用连接数据库加密的话,都会使用一个配置文件在配置文件中对数据库链接进行读写,通过加密方法把链接写到配置文件,然后读取的时候再使用解密方法。
Ⅲ 如何配置数据库密码加密访问数据库
问题解决思路:将配置文件用户相关的信息(例如:密码)进行加密使其以密文形式存在,进行初始化连接池的时候进行解密操作,达到成功创建连接池的目的。Tomcat默认使用DBCP连接池(基于common-pool的一种连接池实现),可在下载commons-dbcp源码包commons-dbcp-1.4-src.zip,对org.apache.commons.dbcp.BasicDataSourceFactory类修改,把数据库密码字段(加密后的密文)用解密程序解密,获得解密后的明文即可。具体实现:1.修改org.apache.commons.dbcp.BasicDataSourceFactory类文件找到数据源密码设置部分value=properties.getProperty(PROP_PASSWORD);if(value!=null){dataSource.setPassword(value);}修改为:value=properties.getProperty(PROP_PASSWORD);if(value!=null){dataSource.setPassword(Encode.decode(value));}将配置文件中的“密码”(加密后的结果)取出,调用加解密类中的解密方法Encode.decode(value)进行解密。2.加密类Encode.java,本例中使用加密解密模块比较简单只是用来说明问题,密文为明文的十六进制串。publicclassEncode{//编码-普通字符串转为十六进制字符串publicstaticStringencode(Stringpassword){Stringresult=“”;byte[]psd=password.getBytes();for(inti=0;ipassword696e65743231urljdbc:oracle:thin:@127.0.0.1:1521:orcldriverClassNameoracle.jdbc.driver.OracleDriverusernamewanfang4.将修改后的BasicDataSourceFactory.java和新添加的Encode.java编译后的class类文件重新打包进commons-dbcp-1.4.jar,将该包拷贝进tomcat下的common/lib目录中,重启tomcat。此时tomcat下部署的应用在连接数据源的时候都可以在不暴露密码明文的情况下进行连接。转载,仅供参考。
Ⅳ access2007怎么给数据库加密
方法步骤:
1. 首先,以独占方式打开你要加密的数据库。打开方法如图:
4. 确定后,以后打开或连接该数据库,都要使用你设置的密码了。
Ⅳ 谁能简单介绍下数据库加密
一、数据库加密是什么?
数据库加密技术属于主动防御机制,可以防止明文存储引起的数据泄密、突破边界防护的外部黑客攻击以及来自于内部高权限用户的数据窃取,从根本上解决数据库敏感数据泄漏问题。数据库加密技术是数据库安全措施中最顶级的防护手段,也是对技术性要求最高的,产品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二、数据库加密的方式有哪些?
目前,不同场景下仍在使用的数据库加密技术主要有:前置代理加密、应用系统加密、文件系统加密、后置代理加密、表空间加密和磁盘加密等,下文将对前四种数据加密技术原理进行简要说明。
1、前置代理加密技术
该技术的思路是在数据库之前增加一道安全代理服务,所有访问数据库的行为都必须经过该安全代理服务,在此服务中实现如数据加解密、存取控制等安全策略,安全代理服务通过数据库的访问接口实现数据存储。安全代理服务存在于客户端应用与数据库存储引擎之间,负责完成数据的加解密工作,加密数据存储在安全代理服务中。
2、应用加密技术
该技术是应用系统通过加密API(JDBC,ODBC,CAPI等)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的底层文件中;在进行数据检索时,将密文数据取回到客户端,再进行解密,应用系统自行管理密钥体系。
3、文件系统加解密技术
该技术不与数据库自身原理融合,只是对数据存储的载体从操作系统或文件系统层面进行加解密。这种技术通过在操作系统中植入具有一定入侵性的“钩子”进程,在数据存储文件被打开的时候进行解密动作,在数据落地的时候执行加密动作,具备基础加解密能力的同时,能够根据操作系统用户或者访问文件的进程ID进行基本的访问权限控制。
4、后置代理技术
该技术是使用“视图”+“触发器”+“扩展索引”+“外部调用”的方式实现数据加密,同时保证应用完全透明。核心思想是充分利用数据库自身提供的应用定制扩展能力,分别使用其触发器扩展能力、索引扩展能力、自定义函数扩展能力以及视图等技术来满足数据存储加密,加密后数据检索,对应用无缝透明等核心需求。
三、数据库加密的价值
1、在被拖库后,避免因明文存储导致的数据泄露
通常情况下,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以明文形式进行存储和使用的,一旦数据文件或备份磁带丢失,可能引发严重的数据泄露问题;而在拖库攻击中,明文存储的数据对于攻击者同样没有任何秘密可言——如Aul、MyDul等很多成熟的数据库文件解析软件,均可对明文存储的数据文件进行直接分析,并输出清晰的、结构化的数据,从而导致泄密。
数据库加密技术可对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在存储层进行加密,即使有人想对此类数据文件进行反向解析,所得到的也不过是没有任何可读性的“乱码”,有效避免了因数据文件被拖库而造成数据泄露的问题,从根本上保证数据的安全。
2、对高权用户,防范内部窃取数据造成数据泄露
主流商业数据库系统考虑到初始化和管理的需要,会设置以sys、sa或root为代表的数据库超级用户。这些超级用户天然具备数据访问、授权和审计的权限,对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都可以进行无限制的访问和处理;而在一些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中,除系统管理员,以数据分析员、程序员、服务外包人员为代表的其他数据库用户,也存在以某种形式、在非业务需要时访问敏感数据的可能。
数据库加密技术通常可以提供独立于数据库系统自身权限控制体系之外的增强权控能力,由专用的加密系统为数据库中的敏感数据设置访问权限,有效限制数据库超级用户或其他高权限用户对敏感数据的访问行为,保障数据安全。
Ⅵ 数据库怎么加密
数据库加密作为近年来兴起的数据库安防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这种基于存储层加密的防护方式,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数据库明文存储引起的泄密风险,也可以防止来自内部或者外部的入侵及越权访问行为。从技术手段上来看,现今数据库加密技术主要有三大类,分别是前置代理及加密网关方式、应用层加密方式以及后置代理方式,其中后置代理技术有有两种不同的技术路线,分别为:基于视图和触发器的后置代理技术和基于TDE技术的加密技术。你与安华金和了解下吧,以前他们还专门有过相关文章介绍。
Ⅶ 怎么对数据库连接字符串进行加密和解密
给方法:开始--->运行,输入cmd,接着输入以下内容
加密:
C:\WINDOWS\Microsoft.NET\Framework\v2.0.50727\aspnet_regiis.exe -pef "connectionStrings" "你的Web项目路径"
解密:
C:\WINDOWS\Microsoft.NET\Framework\v2.0.50727\aspnet_regiis.exe -pdf "connectionStrings" "你的Web项目路径"
.NET为版本的路径自行修改,其中connectionStrings连接字符串的名称。
需要注意的是,加密过程中使用了一个基于本机的密钥,这意味着解密过程必须在同一台计算机上完成。如果是将加密后的Web.config文件移动到其它计算机上,那么Web.config文件中的连接字符串将不能够正常解密。
Ⅷ c#数据库连接加密
加密意义不大,最好在客户端程序和服务器数据库之间加个层,例如:WEB服务、WCF,
千万不要把服务器数据库直接暴露在互联网上,太危险了!
Ⅸ 如何用ADOConnection连接加密数据库
'得到连接字符串
ReadConnectionString
=
"DBQ="
&
App.Path
&
"\content.mdb;DefaultDir="
&
App.Path
&
"\DataBase;Driver={Microsoft
Access
Driver
(*.mdb)};DriverId=25;FIL=MS
Access;Password=123"过年了,即使得不到我所需的答案,
大家开心了也不错.呵呵.分算什么东西.快乐才是最重要的!还有一个270分的问题,其实不是技术问题,只是一个常识问题,
此问题每一个小时增加10分,每个U..P者均有分!http://www.csdn.net/Expert/topic/497/497690.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