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序员·随身听】玄学:机械键盘
大家好,感谢收听【程序员·随身听】。
这一期准备讲一讲程序员群体中的一种玄学:键盘,具体来说,是机械键盘。还有一种玄学,是耳机。如果说键盘是程序员的武器,那么耳机就是程序员的铠甲,不过,这一期我们先不讲耳机了。
先阐释一下啥叫玄学,玄学是指那些不可知,不可思议,科学不能解释,不能涉及的学说。
这样来说,似乎玄学带有贬义。不过,事先声明,本期中的玄学并没有贬义的意思,而是带有一种膜拜,或者说,想要亲近,却不得要领,没有途径,而带有一种酸葡萄心理的感情色彩。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听者琢磨出来点味道,好家伙,原来你不是圈里人啊。
对啊,我不是圈里人,默哀三秒钟,一,二,三,然后擦干眼泪继续说。
到这里,作为厚道人,我得说,如果您想通过本期音频,得到关于机械键盘的指导型知识,就得失望了,因为我也想得到这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知道,还希望您能够通过微博告诉我。我是真的想知道啊。在此,先声谢过。
那么,我说点什么呢?才疏学浅的我,只是想把这个话题抛出来,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观察和看法。如果有幸能够抛砖引玉,得到高人指点,到时候任督二脉一通,我再做一期指导型的音频。
那么,我们开始进入正题。
键盘作为电子产品的输入设备,比鼠标要出现得早。这很正常,因为进入图形交互系统的时代,我们才有鼠标的需求嘛。直至如今,键盘仍是我们在电子产品输入内容上,不可或缺的设备。
我们知道,一般来说,键盘有两大类,薄膜键盘和机械键盘。还听说一种,叫静电容键盘,静电容键盘太少见,我根本没见过,网络上说,静电容键盘是利用电容容量的变化来判断按键的开和关,在按下按键后,开关中电容容量发生改变,从而实现触发,整个过程不需要开关的闭合。正是由于无物理接触点就可以实现敲击,因而磨损更小,使用寿命更长。更稳定、迅速、全键无冲突、无比灵敏。通常在大型医疗设备上能够见到,也可作为比较昂贵的高端游戏外设。
在静电容键盘还没有进入主流前,我们就不说它了,回到薄膜键盘和机械键盘上。它俩的区别,简单来说,薄膜键盘的键,表面看起来是一个个的,其实,每个键帽是依托在一整张薄膜上的,按下一个键,薄膜上就压下去一个点到印刷电路板上,发出电信号。而机械键盘,那真是一个键,就是一个电信号的开关。所以,你就知道,为啥机械键盘要比薄膜键盘贵很多了,因为从工程学上讲,机械键盘的结构就比薄膜键盘复杂多了。
虽然,一般,机械键盘比薄膜键盘贵,但吊诡的是,早起的键盘可都是机械键盘。我小时候玩的小霸王学习机,就是那个一开机就发出诡异的声音——“小霸王,其乐无穷啊”,那就是机械键盘的。那时候还觉得敲键盘挺费力的。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下键盘的发展历史,就不奇怪了,就跟汽车一样,早期的汽车,纯手工打造,零件都是匠人一个个做出来的,但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追求产业化,模块化,纯手工打造的汽车必然退出主流汽车市场。键盘也是如此,随着技术发展,产业化的进步,薄膜键盘应运而生,一下子降低了成本,还增加了便携性。为什么还增加了便携性呢,因为由于机械键盘每个键都是一个个小开关,它需要一定的体积,而薄膜键盘只是一个按的动作,因此薄膜键盘能够做的很薄。为啥苹果的 MacBook 系列能那么薄?所以,即使它的键盘体验被称为敲铁板,它也不可能换成机械键盘,只能在薄膜键盘的基础上,想办法提高键盘的舒适感。
按理说,机械键盘在薄膜键盘的冲击下,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就像软盘被U盘取代,机械键盘的好兄弟,机械鼠标(就是肚子里装着一个滚球的鼠标)被光电鼠标取代。但是,有时候,有些看似过时的产品,还能苟延残喘,甚至是复活。就像纯手工打造的汽车,可能还是有它的小众市场。历史上,这样的事例也不少见,比如说拍立得,前段时间,我的朋友还用拍立得给自家的娃拍照留念;比如说广播,要知道电影电视的兴起,那可是把无线电广播冲击的奄奄一息,但现在广播在汽车的普及下,在新的生活节奏下,又生机盎然。我作为程序员,都要在蜻蜓FM做广播了。
这里插一句,关于小众产品的复活,大家可以看一下爱奇艺上王自如的脱口秀,《科技相对论》,其中第一季的第三期就专门说的小众产品的复活。
书归正传,继续说我们的键盘。机械键盘为什么能够复活呢?我觉得,一个原因很重要,那就是有很多工作,都是要长期伏案于键盘之前的。像编辑,像程序员,一天敲键盘几个小时那都是少的。键盘作为生产力工具,那就相当于战士的武器,谁不想要一把得心应手的武器呢?这时,我们就怀念起机械键盘那独特手感和反馈感,甚至那噼里啪啦的敲击声。这就是我认为机械键盘复活的重要原因。
另外,程序员作为一个群体,也有自己的文化。文化是虚的,是需要在具体事物上表达的。作为程序员的一个重要生产力工具,键盘必然被程序员赋予了文化符号。为了个性化的彰显,为了追求差异化,甚至仅仅是为了鄙视另一个程序员,就这样,机械键盘就在薄膜键盘的势力包围中,强势回归。
现在的机械键盘,不仅种类很多,颜值担当的也很多,甚至有很多绚丽夺目的小功能,什么呼吸灯,跑马灯,夜间背光等等。我们接下来就说说机械键盘的门派。
在机械键盘的江湖,有四大门派,轻快如风的红轴,内外兼修的茶轴,嚣张直爽的青轴,直来直去的黑轴。
门派之别,来源于对武术的不同见地,但毕竟都是武术,有相同的根源。那机械键盘的共同原理是什么呢?
首先,不管是什么轴,它的机械轴都是由开关帽、开关帽固定卡、弹簧、触点金属片和底座构成,还有一部分的机械轴里还有跳线。这几个部件中,最关键的部位是开关帽,弹簧和触点金属片,它们的不同导致了触发的压力,手感和按键的寿命不同。先说弹簧,弹簧的圈数越少,弹簧的反馈压力就越大,黑>青>茶>红,再说开关帽,开关帽作用于触点金属片,按压导致触点金属片连接或者断开回路,发出电信号,开关帽作用于触点金属片时产生阻力,阻力就会让我们感受到传说中的段落感,再加上开关帽不同的嵌套结构,作用到底座的键程不同,会带来不同的节奏感,红轴和黑轴就是直上直下的感觉,而茶轴和青轴则有一定的阻尼感。然后说说触点金属片,机械键盘单轴寿命是2000万次到8000万次不等,如果一个键被用坏了,一般来说,就是触点金属片损坏了,可以说触点金属片决定了机械键盘单轴的寿命。(要知道,薄膜键盘的寿命一般来说是30万次,如果一个键,你一天按100次,30万次就代表着这个键你能用3000天,小十年呢,机械键盘单轴几千万次,可以说,在你厌烦它之前,是用不坏的)说完最关键的三个部件,最后说说键帽,键帽是我们敲键盘是最直接触摸到的,一般是不同质地的塑料,键帽上的字有很多工艺,比如丝印,激光雕刻,激光刻蚀,热升华,二色成型,丝印是最容易让字摩擦刮花甚至消失的。
热闹的江湖只有四种门派么?当然不是,除了红黑茶青,还有绿轴,橙轴,白轴,灰轴,甚至怪轴,它们有的是不同于上面几种轴的力度,有的是用于空格键这样比较特殊的按键上,它们都比较稀有,有的已经停产,比如白轴,有的是厂家定制款,比如雷柏的橙轴,所以,这个江湖还是很热闹的。
讲完了机械键盘的基本情况,我们来说说玄学部分吧,那就是机械键盘的体验。
有人说,青轴是键盘里的春天,因为青轴触发深度最深,段落感最强,噼里啪啦的声音最大,打字的时候清脆爽快,像沐浴在春风中敲架子鼓。据说,使用青轴容易被你四周的人揍。。。
有人说,黑轴是公认的游戏轴,玩游戏黑轴是不二之选,因为黑轴没有段落感,直上直下,一触即发,打一盘游戏,尽显激情。
又有人说,茶轴是键盘中的绅士,优雅冷静,它全面兼顾,介于打字和游戏之间,相较于青轴,段落感弱了很多,相对于黑轴,又不是直上直下,因此,也有人会觉得它中庸没有个性。
最后说,红轴,红轴一般推荐给女生,因为它和黑轴一样直上直下,打字轻快,同时,它压力系数最小,毫不费力。
听到这里,不知道你能不能明晰的分出四种轴的不同,其实,真让你感受四种轴,可能没有那么明显的不同,如果把那些更小众的轴加上,如白轴,橙轴,灰轴,绿轴,你更加区分不出来。但是被人表达后,人为的强化了不同。这就产生了玄学。玄学的诡谲之处在于,你要根据这些体验去选你想象中的键盘,大概率的可能性是与你的想象不同。就是说,听起来很有道理,指导起事情来,可能要抓瞎。所以,我觉得买键盘,还是要买有眼缘的,当个外貌协会也不错,有机会呢,还是要去感受一下,觉得喜欢就好,没必要根据四种轴的文化定位来选。即使你选了黑轴,该团灭还是会被团灭的。
关于上面说的体验,没有接触过如此多的种类,或者没有长时间在键盘上码字的体验,可能很难有共鸣。你也可能会觉得这些人好矫情啊,不就是码字敲键盘么,说的神神叨叨,故弄玄虚。是啊,是有些故弄玄虚,文化不就这样么,虚虚实实,人类就是这样一种喜欢听故事的动物啊,把你心目中的神抽丝剥茧,还原历史情境,他还会让你感动的起鸡皮疙瘩么?所以,我们还是把机械键盘理解为一种程序员可爱的文化吧。
总结一下来说,机械键盘,相对于薄膜键盘,在体验上没有质的飞越,打字也不一定更快,也不省力,可能只是释放了本能中对节奏的渴望,但是却给程序员带来了很大的愉悦,创造了话题,也是程序员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感谢您的收听。
2. 什么叫做学计算机有天赋
题主提到的计算机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回答很难面面俱到。我的职业是程序员,就从软件开发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一个优秀的程序员成功的条件可用一句话概括,“三分天注定,七分学理论,剩下九十分全靠练”。
三分天注定,指题主说的天赋。天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可形象化的描述一下。举个栗子,在大家基础水平一样,解决同一个陷入僵局的问题时,你能灵光一现冒出解决问题的想法是天赋的使然。
七分学理论,指持续学习的能力。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仅仅十年时间,互联网的崛起更是彻底改变了人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水平。要想紧跟潮流的发展,就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
九十分靠练,指在工作学习中持续动手实践的能力。再高明的理论都是,千万次实践后得出的结果。一个想法如果没有动手去做,只能停留在想法阶段,而无法更进一步。
最后来总结一下,天赋是不是天生具备的能力,而是在长期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的潜意识里的逻辑推理和举一反三能力。
我是@代码Go说 科技 ,码农的视角看 科技 ,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感受。欢迎大家阅读评论转发加关注。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能学得下去就是天赋。
对于能学得下去的人来说,动手能力强和逻辑能力强算是更有天赋。
但是,天赋往往都是因为之前努力学习的结果,而非真的一出生就比别人强。
人们在讨论天赋的时候,多是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归因于不可抗力因素,而非别人之前比你下过更多的功夫。
数学好,计算机首先是逻辑,然后深入研究的话就是算法,这些都取决于你的数学功底。所以,那些计算机能编个新的算法扬名立万的,基本都是数学出身的,不是那些学计算机的。所以有没有天赋看数学就够了。很多所谓的计算机高手,除了调用别人的函数干不了什么大事,一辈子都是码农
计算机算法题就跟小学奥数题似的。我的感觉就是小学数学好的就能编好。这里说的是正经大厂写带逻辑的东西。不是去奇怪的公司写堆砌充分的内容那种不用脑子的工作。抬杠就算了。有的人刷了一千道leetcode也没心得,那就是没天赋。有的人刷一天动态规划,可能什么也就十来道题,几种套路和转化就领悟到了,就很适合。
人类无论学什么都需要有天赋。
数学好,物理好的就是有学计算机的天赋
关键是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详见本人写的“我的编程人生”一文。
我给你举个例子吧,我同学家的孩子,上初三时才接触计算机,无意中看了编程序的书,就迷上了,高中时参加了什么什么队,拿了名次,今年让北大要去了。
我家的孩子,把头按在电脑上,最多看看电视剧,说电脑很玄学。
这就是天赋。
天赋这个事情是存在的,不过小朗要告诉题主的是,就算没有天赋加身,也是可以学习计算机的,如果非得要说一个计算机有天赋的,小朗的大学同学有一个,大家来鉴赏一下算不算有天赋。
1.大学课堂上,我们还在学习一本书的前几章,他已经看完了,并且都会了。
2.老师提出的解决方案,他总是有比老师更好的,结果老师也表示赞同。
3.大学会有项目小组,一起合作项目,他是高级项目组,他一个人做完了整个高级项目,并且!比原项目性能更佳,功能更人性化,对了忘记说了,是一个前后端完整的项目,而我们5-6个才能勉强做出来,只能说做出来了!!!
4.蓝桥杯,全国计算机竞赛一等奖。
嗯,能想到的就这么多,小朗不知道他这算不算有天赋,但是真的厉害。
3. 上班时间怎么摸鱼最舒服
1. 多屏幕摸鱼感谢电脑技术,感谢摩尔定律,现在的90后尤其是互联网工作者更尤其是里面的程序员们,总喜欢外接好几块显示器工作。这就给大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摸鱼机会,如果你外接了两个显示器,一个竖着看代码,另一个横着看文档,然后自己的笔记本屏幕亮度调到最暗刷微博,完美。就算没有外接显示器,如果你用的是Mac的话,要勤于使用多桌面技巧,三个手指横向一滑,就切换回了工作界面,优秀。如果不是苹果也没关系,只要熟练掌握快捷键,就不怕老板身姿矫健。只要你快捷键按得够快,上班的无聊就追不上你。
2. 厕所摸鱼如果你的同事人不在座位上,期间又给你的朋友圈点赞了,没错,他正在洗手间摸鱼。一个优秀的摸鱼90后,要善于利用每天的上厕所时间,这就是你工作日里的带薪假期。一天至少三次,一次半个小时,如果你安排不好这个假期的话,推荐你看一下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里的时间管理部分。厕所摸鱼最好的是配合茶水间摸鱼使用。你需要闲来没事就去接个水,所以你要准备最小的水杯,每次接最少的水,频繁接水即增加了微信步数,又增多了厕所摸鱼时间,一举两得。这个要掌握尺度,如果拿着茶道的小杯子来回接水,可能会有点过分。
3. 买咖啡摸鱼买咖啡摸鱼是当代都市白领的专属福利。曾经的两千年初,外企的Amanda和Sarah穿着职业装高跟鞋端着星巴克走在高楼林立的CBD,会引起路人的纷纷侧目。现在虽然咖啡变得越来越日常,但带着防烫护垫的杯装咖啡依然是商务范儿的标志。下楼买咖啡这件事,既难得地让你感受到了作为一个高端都市白领的逼格,又让别人觉得你是个离不开咖啡的商务精英,最重要的是来回买咖啡的路可以理直气壮地走那么久,因为咖啡是熬夜加班的代号,你回去的时候别人看到你手里的咖啡会觉得你比所有人更努力。只能是咖啡,必须是咖啡,换成每天按时去小卖部买零食,你的同事只会觉得你是猪。
4. 开会摸鱼常见于公司的各种经理等中层管理者,不常见于普通员工和一线leader。开会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有的会可以半个小时确定公司的方向,有的会可以三个小时讨论聚餐的地点。所以开会就变成了一个玄学,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唯一可以和当代公司开会这件事相提并论的大概就是量子力学了。所以当一个中层老板想摸鱼了,有无数的会可以等着他去参加。
5. 真实摸鱼这个摸鱼是真的摸鱼,因为真的有很多90后在办公室养鱼。在现代办公室,虽然不能养猫养狗养鸡,但是养鱼是正常的,而且显得你充满生活情趣。所以很多90后选择在办公室带薪养鱼,做到了真的“摸鱼”,他们是摸鱼90后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