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自学java怎么入门
自学java怎么算入门? 衡量标准是什么?
我从个人角度分为三个阶梯: 初学,入门,高手
第一: 初学 (理论知识阶段)
很多同学刚刚入门学习java,看书,或者看视频。这个阶段是积累理论知识的时候,相对比较容易,一个小知识点,信息量少,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就可以。
在这个阶段,很多同学学得很快,感觉编程好简单。
随着学习的深入,大多数同学会产生混乱。 为什么?所有的技术背后都有原理,前面都有应用场景,不同应用场景有不同使用方法。 信息量逐级增加。
信息量逐级增大后,会有什么问题?
学到后面忘记前面。
新技术不断出现,感觉永远学不完。 丧失兴趣或信心。
理论知识阶段,更重要的是理解原理和规律,知识点的细节记不住可后面查找。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交流讨论,理解和总结。 多问为什么是关键!
第二: 入门 (熟练度)
一个项目从0到1的过程才是最宝贵的,也是初学者提升最大的部分。但从书本或者视频中,很难学习这个过程。
技术的应用能力换句话说是 技术的分解排序能力, 当遇到一个需求,该如下实现?
基本的思路是把需求分解成原子操作。 原子操作代表开发当中的基本操作,也就是在知识点当中学到的,比如数据库操作,sql,框架的基本使用等等。
如果能把需求分解为原子操作序列,开发完成只是时间快慢的问题。往往刚刚开始学习编程的同学,不善于或者懒得去思考。毕竟看视频是被动的,分析问题是主动思考。学习只是看看视频,本质上是思考的懒惰。
所以需要找大量的练习和项目案例进行实践!!!
第三: 高手(业务和性能)
程序员是把理论知识组合应用起来解决用户的问题。(或者提高用户的效率)
第三个等级的知识更加多元化,不同行业涉及不同的领域知识,信息量也是增大。
业务解决用户的问题,可以赚钱。
性能用最小的资源,解决用户的问题,可以省钱。
所以在企业开发中,需要考虑更多和成本,时间,用户等相关的问题。
总结: 掌握理论知识后,需要大量的代码去实践,才算入门。
分享下我们的学习路线,供你参考一下!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Ⅱ 程序员入门先学什么(程序员初学)
菜鸟程序员需要学习哪些基础知识java学习是由简入难的学习过程,不要一开始就学习太过于复杂的,也不要好高骛远,java的基础很重要,所以一定要由最基础的学起,抓实基础。下面是昆明北大青鸟java培训小编结合大部分情况为大家总结下:菜鸟程序员需要学习哪些基础知识。
首先要学习java的基础知识。
不要被新技术迷惑,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新技术都是基于java的基础之上,如果基础不扎实,对于这些新技术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学不到根源。
1、web开发
全面的JEE的web开发知识:Servlet+JSP+javaBean+TagLib,到这里做一个完整的web应用项目开发。
2、J2EE基础
j2ee说白了就是做网页,这时候你要从先从java里脱身出来,学些跟网页有关的东西:
html:很简单的东西不是太笨的话半天左右即可搞定
js:易学难精,想速度找工作不必花太多时间,随便买本javascript书略读并备查推荐: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JavaScript权威指南
数据库:如果没有基础的话,建议多花时间,至少一个月,开始建议用mysql,然后是oracle,然后是sqlserver,这段时间最关键的就是sql语言的编写。
xml就是一种封装数据的格式,没啥好学的,练习一下怎么用dom4j或者jdom读写xml即可。
jsp,servlet,tomcat:这段时间说白了就是用jsp来做个网站。
3、EJB开发
包含全面的EJB知识:1)EJB入门和无状态会话Bean;2)有状态会话Bean;3)BMP和CMP是实体Bean;4)jms和MessageDrivenBean;5)事物和安全(JTA、JTS和JAAS);6)WebService的开发和应用;
要会使用主流框架
框架其实就是一些公共的工具和方法,被封装到一个盒子中供您随时调用,框架也是别人用java编写的,相当于你调用别人写好的公共模块,可以节省时间和效率。
主要是3大框架:
mvc框架:struts,struts2,jsf
or映射框架:hibernate,ibatis
业务框架:spring
重量级框架:ejb
这些都是java技术的学习知识点,和学习流程,先简单后复杂,由一个点展开,开始更广更深入的学习。这些都掌握了以后,你就学会了java,具备了基本编程的能力,但不代表你就能做出优良的产品,所以接下来,你就需要学习软件工程和算法,进一步的提升自己。想更快更扎实的学习java知识吗?赶紧到昆明北大青鸟java培训机构报名吧,选择昆明北大青鸟,你绝不后悔!
小白,想入门程序员,应该从什么开始学,顺序是什么?
首先,你需要选择一门自己感兴趣的编程语言。现在常见的编程语言有:
C/C++:属于大多数情况下能接触到的相对基础的编程语言了,优势是基本掌握以后面对其他语言均可以“无压力”;坏处是学习起来非常的困难,需要系统性的了解非常多知识点,且耗时一般较长。如果你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希望能够长期更好的发展成架构师,那么这可能就是你比较合适的语言选择了。
Java:应用广泛,几乎大多数开发场景都有java或者java变体的身影。学习java你可以了解到面向对象思想,了解虚拟机等的概念,面对常见的开发也能够有应对方案。同时这个语言对比C/C++能简单不少,在很多情况下是面向新手比较合适的选择了。
Go:最近一段时间流行起来的语言,在面对高并发等场景下有天然的优势。Go语言有自己独到的特性,同时也可以支持一些C语言的能力,而且也越来越在国内的互联网公司作为首选开发语言之一。
php/?python/?JavaScript/.net/Swift/...:这些语言大多有自己的特定应用场景,比如Python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比较常见,JavaScript是前端开发的必备语言等。如果你希望的工作有比较强烈的语言要求,那么选择上面的语言准没错。
?????????????????
其次,掌握数据结构及算法,同时能够通过程序语言实现。
比如常见的数据结构,像是数组、链表、堆、栈、队列、树、图等,尽量都有机会了解数据结构的实现原理(包括自己用代码能够简单编写),知道数据结构的优缺点,以及在什么场景下使用。算法原理上如时间空间复杂度,一些数学概念;同时一些经典的排序、与数据结构结合的实现,也应当有了解。
这些推荐你去找专业的书籍,系统性的选择;尽量减少如面试宝典等取巧的方式,深入掌握不仅仅是找工作,在后续的工作中也能更好的帮到你。
?????????????????
再次,了解计算机基础。
常见的计算机基础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简称机组)、操作系统、网络、编译原理等。这里需要投入比较多的精力,如果确实时间上比较紧张,可以有侧重的选择。
比如你希望从事偏底层的开发工作,那么更侧重在机组和操作系统上;如果侧重在上层开发,那么可以侧重在网络上,以此类推。当然,更好的掌握以上知识能够在很多不经意的时间给到你帮助,如果有空,也建议多深入的理解。
最后,知道一些计算机知识的应用。
这里就比较多了,比如数据库、一些基本的项目设计、项目实战等等,根据你希望的工作有针对性的去了解,或许有不小的帮助。
按照上面这几个步骤进行下去,可能确实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一旦你选择希望成为一名程序员,就一定要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更好的结果。
编程入门先学什么比较好?01
C语言
编辑程序让电脑执行的过程就叫编程。很多软件都可以编程,具有代表性的计算机语言有Java,BASICC,C++,VB,VF,SQL,网页编程JSP,ASP,PHP,软件是eclipse,MicrosoftVisualStudio,MicrosoftVisualBasic,MicrosoftSQLServer,等等。Java是应用最广泛的编程语言之一,大学中则常常以C语言作为编程的入门语言,BASIC是Beginner'sAll-(初学者通用符号指令代码)的缩写,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一种计算机高级语言。所以编程入门可以先学习C语言。
编程入门在大雪中常常以C语言作为编程的入门语言,BASIC是Beginner'sAll-(初学者通用符号指令代码)的缩写,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一种计算机高级语言。所以编程入门可以先从C语言学习开始。
计算机虽然功能十分强大。可以供你上网、打游戏、管理公司人事关系等等,但是没有程序,它就等于是一堆废铁,不会理会我们对它下达的“命令”。于是,我们要驯服它,只有通过一种方式——程序,这也是我们和计算机沟通的唯一方式。
程序也就是指令的集合,它告诉计算机如何执行特殊的任务。
写出程序后,再由特殊的软件将你的程序解释或翻译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计算机语言”,然后计算机就可以“听得懂”你的话了,并会按照你的吩咐去做事了。因此,编程实际上也就是“人给计算机出规则”这么一个过程。
随计算机语言的种类非常的多,总的来说可以分成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三大类。
电脑每做的一次动作,一个步骤,都是按照已经用计算机语言编好的程序来执行,程序是计算机要执行的指令的集合,而程序全部都是用我们所掌握的语言来编写的。所以人们要控制计算机一定要通过计算机语言向计算机发出命令。
C语言是国际上广泛流行的、很有发展前途的计算机高级语言。它适合作为系统描述语言,既可用来编写系统软件,也可用来编写应用软件。
早期的操作系统等系统软件主要是用汇编语言编写的(包括UNIX操作系统在内)。由于汇编语言依赖于计算机硬件,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移植性都比较差。为了提高可读性和可移植性,最好改用高级语言,但一般的高级语言难以实现汇编语言的某些功能(汇编语言可以直接对硬件进行操作),例如:对内存地址的操作、位操作等)。人们设想能否找到一种既具有一般高级语言特性,又具有低级语言特性的语言,集它们的优点于一身。于是,C语言就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了。
程序员新手入门学什么好?代码编程入门学习介绍如下所示。
1、掌握编程思想
很多人学习编程的时候一上来就阅读大量的书籍,死记硬背各种语法,然而到最后成效并不大。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最重要的是掌握编程思想、找到编程感觉,而不是死记硬背语言本身。一名程序员的高级境界,是在反复的实践、观察、分析、比较、总结中潜移默化积累的。
要学会编程思想、找到编程感觉,必须从实实在在的编程实际工作中去实践和体验。不少朋友在学习编程时只简单地学习语法、结构,枯燥而且目的性也不强,会大大降低初学者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而一般的书籍,也只从语言本身去讲解语法和举一些针对这些语法的应用例子,跟使用说明书没有太大差别,没有起到灌输编程思想,培养编程感觉的作用。
2、学习C语言或者python语言
python语法更加简单简洁易学,而且有各种强大的库,扩展库,可过程可对象,如果是为了通过编程这一手段来迅速的做出有用、实用的程序和界面,可以学python。
入门是从Basic语言开始的,大概熟悉程序的基础语法与逻辑后,进阶C语言。现代很多语言都是从C语言发展而来的,所以可以以C语言做跳板进阶其他面向对象的高级语言。
3、学习JavaScript
若想要见效快的话,大家可以从JavaScript开始学起,毕竟你安装的浏览器就已经自带了语言环境了,并且JS现在基本前后通吃,你既可以写前端界面也可以写后端服务,是一门性价比很高的语言。
程序员需要学些什么?程序员的岗位需求很多,例如大型网络公司、软件开发公司等等都需要程序员。
程序员需要学习:
1、掌握数据及其转换、数据的机内表示、算术和逻辑运算,以及相关的应用数学基础知识;
2、理解计算机的组成以及各主要部件的性能指标;
3、掌握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
4、熟练掌握计算机常用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5、熟练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
6、熟练掌握C程序设计语言,以及C++、Java、VisualBasic中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
7、熟悉数据库、网络和多媒体的基础知识;
8、掌握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了解软件过程基本知识、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常识;
9、了解常用信息技术标准、安全性,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
10、了解信息化、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11、正确阅读和理解计算机领域的简单英文资料。
程序员必备技能:
1、熟练开发工具
做为一名程序员至少熟练掌握两到三种开发工具的使用,这是程序员的立身之本,其中C/C++和JAVA是重点推荐的开发工具,C/C++以其高效率和高度的灵活性成为开发工具中的利器,很多系统级的软件还是用C/C++编写。
而JAVA的跨平台和与WEB很好的结合是JAVA的优势所在,而JAVA即其相关的技术集JAVAOne很可能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开发工具之一。
其次,能掌握一种简便的可视化开发工具,如VB,PowerBuilder,Delphi,CBuilder,则更好,这些开发工具减小了开发难度,并能够强化程序员对象模型的概念。
另外,需要掌握基本的脚本语言,如shell,perl等,至少能读懂这些脚本代码。
2、熟知数据库
作为程序员,他们自然有自己的理由:很多应用程序都是以数据库的数据为中心,而数据库的产品也有不少,其中关系型数据库仍是主流形式,所以程序员至少熟练掌握一两种数据库,对关系型数据库的关键元素要非常清楚,要熟练掌握SQL的基本语法。
虽然很多数据库产品提供了可视化的数据库管理工具,但SQL是基础,是通用的数据库操作方法。如果没有机会接触商业数据库系统,可以使用免费的数据库产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mySQL,Postgres等。
3、了解操作系统
当前主流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linux/Unix,熟练地使用这些操作系统是必须的,但只有这些还远远不够。
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编程高手,需要深入了解操作系统,了解它的内存管理机制、进程/线程调度、信号、内核对象、系统调用、协议栈实现等。
Linux作为开发源码的操作系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Linux几乎具备了所有现代操作系统的特征。虽然Windows系统的内核实现机制的资料较少,但通过互联网还是能获取不少资料。懂得网络协议TCP/IP。
在互联网如此普及的今天,如果您还没有对互联网的支撑协议TCP/IP协议栈有很好的掌握,就需要迅速补上这一课,网络技术已改变了软件运行的模式。
从最早的客户/服务器结构,到今天的WEBServices,再到未来的网格计算,这一切都离不开以TCP/IP协议栈为基础的网络协议支持,深入掌握TCP/IP协议是非常必要的。
至少,需要了解ISO七层协议模型,IP/UDP/TCP/HTTP等常用协议的原理和三次握手机制。
4、明白DCOM/CORBA/XML/WEBServices存在的意义
随着技术的发展,软件与网络的无缝结合是必然趋势,软件系统的位置无关性是未来计算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DCOM/CORBA是当前两大主流的分布计算的中间平台,DCOM是微软COM(组件对象模型)的扩展,而CORBA是OMG支持的规范。
XML/WebServices重要性不言而喻,XML以其结构化的表示方法和超强的表达能力被喻为互联网上的“世界语”,是分布式计算的基石之一。
5、不要将软件工程与CMM分开
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中,工程化的开发控制取代个人英雄主义,成为软件系统成功的保证,一个编程高手并不一定是一个优秀的程序员。
一个优秀的程序员是将出色的编程能力和开发技巧同严格的软件工程思想有机结合,编程只是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其中一环,优秀的程序员应该掌握软件开发各个阶段的基本技能。
如市场分析,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结构设计,详细设计,软件测试等。
6、需求理解能力
程序员要能正确理解任务单中描述的需求。在这里要明确一点,程序员不仅仅要注意到软件的功能需求,还应注意软件的性能需求。
要能正确评估自己的模块对整个项目中的影响及潜在的威胁,如果有着两到三年项目经验的熟练程序员对这一点没有体会的话,只能说明他或许是认真工作过,但是没有用心工作。
7、模块化思维能力
作为一个优秀的程序员,他的思想不能局限在当前的工作任务里面,要想想看自己写的模块是否可以脱离当前系统存在,通过简单的封装在其他系统中或其他模块中直接使用。
这样做可以使代码能重复利用,减少重复的劳动,也能使系统结构越趋合理。模块化思维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程序员的技术水平提高的一项重要指标。
就业方向:
1、网络开发
现在网络已经成为世界通讯的一座桥梁,好像Javascript、PHP、Ruby这几类开发语言大部分是用作网络开发方面。
2、企业软件开发
JAVA、C#、VB这几类开发语言都实现了面向对象开发的目标,更多时候用于企业系统的开发。
3、系统软件
C语言、C++、Object-C这些软件更多是用在系统软件开发,嵌入式开发的方面。
当然,这分类不是绝对,像JAVA、C#、VB很多时候也用于动态网站的开发。在很开发项目都会使用集成开发的方式,同一个项目里面使用多种开发语言,各展所长,同步开发。
但所以在刚入门的时候,建议先为自己选择一种合适的开发工具,“专注地投入学习,全力一击”。
(2)程序员的术与道教程扩展阅读:
会编程、会计算机语言就能加入互联网发展大潮中,享受数字经济发展的红利,一时间社会上的程序员培训机构都变得格外火爆。
但是现在,专家的数据分析结果告诉你:若想跟上数字经济发展的步伐,光会编程可不行,这个行业现在紧缺高端的、综合型人才。
11月22日下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与领英联合发布《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人才与就业》,揭示我国数字人才现状与趋势。
报告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人才短缺的挑战,但这种短缺主要体现在拥有中高级专业技能数字人才的比例不高,拥有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前沿技术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相比,中国的数字人才储备尚有很大差距。
此外,报告根据对人才需求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数字人才的技能需求不再强调单一编程技能,更加看重技术、管理和领导力等综合技能。
2015年,我国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相关工作的人数约350万,但其中中高端人才,特别是前沿技术的数字人才并不多。根据领英中国智库的研究,在人工智能领域,美国的从业者数量在85万人以上,印度15万,英国14万,中国只有5万多人。
报告负责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陈煜波教授表示,我国目前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缺口明显。
他解释说,目前中国85%以上的数字人才分布在产品研发类,而深度分析、先进制造、数字营销等职能的人才加起来只有不到5%,存在较大缺口,新兴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滞后和不足。
这份研究报告的基础数据来自领英在中国的3600万个人用户,这些用户毕业于1.5万多所国内外院校,分布在36.4万家企业,拥有超过2.3万项技能。
陈煜波研究团队从中筛选了72万数字人才,多维度提取用户画像并跟踪其职业轨迹,以此预测不同地区的人才流向、雇佣率、受雇主欢迎的技能等人才趋势层面的信息。
陈煜波说,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整体来看,虽然编程技能和数据分析技能需求占据主导,然而随着数字产业走向成熟,企业除了强调编程技能,也逐步更加看重人才的技术、管理和领导力等综合技能。
近年间,项目管理、产品运营等“技术+管理”类技能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懂技术、懂管理的人才被认为是“一将难求”。
领英中国代理总裁曾志恒也提醒,如果你有兴趣向数字职能转型,不能仅仅专注于自己的技术能力,沟通和领导力等软性技能将成为你脱颖而出的关键。
陈煜波希望这些研究结果能为教育行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借鉴。他说,教育行业可根据职位的供需趋势更好地规划人才培养的方向,政府也可更好地了解人才流动方向、技术缺口等,以此制定有针对性的引才策略。
程序员岗位职责:
1、对项目经理负责,负责软件项目的详细设计、编码和内部测试的组织实施,对小型软件项目兼任系统分析工作,完成分配项目的实施和技术支持工作。
2、协助项目经理和相关人员同客户进行沟通,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
3、参与需求调研、项目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
4、熟悉并熟练掌握交付软件部开发的软件项目的相关软件技术。
5、负责向项目经理及时反馈软件开发中的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6、参与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重大技术问题的解决,参与软件首次安装调试、数据割接、用户培训和项目推广。
7、负责相关技术文档的拟订。
8、负责对业务领域内的技术发展动态进行分析研究。
相关书籍:
很多程序员响应,他们在推荐时也写下自己的评语。以前就有国内网友介绍这个程序员书单,不过都是推荐数Top9的书。
其实除了前9本之外,推荐数前30左右的书籍都算经典,笔者整理编译这个问答贴,同时摘译部分推荐人的评语。
下面就按照各本书的推荐数排列。
1、《代码大全》史蒂夫·迈克康奈尔
2、《程序员修炼之道》
3、《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
4、《算法导论》
5、《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
6、《设计模式》
7、《人月神话》
8、《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9、《编译原理》(龙书)
10、《活着》
Ⅲ 系统程序员,主要学会那些技能,如何做好一个系统程序员,需要注意事项有哪些
程序员是一种技术工作,在IT的发展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底层硬件通讯协议的建立, 到数据传输层的处理,到操作系统的建设,到数据库平台的建设,一直到应用层上各种数 据营销平台的搭建,程序员在里面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并为IT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 的贡献。 中国有很多精于编码的人,但是中国软件行业,尤其是网络应用开发方面误区很大,很难形成有规模的软件开发力量和产品能力,不但比美国差距甚远,和印度相比也是颇有不如。这些问题不是在于中国程序员的智商和工作努力状况,也不是在于国家和民间对开发的投入程度,而是很大程度上,有一些对技术,对程序开发,对项目设计方面的思想误区,这些误区,导致了软件行业的产品化能力不足,缺乏规模化和大型复用系统研发能力,可以说,改变认识误区,是解决软件行业小作坊模式和个体英雄模式所带来的局限性 的重要工作。 中国有很多小朋友,他们18,9岁或21,2岁,通过自学也写了不少代码,他们有的代码写的很漂亮,一些技术细节相当出众,也很有钻研精神,但是他们被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观点左右,缺乏对系统,对程序的整体理解能力,这些人,一个网上的朋友说得很好,他们实际 上只是一些Coding fans,压根没有资格称为程序员,但是据我所知,不少小网络公司的 CTO就是这样的coding fans,拿着吓人的工资,做着吓人的项目,项目的结局通常也很吓 人。 程序员基本素质: 作一个真正合格的程序员,或者说就是可以真正合格完成一些代码工作的程序员,应该具 有的素质。 1: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把它作为基本素质,并不是不重要,恰恰相反,这是程序员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安身立命之本。把高水平程序员说成独行侠的都是在呓语,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即便如linus这样的天才,也需要通过组成强大的团队来创造奇迹,那些遍布全球的为linux写核心的高手们,没有协作精神是不可想象的。独行侠可以作一些赚钱的小软件发点小财,但是一旦进入一些大系统的研发团队,进入商业化和产品化的开发任务,缺 乏这种素质的人就完全不合格了。 2:文档习惯 说高水平程序员从来不写文档的肯定是乳臭未干的毛孩子,良好的文档是正规研发流程中 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为代码程序员,30%的工作时间写技术文档是很正常的,而作为高级 程序员和系统分析员,这个比例还要高很多。 缺乏文档,一个软件系统就缺乏生命力,在未来的查错,升级以及模块的复用时就都会遇 到极大的麻烦。 3:规范化,标准化的代码编写习惯 作为一些外国知名软件公司的规矩,代码的变量命名,代码内注释格式,甚至嵌套中行缩 进的长度和函数间的空行数字都有明确规定,良好的编写习惯,不但有助于代码的移植和 纠错,也有助于不同技术人员之间的协作。 有些coding fans叫嚣高水平程序员写的代码旁人从来看不懂,这种叫嚣只能证明他们自 己压根不配自称程序员。代码具有良好的可读性,是程序员基本的素质需求。 再看看整个linux的搭建,没有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代码习惯,全球的研发协作是绝对不可 想象的。 4:需求理解能力 程序员需要理解一个模块的需求,很多小朋友写程序往往只关注一个功能需求,他们把性能指标全部归结到硬件,操作系统和开发环境上,而忽视了本身代码的性能考虑,有人曾经放言说写一个广告交换程序很简单,这种人从来不知道在百万甚至千万数量级的访问情况下的性能指标是如何实现的,对于这样的程序员,你给他深蓝那套系统,他也做不出太极链的并访能力。性能需求指标中,稳定性,并访支撑能力以及安全性都很重要,作为程序员需要评估该模块在系统运营中所处的环境,将要受到的负荷压力以及各种潜在的危险和恶意攻击的可能性。就这一点,一个成熟的程序员至少需要2到3年的项目研发和跟踪经 验才有可能有心得。 5:复用性,模块化思维能力 经常可以听到一些程序员有这样的抱怨,写了几年程序,变成了熟练工,每天都是重复写 一些没有任何新意的代码,这其实是中国软件人才最大浪费的地方,一些重复性工作变成 了熟练程序员的主要工作,而这些,其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复用性设计,模块化思维就是要程序员在完成任何一个功能模块或函数的时候,要多想一些,不要局限在完成当前任务的简单思路上,想想看该模块是否可以脱离这个系统存在,是否可以通过简单的修改参数的方式在其他系统和应用环境下直接引用,这样就能极大避免重复性的开发工作,如果一个软件研发单位和工作组能够在每一次研发过程中都考虑到这些问题,那么程序员就不会在重复性的工作中耽误太多时间,就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 入到创新的代码工作中去。 一些好的程序模块代码,即便是70年代写成的,拿到现在放到一些系统里面作为功能模块 都能适合的很好,而现在我看到的是,很多小公司软件一升级或改进就动辄全部代码重 写,大部分重复性工作无谓的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程序员应具备的素质中 6:测试习惯 作为一些商业化正规化的开发而言,专职的测试工程师是不可少的,但是并不是说有了专职的测试工程师程序员就可以不进行自测;软件研发作为一项工程而言,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问题发现的越早,解决的代价就越低,程序员在每段代码,每个子模块完成后进行认真的测试,就可以尽量将一些潜在的问题最早的发现和解决,这样对整体系统建设的效 率和可靠性就有了最大的保证。 测试工作实际上需要考虑两方面,一方面是正常调用的测试,也就是看程序是否能在正常调用下完成基本功能,这是最基本的测试职责,可惜在很多公司这成了唯一的测试任务,实际上还差的远那;第二方面就是异常调用的测试,比如高压力负荷下的稳定性测试,用户潜在的异常输入情况下的测试,整体系统局部故障情况下该模块受影响状况的测试,频发的异常请求阻塞资源时的模块稳定测试等等。当然并不是程序员要对自己的每段代码都需要进行这种完整测试,但是程序员必须清醒认识自己的代码任务在整体项目中的地位和各种性能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测试并尽早发现和解决问题,当然这需要上面提到的 需求理解能力。 7:学习和总结的能力 程序员是人才很容易被淘汰,很容易落伍的职业,因为一种技术可能仅仅在三两年内具有 领先性,程序员如果想安身立命,就必须不断跟进新的技术,学习新的技能。 善于学习,对于任何职业而言,都是前进所必需的动力,对于程序员,这种要求就更加高 了。 但是学习也要找对目标,一些小coding fans们,他们也津津乐道于他们的学习能力,一会学会了asp,一会儿学会了php,一会儿学会了jsp,他们把这个作为炫耀的资本,盲目的追逐一些肤浅的,表面的东西和名词,做网络程序不懂通讯传输协议,做应用程序不懂中断向量处理,这样的技术人员,不管掌握了多少所谓的新语言,永远不会有质的提 高。 善于总结,也是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每次完成一个研发任务,完成一段代码,都应当有 目的的跟踪该程序的应用状况和用户反馈,随时总结,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逐步提高, 一个程序员才可能成长起来。 一个不具备成长性的程序员,即便眼前看是个高手,建议也不要选用,因为他落伍的时候 马上就到了。 具备以上全部素质的人,应当说是够格的程序员了,请注意以上的各种素质都不是由IQ决 定的,也不是大学某些课本里可以学习到的,需要的仅仅是程序员对自己工作的认识,是 一种意识上的问题。 那么作为高级程序员,以至于系统分析员,也就是对于一个程序项目的设计者而言,除了 应该具备上述全部素质之外,还需要具备以下素质: 第一,需求分析能力 对于程序员而言,理解需求就可以完成合格的代码,但是对于研发项目的组织和管理者, 他们不但要理解客户需求,更多时候还要自行制定一些需求,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般而言,进行研发任务,也许是客户提出需求,也许是市场和营销部门提出的需求,这时候对于研发部门,他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完整的需求,通常而言,该需求仅仅是一些功能上的要求,或者更正规些,可能获得一个完整的用户视图;但是这都不够,因为客户由于非技术因素多一些,他们可能很难提出完整和清晰,或者说专业性的性能需求,但是对于项目组织者和规划者,他必须能够清醒认识到这些需求的存在并在完成需求分析报告的时候适当的提出,同时要完整和清晰的体现在设计说明书里面,以便于程序员编码时不会失 去这些准则。 程序设计者必须正确理解用户需求所处的环境,并针对性做出需求的分析,举例而言,同样一个软件通过ASP租用方式发布和通过License方式发布,性能需求可能就是有区别的,前者强调的是更好的支撑能力和稳定性,而后者则可能更强调在各种平台下的普适性和安 装使用的简捷性。 第二,项目设计方法和流程处理能力 程序设计者必须能够掌握不少于两到三种的项目设计方法(比如自顶至下的设计方法,比 如快速原型法等等),并能够根据项目需求和资源搭配来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进行项目的 整体设计。 设计方法上选择不当,就会耽误研发周期,浪费研发资源,甚至影响研发效果。 一个程序设计者还需要把很多功夫用在流程图的设计和处理上,他需要做数据流图以确立 数据词典;他需要加工逻辑流图以形成整体的系统处理流程。 一个流程有问题的系统,就算代码多漂亮,每个模块多精致,也不会成为一个好的系统。 当然,做好流程分析并选择好项目设计方法,都需要在需求分析能力上具有足够的把 握。 第三,复用设计和模块化分解能力 这个似乎又是老调重谈,前面基本素质上不是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吗? 作为一个从事模块任务的程序员,他需要对他所面对的特定功能模块的复用性进行考虑,而作为一个系统分析人员,他要面对的问题复杂的多,需要对整体系统按照一种模块化的分析能力分解为很多可复用的功能模块和函数,并针对每一模块形成一个独立的设计需求。举个例子,好比是汽车生产,最早每辆汽车都是独立安装的,每个部件都是量身定做的,但是后来不一样了,机器化大生产了,一个汽车厂开始通过流水线来生产汽车,独立部件开始具有一定的复用性,在后来标准化成为大趋势,不同型号,品牌甚至不同厂商的汽车部件也可以进行方便的换装和升级,这时候,汽车生产的效率达到最大化。软件工程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成熟的软件行业,在一些相关项目和系统中,不同的部件是可以随意换装的,比如微软的许多桌面软件,在很多操作模块(如打开文件,保存文件等等)都是复用的同一套功能模块,而这些接口又通过一些类库提供给了桌面应用程序开发者方便 挂接,这就是复用化的模块设计明显的一个佐证。 将一个大型的,错综复杂的应用系统分解成一些相对独立的,具有高度复用性的,并能仅 仅依靠几个参数完成数据联系的模块组合,是作为高级程序员和系统分析员一项最重要的 工作,合适的项目设计方法,清晰的流程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 第四,整体项目评估能力 作为系统设计人员,必须能够从全局出发,对项目又整体的清醒认识,比如公司的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和到位,比如工程进度安排是否能最大化体现效率又不至于无法按期完成。评估项目整体和各个模块的工作量,评估项目所需的资源,评估项目可能遇到的困难,都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换言之,这是一种不断总结的累计才能达到的境界。在西方一些软件系统设计的带头人都是很年长的,比如4,50岁,甚至更老,他们在编码方面已经远远不如年轻人那样活络,但是就项目评估而言,他们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就是最重要和宝贵的财富。中国缺这么一代程序员,主要还不是缺那种年纪的程序员,而是那种年纪的程序员基本上都是研究单位作出来的,都不是从专业的产品化软件研发作出来的,他们没有能积累 那种产品化研发的经验,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程序员应具备的素质下 第五,团队组织管理能力 完成一个项目工程,需要团队的齐心协力,作为项目设计者或研发的主管人,就应当有能 力最大化发挥团队的整体力量,技术管理由于其专业性质,不大同于一般的人事管理,因 为这里面设计了一些技术性的指标和因素。 首先是工作的量化,没有量化就很难做到合适的绩效考核,而程序量化又不是简单的代码 行数可以计算的,因此要求技术管理人员需要能真正评估一个模块的复杂性和工作量。 其次是对团队协作模式的调整,一般而言,程序开发的协作通常分为小组进行,小组有主 程序员方式的,也有民主方式的,根据程序员之间的能力水平差距,以及根据项目研发的 需求,选择合适的组队方式,并能将责权和成员的工作任务紧密结合,这样才能最大发挥 组队的效率。 一个代码水平高的人,未必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项目研发主管,这方面的能力欠缺往往是容 易被忽视的。 综上可以看到,作为一个主管研发的负责人,一个项目设计者,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并不是程序代码编写的能力,当然一般情况下,一个程序员通过不断的总结提高达到了这种素质的时候,他所具有的代码编写能力也已经相当不简单了,但是请注意这里面的因果关系,一个高水平的项目设计者通常已经是代码编写相当优秀的人了,但是并不是一个代码相当优秀的程序员就可以胜任项目设计的工作,这里面存在的也不是智商和课本的问题,还是在于一个程序员在积累经验,逐步提升的时候没有意识到应当思考哪方面的东西,没有有意识的就项目的组织和复用设计进行揣摩,没有经常性的文档习惯和总结习 惯,不改变这些,我们的合格的项目设计者还是非常欠缺。 另外,为防止有无聊的人和我较真,补充一点,本文针对目标是作商业化的软件项目和工程,那些科研机构的编程高手,比如算法高手,比如图象处理高手,他们的工作是研究课题而非直接完成商业软件(当然最终间接成为商业产品,比如微软研究院在作的研究课题),因此他们强调的素质可能是另外的东西,这些人(专家),并不能说是程序员,不 能用程序员的标准去衡量。 最后补充一点东西,一个软件项目研发的设计流程是怎样的呢?以通常标准的设计方法为 例,(不过笔者喜欢快速原型法)。 第一个步骤是市场调研,技术和市场要结合才能体现最大价值。 第二个步骤是需求分析,这个阶段需要出三样东西,用户视图,数据词典和用户操作手 册。 用户视图是该软件用户(包括终端用户和管理用户)所能看到的页面样式,这里面包含了 很多操作方面的流程和条件。 数据词典是指明数据逻辑关系并加以整理的东东,完成了数据词典,数据库的设计就完成 了一半多。 用户操作手册是指明了操作流程的说明书。 请注意,用户操作流程和用户视图是由需求决定的,因此应该在软件设计之前完成,完成 这些,就为程序研发提供了约束和准绳,很遗憾太多公司都不是这样做的,因果颠倒,顺 序不分,开发工作和实际需求往往因此产生隔阂脱节的现象。 需求分析,除了以上工作,笔者以为作为项目设计者应当完整的做出项目的性能需求说明 书,因为往往性能需求只有懂技术的人才可能理解,这就需要技术专家和需求方(客户或 公司市场部门)能够有真正的沟通和了解。 第三个步骤是概要设计,将系统功能模块初步划分,并给出合理的研发流程和资源要求。作为快速原型设计方法,完成概要设计就可以进入编码阶段了,通常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涉及的研发任务属于新领域,技术主管人员一上来无法给出明确的详细设计说明书,但是并不是说详细设计说明书不重要,事实上快速原型法在完成原型代码后,根据评测结果和 经验教训的总结,还要重新进行详细设计的步骤。 第四个步骤是详细设计,这是考验技术专家设计思维的重要关卡,详细设计说明书应当把具体的模块以最’干净’的方式(黑箱结构)提供给编码者,使得系统整体模块化达到最大;一份好的详细设计说明书,可以使编码的复杂性减低到最低,实际上,严格的讲详细设计说明书应当把每个函数的每个参数的定义都精精细细的提供出来,从需求分析到概要设计到完成详细设计说明书,一个软件项目就应当说完成了一半了。换言之,一个大型软 件系统在完成了一半的时候,其实还没有开始一行代码工作。 那些把作软件的程序员简单理解为写代码的,就从根子上犯了错误了。 第五个步骤是编码,在规范化的研发流程中,编码工作在整个项目流程里最多不会超过1/ 2,通常在1/3的时间,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设计过程完成的好,编码效率就会极大提高,编码时不同模块之间的进度协调和协作是最需要小心的,也许一个小模块的问题就可能影响了整体进度,让很多程序员因此被迫停下工作等待,这种问题在很多研发过程中都出现过。编码时的相互沟通和应急的解决手段都是相当重要的,对于程序员而言,bug永远存在,你必须永远面对这个问题,大名鼎鼎的微软,可曾有连续三个月不发补丁的时候 吗?从来没有! 第六个步骤是测试 测试有很多种: 按照测试执行方,可以分为内部测试和外部测试 按照测试范围,可以分为模块测试和整体联调 按照测试条件,可以分为正常操作情况测试和异常情况测试 按照测试的输入范围,可以分为全覆盖测试和抽样测试 以上都很好理解,不再解释。 总之,测试同样是项目研发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步骤,对于一个大型软件,3个月到1年的外 部测试都是正常的,因为永远都会又不可预料的问题存在。 完成测试后,完成验收并完成最后的一些帮助文档,整体项目才算告一段落,当然日后少 不了升级,修补等等工作,只要不是想通过一锤子买卖骗钱,就要不停的跟踪软件的运营 状况并持续修补升级,知道这个软件被彻底淘汰为止。 写这些步骤算不上卖弄什么,因为实话讲我手边是一本《软件工程》,在大学里这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但是我知道很多程序员似乎从来都只是热衷于什么《30天精通VC》之类的,他们有些和我一样游击队出身,没有正规学过这个专业,还有一些则早就在混够学 分后就把这些真正有用的东西还给了老师。 网上现在也很浮躁,一些coding fans乱嚷嚷,混淆视听,实际上真正的技术专家很少在网上乱发帖子的,如笔者这样不知天高地厚的,其实实在是算不上什么高手,只不过看不惯这种对技术,对程序员的误解和胡说,只好挺身而出,做拨乱反正之言,也希望那些还 沉迷于一些错误人士的coding fans们能认真想想,走到正途上,毕竟那些聪明的头脑还 远远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
Ⅳ 如何系统的学习JAVA
玩Java多年的老司机带你上车全面系统学习Java,并且还能教你如何学习才能在今年拿到一份不错的offer。
说到系统全面,就是以目前绝大部分公司招聘要求的知识内容为基准,毕竟我们学习Java都是为了高薪工作,《史记》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为了高薪工作而学习Java技术,这都是人之常情,也是大部分人奋斗的目标。
我们先看看市场上招聘Java程序员都需要哪些技术:
二、数据库篇
数据库是学习Java语言必学的一项内容,常见的数据库就是MySQL和Oracle这两种,作为初学者一般都是学习MySQL为主,一般情况下中小型企业都会选择MySQL数据库,比较大型的互联网公司会选择用Oracle,而学习Oracle相对于MySQL也要复杂一些,建议是主要学习MySQL数据库,Oracle作为了解即可。学习数据库较为简单,基本的操作就是增删改查。
三、Web开发
Web前端内容:HTML/CSS/JavaScript/(前端页面)
注意:Java后端开发可以不用过多关注HTML页面及CSS的处理,但是最起码要会用简单的HTML,JavaScript是必须要会的,因为Javaweb后端程序员毕竟要接触使用AJAX方式处理数据及显示。当然如果只关注服务器端实现而不考虑任何用户界面,则HTML、CSS、JavaScript都不用关注,但是完全脱离前端的开发现在虽然也不少,但是绝对不关心前端是不可能,尤其是JavaScript,但是前端却可以完全不关心服务器后台的任何实现。
推荐学习书籍:《JavaScriptDOM编程艺术》(第二版)
这本书作为被大家推荐的最多的前端入门书籍是有道理的。他能真正让大家了解dom脚本编程,或是说前端编程技术背后的思路和原则。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本书没有任何门槛,按部就班跟着书籍实例编写代码即可。我们会知晓如何对浏览器元素操作和掌控,会学会如何实现简单的页面效果。这种简单易得的成就感是一个编程语言入门时最难能可贵的体验。
JavaEE内容:Servlet/JSP
虽然现在网上在传JSP很少用了,可能是被一些模板或JSAJAX方式代替了一些,但是我认为还是应该接触一下,万一要用到不会怎么办,而且它是JavaEE的动态网页实现标准组件。学习JSP过程也能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web会话的过程,掌握web会话都有哪些我们必需知道的。如果学习Javaweb、JSP都不接触那就相当于学习使用Springboot而一点不接触SpringFramework一样,岂不是稀里糊涂。包括开发Javaweb我们必需知道的概念诸如Web应用上下文,请求对象,响应对象,HttpSession,Cookie等都是在接触学习JSP和Servelt中体现的,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EJBJSFJMS以及JavaFelix等。
一些初学者不清楚这些难免会有误区,尤其是有些较成熟的工程师也这么说,我只能说他们很无知,只是代码机器而已,其实对于应用开发设计也就稀里糊涂,人云亦云罢了。
永远没有被淘汰的技术也没有永远流行万能的技术,要看在什么环境和场合应用,符合我需求的技术和工具就是好的,就是对的。
四、高级框架
1、Springframework核心IOC容器
2、Springboot在Spring基础上的更全面提升效率的Spring工具
3、ORM框架当今流行使用较多的是Mybatis和MP(Mybatis插件),Hibernate是可选性学习的
4、模板技术,比较成熟的Freemarker
5、SpringCloud微服务框架,SpringCloud提供的全套的分布式系统解决方案。
五、工具
maven是构建管理项目的工具,svn和git是团队协作开发的项目源代码及相关文档资料管理工具,需要学习者初步掌握其应用。
像Tomcat,jetty,resin,JBoss,GlassFish等都是部署运行Javaweb应用的服务器。
以上就是初学者大概学习的内容,我是尽量站在初学者的角度来说的,没有写得特别复杂,怕初学者看不懂,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所以我尽量用白话把话说的简单一些,给大家罗列出主要学习的Java知识点。
知道了Java要学习的大概内容,下面就是怎么才能用最好的方式把Java学好,从而达到就业的水平,首选我们应该了解一下目前想要达到找到工作的水平,应该是怎样的。如果大家对于学习Java有任何的问题,关于如何提升学习Java以及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快速达到就业的技术水平,都可以随时来问我,这是我建立了5年的Java学习交流裙,前面三个是494,中间三个是801,后面三个是931。 有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在里面问,需要Java各个阶段的学习资料也可以在里面进行下载。
Java学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就业的水平:对于大多数初学Java的同学而言,最关心的莫过于我学要学习哪些和学到什么程度才能找到相关的Java研发工作岗位。
不同的软件公司对研发人员的水平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从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来看能接受一个入职到本企业的IT技术人员通常需要具备以下能力。
1理解掌握Java核心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和代码构建,能以面向对象方式设计编写业务功能;
2熟练掌握至少两种数据库的开发,如Oracle,mySql,能熟练编写基本常用及高级的SQL语句;
3必需掌握并熟练应用SpringframeworkIOC容器,深入了解IOC及AOP概念并应用,使用MVC实现对web请求做出处理;
4熟练掌握Java处理数据库的ORM框架myBatis,JDBCTemplate,对Hibernate也应有所了解;
5熟练应用Spring增强工具集合Springboot;
6至少熟练使用Eclipse及IDEA集成开发工具构建应用程序;
7能够基本掌握MVNGITMaven在项目中的使用;
8前端开发必需掌握JavaScript和常用的JS框架
以上这些都是中小型软件企业的入职基本要求,如果你能够达到这个水平,找到一份Java工作应该是不难的。
推荐的学习方式:系统视频教程+书籍辅助+有人指导
视频教程:对于Java初学者来说,看视频学习也是最普通的方式,视频教程会把工作中常用的知识进行讲解,而且视频一般都是分章分节,每一个小节都只讲一个知识点,学习起来较为明确。但是视频教程尽量要完整,最好是一整套视频学习。
书籍辅助:书籍便于对理论知识的补充,以便更容易理解Java面向对象核心设计理念和代码实践功能。
PS:但是大部分人都没有耐心看不下去书,所以大部分人都是只看视频教程学习。如果自己能看的下去就看,看不下去就不看。
有人指导: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全靠自己的能力把Java学的特别好,因为你不了解这个行业,也不知道怎么学,完全零基础自学Java想要找到工作,概率极低。所以建议如果真的想要做这行,尽量找人去带带你,有不懂的问题可以直接请教,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学习的质量决定以后工作的薪资以及起点,所以还是应该重视起来。
项目的重要性
很多Java初学者看完一些视频,学过一段时间就说自己“会了”。这里我需要给大家纠正一个问题,希望每个学习Java的知友都能明确学习编程的中心是什么。其实在我看来,学习编程从来都不存在会不会这样的说法。学习编程不同于初中学的数学、物理、化学,记住一些公式,做同样一种类型的习题,就证明类似的题型你会做了。编程只讲技术能力是什么水平、什么级别的,最能证明技术水平处在什么阶段的,就是在做项目的过程中,研发好的互联网产品,写代码的质量怎么样,排错能力怎么样,找BUG的能力怎么样,构思功能模块整体布局的能力怎么样等等。做作为初学者想要达到入门的水平,就是自己具备了一些简单项目的编码能力,初学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自己的编程思维,每一个程序都是不一样的,你不可能都背下来,学编程也不是靠死记硬背的,你只有能去独立编码写一些东西的时候,才有就业的机会。
所以做项目的能力才能去衡量一个学习的水平处在什么阶段,而往往那些嘴上说“会了”的人,往往没写过多少代码,也一个项目做不了出来,这就是纸上谈兵,完全曲解了学习编程到底在学什么,也不知道应该往哪里去。
所以一个Java初学者在学习的整体过程中,必须要有两个能拿得出手,能写在简历上的项目作为找工作的资本,并且要对于这两个项目的前前后后相当了解,才可能最后面试成功,一个初学者在学习完Java所有内容后,如若还达不到可以做简单项目的水平,那么他整个学习过程还是白费,没有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就是学习质量不过关。所以项目的重要性希望大家都明确,因为有太多Java初学者不知道最后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最后白白的浪费时间。
学习心态:
学习编程一定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换句话说它还是挺困难的,毕竟能出去找到工作,就是少则五六千,多则上万的工种。这些知识都不是随随便便就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学会的。关于这个学习心态,希望提示大家要把重心放到“学习”这件事上,因为我发现有很多Java初学者都是像“完成任务”一样去学习,所谓完成任务就是“我把这些视频看完就能找到工作吗”“我把这些都学完就能找到工作吗”学完并不等于“学会”,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你到底理没理解?
你到底能不能应用起来?
你到底用没用心?
你自己应该是最清楚的,我发现那些把学习当做完成任务一样去对待的,这样的人没有一个是有耐心的,自己在心里欺骗自己“把这些视频看完我就能找到工作”,到了最后自己就逐渐明白,完全是自欺欺人,最后放弃说自己不适合学这个。其实揭开这些人的面具真相就一个:他们没有耐心学习,也不喜欢学习,这是以前经历造成的,是多年的习惯导致的。
所以正确的学习心态一定是把关注点放到学习这件事本身,你要学会这些知识,这些内容,这些技术,这是需要一天一天逐渐积累起来的,并不是短时间就可以达到什么结果。
PS:如果你对于学习没什么耐心,没什么兴趣,我劝你不要来学习编程,学习编程绝对是一个耐心的活,也是需要不断学习和充电的行业。或者说已经到了信息时代,不爱学习的人,很难有耐心去学习知识的人,在信息时代是混不下去的,任何行业都是如此,不学习不进步不紧贴时代的人就一定会被淘汰。
最终自学Java能就业的人基本具备以下几点:
1、有超强的学习耐心及进取心
2、手不懒,代码写的足够多,熟能生巧
3、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善于自学善于自己解决问题
4、可以独立写一些简单的项目
以上内容均由本人手写而成,完全站在Java初学者的角度来说,就是希望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大家清晰的明白学习Java全面系统的学习内容,以及应该达到什么程度才能拿到一份Java工作的offer,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Ⅳ 如何正确掌握Java的学习方法
作为掌握了JAVA技术,将来准备成为Java软件工程师的人来说,要想成为JAVA工程师肯定要学习JAVA。一般的程序员或许只需知道一些JAVA的语法结构就可以应付了。但要成为高级JAVA工程师,我们需要对JAVA做比较深入的研究。为大家总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学习方法:
一、软件开发学习路线。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孔孟之道,中庸的思想透入骨髓,既不冒进也不保守并非中庸之道,而是找寻学习软件开发的正确路线与规律。从软件开发人员的生涯规划来讲,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软件工程师→软件设计师→架构设计师或项目管理师。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架构设计师或项目管理师的程序员也不是好的程序员。我们应该努力往上走。让我们先整理一下开发应用软件需要学习的主要技术。
A.基础理论知识,如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原理等,它们并非不重要。如不想成为计算机科学家的话,可以采取“用到的时候再来学”的原则。
B.一门编程语言,现在基本上都是面向对象的语言,JAVA/C++/C#等等。如果做WEB开发的话还要学习HTML/Jav**ript等等。
C.一种方法学或者说思想,现在基本都是面向对象思想(OOA/OOD/设计模式)。由此而衍生的基于组件开发CBD/面向方面编程AOP等等。
D.一种关系型数据库,ORACLE/SqlServer/DB2/MySQL等等。
E.一种提高生产率的IDE集成开发环境JBuilder/Eclipse/VS.NET等。
F.一种UML建模工具,用ROSE/VISIO/钢笔进行建模。
G.一种软件过程,RUP/XP/CMM等等,通过软件过程来组织软件开发的众多活动,使开发流程专业化规范化。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软件工程知识。
H.项目管理、体系结构、框架知识。
正确的路线应该是:B→C→E→F→G→H。
还需要补充几点:
1、对于A与C要补充的是,我们应该在实践中逐步领悟编程理论与编程思想。新技术虽然不断涌现,更新速度令人眼花燎乱雾里看花;但万变不离其宗,编程理论与编程思想的变化却很慢。掌握了编程理论与编程思想你就会有拨云见日之感。面向对象的思想在目前来讲是相当关键的,是强势技术之一,在上面需要多投入时间,给你的回报也会让你惊喜。
2、对于数据库来说是独立学习的,这个时机就由你来决定吧。
3、编程语言作为学习软件开发的主线,而其余的作为辅线。
4、软件工程师着重于B、C、E、D;软件设计师着重于B、C、E、D、F;架构设计师着重于C、F、H。
二、JAVA学习路线。
1、基础语法及JAVA原理。基础语法和JAVA原理是地基,地基不牢靠,犹如沙地上建摩天大厦,是相当危险的。学习JAVA也是如此,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你才能在J2EE、J2ME领域游刃有余。参加SCJP(SUN公司认证的JAVA程序员)考试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原因之一是为了对得起你交的1200大洋考试费,你会更努力学习,原因之二是SCJP考试能够让你把基础打得很牢靠,它要求你跟JDK一样熟悉JAVA基础知识;但是你千万不要认为考过了SCJP就有多了不起,就能够获得软件公司的青睐,就能够获取高薪,这样的想法也是很危险的。获得“真正”的SCJP只能证明你的基础还过得去,但离实际开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特定API的学习。JAVA介入的领域很广泛,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API,没有人熟悉所有的API,对一般人而言只是熟悉工作中要用到的API。如果你做界面开发,那么你需要学习Swing/AWT/SWT等API;如果你进行网络游戏开发,你需要深入了解网络API/多媒体API/2D3D等;如果你做WEB开发,就需要熟悉Servlet等API啦。总之,需要根据工作的需要或你的兴趣发展方向去选择学习特定的API。
3、开发工具的用法。在学习基础语法与基本的面向对象概念时,从锻炼语言熟练程度的角度考虑,我们推荐使用的工具是Editplus/JCreator+JDK,这时候不要急于上手JBuilder/Eclipse等集成开发环境,以免过于关注IDE的强大功能而分散对JAVA技术本身的注意力。过了这一阶段你就可以开始熟悉IDE了。
4、OO思想的领悟。掌握了基础语法和JAVA程序运行原理后,我们就可以用JAVA语言实现面向对象的思想了。面向对象,是一种方法学;是独立于语言之外的编程思想;是CBD基于组件开发的基础;属于强势技术之一。当以后因工作需要转到别的面向对象语言的时候,你会感到特别的熟悉亲切,学起来像喝凉水这么简单。
使用面向对象的思想进行开发的基本过程是:
(1)调查收集需求。
(2)建立用例模型。
(3)从用例模型中识别分析类及类与类之间的静态动态关系,从而建立分析模型。
(4)细化分析模型到设计模型。
(5)用具体的技术去实现。
(6)测试、部署、总结。
5、学习软件工程。对小型项目而言,你可能认为软件工程没太大的必要。随着项目的复杂性越来越高,软件工程的必要性才会体现出来。
6、基本API的学习。进行软件开发的时候,并不是什么功能都需要我们去实现,也就是经典名言所说的“不需要重新发明轮子”。我们可以利用现成的类、组件、框架来搭建我们的应用,如SUN公司编写好了众多类实现一些底层功能,以及我们下载过来的JAR文件中包含的类,我们可以调用类中的方法来完成某些功能或继承它。那么这些类中究竟提供了哪些方法给我们使用?方法的参数个数及类型是?类的构造器需不需要参数?总不可能SUN公司的工程师打国际长途甚至飘洋过海来告诉你他编写的类该如何使用吧。他们只能提供文档给我们查看,JAVADOC文档(参考文献4.4)就是这样的文档,它可以说是程序员与程序员交流的文档。
基本API指的是实现了一些底层功能的类,通用性较强的API,如字符串处理/输入输出等等。我们又把它成为类库。熟悉API的方法一是多查JAVADOC文档,二是使用JBuilder/Eclipse等IDE的代码提示功能。
程序员日常工作包括很多活动,编辑、编译及构建、调试、单元测试、版本控制、维持模型与代码同步、文档的更新等等,几乎每一项活动都有专门的工具,如果独立使用这些工具的话,你将会很痛苦,你需要在堆满工具的任务栏上不断的切换,效率很低下,也很容易出错。在JBuilder、Eclipse等IDE中已经自动集成编辑器、编译器、调试器、单元测试工具JUnit、自动构建工具ANT、版本控制工具CVS、DOC文档生成与更新等等,甚至可以把UML建模工具也集成进去,又提供了丰富的向导帮助生成框架代码,让我们的开发变得更轻松。应该说IDE发展的趋势就是集成软件开发中要用到的几乎所有工具。从开发效率的角度考虑,使用IDE是必经之路,也是从一个学生到一个职业程序员转变的里程碑。
JAVA开发使用的IDE主要有Eclipse、JBuilder、JDeveloper、NetBeans等几种;而Eclipse、JBuilder占有的市场份额是最大的。JBuilder在近几年来一直是JAVA集成开发环境中的霸主,它是由备受程序员尊敬的Borland公司开发,在硝烟弥漫的JAVAIDE大战中,以其快速的版本更新击败IBM的VisualAgeforJAVA等而成就一番伟业。IBM在VisualAgeforJAVA上已经无利可图之下,干脆将之贡献给开源社区,成为Eclipse的前身,真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浴火重生的Eclipse以其开放式的插件扩展机制、免费开源获得广大程序员(包括几乎所有的骨灰级程序员)的青睐,极具发展潜力。
最后一点,成为一名优秀的JAVA工程师,我们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熟悉java语言,理解面向对象的思想与设计模式,至少熟悉j2ee、j2me、j2se等开发体系中的一种;熟练使用Eclipse或Jbuilder等开发工具,理解MVC模式及实际应用;至少熟悉一种数据库的开发和设计;具有一定的程序测试和设计分析能力。除此之外,良好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强烈的责任心以及沟通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以上几点你都能很好的做到了,那么你就是一位优秀的JAVA工程师了
Ⅵ 程序员需要学什么
程序员可以分为很多种,像Unix程序员、Windows程序员,或是C++程序员、Delphi程序员,
1. 嘉华职业教育程序员首先学的就是各种脚本,asp、jsp、php等等,这些东西大同小异,基本可以举一反三。
2. 数据库,
数据库连接池和事务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应该知道数据库用什么来保证事务,连接池如何实现,这些都是商务应用的关键。譬如,目前很多的应用服务,像weblogic、MTS,都包含事务处理,可以说好的事务处理决定了他们的竞争力。
3. 组件技术
现在的Web应用推动了组件技术的发展。以前,从老式的静态库、动态库(dll),到现在的COM/DCOM,再到正在兴起中的Web Service;从单机调用,到基于内部网的分布式调用,到现在基于Internet的分布式计算。现在的应用都是基于组件的n层结构,最明显的就是COM和JavaBean。
这些东西体现了软件架构的发展,以前是基于单机的应用,然后是C/S结构,到现在的B/S结构。程序员一定要注意软件技术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被淹没在技术的洪流中。
4. 网络技术
这可以说是程序员最应该懂得东西。起码,应该知道服务器的机制,要明白Http协议。就拿IIS来说,要懂得web应用程序运行的进程安全和IIS的关系,懂得ISApi的作用。
如果有时间,就看看TCP/IP,看看winsock,也可以到嘉华职业教育申请免费听课。
我所说的这些都是基于微软技术下的东西,其他的像Java方面的东西都可以对照参考,就不多说了,这也是我这几年来的一些心得。总之,学海无涯,每当接触一些新的东西,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就觉得基础知识的重要。说实话,像我们做应用开发,用别人的东西,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新的技术层出不穷,稍不注意就会被甩开,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
.
.
.
.
.
.
.
..
.
..
.
.
.
.
.
喜欢阳光的人,喜欢坐在冬日的太阳底下的躺椅上,眯着眼儿,看一会儿闲书,喝一壶清茶,吃几粒瓜子儿,掰下一块儿豆腐干,放到身边也眯着眼儿的老猫的嘴里。
喜欢阳光的人,喜欢坐在秋日的太阳底下的葡萄架下,让阳光透过葡萄叶子,斑斑点点的洒落满身,读一阙儿秋词,叹一句儿天凉好个秋,捡一片儿落叶,思一会儿寂寥。
喜欢阳光的人,喜欢坐在夏日傍晚的河滩上,对着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河面,听渔舟晚唱,看村子里袅袅升起的炊烟,思恋妈妈做的晚饭。
喜欢阳光的人,喜欢春日里躺在阳光下的绿草坪上,看白云朵朵游弋在蔚蓝的天空,听着小孩子们嬉闹的欢笑声,感受着嫩嫩的小草的柔和的触摸,心里软软的,酥酥的,荡漾开了的是对于阳光的热爱,对于生活的感悟。
思念的风筝断了线,
随着风尘淡淡飘远。
看着又是一年秋瑟,
你的感觉还是那么单薄。
那些年最喜欢白天,
白天,可以天天坐在你的旁边。
这些年最喜欢黑夜,
梦里,总是在重复离你不远的那些年。
你是一只自由鸟,
别了我这一棵梧桐树,还有一片云与天。
我是一棵梧桐木,
没了你这一只自由鸟,剩下的还有什么我会去要?
老照片看了一遍又一遍,
总是勾勒着你现在脸上的凹陷。
你的感觉像一阵风一样袭来,
捉摸不到行踪,又冰冷的刺穿我假装的不难过。
你知道我多想,
多想在你的面前揭开我的心事,也让你明白我的心愿。
你知道我有多想,
多想坐在伤心的你旁边,也让你体会我的温暖。
你知道我到底有多想,
多想在你无聊的时候和你聊天,也好让我在你的人生中也有两个人那样的时光。
可到了现在,我有多可怜,
只有孤单的时候去想你,越是想你就越是孤单。
我也许只是你心灵书上的一个逗号点,
也曾你让你心里有过那么一次停顿,之后便消失不见。
就等一切的岁月都已写完,而你再去翻看这一本人生时,
我可不可以求求你,不要把刻着我名字的这个小点轻轻淡淡的忽略。
因为它是你留给我的念,也是我留给你的恋。
秸梗花,祢曾有笑过,是否记得烟花绽放照亮夜空时;秸梗花,祢曾哭过,是否记得满地的残叶瘦梗没人怜;秸梗花,祢曾有忧过,是否记得那年月圆时,祢是对月空吟的游子。祢喜,祢忧,祢愁,祢的一颦一笑牵于心。流年间,恍如梨花千树一夜放,鬓白红瘦断衷肠。
十八岁的流沙飘散在空中,随风而逝。淡淡紫色秸梗花曾是十八年间唯一的信念。自从与秸梗花相遇,到相知。每一秒都洋溢着紫色的幸福。
十八岁时,我只守这我的这一朵秸梗花。那时有个约定叫十点之约;那时有个梦叫毕业后就牵手;那时有条路叫顺道;那时…
我未曾给过繁华,也未曾给过锦帛,更无从有过快乐时光。因此我是不负责任的。所拥有的灿烂也只是如烟花绽放在夜空的一瞬。祢笑,如孩子般烂漫。我却不安,因为我怕我没有力量去保护这朵淡淡紫色的秸梗花。祢曾愿与我邂逅着每一个心情,诉说每一份感触。我曾愿静静地倾听每一种声音,也会为祢说:这人怎么能这样…
时间像是倘在手中的水,无论怎样紧握还是从指间一点点的流走。唯一不变的是对秸梗花的淡淡情愫。当时针敲响零点时,十八岁也随着昨天一起逝去了,消失在这世间无处可寻。突然心好像空了,像是被偷走什么重要的东西。诚恐,彷徨,不安如疯长的藤蔓,爬满了心房。是不是十八岁的情愫也如落叶般散去呢?没有,桔梗的情愫并没有消失,而是留在回忆里了,这一辈子也不会丢了。心这才微微地平静了些。是啊!一生一世就够了;来世可以相知相遇,不一定要相爱;可以做肝胆相照的朋友,不一定要耳鬓厮磨;可以成为至爱的亲人,不一定要爱恨间纠结。依旧怀着对你淡淡的紫色情愫。至今我仍珍惜着,氤氲的情愫,如同葳蕤,一丝丝萧瑟也与此情显得格格不入,更是在氤氲后透彻着成熟的滋味。相信这一切便会是永恒,无可厚非。然,所有永恒在时间的消磨之后变得不堪一击。再也经不起考验,一碰就碎。对那淡淡的紫色情愫曾未变过,只是被现实给脱垮了。朋友对我说了句:蝶恋花。蝶为花醉,花却随风飞。风过无痕,但给我留下的是岁月的斑驳,十八岁的烙印。我知道这些不算什么,但真的很难受,哽咽着。后来的后来我才明白最痛的痛不是不珍惜而错过,而是珍惜了,依然失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人面不知何处去。”生活要继续,但已是没有了灵魂,一切如同行尸走肉般活着,没有任何意义。那桔梗花依然再绽放着,可已是物是人非。氤氲早已灰飞烟灭,芬芳馥郁片刻化为灼热刺伤瞳孔。低吟浅唱: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十八岁的年轮辗到十九岁,车轮下的桔梗花依旧散发出淡淡的幽香。我不断的提醒自己:过去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总是活在过去的人注定会失败。这句话我是在日记里看到的,时间也久远了,也记不清是谁说的了。懂了,不会有永恒不变的爱,地久天长的那是亲情,是血脉相连的责任。所以我举行了葬礼,把那份桔梗的情愫深深的埋葬在回忆的尽头。或许这正如桔梗花的花语一样吧,无望的爱!
已逝的十八岁,让一切变得苍白了许多。半段纠结的桔梗情,忽如在耳畔誓说着不变的诺言。幽幽紫色的情愫,磨灭不了,更是无可奈何。
Ⅶ 写给程序员的JMeter教程(序):程序员需要掌握的能力
我有一个观点,并且我认为这是无须详细去解释的,那就是:
每一个程序员,都得学会对自己的代码做性能测试
当然,性能测试的工具并不一定是JMeter,但以当前开源框架来说,我认为它是最好的选择。
从本周开始,在讲编码之道的同时,我将同时每周讲一篇技术,也就是编码之术。
做为一个优秀的程序员,道与术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编码之术的第一个系列就是: 写给程序员的JMeter教程
要记住一个原则,性能只是技术价值中的一个维度,不要说业务价值,光是从技术价值上来考量,性能也并不是最重要的,甚至得排在很多点后面,比如可维护性。
我一向认为: 可维护性是最重要的技术价值
因为性能是可以用硬件来弥补的,但可维护性差就不是弥补这么简单的事了,为可维护性付出的代价会远高于提升下硬件或在集群中多加个服务来解决性能问题的代价,硬件永远是越来越便宜的。
作为程序员,一定要有这种认知。
当然,这不代表性能是可以轻视或者忽略的,关于如何对待性能这个技术点,我的观点是:
在不牺牲可维护性的前提下,努力做到性能最好
相比其它维度的测试工作,性能测试稍显尴尬。
性能这个事情,不理解技术,没有实际编码过,坦率地讲要做好并不容易。而理解编码或编码过的测试人员其实是少数。因此,仅有此部分的测试人员能够去做性能测试,而大多数测试人员在性能测试方面始终有点难以着手与深入。
好吧,大多数程序员可能并不认为性能测试是需要自己动手的一个事情。这显然并不是一个正确的认知。
我认为,程序员是非常有必要自己做性能测试的,它应该是一个程序员的必备技能之一。
有谁会比你更熟悉你自己编程的思路与实现?
程序员的自我性能测试应该是第一道防火墙,无论后面测试团队会如何进行性能测试,本身你自己要先给自己把这一关给过了先。
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 专业性
其实无论是单元测试,还是性能测试,程序员理当自己去做这些事,自己写的代码自己要保障它的质量,这应该是专业性的一种体现。我们想做好一个程序员,那对专业性的追求就必不可少。
2. 发现隐蔽的错误
很多功能,如果不在大并发下运行,可能一切正常。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真的 正常 ,我们要明白我们的服务是在网上运行,它并不是一个人在使用。大并发下会出现非常多你意料不到的问题与Bug。
3. 自己最清楚自己的逻辑
别人测试你的代码,永远不如你自己清楚,你知道自己是怎么实现的,当然就更清楚在性能上如何测试它更好。
4. 这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其实技术整体发展方向是越来越易于使用,不断地有更好的工具出现。我要讲的JMeter就是一个足够简单且易于使用的工具,使用JMeter绝大部分情况下,只需要用图形界面就能搞定,极少数情况下才需要编写脚本。
5. 它更节省时间
好吧,我知道这听起来有点夸张或不可思议,很多人理所当然地会认为这会花费更多的时间。
其实这个点与单元测试是一样的,凡是认为单元测试或性能测试会延长编码时间的程序员,这些想法都属于想当然,他们可能从未尝试过。
实际上,你不做这些事,未来你会在其它方面为它付出更多的时间。而只有做这些事,才有可能保障代码的可维护性。
当然,现在我们都尽量使用开源的工具,因为很多开源的工具足够强大并且是免费的。
在性能测试领域,当然最专业的要属LoadRunner这个工具了,但显然这个太重了,还只支持Windows。
事实上,很多互联网公司主流都是使用了更轻,更易于使用的JMeter。
且不论JMeter和LoadRunner孰优孰劣,对于程序员来说,选择JMeter肯定是当下最正确的选择。
所以,从现在开始你可以跟随我的脚步来学习与使用JMeter吧。其实它足够简单,你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
下一篇,写给程序员的JMeter教程(一):理解性能测试中的性能指标
Ⅷ 新手如何学习编程
熟悉以下关键东西,可以边学边做,定期训练,经常思考,长期积累:
1、语法。
2、基础理论(数学、数据结构、算法等)。
3、设计方法(编程原则、设计模式、框架设计等)。
4、库(核心、基础、UI、扩展、游戏引擎等)。
5、计算机相关(操作系统、网络、图形学等)。
6、领域知识(游戏设计、网站设计等)。
7、开发工具(编辑器、IDE、自动部署等)。
8、项目管理(进度管理、分工协作、Bug管理、版本控制等)。
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创造力。努力分析并理解好做什么以及怎么做。要知道上面那些东西一开始都是不存在的。
具体方法包括:
1、快速阅读入门教程和书籍,适合学习语言和基础库。比如我学Java读的《Java编程思想》,练习题做过一点,然后学ActionScript就没读过书,只读过Adobe官方文档《ActionScript 3.0编程》。
2、阅读库的文档、实例、源码。比如Flash、Flex开发,熟悉官方API很重要,很多细节要具体使用时才注意到,这时候最好做个笔记,虽然我从没看过我的笔记。
3、做一个自己感兴趣或熟悉的小项目,比如我就以黑白棋游戏作为多个语言的试水项目,一样的逻辑,便于把关注点放在语言特点上。
4、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厨师有菜谱,程序员可没菜谱。比如我做游戏,最关键的游戏编程知识全部是动手学出来的,很少有专门针对某个业务领域(如游戏)的编程书籍,要么是入门书,要么是模式书(如算法)、理论书(图形学),很少有书籍教你如何开发一个45度角地图系统加编辑器的,全靠自己思考,以及看前人的代码,需要时找些网络资料。关键是,可以培养最重要的创造力。
对于算法和设计模式,可以研读下,但是关键还是靠平时如何使用了。新手勉强不来的。
项目管理方面的,就得靠工作经验了,多思考多提意见不要只走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