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程序员的生活:35下岗 是真的吗
我想这个要看程序员个人的能力及身体的体质吧!毕竟这是一个用脑力劳动最多的行业,压力当然也是有,但如果做了程序员时间比较长的话,这方面就不会有感觉,辛苦当然也是的,程序员的上班时间都是全部精力投入的,且上班时间又比其它行业长(常用加班),至于是否枯燥,那是外行的人看他们的说法,如果你去问一个专业的程序员本人,我想他的回答会比较有代表性。一般人来讲到到了年龄35岁以后,身体各方面会衰退,体质会没有以前好,用得脑力劳动再多的话,会形成身体各方面的很多毛病,而且程序员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工作中,个人私人生活空间太少了,很多人会在这个时间考虑家庭及生活中的问题!很多程序员会在这个上时候放弃个人爱好,重新换行业!
所以程序员一般做几年就会放弃了,因为人的一生除了开发程序外还有很多的东西值得你去追求!如果一生都当程序员会失去生活中的很多乐趣哦!但也有很多的专业的程序员会把他一生的时间托付给了开发程序!
② 关于程序员35的一道坎是世界公认的吗
应该说在职场中任何职业只要不是体制内的公务员,35岁都是职场中的一个坎,因为这个时候正巧是上有老下有小一个人压力最大的时候。甚至有一些危机并不是来自于工作,而是来自于中年人的生活啊。
所以实际上35岁其实跟做哪个职业跟程序猿没有特别强的关联。我觉得程序员还好一些,毕竟工资高,就算35岁失业了,最起码领了十几年的高薪工资,也有一定的资本积累,不是吗?
就好比很多说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问题,有个神回复——如果说程序员是吃的青春饭,那其他职业有可能吃的青春屎,甚至连吃屎都赶不上热乎儿的不是吗?
③ 程序员真的干到35就不行了吗
1,年龄不会成为编码的阻碍。你的经验会极大的弥补年龄带来的体力和脑力方面的问题。如果真心喜欢编码,放心去做吧。
2,对于编程这种需要高体力和脑力消耗的工作,年龄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大。所以,如果不是特别喜欢编码,老人家还是做做指导性的工作更合适。
④ IT就业前景怎么样
距2019年1月的一份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IT投入稳步增长至95680亿美元,其中,安全投入增长至25356.8亿美元,在2018年,全球的IT市场将继续保持32.3%的高速增长。
“程序员跳槽涨薪快”已深入人心。猎聘网数据显示,传统行业5年以下平均跳槽时间为34个月,而互联网5年以下平均跳槽时间是15-16个月。互联网行业人员,通过跳槽频率,可提高身价。
1、 技术类人才依旧紧俏
经调研发现,程序员等技术类人才的工资和工作数量,在未来受资本寒冬影响不大,其他比如公关等非技术岗位工作缺口有所减少。在数字经济时代,以及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专业、高技术的程序员,依旧紧俏,特别是专业的资深程序员。
2、 IT产业的人才缺口将继续扩大
目前我国信息领域的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培养的高端人才根本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尽管在教育部最新公布的高校新增专业名单中,有32所高校成为第二批成功申请“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新专业的高校,加上第一批的3所,共有35所获批,但教育相对市场需求还是有一定的滞后性。
⑤ 为什么大家都会说,程序员在35岁就是职业危机
程序员35年的危机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几乎是一边倒的。大家都认为35岁是大多数人结束职业生涯的年龄。程序员吃青春饭是肯定的事。但我想说的是,程序员35年的危机从何而来?完全不是程序员这个职业的问题。
举几个例子:2019年,中国人均月收入8165元,但只要月薪达到5000元,就能超过90%以上的人。马云说:“坏行业有很多好企业,好行业有很多坏企业”。很多人会把“整体”当成“个体”。家长认为这个学校的本科率极高,如果孩子在这里读书,985和211以后都不成问题。有人认为IT行业工资高,前景好,所以认为只要找到IT相关的工作,嫁给白,就能拿到高薪。众所周知,“整体性”只代表一种趋势,会因为“个体性”的不同而不同。正如新冠肺炎的病死率为2.7%,有些人可能有50%的死亡概率,但我只有0.01%。不可否认,“整体”代表了一种趋势。如果90%以上的专业人士都会面临35岁的危机,你就有很大的概率逃脱。
但我想说的是,哪个行业容易?知道自己可能有35年的危机,要做好应对的准备,而不是选择逃避,否则只会从一个坑里出来,跳到另一个坑里。
⑥ 互联网吃“青春饭”,那么年过35的程序员如何给自己未来生活有力保障呢
这个说法有点断章取义了,所谓吃青春饭大都指该人所拥有的技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或者是而消失。但对于程序员,写代码或者是做软件都已经是一项已拥有的技能,就算是年龄增长了,但是这个技能并不会退化。
程序员实现个人价值的最佳途径还是得踏踏实实的写好每一行代码,做好每一个产品,然后等待时间的力量,万一是大器晚红呢?并不是说三十五岁之后程序员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这个时代需要程序员,只要程序员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他就不会只是吃“青春饭”。
⑦ 关于程序员35岁的一道坎是世界统一的吗
当然不是的,程序员的35岁都是外行人,不懂瞎说的,真正的程序员哪有因为年龄被辞的。那都是因为技术和能力被淘汰了或者进步的脚步没有公司进步的脚步快被抛弃了。
⑧ 程序员的生活:35下岗
程序员本身:
这一行正如你所说得:压力很大,工作量也很大,很枯燥,而且生命周期也就是到35岁左右。这些都是程序员的缺点。
程序员的优点:
挣钱比较多,工作环境好,能够于时代共同进步。
程序员的发展:
如果单从程序员本身来说,发展不大,但是大部分程序员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工作经验后,都会继续发展,你也可以理解为“跳槽”。随着知识的基类,经验的丰富,你的工资也会随之上升。如果你有一定的领导能力,最后发展到“管理层”,这样的话你就不会轻易的被公司和时代“淘汰”!
而且,现在编程公司大多都是外企,如:美国,日本。发展好了有一定的出国机会,对你的前途也是大有益处。
所以不要从单发面来看“程序员”,要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至于你自己的前途如何,那就要看你自己了!!
⑨ 程序员到35岁就没人要了么
引文一段,希望耐心读完....
程序员在35岁后的三条出路
高薪的IT行业是众多年轻人的职业梦想,然而,一旦身入其中却发觉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被称为IT蓝领的编程员,工作强度大,像个编码“机器”;技术更新换代快,饭碗不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IT编程员该何去何从。
程序员的困惑:我该何去何从
32岁的Smith(化名)已算是IT行业的元老了。
大学时代的他,有2/3的时间是在校园微机房里度过的,当时,他疯狂地迷上了电脑。大学毕业后,Smith早早地被一家IT业着名的跨国公司录用,担任程序员。
刚进IT行业时,Smith有股火一般的热情,参与了不少项目,而且都成功了。公司对他也很器重,付给他的薪水在当时的同学中可算是天价。在后来的IT泡沫中,Smith的公司也还算稳定。
一晃8年过去了。期间,Smith曾换了两家公司,虽说薪水越来越高,但他却越来越困惑。今年他已经32岁了,以前不觉得,但现在,他感觉程序员的工作强度太大,自己一直在超负荷运转,工作状态就一个字:累。况且,由于这一行的特殊性,从业者必须不断地学习。32岁的程序员虽然技术老到,但毕竟在学习能力、反应速度、工作效率上渐渐地开始和年轻人有了差距,Smith觉得后生可畏,感觉自己的竞争力在缩水。
何况,现在IT业不比以往,面对大量“廉价”的职场新人,老板不仅可以挑肥拣瘦,还可以随时让薪水已涨到一定水平的老人“走人”。Smith的同事Tom(化名)就是这样被公司“请”走的。Smith担心:不知何时,这根裁员的大棒就要挥到自己的头上。目前,虽然自己薪水不低,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得到的多付出也就更多。而且业界还有这样的传统,过了35岁,IT编程员就有转岗的可能。未来该何去何从,Smith深感困惑。
寻求职业发展的“第二春”
Smith的处境代表了IT行业一个群体性的问题。有关职业规划师经过对Smith 的处境分析指出,IT人才市场的整体年龄状况趋于年轻化,22岁以下的择业者占总体比例的71%,而35岁以上的只占10%,年轻的人才给市场注入了活力,也使得IT行业的竞争更加白热化——人才流动性很大,岗位相对不够稳定。
程序员是个属于年轻人的职业,“Smith们”如果没有在职业生涯最初的5年或8年时间里得到晋升或实现转型,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技术更新的大潮中便面临竞争力衰减的残酷现实,需要重新定位和转型。“Smith们”与其咬着牙继续在编程队伍里打拼,还不如重新审核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和性格,立足核心竞争力,寻求职业发展的第二春。
因此,职业顾问建议热爱IT行业的Smith,可以借助丰富的技术经验和人脉关系寻求发展。
三条出路可选择
出路一:向IT培训师转型
分析:IT企业在招聘新人后,一般都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这个培训有时是在岗位上进行的,由富有实践经验的“老人”负责。年轻人想要进入IT行业,必须接受这样的专业培训。如今IT培训市场蛋糕相当大,利润空间可观,行业发展前景看好。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IT培训市场共实现销售额24.4亿元,相比2003年增长了22.1%,2005年市场前景发展更为可观。Smith无论是在IT公司内部转型担任培训工作,还是到IT培训机构担任教师,都应该有发展空间。这样的工作不会有太大压力,且比较稳定,对年龄也没什么要求。更何况,这还没有脱离Smith所喜欢的IT行业。
优势:在这个行业工作了8年,拥有丰富编程、项目经验,曾参与过许多成功案例,这都是Smith的优势。而8年积攒的行业人脉关系,还可以帮助他发展企业客户,顺便担任市场拓展工作。
挑战:Smith在过去8年中一直埋头苦干,只是在公司培训新人时担任过培训工作,缺少培训工作经验。如果要向培训师转型,Smith需要接受一些专业训练,提高担任培训师的能力。
出路二:向IT营销转型
分析:IT与其它行业不同,由于技术性较强,营销人员一般也须有较强的技术背景,且最好有着丰富经验。互联网公司、
电子商务公司、软件公司目前都需要有技术背景的营销人员;另外,电子商务的再度火爆,使得传统企业开始重视电子商务营销,也需要有技术背景的营销人员。这类工作薪水不低,加上提成应该可以拿到高于程序员的薪水,同时也比较稳定。
优势:深厚的技术背景仍然是Smith的核心竞争力,在8年的从业经历中,Smith广泛涉猎了各种编程软件和工具,对IT行业也有相对深入的了解,这些都为他转向营销提供了平台。
挑战:Smith过去的工作主要是跟机器打交道,而营销工作恰恰需要跟人打交道,这对Smith来说是最大的挑战,要求他彻底改变工作方式,加强沟通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此外,营销工作会面临销售指标的压力,这些问题都是Smith转型前必须深入考虑的。
出路三:向项目管理努力
分析:如果说前面两条出路转型的成分多,那么项目管理可以说是Smith更为便捷的发展之路。目前,软件项目经理是人才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人才,有丰富经验、外语好的软件项目经理是抢手的香饽饽,供不应求,薪水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在上海市劳动部门新发布的2005年软件行业薪资调查中,项目主管的薪水是同层次主管中最高的,年薪高位数达到211011元,平均年薪达109414元。最重要的是,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可以在这个岗位上长久工作下去,并且有向高层进一步提升的可能。
优势:对Smith这样有经验、有技术、有人脉、有能力、参与过多个软件开发、有一定经验的人,项目管理无疑是Smith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方向。
挑战:Smith以往参与过不少项目的开发,但一直是项目团队里的一分子,没担任过项目带头人。而很多公司在招聘项目经理时,都需要有带领团队进行项目开发的经验,这是Smith的一个劣势。建议他参加一些项目管理方面的培训课程,自学相关的知识,增长自己在流程管理、沟通协调等方面的能力,以便积累资本,逐步向项目管理岗位迈进
⑩ 为什么很多程序员在35岁以后就被裁了或者没有竞争力了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经济水平都是得到了一个显着的提高,而且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变好了,但是消费水平变得是越来越高,很多普通人想要让自己的生活条件变得比较好的话,那么只能去努力的工作,所以说很多普通人的生活压力及工作压力都是十分的大,都是想要让自己拥有一个工资比较高的工作,所以说很多年轻人都会选择去做一个程序员,但是做程序员并不是一件10分轻松的事情,不仅工作的压力十分的,而且等到自己到了中年之后,很有可能被公司炒掉,具体介绍如下。
一、身体出现问题在我看来之所以很多程序员在35岁之后就已经没有了竞争力,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努力工作,让自己的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工作的时候也是没有办法更加的专心,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工作了。
各位看官,以上就是关于我对“为什么很多程序员在35岁以后就被裁了或者没有竞争力了?”的看法,有什么想法可以在下面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