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军人的第一天职是服从命令
在任何情况下,坚决服从命令,严守法纪,勇上一线,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甘愿奉献一切。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在人性尊严日趋得以尊重和保障的现代,命令与服从之间却隐含着深刻的军人伦理;
即军人间的忠诚,这种忠诚是双向的,是相互的,而不是单维的,既体现为首长或上级对部属或下级的诚信与责任,也体现为后者对前者的忠勇与信赖。
军人,对在国家军队中服役的军职人员的称呼,包括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类似古代的武士,骑士。
其职责是保卫国家安全,保卫及守护国家边境,政府政权稳定,社会安定,有时亦参与非战斗性的包括救灾等工作。
(1)军人未满十八岁服从命令扩展阅读
2018年3月22日中央军委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试行)》,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我宣誓:“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从命令,忠于职守,严守纪律,保守秘密,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苦练杀敌本领,时刻准备战斗,绝不叛离军队,誓死保卫祖国。”
B. 士兵预备役的年龄是多少岁
士兵预备役的年龄是十八岁至三十五岁。
士兵预备役条件:
1、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2、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军队的条令、条例。
3、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4、符合兵役法规定的服士兵预备役的年龄,即18-35岁。
5、身体健康。
(2)军人未满十八岁服从命令扩展阅读
1988年9月发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这样规定:“士兵退出现役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有关规定服预备役的,由部队确定其预备役军衔。”
一般惯例是,199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修改以前,对于未确定服军官预备役而确定服预备役的士兵退出现役时,义务兵的预备役军衔除现役军衔是上士以外,都是按照比现役军衔高一级的原则授予,现役军衔是上士军衔的,预备役军衔也是上士;士官的军衔则按照比现役军衔高一级的原则授予。
199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修改以后,对于未确定服军官预备役而确定服预备役的士兵退出现役时,按照比现役军衔高一级的原则授予预备役军衔。但在实际着装是则不佩戴军衔。
C.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一个经过生死的因战五级残疾军人是这样理解“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句话的:“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是建立在信仰和信任基础上的,只有相信党、相信党指挥枪,相信上级首长立足于高点、大局和环境因素,才会有每一个解放军官兵自觉的“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
D. 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吗
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做“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其实这句话经不起推敲:“天职”意为“应尽的职责”,说“保家卫国是军人的天职”显然比说“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更合适。有人可能会说,服从命令才有战斗力。其实战斗力与服从命令并无必然联系,相反,纵观古今中外那些善战的名将们,大都是不怎么服从命令的,古代就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说法。下面列举解放军的战将、名将加以说明。 解放军有一位很有个性的将军叫钟伟,被称为中国的巴顿将军。解放战争早期,他在东北当师长,在一次战斗中奉林彪之命率部向指定地点移动,途中遭遇国民党军一个团,因兵力占优,他随即指挥部队将敌军包围并发起攻击,同时发电报告知林彪不能执行原来的命令。战斗的结果是,不但被围的敌军被歼灭,而且林彪随后率大部队赶到,将赶来增援的敌军也歼灭了,取得了解放战争前期的一场大胜利。此役,有人评论说,是钟伟指挥了林彪。类似的情况在第四野战军南下时又发生了一次。当时已担任纵队司令员(军长)的钟伟率部追击南逃的国民党军,因追得太急,致使部队的位置太突前,逃跑中的国民党军见有机可乘,随即杀了个回马枪,企图围歼钟伟所部。因敌人兵力占优,情况危急,随军行动的兵团副司令命令钟伟后撤。而钟伟认为,正好可以借此拖住敌人,待后续大部队赶到予以歼灭,为此他不惜拔出手枪威胁兵团副司令,抗命不从。经过激烈战斗,钟伟的部队顶住了优势敌军的围攻,如其所料,后续大部队赶到,原本可以逃掉的敌军被歼灭了。钟伟干的另一件“目无领导”的事是在解放后,在军方一次批斗彭德怀的大会上,有人指控彭德怀在长征时的娄山关战斗中下令枪毙了一个红军连长,对此,钟伟情绪激动地站起来说,那个人是他杀的,彭德怀不知道,因为那个连长临阵脱逃,还想叛变,弄得主席台上的林彪和总政治部主任很没面子,结果被当场押出会场,以后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你可以说钟伟不成熟,但你得承认,作为军人,他的上述所作所为并无不称职之处。 解放军另一个有个性也有争议的将领就是上面提到的林彪了。不管在政治上怎样评价林彪,都得承认他能打仗。林彪打仗讲究“机断专行”,就是指挥员根据战场形势当机立断做出决定。上面提到,他与钟伟配合默契,并不在意他指挥钟伟还是钟伟指挥他。钟伟当师长时,林彪曾想提拔钟伟当副军长,但钟伟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于是林彪就直接提拔钟伟当了军长。相反,对那些事事请示汇报的指挥员,林彪不是很欣赏。打锦州时,他派一个纵队作为先头部队赶往锦州外围,用炮火封锁锦州的机场,防止国民党增援。那个纵队赶到后,发现锦州有两个机场,其中一个在用,一个没在用,于是发电报请示封锁哪一个机场。据说林彪气得直拍桌子:“两个机场,一个在用,一个没在用,你说封锁哪一个!” 第三个要提到的解放军将领是粟裕。在淮海战役中,对杜聿明集团逃跑路线的判断关系到能否全歼敌军。在三条可能的路线中,中央命令粟裕堵截的两条路线恰恰不包括粟裕认为杜聿明要走的那条路线。粟裕相信自己的判断,他对了,国民党军完蛋了。 以上是解放军的几个例子。反观国民党军,他们其实更强调服从和等级。据说国军军官的皮靴上都钉有两片钢片,见到长官时两脚一并,皮靴上的两片钢片相碰,声音非常响亮。而解放军从红军时期开始,就讲官兵平等,就搞军事民主,成立有士兵委员会,“兵”可以监督“官”。可见,解放军战胜国民党军,原因不在于对服从和等级的强调,恰恰相反,在于对服从和等级的不强调。真正的官兵平等,意味着官(指挥者)与兵(被指挥者)的角色不是固定的,就像上面提到的钟伟指挥林彪,谁的意见对就按谁的意见办。也就是说,陈云同志提倡的“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在很多情况下也适用于军队。 注:其实在军队中也可以建立类似于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的士兵代表大会,士兵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各级长官的任命须经上级和相应级别的士兵代表大会双方通过,而上级和士兵代表大会中的任何一方都有权免去长官的职务。如果这样的制度建立起来,解放军就会成为管理制度上有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新型军队。
E. 军人服从命令,为什么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军令如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军队是一个放大的家族体系,因为他们心中有信仰与崇拜,他们的信仰是中国共产党,崇拜是和平与和谐,他们以服从为天职,执行为自知,正如一台高速前进的火车,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一旦脱轨将会支离破碎,所以,他们相信党,相信人民,才会服从命令,更是因为他们保卫的是祖国安宁,家人平安。
F. 为什么军人必须服从命令,不合理的命令不服从的军人是好军人么
不服从肯定不是好军人。
如果发起战争,你作为将军,命令部下从一条路线进攻,然后你底下几万兵,一个说要往这条路走,一个说要往那条路走,一个又说要多带弹药少带粮草,一个说要多带粮草,一个说要用跑,一个说要用走。
他们说的可能都有道理,也都有可行性,但如果都让他们各干各的,还不如直接投降,直接买一根绳子吊死算了。
部队不是市场,没有讨价还价的地方,也不是能够讨价还价的。
G. 军人是不是绝对服从命令,磨灭人性的命令也得服从
这是你的领袖或者后台老板对你的要求,其实军人都是为政治服务的,政治无所谓对错。举个例子吧,鬼子来打我们,我们认为他是侵略军,是非正义的,但对天皇来讲,这是为天皇荣誉来战,战死也光荣,是正义行为。但我认为,军人也是一个职业,一般人从军也是为了混碗饭吃,要看跟自己的主子混有没有前程,觉得主子快垮了的时候不如率部起义,投奔新主子时或许前途无量
H. 怎么看待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这是古今中外少有争议的一句话,尤其是在军人圈子里。因为战场局面千变万化,上一级更能掌控全局、着眼未来,下级坚定的执行全局任务是没有商量的。尤其是“兵者,诡道也”,即使是上级下令投降,下级也需要服从,因为上级很有可能是在策划计谋。
其实,“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是存在例外情况的,古今中外都有类似的例子。首先《孙子兵法》里就讲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意思就是在外作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受上级命令约束。
古往今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情况非常多,但所有前提都建立在胜利的基础之上,如果“不受君命”而且没有取得胜利,那违令者一定会很惨。宋代岳飞曾经被赵构12道金牌召回,前11道金牌岳飞都拒绝了,如果岳王爷最后能够赢回二帝或许还能挽回一切,而最后如果完成不了这个目标,结局是注定的。
还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在上级命令必然违背良知的情况下发生的,因为军人首先也是一个人。
1992年两德统一后,几位曾经射杀过越境柏林墙市民的士兵接受审判,辩护的理由是自己执行的是上级命令。但是法庭认为,执行命令可以,可是否进行准确射击的权力仍然在士兵手中。柏林法庭最终判决:开枪射杀人的士兵判三年半徒刑,不予假释。
主审法官发表了一段经典名言:“东德的法律要你杀人,可是你明明知道这些唾弃暴政而逃亡的人是无辜的,明知他无辜而杀他,就是有罪。这个世界在法律之外,还有‘良知’这个东西。当法律和良知冲突的时候,良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不是法律。尊重生命,是一个放诸四海皆准的原则;你应该早在决定做围墙卫兵之前就知道,即使东德国家法也不能抵触那最高的良知原则。”
西点军校将“拒绝执行不合理命令”写入了道德课程。
不过尽管如此,各国在执行过程中都难免会出现标准的不统一。毕竟有时候立场不同,良知和善恶的判定是会出现差异的。
I. 服从命令是军人天职
这个问题曾经难倒多少热血青年啊。从军十载,略有体会,谈谈吧:
1:军人以服从为天职,这个毫无疑问的。
2:对于战士来说,上级的命令分为两种,一个是直接上级,二个是间接上级。如果直接与间接上级的命令意图一致的话是没什么好说的,按照总意图去做就行了,尖锐的问题是:当直接上级与间接上级的命令不同的时候,甚至相悖时,以直接上级的命令为执行基准。因为直接上级是对自己直接负责的。
3:您的问题尖锐之处在于:当自己不打折扣的执行了直接上级的命令时,后果如何?请放心,士兵只需要执行命令,后果,是由下发命令的人负责的。
4:打个比方:战场上或者是平时,一位司令员老N有叛国倾向,作为连长发现老N的苗头,这时候连长命令自己的部下将司令员老N暴打一顿再捆起来,上交总部,经过查实有两个结果,一是这个司令员老N真的叛国,那上级奖励下来,连长会做的话会给士兵奖励的。二是司令员老N没有叛国,那总部追查下来,连长可能枪毙,但士兵是不会受到任何处置的。
5:所以,命令下来了,不管对错,先执行。士兵,只需要不折不扣的执行上级的命令,依照总的意图去落实,至于后果,不是你考虑的。因为你的上级风险比你还要大。
J.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绝不背叛国家,绝不叛离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