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程序员节是优惠活动有哪些
没有优惠。
创立“程序员节”最早是来自俄文《计算机世界》(《Компьютерра》)出版社的主编德米特里·门德列留科(Дмитрий Мендрелюк)在1996年7月15日的想法,当时计划将节日命名为“计算机用户节”,定在每年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五,称之为“纯净的星期五”(Чистая Пятница,按照当事人之一的说法,这样命名是为了刺激那些计算机病毒制造者)。
说到程序员节的来历,这要归功于一名在并行技术网页设计公司工作的职工——伦丁·巴尔特。2002年,他收集签名向俄罗斯联邦政府请愿,请求将这一天定为程序员节。2009年7月24日,俄罗斯联邦通信与大众传媒部提出了新的节日安排方案,设立程序员节。9月11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了这个法案,也就成为了俄罗斯的一个官方节日。这一行动在5天内得到了9800个投票支持。
② 当顾客要求打折时,您应该如何处理(假设不打折)
你是否碰到这样的客户,在买东西时,会想着有或多或少的折扣拿,并且买到一些物美价廉的商品。不仅是商场会遇到这种情况,宠物店也会遇到。同时也有好多宠物店的店主不明白其中的原由。
总是在想着:在我自己的店里面,为什么总有客人给我砍价?
可能有下面这个原因!看看是不是被我说中了。
顾客要求打折的原因:顾客已确定购买,仍试探性讲价。
客户开始讲价,但内心已经有了购买的预期,讲价更多是试探的,如果讲价成功了,就可以少花点钱,讲价不成功也不会有啥负担。往往只要拒绝就可以达成交易,如果你这时做出让步,极有可能会让客人觉得你赚头太大而放弃购买。所以,还是尽量坚持自己卖方的立场和原则。
③ 一个人进超市光买那些打特价的东西,其他什么都不买好意思吗收银员会怎么想
买打折商品一不偷二不抢,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去超市买东西当然是买性价比高的东西了,买到便宜划算的东西是种智慧。买什么怎么买是顾客的权利,小小的收银员和售货员也是打工的,他们有可能还没你过的好呢?何必在乎他们的眼色(他们当然希望顾客买的多花的多因为他们都有提成)自己想买什么买什么,想买多少就买多少。
④ 十道打折销售应用题及答案
1.打折前,买10件A商品和5件B商品共用了400元,买5件A商品和10件B商品共用了350元.
(1)求打折前A商品、B商品每件分别多少钱?
(2)打折后,买100件A商品和100件B商品共用了3800元.比不打折少花多少钱?
(1)设打折前A商品每件x元、B商品每件y元,
根据题意得:,
解之得:.
答:打折前A商品每件30元、B商品每件20元;
(2)打折前,买100件A商品和100件B商品共用:100×30+100×20=5000(元),
打折后比不打折少花:5000﹣3800=1200 (元).
答:打折后,买100件A商品和100件B商品比不打折少花1200元.
2.一个商场打折销售,规定购买200元以下(包括200元)商品不打折,200元以上500元以下(包括500元)全部打九折,如购买500元以上的商品,就把500元以内(包括500元)的打九折,超出的打八折.一个人买了两次,分别用了134元、466元,那么如果他一次购买这些商品的话,可节省多少元?
解;因为500×90%=450<466,说明第二次买的商品超过了500元,所以两次合买这些商品,用134元买的商品要打8折.
省134×(1-80%)=26.8(元)
3.一件500元的皮衣,打折后卖425元,这是打______折,比原价便宜了______%.
解(1)425÷500=85%=八五折,
(2)(500-425)÷500,
=75÷500,
=15%,
或1-85%=15%,
故答案为:八五,15.
4.一套西服原价350元,商家搞活动后打八折出售,这套西服打折后降低了______元.
350×(1-80%),
=350×20%,
=70(元);
答:降低了70元.
故答案为:70.
5.某商店购进600个旅游纪念品,进价为每个6元,第一周以每个10元的价格售出200个,第二周若按每个10元的价格销售仍可售出200个,但商店为了适当增加销量,决定降价销售(根据市场调查,单价每降低1元,可多售出50个,但售价不得低于进价),单价降低x元销售销售一周后,商店对剩余旅游纪念品清仓处理,以每个4元的价格全部售出,如果这批旅游纪念品共获利1250元,问第二周每个旅游纪念品的销售价格为多少元?
由题意得出:
200×(10﹣6)+(10﹣x﹣6)(200+50x)+[(4﹣6)(600﹣200﹣(200+50x)]=1250,
即800+(4﹣x)(200+50x)﹣2(200﹣50x)=1250,
整理得:x2﹣2x+1=0,
解得:x1=x2=1,
∴10﹣1=9,
答:第二周的销售价格为9元.
6.某超市为“开业三周年”举行了店庆活动.对A、B两种商品实行打折出售.打折前,购买5件A商品和1件B商品需用84元;购买6件A商品和3件B商品需用108元.而店庆期间,购买50件A商品和50件B商品仅需960元,这比不打折少花多少钱?
设打折前A商品的单价为x元,B商品的单价为y元,根据题意有
答:每次打7折.
⑤ 怎样应对那些要打折的客人
一般来说,顾客选择商品多数是以品牌的知名度为主,其次来讲是价格,如果顾客在选购商品时要求打折或询问是否有优惠时,如不能打折,可以多宣传一下售后和产品的质量,以及其所购商品的优点(比如运动鞋类可以增加自身弹跳力,当然不要搞虚假宣传)
导购员的话,微笑是第一位的,保持灿烂的笑容,有时要比打折效果来的要好
⑥ 商品的折价怎么管理
商品的折价折让是促销手段之一。总部对折价折让商品品种、范围、折价的时限和幅度,都有 严格的规定。由总部统一策划,在各分店同期推行。凡经总部批准折价折让的部分,总部对其考核 时,视同销售额完成。
公司对业务员的核算执行出厂价,业务员对业务单位销售原则上执行经销价,折扣折让在经销价基础上进行,公司主导、核心产品必须统一执行公司制定的经销价,如有调整必须向市场部经理请示。批发部执行批发价销售,折扣折让在此基础上进行,公司主导、核心产品,袋装批量在10袋以上的执行批发价,否则执行零售价,盒装产品批量在5盒以上的执行批发价,否则执行零售价;如有持贵宾卡客户到批发中心购买产品,按零售价予以折扣,如按批发价购买,不另行享受折扣优惠。茶行、茶艺馆执行零售价销售,折扣折让在此基础上进行,公司统一制作只限专店使用的贵宾卡等,按贵宾卡规定的折扣折让率予以优惠。操作程序给顾客折让后,营业员、服务员开具销售单、销售清单,填写品名(编码)、数量、单价、总金额和折让金额,由顾客和证明人签名;贵宾卡客户消费时,营业员用铅笔将卡号复写拓印在销售单上。部门经理审核每日销售单中折扣折让情况并签名。专店经理在“专店库存金额日记账”中登记折扣金额,并督促营业员在“客户档案登记本”上登记。折扣折让率确认人在业务发生时未在现场的,专店经理应于3天内在销售单上补签名。须市场部经理、营销总监确认时,长沙市内应于七天内在销售单上补签名,市外地区在每月盘点前在销售单上补签名。
⑦ 有那九类打折促销方法
第一种:“餐厅吃顿饭,消费达200以上,可享受8折优惠”; 第二种:“若充值1000元,本次消费的200元可免单!”
以上问题经过实验验证,大部分人的第一直觉会认为第二种方式比较“划算”。
但冷静一想,咦?不对!
细心的你可能发现了——其实这两种方式的折扣优惠度是一样的!
第一种:满200元打折8折,也就是8折的优惠;
第二种:充1000元免200元,200/1200≈8折!(恍然大悟)
那为什么我们大部分会觉得第二种比较优惠呢?
其实,第二种就是利用了人的判断错觉,进行了“隐形打折”,让人感觉比较划算。而第一种是“直接粗暴打折”,这种容易对产品产生各种折后的副作用。
这种“隐形打折”的方式,和直接打折方式的优惠力度虽然是差不多的,但两者的给消费者的感觉却有很大区别。直接打折容易产生“产品价值被贬低”等副作用,而隐形打折却让人感觉占到了便宜又不容易产生“该产品质量有问题”等等的认知问题。
例如我们常见的双十一、店铺周年庆等等的促销打折,大部分消费者并不会认为这种打折是因为产品有问题。因为这种打折促销活动就是利用了“隐形打折”的策略—— “双十一都是搞优惠的日子“这个正当理由来打折,避免了了产品价值感的贬低 。
你现在明白了“直接打折”就是直接说打几折的方式,这种方式的副作用太大,尽量少用。而应该用第二种的“隐形打折”方式——采用各种心理错觉或正当理由等方式去变样打折,让消费者感觉占到了便宜且认为打折是合理的。
▼
如果还觉得“隐形打折”方式有点难以操作,下面怪兽先森给你总结了 “隐形打折”的5个具体操作技巧,供你参考。
1.错觉折扣
让消费者看起来更能占到便宜的打折方式。
比如这两个做法:
a. 低价高购
一件产品200元,直接说“该商品打7折优惠”,不如说“只需花140元就可以买到店里价值200元的商品,或只用140元就可以挑选店中任何一件原价的商品”的“低价高购”打折做法。虽然同样是打折,但后者的“低价高购”做法更能让消费者有赚到便宜的心理感觉。
b.充值免单
什么叫充值免单?就是充值多少钱,就可以免费享受当下的消费。
比如文章前面的“充1000元,今天200元饭钱可以免单”例子,就是充值免单的做法,这和“消费200元可以打8折”的本质虽然是一样的,但是充值免单会让消费者产生一种心理错觉,心里想:“What?还有这么爽的事?”
需注意的是,这种“错觉折扣”的隐形打折技巧,最好结合一下某个促销理由,比如说今天是换季或者是感恩节等原因而打折。这样才会更好地保持产品的价值感,不但能减少消费者对打折的产品质量顾虑又可吸引了更多的购买。
2.单品特价引流
在活动期间,把店里某款产品进行低价打折,吸引更多用户流量进店,为其他产品引流。
有一次我和朋友去广州某家酒店喝茶时,看到想在这家酒店喝茶吃饭的人都需要排队,甚至排两个小时都是常事。这样的客流量相对其他竞争商家来说,是非常羡慕的现象。
⑧ 产品打折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
在打折狂潮中,商家借打折的名义招揽顾客,看似在“放血”,其实赚取利润才是其真正的目的。
现在,商品打折已成为一种“商业风气”,正在整个商业系统内快速蔓延开来,很多商店都将打折视为招揽顾客的一种重要手段。不管大街小巷,你总是会看见商店的门口贴着 “大放血”、“大甩卖”以及“狂甩”等字样,而且商店内还贴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恕不讲价”。老板还在一个劲地摇头叹气,一副“失血过多”的样子。在商场中,“买一送一”、“买五送二”等广告也无处不见。很多商场都将一周年、三周年、八周年店庆作为“答谢新老客户的关爱”的最佳时机。“全场商品一律6折”、“满200送80”的口号也喊得很响。而原本仅有一天的“店庆”,却被他们一开就是几周甚至一两个月。就如同一些小商店,天天都喊着“最后一天大甩卖”一样,也不知到底哪天才是真正的最后期限。
总而言之,这种打折氛围,让人感觉自己是在一个充满了“便宜”的世界中,好像只要你稍稍打开自己的口袋,就能将无穷的便宜带回家一样。不过,面对这么疯狂的打折潮流,我们都该清醒冷静地对待,别因贪小便宜而吃了大亏。
商家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倘若他们真的这样“大放血”,并且整天整月地“放血”,那么,有哪个商家的体魄会这么“健壮”啊?
尽管我们必须承认,的确有一些商店,因为商品换季、生意转行、清理库存、建筑拆迁和急需资金等很多原因而被迫降价甩卖商品,并且很多商品在打折之后,价格的确比原来要低了。可是,利用“薄利多销”的手段来促销的商家,依然占绝大多数。特别是那些“回报新老顾客”之类的“店庆”,这样的目的就更明显。他们就是借打折的名义招揽顾客,从而赚取利益的。
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商家打折的秘密吧。
大家都知道,一定数量的产品,无论你是生产1万件还是仅生产1件,有些投资是必需的,例如厂房建筑物与机器设备。而这些投资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及时改变的。我们将这种短时间内在数量上无法改变的投资成本叫做“不变成本”。而另外一些投入比如劳动力,你若想生产1万件,就多雇几个工人,若仅想生产1件,那么就少用几个工人,这是随时都可以改变数量的投资,叫做“可变成本”。不变成本与可变成本的总和,就是生产商品所需的总成本数。
倘若将一段时间内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视为一个整体的话,那么,将生产这些产品所消耗的成本(包括不变成本与可变成本)平均分摊到每件产品上,我们便可以大致知道每件产品里包含了多少可变成本与不变成本。因此就得到了“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不变成本”的概念,两者的和又可以叫做“平均总成本”。而若是我们将厂家卖商品的价格视为其从每件商品中得到的收益,那我们就可以通过比较价格与上述几方面的平均成本的大小关系,来判断生产商愿意生产商品的最高数量与愿意销售商品的最低价格。
第一种情况,商品价格高于平均总成本,说明生产商从每件商品中都能够得到一定的利润。而此利润是去掉了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后的超额利润。因为生产是有利可图的,而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预计商品价格会发生变化,因此生产商还会继续生产,扩大商品的供给,来赚取更多的利润。不过,随着商品供给的不断扩大,商品的价格会渐渐下滑。
第二种情况,商品价格比平均总成本低,可还是比平均可变成本(由于平均总成本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因此这种情况是存在的)高。此时,生产商的销售收入已无法弥补耗费的全部成本了。不过,总收益除要补偿工人工资和自己的劳动投入等可变成本以外,还有一部分剩余用于弥补不变的机器与厂房的折旧成本。因为这些折旧成本是必然的,就算不生产商品也会发生折旧。因此,对于生产商而言,此时生产比不生产要好。因为生产了,起码还有一些收入来弥补机器的折旧损失。因此,他就会继续扩大生产。伴随着商品供给的进一步扩大,商品的价格也会继续下跌。
第三种情况,商品价格比商品生产中的可变成本低了。此时,商品的销售收入连工人工资都不够了,更别说弥补机器的折旧费用了。此时生产商就不会再生产了。
由此看见,生产商售出商品的最低价格是其生产该商品的平均可变成本。这也是其进一步生产的最低标准。若价格低于这个底线,生产商就会停止生产。
让我们再来看一下商场里的商品。不难理解,因为商场在到厂家进货、讨价还价的交易成本、运输成本、环境布置、员工工资以及铺面租金等很多方面多付出了成本,因此肯定就会将价格提高到一定的程度。即商场中的商品销售的最低价格应当比生产该商品所需的可变成本高一些,唯有如此,商场才能够得到收益。因此,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商场销售商品也是有一个底价的。如果低于了这个底价,便会亏本。除非有在上面所说的商品换季、清理库存、建筑拆迁、急需资金和生意转行等很多原因,不然商场是绝对不会做亏本生意的。因此,“为了答谢新老顾客”和“大放血”的说词,是肯定不能够盲目相信的。
事实上,正如上面所说的,因为种种特殊原因,商场被迫降价销售商品,价格常常比实际造价还要低,那么,消费者就会得到较实在的优惠。不过,就算在一般紧急的情况下,这样的情况也不多见。因为,平时商品销售的价格都要比实际成本高很多,而在比较紧急时只要将价格下调,调到高于可变成本一点点,消费者就已很满足了,商品就容易卖出去,而且会比原来的销量更大,这才是最常见的打折现象的真相。很多商场就是利用这种手段来吸引消费者,从而达到“薄利多销”的效果,尽管在单件商品上的利润减少了,可是销量增多了,因此只要商品打折的程度合理,就完全可以在打折的情况下,得到比原来还要多的销售收益。
⑨ 商品折扣如何做会计分录
商品折扣分为三种情况:商业折扣,现金折扣和销售折让。
商业折扣是直接从应付的商品款中直接扣除,也就是以折扣后的价格入账。分录处理为:
借:原材料等(折扣后的金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折扣后的金额*税率)
贷:银行存款
发票上的销售折扣属于商业折扣,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库存现金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折扣数据)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9)程序员遇到商品打折扩展阅读:
按照供应商规定的付款期限,在付款期限内付款后享受的一种折扣。入账时按照应支付的金额入账,在期限内付款后,将享受的折扣冲减财务费用。增值税是否冲减,要看与供应商合同规定,如果合同规定折扣不包含税额,那增值税就不做冲减。
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据税法规定,销售货物并给购买方开具专用发票后,如发生退货或销售折让,对于购货方已付款或货款未付已作账务处理,发票联和抵扣联无法退还的情况下,购货方必须取得当地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单”送交销货方,作为销货方开具红字专用发票的合法依据,并开具红字专用发票。
⑩ 如何应对砍价顾客
遇到砍价顾客可以这样说:
1、实在抱歉哦,我们的价格本身就很实在了哦,现在我们还有满299立减50的活动了,您可以多看看。
2、我们店铺正在做促销活动,现在已经是非常优惠的价格了噢,您可以放心的选购。
如果商品还有不错的利润,大可以用满多少优惠、小礼物等应对砍价,最后退一步抹零之类的促成交易。但如果商品利润很薄、无法再让,也一定不能生硬地拒绝客户,或不耐烦,因为这样给客户的体验感会很差的。
砍价的客户类型
1、试探型
能不能便宜点?/给优惠点吧
这类客户大部分不是特别坚持能砍下多少钱,觉得试着看一下,说不定还有的优惠呢。对于这类客户可以礼貌地拒绝他们的还价,再进一步观察客户的反应。
如果客户没再坚持,欣然选购商品,那我们就保住我们的利润了。如果客户表示还想坚持砍价,我们再进一步应对。
2、对比型
隔壁店的衣服都比你店里的便宜,你就便宜点吧。
面对这样的砍价,一开始我们总会纳闷,为什么客户不买那个便宜的,其实这个时候客户心里已经比较过了,显然他是更青睐我们这个“贵一点”的,但是又担心买贵了吃亏,那么这时候我们服装销售员要做的就是增加客户的信任感,坚定他购买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