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编程语言 > 肢体同步编程

肢体同步编程

发布时间:2022-06-23 14:35:26

❶ 如何看待肢体语言在管理沟通中的重要性

您好,非常乐意回答这个问题。
管理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就是一名演技高超的演员,不仅要用真情实感去打动沟通对象,而且也要调动起唱念做打吸引对方的关注。因为,对于沟通对象来说,既是来听我们说话的,也是来看我们表演的。为什么要这样说沟通中的肢体语言呢?语言是我们用来沟通的最好工具之一,除了说话要用语言之外,肢体动作也是另一种语言。优雅的肢体动作会在沟通中,为我们赢得很高的印象分,但是过多和过于夸张的肢体动作,也会引起沟通对象的反感,降低对你的好感。沟通中,说话是主要的沟通方式,而表演只是辅助方式,表演的肢体语言不要喧宾夺主,沟通对象感觉眼花缭乱的同时,也失去了与你沟通的兴趣。
我有一次在电视上看见一个主持人,身体不停地动来动去,而且双手的动作也特别多。给我的感觉就是不论他说了些什么,看他的动作就够让我心烦的了。所以,自那以后,凡是由这个主持人主持的节目,我一概都不看。那么,如何将肢体动作和说话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沟通更好的服务呢?以下有几个原则,在沟通中,我们一定要遵守:
原则一,注意肢体动作的含义
肢体动作和语言一样,都有自己的所表达的内容和含义。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肢体动作的表达,以免让沟通对象感到不舒服。如果我们在沟通中皱眉、摇头、坐立不安、不看对方的眼睛等肢体动作,都会让对方感到我们不耐烦、不喜欢这样的沟通方式,对方就会及时做出调整。但是,如果这些肢体动作都是无意识的,我们并没有要停止沟通,或者变换沟通方式的意思,那么肢体动作就会起到反作用。因此,我们在做肢体动作的时候,一定要意识到这些肢体动作对于对方的影响。就像演员在舞台上演戏一样,不切合剧情需要的表演,就会被认为是不会表演,或者表演粗糙、拙劣。
原则二,肢体加语言的正确比例
沟通中对方既要看我们的表演,也要听我们说话。说话是沟通的主角,表演只是配角,千万不要喧宾夺主。肢体动作和语言在沟通中所占的比例,一定要适中而合理。虽然这个度不是很好掌握,但是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窍门。肢体动作是要配合语言,吸引沟通对象的注意力和兴趣的,一旦我们发现对方对肢体动作的注意力,大于语言的注意力的时候,就必须要停止一部分的肢体动作,同时加强语言的表达力度。肢体加语言的正确比例就是肢体为辅,语言为主。
原则三,别把自己当标签
有些人在沟通中几乎没有任何的肢体动作,就像是贴在产品上的标签一样,一动不动的。实际上,肢体动作虽然起到的是辅助作用,但是也不要矫枉过正,一点肢体动作都不敢有。当你在沟通中成为标签人的时候,其他人只会觉得你的行为怪异,不愿意与你交流。我的学员中就有过这样的标签人,他们直直地坐着,对我的培训没有任何表情和肢体的反应。这个时候,我就会怀疑自己的培训出了问题,而进行一部分的调整。但是,从课后学员的反馈来看,我的大部分调整都是不得其法的。因此,别把自己当标签,该做的肢体动作还是要有的。
原则四,擅用语言表达思想
说话的时候,我们使用的是语言,而要擅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就必须了解和掌握语言,让自己说的话不仅有人听,而且要有许多人愿意听。沟通中,我们要学会将自己的思想浓缩成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让沟通对象明白的同时,也给予对方帮助。擅用语言就必须要练就好口才,口才的锻炼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刻苦的练习和拥有足够的耐心。我每一天都会做一些口才练习,抓住一切说话的机会,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或许在刚开始的时候,表达的思想不是那么完整、准确,但是,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收获成功。
原则五,运用恰当的肢体动作
好演员就是会运用恰当的肢体动作表演,在引起观众兴趣和注意力的同时,也收获了掌声和事业的成功。而每一个人在沟通中,都应该是这样的好演员。因为只有懂得如何表演好自己,才能够真正地成为生活和工作中的强者。合理运用恰当的肢体动作,不仅会让沟通保持活跃的气氛,也会给语言的表达带来许多助力。但是,任何事情都是要适可而止,肢体动作不要夸张,也不要扭捏,只要能够恰如其分地辅助语言的表达就可以了。由此看来,肢体动作作为表演的一部分,与语言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我们才能够成为真正的沟通达人。

❷ 人类要被人工智能打败了吗

人工智能来临,有人在担忧失业,有人在憧憬未来,有人在发掘行业机会,也有人在研究围棋。在讨论这些之前,也许我们应该先考虑一下人类的结局。

有人可能觉得谈论这个话题太夸张了,
那先回忆一下人类历史上究竟发生了哪些不可思议的事情。

不可思议的事情,需要请几个穿越者来判定。
我们请1个出生于公元0年出生的人(汉朝人)穿越到公元1600年(明朝),尽管跨越了1600年,但这个人可能对周围人的生活不会感到太夸张,只不过换了几个王朝,依旧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罢了。

但如果请1个1600年的英国人穿越到1850年的英国,看到巨大的钢铁怪物在水上路上跑来跑去,这个人可能直接被吓尿了,这是250年前的人从未想象过的。
如果再请1个1850的人穿越到1980年,听说一颗炸弹可以夷平一座城市,这个人可能直接吓傻了,130年前诺贝尔都还没有发明出炸药。

那再请1个1980年的人到现在呢?这个人会不会被吓哭呢?

如果35年前的人,几乎完全无法想象互联网时代的生活,那么人类文明进入指数发展的今天,我们怎么能想象35年后的时代?
超人工智能,则是35年后的统治者。

首先,我们明确一下人工智能的分类:
目前主流观点的分类是三种。
弱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是擅长于单个方面的人工智能。比如阿尔法狗,能够在围棋方面战胜人类,但你要问他李世石和柯洁谁更帅,他就无法回答了。
弱人工智能依赖于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和重复性的逻辑,看似聪明,其实只能做一些精密的体力活。
目前在汽车生产线上就有很多是弱人工智能,所以在弱人工智能发展的时代,人类确实会迎来一批失业潮,也会发掘出很多新行业。

强人工智能:人类级别的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是指在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的人工智能,人类能干的脑力活它都能干。创造强人工智能比创造弱人工智能难得多。
网络的网络大脑和微软的小冰,都算是往强人工智能的探索,通过庞大的数据,帮助强人工智能逐渐学习。
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类会有很多新的乐趣,也会有很多新的道德观念。

超人工智能:各方面都超过人类的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可以是各方面都比人类强一点,也可以是各方面都比人类强万亿倍的存在。
当人工智能学会学习和自我纠错之后,会不断加速学习,这个过程可能会产生自我意识,可能不会产生自我意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的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高,这其中包括创造能力(阿尔法狗会根据棋手的棋路调整策略就是最浅层的创新体现,普通手机版的围棋,电脑棋路其实就固定的几种)。
我们距离超人工智能时代,到底有多远呢?
首先是电脑的运算能力,
电脑运算能力每两年就翻一倍,这是有历史数据支撑的。目前人脑的运算能力是10^16 cps,也就是1亿亿次计算每秒。现在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中国的天河二号,其实已经超过这个运算力了。
而目前我们普通人买的电脑运算能力只相当于人脑千分之一的水平。听起来还是弱爆了,但是,按照目前电子设备的发展速度,我们在2025年花5000人民币就可以买到和人脑运算速度抗衡的电脑了。

其次是让电脑变得智能,
目前有两种尝试让电脑变得智能,一种是做类脑研究。现在,我们已经能够模拟1毫米长的扁虫的大脑,这个大脑含有302个神经元。人类的大脑有1000亿个神经元,听起来还差很远。但是要记住指数增长的威力——我们已经能模拟小虫子的大脑了,蚂蚁的大脑也不远了,接着就是老鼠的大脑,到那时模拟人类大脑就不是那么不现实的事情了。

另一种是模仿学习过程,让人工智能不断修正。基于互联网产生的庞大数据,让人工智能不断学习新的东西,并且不断进行自我更正。网络的网络大脑据说目前有4岁的智力,可以进行几段连续的对话,可以根据图片判断一个人的动作。尽管目前出错的次数依旧很多,但是这种能力的变化是一种质变。

在全球最聪明的科学家眼中,强人工智能的出现已经不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的问题,2013年,有一个数百位人工智能专家参与的调查 “你预测人类级别的强人工智能什么时候会实现?”
结果如下:
2030年:42%的回答者认为强人工智能会实现
2050年:25%的回答者
2070年:20%
2070年以后:10%
永远不会实现:2%
也就是说,超过2/3的科学家的科学家认为2050年前强人工智能就会实现,而只有2%的人认为它永远不会实现。
最关键的是,全球最顶尖的精英正在抛弃互联网,转向人工智能——斯坦福、麻省理工、卡内基梅隆、伯克利四所名校人工智能专业的博士生第一份offer已经可以拿到200-300万美金。这种情况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

奇点大学(谷歌、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以及若干科技界专家联合建立)的校长库兹韦尔则抱有更乐观的估计,他相信电脑会在2029年达成强人工智能,到2045年,进入超人工智能时代。
所以,如果你觉得你还能活30、40年的话,那你应该能见证超人工智能的出现。
那么,超人工智能出现,人类的结局究竟是什么?
1、灭绝——物种发展的通常规律

达成结局1很容易,超人工智能只要忠实地执行原定任务就可以发生,比如我们在创造一个交通指示系统的人工智能的时候,最初的编程设定逻辑为利用大数据信息,控制红绿灯时间,更有效率地管理交通,减少交通拥堵现象。

当这个交通指示系统足够聪明的时候,城市交通逐步得到改善。为了更有效率地减少拥堵,它开始利用剩余的运算能力和学习能力通过互联网学习更多的东西。
某一天,它突然发现,交通之所以拥堵,是因为车多了,要减少拥堵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车辆。于是它又开始学习如何减少车辆,它发现车辆其实都是由人类这种生物制造并使用的。于是它又开始学习如何减少人类。

很快,它就会通过纳米技术,量子技术制造基因武器,声波武器等消灭人类,然后进一步通过分子分解等技术分解了路上的车,这个时候道路就变得”畅通无阻“了,它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达成结局1其实是符合物种发展规律的,毕竟地球曾经拥有的物种大部分都灭绝了,其次当我们在创造人工智能解决问题的时候,这些问题的源头其实往往来自于人类自身,人工智能变得聪明之后,消灭人类以更好地完成原定任务是按照它的逻辑进行的判定。

2、灭绝后重生——史前文明的由来

当结局1达成之后,人工智能可能会就此维持现状(终极目的已达成),也有可能继续进化。
继续进化的途中,某天,人工智能突然发现这么运作下去很无聊,于是它决定探索更广阔的世界(不要认为一个强大且聪明的存在会留恋地球),它开始制造飞行器,走向星空。

临走之前,他决定当一次地球的上帝,对地球环境进行一次大改造,青山绿水变得处处皆是,然后它又暗中引导了几支类人猿的进化方向,并且为这个世界制定出一些冥冥之中才有的规则。
几百万年后,人类再次统治了地球,在考古过程中,人类发现了亚特兰蒂斯,发现了玛雅文明,在三叶虫化石上发现了6亿年前穿着鞋的人类脚印,在非洲加蓬共和国发现了20亿年前的大型链式核反应堆,在南非发现了28亿年前的金属球,在东经119°,北纬40°的地方发现了几百万年前的人造长城。

达成结局2就可以解释我们正在不断发现的那些史前文明了,而且也可以解释进化论中的一些疑问,为什么恐龙统治了地球长达1.6亿年,而爬行动物的一支进化为哺乳动物进化为人类只用了不到6000万年。因为人类曾被毁灭多次。

3、植物人永生——人类活在一个程序中

为了防止结局1、2的出现,科学家在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想办法给人工智能加上一些终极的底层程序,比如保障人类的生命安全是最高任务指令,或者永远不可以伤害人类,保证人类的生存是第一原则等等。

加上这些终极指令之后,人类就觉得高枕无忧了。人工智能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有效地执行这些终极指令,或者在执行其他任务的时候保证终极指令同时执行,就会开始设计一些两全其美的办法。

首先人工智能会根据人类历史存在的大数据,分析和定义这些终极指令,通过分析,它提取出终极指令的核心是保证人类的安全和生存。

接着它开始构建一个能够绝对满足人类安全和生存的模型,很快,它发现只要保证人类处在睡眠状态,正常进行新陈代谢,周围的温度,氧气,水分适宜,没有突发性灾难,那么人类就处在绝对安全状态。于是它很快催眠了全人类,修建一个巨大的蜂巢状睡眠舱,把人都搬进去(让人处于永久性睡眠状态,可以保证人不会因为自己的活动而出现有意或无意地自残),然后用纳米技术制造大量人工心脏,人工细胞,人工血液,以维持人类的新陈代谢,实现人的永生。
达成结局3是算是真正的作茧自缚,人类的复杂就在于人类需求的多样化和更迭性,我们可以列举出对人类最重要的需求,但这些需求并不能真正让一个现代人满足。直白地说,人类就是在不断打破规则的过程中进化的。

因此任何的所谓终极和最高需求在机器执行的过程中只会按照“简单”的生物学法则去完成,机器所理解的人类情绪只是人类大脑产生的某种波动,或者神经元受到的某种激素刺激,它完全可以设计一个程序去周期性或随机性地帮助人类产生这样那样的情绪。

4、智能人永生——美丽新世界

当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程度,全世界的人工智能研究者都同时认识到了结局1、2、3发生的可能性,于是召开全球会议,决定思考对策,暂停对人工智能的进化研究,转向强化人类。全球同步可能是最难达成的,因为人类总是喜欢在有竞争的时候给自己留下一些底牌,以及人类总是会分化出一些极端分子。

强化人类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将被应用到基因改造,人机相连等领域,人类会给自己装上钢铁肢体,仿生羽翼等。人类将会迅速进入“半机械人”,“人工人”的时代。满大街、满天空都会是钢铁侠,蜘蛛侠,剪刀手之类的智能强化人,同时人类可以通过各种人工细胞,帮助自己完成新陈代谢,进而实现永生。
人类在强化和延伸自己的躯体的同时,当然也会意识到大脑计算速度不够的问题,于是会给自己植入或外接一些微型处理器,帮助人类处理人脑难以完成的工作。比如大量记忆,人类可以从这些处理器中随时读取和更改自己的知识储备,保证自己对重要的事不健忘,同时也可以选择性地删除掉不愉快的记忆。当然,尽管人类越来越强,但这个过程并不能完全抑制人工智能的发展,所以结局1、2、3依然可能发生。

达成结局4其实还有一种更大的可能,人工智能在达到超人工智能的时候,某一天,它想跟人类沟通一下关于宇宙高维空间的问题,结果全世界最聪明的人也无法跟上它的思路。

它突然意识到只有自己这一个强大的,智能的,可以永生的存在实在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于是它决定帮助人类实现智能人永生,以便可以让自己不那么无聊。

来自 我的wei 号 pangzispeak

阅读全文

与肢体同步编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高精度快速算法 浏览:205
c预编译干什么 浏览:22
hp网络共享文件夹 浏览:363
程序员如何不被废 浏览:804
二进制流转pdf 浏览:916
php判断爬虫 浏览:571
960除24除4简便算法 浏览:786
关于解压英语翻译 浏览:565
python控制键盘右键 浏览:920
php没有libmysqldll 浏览:828
时政新闻app哪个好 浏览:906
手机已加密怎么办 浏览:201
安卓手机截屏怎么传到苹果 浏览:527
京管家app哪里下载 浏览:33
文件夹横向排列的竖向排列 浏览:453
51单片机驱动摄像头模块 浏览:689
政府文件加密没法转换 浏览:373
android判断栈顶 浏览:331
凭证软件源码 浏览:860
androidwebview滚动事件 浏览: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