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java中Runnable和Thread的区别
线程的起动并不是简单的调用了你的RUN方法,而是由一个线程调度器来分别调用你的所有线程的RUN方法,
我们普通的RUN方法如果没有执行完是不会返回的,也就是会一直执行下去,这样RUN方法下面的方法就不可能会执行了,可是线程里的RUN方法却不一样,它只有一定的CPU时间,执行过后就给别的线程了,这样反复的把CPU的时间切来切去,因为切换的速度很快,所以我们就感觉是很多线程在同时运行一样.
你简单的调用run方法是没有这样效果的,所以你必须调用Thread类的start方法来启动你的线程.所以你启动线程有两种方法
一是写一个类继承自Thread类,然后重写里面的run方法,用start方法启动线程
二是写一个类实现Runnable接口,实现里面的run方法,用newThread(Runnabletarget).start()方法来启动
这两种方法都必须实现RUN方法,这样线程起动的时候,线程管理器好去调用你的RUN方法.
你的TestThread没有继承自Thread类,怎么可能会有start方法呢?
在java中可有两种方式实现多线程,一种是继承Thread类,一种是实现Runnable接口;
Thread类是在java.lang包中定义的。一个类只要继承了Thread类同时覆写了本类中的
run()方法就可以实现多线程操作了,但是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父类,这是此方法的局限,
下面看例子:
packageorg.thread.demo;
classMyThreadextendsThread{
privateStringname;
publicMyThread(Stringname){
super();
this.name=name;
}
publicvoidrun(){
for(inti=0;i<10;i++){
System.out.println("线程开始:"+this.name+",i="+i);
}
}
}
packageorg.thread.demo;
publicclassThreadDemo01{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MyThreadmt1=newMyThread("线程a");
MyThreadmt2=newMyThread("线程b");
//thread1,thread2,按顺序进行
mt1.run();
mt2.run();
}
}
但是,此时结果很有规律,先第一个对象执行,然后第二个对象执行,并没有相互运行。在JDK的文档中可以发现,一旦调用start()方法,则会通过JVM找到run()方法。下面启动
start()方法启动线程:
packageorg.thread.demo;
publicclassThreadDemo01{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MyThreadmt1=newMyThread("线程a");
MyThreadmt2=newMyThread("线程b");
//乱序进行
mt1.start();
mt2.start();
}
};
这样程序可以正常完成交互式运行。那么为啥非要使用start()方法启动多线程呢?
在JDK的安装路径下,src.zip是全部的java源程序,通过此代码找到Thread中的start()方法的定义,可以发现此方法中使用了privatenativevoidstart0();其中native关键字表示可以调用操作系统的底层函数,那么这样的技术成为JNI技术(javaNativeInterface)
·Runnable接口
在实际开发中一个多线程的操作很少使用Thread类,而是通过Runnable接口完成。
publicinterfaceRunnable{
publicvoidrun();
}
例子:
packageorg.runnable.demo;
{
privateStringname;
publicMyThread(Stringname){
this.name=name;
}
publicvoidrun(){
for(inti=0;i<100;i++){
System.out.println("线程开始:"+this.name+",i="+i);
}
}
};
但是在使用Runnable定义的子类中没有start()方法,只有Thread类中才有。此时观察Thread类,有一个构造方法:publicThread(Runnabletarget)
此构造方法接受Runnable的子类实例,也就是说可以通过Thread类来启动Runnable实现的多
线程。(start()可以协调系统的资源):
packageorg.runnable.demo;
importorg.runnable.demo.MyThread;
publicclassThreadDemo01{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MyThreadmt1=newMyThread("线程a");
MyThreadmt2=newMyThread("线程b");
newThread(mt1).start();
newThread(mt2).start();
}
}
·两种实现方式的区别和联系:
在程序开发中只要是多线程肯定永远以实现Runnable接口为主,因为实现Runnable接口相比
继承Thread类有如下好处:
->避免点继承的局限,一个类可以继承多个接口。
->适合于资源的共享
以卖票程序为例,通过Thread类完成:
packageorg.demo.dff;
classMyThreadextendsThread{
privateintticket=10;
publicvoidrun(){
for(inti=0;i<20;i++){
if(this.ticket>0){
System.out.println("卖票:ticket"+this.ticket--);
}
}
}
};
下面通过三个线程对象,同时卖票:
packageorg.demo.dff;
publicclassThreadTicket{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MyThreadmt1=newMyThread();
MyThreadmt2=newMyThread();
MyThreadmt3=newMyThread();
mt1.start();//每个线程都各卖了10张,共卖了30张票
mt2.start();//但实际只有10张票,每个线程都卖自己的票
mt3.start();//没有达到资源共享
}
}
如果用Runnable就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下面看例子:
packageorg.demo.runnable;
{
privateintticket=10;
publicvoidrun(){
for(inti=0;i<20;i++){
if(this.ticket>0){
System.out.println("卖票:ticket"+this.ticket--);
}
}
}
}
packageorg.demo.runnable;
publicclassRunnableTicket{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MyThreadmt=newMyThread();
newThread(mt).start();//同一个mt,但是在Thread中就不可以,如果用同一
newThread(mt).start();//个实例化对象mt,就会出现异常
newThread(mt).start();
}
};
虽然现在程序中有三个线程,但是一共卖了10张票,也就是说使用Runnable实现多线程可以达到资源共享目的。
Runnable接口和Thread之间的联系:
发现Thread类也是Runnable接口的子类。
‘贰’ java 多线程 继承Thread和实现Runnable的区别
Java中线程的创建有两种方式:
1、 通过继承Thread类,重写Thread的run()方法,将线程运行的逻辑放在其中
2、 通过实现Runnable接口,实例化Thread类
Runnable
接口只有一个方法 run(),我们声明自己的类实现 Runnable
接口并提供这一方法,将我们的线程代码写入其中,就完成了这一部分的任务。但是 Runnable 接口并没有任何对线程的支持,我们还必须创建
Thread 类的实例,这一点通过 Thread 类的构造函数public Thread(Runnable target);来实现。
3、继承Thread实现的模式是 定义多个线程,各自完成各自的任务.
4、实现Runnable实现的模式是 定义多个线程,实现一个任务.
总结:一个是多个线程分别完成自己的任务,一个是多个线程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其实,在实现一个任务用多个线程来做也可以用继承Thread类来实现,只是比较麻烦,一般我们用实现Runnable接口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