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操作系统 > 怎么安装linux

怎么安装linux

发布时间:2022-03-08 18:02:49

A. 安装linux系统怎么重新安装

linux重新安装操作系统,跟全新安装基本一致。只是重新安装需要做好资料的备份!
linux是免费的。其实这里的免费只是说linux的内核免费。在linux内核的基础上而产生了众多linux的版本。Linux的发行版说简单点就是将Linux内核与应用软件做一个打包。较知名的发行版有:Ubuntu、RedHat、CentOS、Den、Fedora、SuSE、OpenSUSE、TurboLinux、BluePoint、RedFlag、Xterm、SlackWare等
而常用的就是Redhat 和 CentOS,下面介绍CentOS的安装。
进入BIOS系统设定电脑从光盘启动。按F10保存退出。
插入Linux 系统安装光盘,重启电脑。进入光盘的欢迎界面。可以直接按回车进行图形下安装(也可以输入 linux text 按回车进入命令行下安装)。
回车后弹出提示你是否要校验光盘的对话框,单击“skip"回车。
进入安装向导界面,直接单击”Next",
进入语言选择界面,此处根据自己需要和喜好来选择。单击”Next“
键盘选择,默认选择英文美式键盘。单击“NEXT"
初始化磁盘会丢失掉之前的数据“,单击”YES",再单击“Next”
系统默认对磁盘进行分区(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另外自己分区),在这里我不需要其他分区,直接单击“Next”
提示系统安装信息。(Use a boot loader password 前面打勾,表示给boot loader 加一个密码,为了防止有人通过光盘进入单用户模式修改root密码)这里没有选中,直接单击“Next”
弹出配置网卡信息,可以现在自定义网卡的IP,和配置主机名,默认是通过DHCP获得,你也可以点manually 自定义一个主机名,如 mail.example.com 。如果这两种方式都没有配置,那么linux会给你配置一个万能的主机名,即localhost.localdomain 剩下的几个就不用配置了,默认留空。单击“Next”
设定时区,选择我们所处的时区Asia/Shanghai。单击“Next”.
设定ROOT账号信息。单击“Next”。
这里根据自己的需要或喜好安装软件包。自定义安装,需要点下面的“customize now”然后“NEXT"。
在弹出的选项“Desktop Environments” 右侧,把GNOME 前面的勾去掉,这个就是图形界面的安装包,如果不去掉这个勾,就会安装图形界面。
系统将开始安装。并显示安装进度条。
安装完成以后,弹出如下图的提示信息。单击”Reboot“.系统开始重启。到此系统就已经安装完成了。

B. PE下如何安装linux

1、下载Linux系统镜像;

C. 怎么安装linux

必须是NODOS 分区 自己可得处理好

D. 如何安装linux

在对硬盘进行分区前,应该先弄清楚计算机担负的工作及硬盘的容量有多大,还要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知道当前安装LILO的版本,因为LILO2.21及早期版本对硬盘大小有限制,如果安装LILO到1023磁道以外即8G的空间以外,LILO就无法启动。 但一些BIOS较老的机器,LINUX仍然无法突破1024磁道的限制,因此这些BIOS无法认出大于1024的硬盘空间。

还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 是否限制用户可使用的磁盘空间大小?

· 在系统中需要安装哪些软件?

· 交换分区需要多大?

· 系统是否有多个硬盘?

下面,我们按系统工作性质的不同对分区的划分提出了一些建议。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系统工作需求的前提下,下面的分区大小也可以灵活的变动。

基本工作站的分区方案
假设系统的硬盘大小是10G。

/boot 20M

Swap 128M

/root 9.85G

建立一个20M的/boot分区是为了避免将系统内核文件放到1024磁道以外,如果将/boot做为root分区的一个子目录,内核文件就会安装在root分区的任何地方,因为硬盘的大小超过了8G,所以在启动时就有可能出现问题。建议将交换分区的大小设置为内存的两倍,在这里我们假设系统的内存为64M。最后我们将硬盘的剩余空间全部分给了root分区。

Red Hat Linux 6.2 及其早期版本上的基本服务器硬盘分区方案
这里的服务器我们假设只提供几种通用的服务,如WWW服务及FTP服务等几种服务,通过telnet登录的用户数很少。假设其硬盘大小为25G。

/boot 20M

Swap 128M

/ 10G

/home 13G

/var 2G

在硬盘的最前面创建20M大小的/boot分区,原因同上。交换分区的大小也是128M,因为内存的大小为64M。

/ ,即root分区设为10G这么大是因为其中有一个/usr目录,这个目录可能会占用很多硬盘空间,特别是在安装了X Server,运行图形界面的应用程序的时候。

/home分区是硬盘中最大的分区,这似乎与我们假设系统用户数不多有些矛盾。实际上在/home目录下确实没有几个用户目录,但在Red Hat6.2及更早的版本中,Apache服务器和wu-ftpd FTP服务器被放在了/home/httpd及/home/ftp目录中。所以这个分区这么大也是有原因的。

最后,/var目录独自占用了一个分区,因为系统的所有日志都写到了/var/log目录下,这将会占用很大的硬盘空间。如果系统日志记录得非常详细,整个目录很快会被写满,导致系统工作呆滞。当然,可以通过系统日志后台守护程序syslogd来修改日志配置,避免发生这种情况。

Red Hat 7及以上版本的基本服务器分区方案
这种情况同前一个方案的情况相同,不同的是LINUX版本为Red Hat 7.0及其以上版本。

/boot 20M

Swap 128M

/ 10G

/var 15G

与RedHat6不同,在RedHat7中HTTP服务和FTP服务的目录现在位于 /var/www/ 和/var/ftp/,因此/var分区有15G之大也就不难理解了。

多用户服务器分区方案
在这种服务器系统中,同时有多个用户通过telnet, ssh, rlogin或其方式在远程访问系统。系统中有三个35G的硬盘驱动器,总共有105G的磁盘空间 。系统中用到了RAID 5技术做数据冗余。这种情况下,管理员必须为每个用户分配磁盘空间。对RedHat 6.2及更早的版本,分区如下:

Disk 1:

/boot 20M

/ 4G

/var 3GB

/home 27.98G

Disk 2:

swap 20MB

/ 4GB

/var 3GB

/home 27.98GB

Disk 3:

swap 20MB

/ 4GB

/var 3GB

/home 27.98GB

这样分区的原因:首先,Disk1上的20M /boot分区不属于任何RAID阵列,否则如果你将/boot放至RAID阵列中,以后就不能系统内核升级了。

为了方便管理,在其它两个硬盘中建立了20M的交换分区。这种服务器一般配有1G以上的内存,因此交换分区的大小不成问题。如果增大交换分区,就会减少RAID分区空间,所以20M是足够的。RAID分区的分组如下:

· 1-A, 2-A, and 3-A 一起组成一个8G的 RAID 5 驱动器,做为/根目录打开。

· 1-B, 2-B, and 3-B 组成 6GB的 RAID 5 驱动器,做为 /var目录。

· 1-C, 2-C, and 3-C 组成 55.96GB RAID 5 驱动器, 做为 /home.目录。

这种分配方案总共有55.96G的空间分配给所有用户及Apache和FTP服务,在/var下用6G空间用做记录日志、邮件,这么大的空间是足够的。

如果安装Red Hat7或以上版本,应给/var分区更大的空间,因为它同时还存放着WEB和FTP服务的两个目录。

E. 如何安装linux系统

因为Linux支持的分区格式:Linux Native(根分区)和Linux Swap(数据交换区),与Win 9x支持的分区格式FAT、Windows NT支持的分区格式NTFS,他们之间互不兼容。也就是说,如果你还要继续使用Win 9x、NT的话(相信大多数人会是这么做的),Linux就必须安装在单独的分区下。另外,Linux应安装在硬盘分区的最后一个扩展分区。例如:原来分区为C、D、E、F,一定要将Linux安装在F盘。如果你将Linux安装在了D盘,那么进入Win 9x后,原来的E盘成了D盘,F盘成了E盘。虽然各盘的软件都还能运行,但是桌面、开始菜单的快捷键却都已无效。更麻烦的是注册表内还是原先E、F盘的信息。 2. Linux的Swap分区swap的大小作的跟内存一样大就是了。Native 分区的大小由你要安装的Linux组件多少决定,由于现在Linux的应用软件比较少,Native分区也不必留的太大。我建议Native分区不要超过5G。 3. 由于安装过程中会询问一些有关硬件的信息,因此要提前搜集好PC硬件方面的信息。硬件信息主要有显示器、显卡、鼠标、键盘等。特别是显示器的信息,将直接决定你安装Linux后,使用图形界面程序fvwm95的效果。 4. 如果Linux的安装事用Text方式的话那可比Windows的安装麻烦得多。首先,安装时它不支持鼠标,你必须频繁使用Tab、箭头、空格、回车等键做出选择。另外,如果你对满屏的英文没有十分把握,你手边最好放本字典。不过我们安装以默认的就可以,一路都事图形界面,它的安装和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与windows的安装的区别在逐渐的缩小。 5. 由于Linux系统区分大小写,所以在安装、使用linux的过程中输入命令时,请注意大小写。 6. 下面谈谈Linux、Win 9x、NT多重启动方法。首先,在安装Linux的过程中,最好按照最后的要求制作好一张启动盘(Bootdisk)。还有安装过程中,系统会要你选择Linux的启动方法(我们一般选择默认grub)。这里有两种方法选择:Master Boot Record和First Sector of Boot Partition。第一种方法是直接从C盘,通过Linux系统的grub多重引导系统,选择某种操作系统启动;第二种方法是通过启动盘启动。这是因为毕竟现在大多数情况我们还是要使用Win 9x(或NT)系统。这样,平时启动时要进入到Windows系统(同时装有Win 9x、NT、MS-DOS时,还可通过NT的多重引导程序,做出进一步的选择,进入其中其他的一个系统),如果只安装一种linux我强烈建议使用第一种方法启动,在开机的时候可以通过选择菜单选择你所要进入的操作系统。如果选择第二中方法一般是安装两个以上的linux等特殊情况。然后再通过配grub(有时事lilo,不过他功能不如grub)多重引导。 Linux安装完成后,等待你的是深入学习它,了解它的好处。祝你在这个“新星”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F. 如何安装LINUX

这个是英语环境下装中文的,可以参考下
对于国内的Linux用户,经常烦恼的一个问题是:系统常常在需要显示中文的时候却显示成了乱码,而由于某些原因,需要英文界面的系统的时候,却苦于系统不能正常输入和显示中文.另外,由于大部分主要Linux发行版都是以英语为主体的,英文界面的系统和应用程序不管在界面的美观程度和稳定程度上都比中文的略好一些,各种奇怪的BUG也要少一些。因此,很多稍微有英语基础的Linux用户都宁愿使用英文界面的系统。但是,矛盾又突现出来:在英文系统下,如何才能正常显示和输入中文呢?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案呢?因此,笔者开始探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的完美状态是:系统和应用程序全部为英文(系统菜单、应用程序工具栏、默认输入法等),而我需要阅读和撰写中文文档的时候,能正确的显示中文并调出中文输入法。经过尝试,设置成功,现在以FC4 Linux为例,讲解一些相关知识和设置过程。

本文主要通过修改系统配置的过程来展现修改linux系统配置的一般思路和过程,如果你不太有耐心看完,请跳过文章的1—4节,直接看第五节快速设置部分。

一,相关变量介绍

我们知道大部分Linux系统是无所谓中文版和英文版的,以FC4 Linux为例,系统发行的时候全世界都一样,系统是中文的还是英文的完全取决于你选择的语言包。不同国家的人在安装使用的时候选择属于自己国家的语言包,应用程序中的语言也不是写死的,它根据系统的设置来调用相关的语言,所以,一个应用程序写出来不经过修改,全世界不同国家的用户都可以以母语界面使用它,这就事所谓的internationalization(国际化),简称i18n。这也是未来软件的发展趋势。

那么,如果我在系统中安装了不同的语言包和不同的字体,系统是如何判断我所要的语言界面并调用相关的字体的呢?系统中那些文件和变量在控制这些呢?

在redHat和FC系列Linux系统下,记录系统默认使用语言的文件是/etc/sysconfig/i18n,如果默认安装的是中文的系统,i18n的内容如下:

代码:

LANG="zh_CN.UTF-8"
SYSFONT="latarcyrheb-sun16"
SUPPORTED="zh_CN.UTF-8:zh_CN:zh"

其中LANG变量是language的简称,稍微有英语基础的用户一看就看出来这个变量是决定系统的默认语言的,即系统的菜单、程序的工具栏语言、输入法默认语言等。SYSFONT是system font的简称,决定系统默认用哪一种字体。SUPPORTED变量决定系统支持的语言,即系统能够显示的语言。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计算机起源于英语国家,因此,不管你把这些变量设置成什么,英语总是默认支持的,而且不管用什么字体,英文字体总包含在其中。

这些变量中LANG变量是在字符模式和图形界面下都用到的,在你登录系统后就被读取并生效,相信很多人在字符界面下输入Linux命令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显示出来的出错信息是乱码的情况,必需安装zhcon或者cce等字符模式下的中文软件才能正常显示中文的出错信息。如果我不要他显示中文乱码,我也不要为了看个很简单的出错信息而特意起用zhcon那我该怎么办呢?一个简单的零时解决的办法就是设置一下LANG变量:

代码:

[root@gucuiwen ~]# LANG="en_US.UTF-8"

即把系统的语言临时设置成英文,或者更简单一点,可以直接这样:

代码:

[root@gucuiwen ~]# LANG=""

即把LANG变量清空,由于英语是无论什么情况都支持的,LANG变量被清空后,系统就默认用英语。这样设置后,在字符模式下输出的出错信息等就是全英文的了。但这种设置是临时的,只是临时改变了LANG这个bash变量而已。当退出重新登录或者切换到其他字符终端后就无效了。到现在,读者应该想到了,只要把i18n文件中的LANG变量设置成英文的”en_US.UTF-8”,就可以永久解决这个问题了。修改后的文件如下:
代码:

#LANG="zh_CN.UTF-8"
LANG="en_US.UTF-8"
SYSFONT="latarcyrheb-sun16"
SUPPORTED="zh_CN.UTF-8:zh_CN:zh"

请不要把LANG变量简单的清空,因为这个变量不仅在字符模式下用到,在图形界面下也用到,简单清空在字符模式下确实不会有问题,但在图形界面下,却会造成中文无法正常显示的情况,在过去Re d ha t 系列的版本中i18n文件中还有一个叫LANGUAGE的变量,专门控制图形界面下的语言设置,现在的FC系列中已经把这两个变量整合成一个变量了。

经过修改这个变量,重新起动图形界面后,就可以看到界面一经完全是英文的了。但是按ctrl+空格却不能调出中文输入法,输入法菜单中也不能添加中文输入法。我们只简单的修改了LANG变量改变了系统语言设置,当然这一步也可以用图形界面下的工具修改,而不用亲自修改配置文件。

二,关于运行等级

这个问题似乎和这篇文章的的主题无关,但是介于现在越来越多的linux新手遇到linux图形界面的问题,而且在中文输入法设置过程中也牵涉到这些问题,因此想顺便提一下。

现在的linux安装完成后,默认就运行在第5个系统运行级别。在SYSTEM V 风格的UNIX系统中,系统被分为不同的运行级别,这和BSD分支的UNIX有所不同,常用的为0~6七个级别:

0 关机
1 单用户
2 不带网络的多用户
3 带网络的多用户
4 保留,用户可以自给定义
5 图形界面的多用户
6 重起系统

由于现在的Linux系统安装完后就运行在第5个级别,即系统启动后直接进入图形界面,而不用在字符模式下登录后用startx或者xinit 来起动图形界面。这样看起来很方便。但是有什么坏处呢? 一旦你改变了某些设置,显示出问题的时候,系统不断在图形和字符间派徊,新手又不知道如何应对,十分麻烦,而且对于学习研究Linux的人来说,这样不利于了解和学习Linux底层的一些东西。很早就用Linux的老用户都知道,过去的Linux如redhat6.0,都是默认运行接别为3,即使后来的RedHat9.0也可以在安装时候选默认字符登录还是图形登录。但现在的FC系列和其他大多数版本都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帮用户选择了直接图形界面登录。虽然对于大多数菜鸟来说,Linux确实越来越简单了,但是很多乐趣,那些新手也体验不到了。

也许你不相信,直接图形登录到系统确实会有很多问题,因此,作为一个有6年Linux使用经验的Linux和Solaris 系统管理员,我强烈建议在系统安装完成后把系统的默认运行等级设置在第3级,在字符终端登录后,再手工输入startx 命令起动图形界面。可以用如下的方法修改:
用文本编辑器修改 /etc/inittab文件 ,把
代码:

id:5:initdefault:

这一行,修改成
代码:

id:3:initdefault:

保存后就重起,系统就默认起动到字符界面。不同运行级别之间的差别的在于系统默认起动的服务的不同,如运行级别3默认不启动X图形界面服务,而运行级别5却默认起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更无所谓不同级别间功能强弱的问题。用户完全可自给定义不同级别的默认服务。在任何运行级别,用户都可用init 命令来切换到其他运行级别。

三,调出中文输入法:

我之所以要在上面费那么多笔墨来讲系统运行级别,是因为对系统的认识是从底部向上开始的。
先把默认运行级别修改成3级别,当然,如果你实在不想修改,就临时用init 3命令切换到第3级。

这样你就可以用startx起动图形界面,然后用ctrl+alt+backspace退出图形界面。请注意我说的是“退出”图形界面,而不是按ctrl+alt+F2切到一个字符终端。

好了,一切由startx开始。当你需要在Linux系统中设置某个东西,或者配置某个服务的时候,最关键的是要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知其然必需知其所以然。如果你有空把/etc/rc.d目录下的系统起动时运行的脚本通读一遍,就完全知道了/etc下的各种配置文件是用来干什么的、如何修改、修改后有什么效果等等。玩起系统来也能随心所欲想怎么改就怎么改。这就是我一直强调的,知其然一定要知其所以然。一定要深入系统,读脚本,学会用命令和手工修改系统配置文件。这样对系统才会有透彻的了解,整天用图形界面的工具是不能帮助你对系统有教为透彻深入的了解的,不同的linux系统提供的图形界面配置程序会不同,但命令和配置文件都是相同的,越是底层的东西越具有通用性。所以,应当先学会手动配置和修改系统配置文件,等熟悉了以后,再用图形界面的工具修改,以便减少工作量。

上面提了一下我解决问题的思路。我是顺着这个思路开始的:

中文输入法是在图形界面下使用的,是图形界面下运行的一个程序。而图形界面中的一切,都是由startx程序开启运行的。这就是问题的根源。

找出startx的位置:
代码:

[root@gucuiwen ~]# which startx
/usr/X11R6/bin/startx

看startx是一个脚本还是二进制文件:
代码:

[root@gucuiwen ~]# file /usr/X11R6/bin/startx
/usr/X11R6/bin/startx: Bourne shell script text executable

发现startx是一个shell 脚本,于是我打开它分析并阅读,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关于输入法起动过程和相关变量的线索:
代码:

[root@gucuiwen ~]# vi /usr/X11R6/bin/startx

我找到了该脚本在运行过程中调用的其他脚本和配置文件的信息:
代码:

userclientrc=$HOME/.xinitrc
userserverrc=$HOME/.xserverrc
sysclientrc=/etc/X11/xinit/xinitrc
sysserverrc=/etc/X11/xinit/xserverrc

并且知道,startx的目的是寻找系统中可用的桌面系统X服务器系统、以及用户自定义的参数,最终调用xinit来初始化X图形界面。我没有在startx脚本中找到直接和起动输入法相关的代码,于是就可以肯定,输入法相关的代码在startx调用的脚本中。于是我来到
/etc/X11/xinit/目录下,阅读并分析该目录下的脚本,这些脚本有些是startx直接调用的,有些是被startx调用的脚本再调用的,存在着多级嵌套的关系,没有一点耐心还真是搞不清楚。最终我在/etc/X11/xinit/xinitrc.d目录中的xinput.sh脚本中找到了和输入法相关的代码:
代码:

lang_region=$(echo $tmplang | sed -e 's/\..*//')
lang_region="zh_CN" #这一行是修改后加上去的
for f in $HOME/.xinput.d/${lang_region} \
$HOME/.xinput.d/default \
/etc/X11/xinit/xinput.d/${lang_region} \
/etc/X11/xinit/xinput.d/default ; do
[ -r $f ] && source $f && break
done

通过分析脚本,我知道,图形界面启动的时候脚本是根据LANG变量来决定是否启用输入法,以及启用哪种语言的输入法等。问题在于:我们还没有把LANG变量改成英语之前,系统得到的LANG变量是中文的,因此,它知道需要在图形界面启动过程中启用中文输入法,但把LANG变量改成英文后,系统根据LANG变量知道系统是英文的,它便不再启动中文输入法,也不再设置和导出相关的变量,导致中文输入法不可用。因此,只要在这个脚本中,“骗”过系统,让输入法脚本“以为”系统是中文的,它不就运行中文输入法,并导出相关变量了吗? 于是,通过分析脚本,我在xinput.sh中的:
代码:

lang_region=$(echo $tmplang | sed -e 's/\..*//')

后面又添加了

lang_region="zh_CN"

直接把lang_region=$(echo $tmplang | sed -e 's/\..*//') 修改成 lang_region="zh_CN" 也可以
多添加一行是为了以后改过来方便,直接删除添加的一行就可以了。

当然,把for循环中的/etc/X11/xinit/xinput.d/${lang_region}该成
/etc/X11/xinit/xinput.d/zh _CN也可以。

当然还有其他的改法,前提是你要懂得shell 脚本的语法,看得懂脚本的意思。这样修改后,即便系统是英文的,xinput.sh脚本也会去读取/etc/X11/xinit/xinput.d/zh _CN 文件并导出其中的内容、设置好XMODIFERS等输入法变量,并运行iiimx输入法程序。

那么为什么不在图形界面启动后直接运行iiimx输入法程序呢?实验一下就知道,这根本不行。因为输入法程序是须要和被输入的应用程序配合运行的软件,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导出很多变量。直接运行iiimx只运行了主程序,而没相关变量,没办法和应用程序配合完成输入工作。

完成修改工作后,保存脚本文件。输入startx命令启动图形界面,就可以用全英文的系统界面和中文输入法了。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系统是全英文的,默认输入法也是英文,通过GNOME或者KDE菜单起动的应用程序第一次输入中文的时候不能按ctrl+空格来切换到中文,需要用鼠标在任务栏上点击输入法图标切换,第一次切换后以后就可以用ctrl+空格快捷键来切换中英文输入法了。

四,一些后续问题

某些软件,比如Open Office,通过GNOME或者KDE菜单启动的话,即使切换到中文输入法也输不进中文,这是因为整个桌面系统的环境是英文的,软件“继承”了英文环境的相关变量,这些软件就“认死理”,就是不让输入中文,这时候可以打开一个gnome终端,把LANG变量临时设置成zh_CN.UTF-8 :

[root@gucuiwen ~]# LANG="zh_CN.UTF-8"

然后在这个gnome终端中,用命令打开open office:

[root@gucuiwen ~]# oowriter &

这样Open Office就“继承”了gnome终端的LANG变量,起动后,工具栏和菜单等都是中文的,而且能输入中文。推而广之,任何软件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根据需要,打开中文界面的软件和英文界面的软件。要以英文界面运行软件时,只要从GNOME或者KDE菜单打开,要用中文界面运行软件时,在终端中修该LANG变量,从修改过LANG变量的终端中通过命令运行即可。当然,如果你还安装了其他语言的字体,你还可以以其他语言的界面来运行程序。如日语:

[root@gucuiwen ~]# LANG="ja_JP.UTF-8"
[root@gucuiwen ~]# gedit &

我用上面的两条命令打开的gedit 编辑器就是全日语界面的,但是能输入中文和英文,并显示日文。从而达到,一个系统,多种语言和文字共存的目的。

当然,前提是要安装了日语字体和日语locale,否则所有有文字的地方会全部显示成一连串问号。总之,要先懂得原理,之后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随心所欲,完全不受限制,充分享受用Linux的乐趣。

五, 快速设置步骤:

1.修改/etc/sysconf/i18n文件,把
LANG="zh_CN.UTF-8"
修改成:
LANG="en_US.UTF-8"

2.修改/etc/X11/xinit/xinitrc.d/xinput.sh文件,把其中一行:

lang_region=$(echo $tmplang | sed -e 's/\..*//')

修改成:

lang_region=”zh_CN”

3,重新启动图形界面,就可以用英文的界面并且正确显示中文和输入中文。

G. 如何在手机上安装linux

首先,你的手机得是安卓手机(需要root),然后去安装一款软件名字叫“linux Deploy”

H. 如何安装LINUX

以Red Hat Linux 7.0为例说明安装过程,如下:

塞入第一张光盘,让计算机从CDROM启动,马上就出现了简洁的欢迎信息。敲回车,可以进入默认的安装模式-图形界面,鼠标操作,基本和6.1、6.2类似。敲入“text”,可以进入文本安装模式,和6.0以前的版本相似。不支持鼠标,需要使用键盘操作,主要是为了兼容。如果你的计算机使用图形模式不好用,比如,屏幕出奇的大,按钮怎么也找不到,那就使用此模式。

打入“expert”,可以进入所谓的专家模式,实际上就是安装程序把所有的步骤都交给了你,随遍你怎么设置,如果你的机器有些特殊的硬件,安装程序无法正确配置,那就试试这样的方式。

敲入“linux rescue”,会进入“救援”模式,主要用于原有的Linux系统无法正常启动的情况。使用这个办法,实际上你是进入了一个微型的Linux系统,里面有许多可以用来拯救操作系统的工具程序。

如果你有特殊硬件的安装驱动盘,就敲入“linux dd”,它会提示你插入软盘,读取进系统。以便更好的利用它们。

敲回车进入默认安装模式,内核启动后,出现语言选择选单,18种语言,可惜就是没有中文。选“english”,再挑键盘,鼠标。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双飞燕4D+鼠标自动的被认出三键。要知道,第三键在Linux环境下的作用很大。许多操作可以用它来实现,如果你没有三键鼠标,就使用模拟三键的方法,左右键同时按下,即表示第三键。

安装界面非常好用,左面有及时详尽的帮助信息,右面是选项。完全鼠标操作。

在系统安装的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看清楚左面的说明!因为许多的朋友都有过惨痛的教训-漫不经心,结果,硬盘里面所有的东西都被干掉了,系统瘫痪。简直欲哭无泪,好些人不停的到网上请教恢复的办法。

这里详细说明一下,RedHat 7.0有两大类安装方式:Install 或者 upgrade。前者包含下面三种选择: WorkStation、ServerSystem、Custem System。用鼠标可以很容易的切换。后者则是升级程序,使用RPM,可以把硬盘原有的旧版本的Linux软件替换掉。

WorkStation---一般用户推荐此方式。工作站类型安装将会清除掉所有硬盘上原有的所有Linux分区信息。不管与Linux无关的分区,如闻到死98。不过,安装非常容易,如果硬盘有Windows98,它会自动配置LILO的双启动,但是,如果和NT并存,就不要使用这种方法,应使用定制方式,否则,很可能你的NT再也起不来了。

ServerSystem---服务器类型安装将会干掉所有硬盘上所有分区的一切信息。绝对不是开玩笑!要是你的机器作为网络服务器,就使用它。

Custem System ---定制类型的安装。不喜欢上面的类型,或者想尝试自由的配置过程,就用它。

我使用WorkStation类型,下面的步骤是分区,如果你经验不足,或者怕麻烦,可以使用自动分区办法,安装程序会自动创建“/”、“swap”、“/boot”分区。当然,原来硬盘上的Linux分区信息全部抹除,如果机器中装有Windows98则不要管它,它会安然无恙的。

格式化完分区后,下面是挺有意思的时区选择,右上边有张世界地图,鼠标箭头往上一放,程序自动选择最近的地区时区,我们肯定选择China啦。

下一步,输入超级用户-root的口令,也可以在这里建立必要的普通用户账号。注意,口令是非常重要的屏障,最好使用大小写字母混合数字的口令形式。MD5 Password 和 Shadow Password也是不可少的。

在选择软件包群组的时候,有Gnome、KDE、Games三种,看来RedHat对游戏迷想的挺周到。注意群组是可以多选的,可以安装三种分组的任何组合。

安装程序自动生成了很友好的软件包选择界面,左侧是树型图示,把所有的软件包按应用范围分成了不同的归属,如Internet应用、X 窗口、软件开发,数据库、共享库文件等等。右面是代表软件的图标,“打勾”的状态就表示选中了,而屏幕下侧则是针对右侧软件包的注解说明,介绍这个软件是干什么用的,有什么特点。

我在里面找到了好多新出炉的程序,看看,操作数码相机的,支持ISDN的,使用刻录机、扫描仪的。流口水了吧?相信很快,Linux不能很好的支持新硬件的历史就要成为过去了。这部分内容也应该是属于RedHat 7.0的新特点之一吧。

往下的操作步骤就平常了,配置X窗口,选择显示器,挑显卡。我的Premedia2可以轻松的认出,而这一点,最新的TurboLinux6.1也没做到。这可能是由于X Free 4.0的缘故。TurboLinux 6.1用的是X Free 3.3.6。

定制合适的X分辨率,选中默认的窗口环境,然后测试一下,成功就继续,否则重新调整直到成功为止。我为我的14寸显示器(老土 :-)选中了“800X600”,24位彩色。

真正的拷贝过程开始了,看看估计的时间,你可以去喝杯茶水,不过要回来,因为最后需要使用第二张光盘完成安装,然后是制作启动软盘,不乐意就跳过去。马上,“祝贺安装完毕。”

急不可耐的重新启动后,发现有了新的变化。RedHat 7.0把LILO启动界面图形化了,屏幕显示出小红帽图像和需要启动的操作系统,使用键盘箭头可以切换。 可惜,我并不喜欢这个图形,对于玩过图形的我而言,它太粗糙了。

进入Linux系统。OK!

I. 怎样安装linux

如果电脑装了WIN现有系统的话,建议先安装虚拟机VMware,再在虚拟机里安装linux.
这样安装的,不需要启动盘,VMware可以虚拟光驱,用镜像文件就可以安装了,而且不影响你现在电脑里安装的系统,切换方便,打开VMware启动linux就可以了,而且可以实现,你现在的系统和LINUX的数据交换,linux也可联网的,在虚拟机里装几个系统,可以虚拟局域网,做相关的测试。
虚拟机好处多多,建议你试试。。。很多人就是用虚拟机实现xp和linux之间的远程测试的。

阅读全文

与怎么安装linux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程序员共享网站 浏览:935
搬家服务app怎么开发 浏览:414
腾讯云外卖服务器 浏览:154
单片机1602显示程序 浏览:255
php检测网络 浏览:336
程序员面试金典第6版 浏览:718
内存2g编译安卓 浏览:414
单片机小数点怎么亮 浏览:414
安卓手机怎么设置健康码双击两下就出来 浏览:267
同一个文件夹可以存在两个相同的文件吗 浏览:535
动态重编译jit 浏览:132
android蓝牙音频 浏览:451
mc国际版怎么加服务器 浏览:816
phphtaccess配置 浏览:747
dos命令锁定 浏览:488
python中调换数据位置 浏览:302
武汉市中石油加油什么APP优惠 浏览:545
程序员33岁以后的规划 浏览:858
招标文件加密流转 浏览:897
源码数据盈利可信吗 浏览: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