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1单片机用多大频率的晶振好呢,11.0592m和12m有什么区别立创商城的晶振怎么样
晶振的振荡频率选择需依据单片机的应用需求,不应一味追求高频。11.0592MHz和12MHz之间的频率差异虽小,但在某些场景下,频率的选择会显着影响性能。
特别是当单片机需要执行异步串行通信功能时,推荐使用11.0592MHz的振荡频率。这是因为,在波特率发生器的编程过程中,采用11.0592MHz作为振荡频率,可以确保波特率计数器的计数初值为整数。反之,若使用12MHz的振荡频率,则波特率计数器的初始值往往只能取接近整数的近似值。
具体而言,11.0592MHz频率带来的优势在于,它能够确保计数初值精确无误,从而避免长时间通信过程中因小数近似值积累导致的误差,确保通信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相反,12MHz的频率虽然在某些情况下也能实现有效通信,但其计数初值的近似处理可能会在长时间运行中累积误差,导致通信失败。
因此,在选择晶振频率时,应当综合考虑应用需求和性能要求。对于需要精确计数和稳定通信的场合,11.0592MHz是更好的选择。当然,对于不需要严格波特率控制的应用场景,12MHz的频率同样可以满足需求。
立创商城提供的晶振产品涵盖了多种频率和封装规格,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购买时,建议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性能要求来挑选合适的晶振。
2. 一个51单片机,晶振为12MHz,让前三个LED灯分别以1ms,1s,5s的频率闪烁,怎么用c语言写,谢谢各位了~~
要实现51单片机上的三个LED灯分别以1ms, 1s, 5s的频率闪烁,可以通过定时器来控制。首先,我们设定定时器0为16位定时模式,计时50ms。然后设置一个变量进行定时器中断计数,当计数达到10(即0.5s)时,LED2的状态取反;当计数达到5000(即2.5s)时,LED3的状态取反。这样,LED1将以1ms的频率闪烁,几乎无法被人眼察觉;LED2将以1s的频率闪烁;LED3将以5s的频率闪烁。
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include
unsigned int count = 0;
sbit led1 = P0^0;
sbit led2 = P0^1;
sbit led3 = P0^2;
void main() {
TMOD = 0x01; // 设置定时器0工作模式1
TH0 = (65536 - 500) / 256; // 计时50ms
TL0 = (65536 - 500) % 256;
EA = 1; // 开全局中断
ET0 = 1; // 开定时器0中断
TR0 = 1; // 启动定时器0
}
void time0() interrupt 1 {
led1 = ~led1;
count++;
if (count % 1000 == 0) {
led2 = ~led2;
}
if (count == 5000) {
led3 = ~led3;
count = 0;
}
}
这段代码中,通过定时器0的中断服务程序(time0)实现对LED1、LED2和LED3的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硬件环境调整定时器的预设值,以确保定时精度。
为了使LED1的闪烁速度接近1ms,我们通过设定定时器0来计时50ms,再通过中断计数的方式实现1ms的闪烁频率。而LED2和LED3则分别以1s和5s的频率闪烁,通过调整中断计数的倍数来实现。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LED闪烁频率的应用场景。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轻松地实现不同频率的LED闪烁,而无需复杂的硬件设计。
以上代码和方法仅为一种实现思路,具体实现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确保硬件和软件的完美配合。